文化塑造人,幼儿教师的高尚师德离不开文化氛围的熏陶。幼儿园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自觉承担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引领幼儿教师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操守、行为模式上坚守正确方向,营造涵养高尚师德的思想文化氛围。要综合运用新媒体、融媒体唱响师德主旋律,避免不良网络文化和思想对幼儿教师师德的负面影响,营造涵养高尚师德的网络文化氛围。还要大力选树师德榜样,评选表彰师德模范、师德先进集体,结合幼儿园特色探索开展一系列新时代师德宣传教育活动,宣传好师德典型、讲述好师德故事,营造涵养高尚师德的榜样文化氛围。
(二)建立长效机制,营造涵养高尚师德的制度文化氛围
幼儿园制度文化体现在幼儿园的各种规章制度中。当然,制度本身并不是文化,只有当制度真正为广大幼儿教师所接受、理解,进而演化为一种具体的行为时,才形成了幼儿园制度文化。加强与幼儿教师师德相关的制度建设,能有效促进教师形成良好的师德品质。基于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突出幼儿教师的主体地位,广泛征求意见和听取建议,建立关心关爱幼儿教师的长效机制,改变仅以量化为标准的评价模式,改变传统的命令式的管理方式,实现人性化的管理,尊重教师,让教师有一个愉悦的工作环境。同时通过建立良好的网络沟通平台等有效的师德持续发展机制,形成和谐融洽的组织气氛,增强彼此的信任与支持,提高幼儿园的凝聚力,提升幼儿教师对幼儿园的忠诚度、认同感和满意度,从而营造涵养高尚师德的制度文化氛围。
(三)创设园所环境,营造涵养高尚师德的物质文化氛围
幼儿园物质文化主要是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文化,其主体包括教学楼、图书室、活动场域等有形的建筑和各种设施。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潜力行为就是适应能力,环境是幼儿教师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们能够迅速为人们提供感觉刺激,给人一种有意义的感情熏陶和启迪,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表层学校文化。”[22]马克思也曾说:“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幼儿园物质环境中蕴含的文化对幼儿教师产生最直接和最真切的熏陶与影响。幼儿教师师德认知的提高、师德情感的培育、师德意志的磨炼、师德行为的养成、师德理想的形成等也主要立足于幼儿园内部环境。可以说幼儿园物质文化建设是幼儿教师师德建设的基本保证。因此,要利用好幼儿园网站、宣传栏、教学楼、场馆等各种物质设施,宣传优秀师德事迹、师德的相关知识、师德师风的重要性等,让全园教师感受到幼儿园对师德建设的重视,充分发挥宣传、渲染作用。同时,加强幼儿园的硬件建设,改善幼儿教师的保教工作条件,营造舒心的工作环境,这既体现了对幼儿教师的尊重,也是对其师德修养的一种激励。(www.xing528.com)
(四)统一价值取向,营造涵养高尚师德的行为文化氛围
幼儿园行为文化是幼儿园教职员工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定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的积淀。幼儿园行为文化是幼儿园在历史发展中的教育实践里,所有教职员工创造、积淀并共同遵循的办园思想、价值观念、作风与传统、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的总和以及体现上述内容的各项物质载体和行为方式,是园所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幼儿园精神、价值观的折射。
幼儿园共同的价值观念规定了幼儿园的价值取向,使幼儿教师有着共同的价值目标并为所认定的价值目标去行动。共同的价值观念若能形成共同的目标和理想,教师就会把幼儿园看成一个命运共同体,把本职工作看成实现共同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行为的价值。另外,幼儿园的精神和形象对幼儿教师有着极大的鼓舞作用,特别是幼儿园文化建设取得成功并产生一定社会影响时,幼儿教师会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这样一来,全体幼儿教师就会统一行动,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维护幼儿园的荣誉和形象。
为此,加强幼儿园行为文化建设,就要通过加强师德教育培训、管理监督和严格考核,使幼儿教师的师德行为处于受控状态,督促教师不碰师德的“底线”和制度的“红线”。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因而优秀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习惯。”但为了使师德理念内化于心,还必须开展各种主题教育、选树典型、心理疏导等活动,让幼儿教师在潜移默化中规范行为,在正面激励中遵章守纪,养成好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