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教师师德评价方法:研究成果

幼儿教师师德评价方法:研究成果

更新时间:2025-01-14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师德评价方法主要是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然而,当前幼儿教师师德评价似乎过于偏重定性分析,而且绝大多数是解释性或综述性的评价,从而导致评价有过强的随意性、主观性等缺点。因此,幼儿教师师德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信念等需要定性评价,也要避免过度崇尚定量评价的趋势。这是完善师德评价体系和提升师德修养的重要方法。

师德评价方法主要是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归结起来,有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软性评价与硬性评价、显性评价与隐性评价等。由于涉及多种因素,不同学者会选择不同的师德评价方法,如“由于不同的主体对教师的要求与期待不同,不同的人对师德评价的目的不同,因而在评价时就会有不同的评价方法。一般而言,师德评价适宜采用学生评价、教师自评、同行评价、领导评价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10]。“在实践中,师德评价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总括起来主要有三种,即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11]。这里主要探究以下几种幼儿教师师德评价的方法。

(一)幼儿教师师德评价的基本方法

幼儿教师师德评价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基本可分为定性和定量两大类。定性和定量方法的目的都是透过现象探究师德的本质。但从学科性质的角度来看,师德评价应以定性分析为主,辅之以定量分析,即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原则,这在幼儿教师师德评价中显得尤为重要。采用定量分析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幼儿教师师德的客观实际,增强评价的客观性和可信度,然而有些幼儿教师师德评价的指标难以用数据呈现,特别是强行用数据来表现涉及幼儿教师的思想、情感、意志、态度等主观性较强的指标时,反而不客观,也不科学。

1.定性方法

由于幼儿教师师德的特殊性,作为幼儿教师师德评价依据的行为动机、效果、目的和手段等难以进行量化,此时就要运用定性的分析方法。具体方法包括活动观察法、行为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听课考察法、情景测试法及非正式交流法等。

2.定量方法

在对幼儿教师师德行为和师德品质进行定性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给予定量的分析和判断。定量方法的关键在于考核指标体系的确立与指标的细化以及合理分配各项指标所占的权重。

然而,当前幼儿教师师德评价似乎过于偏重定性分析,而且绝大多数是解释性或综述性的评价,从而导致评价有过强的随意性、主观性等缺点。定量分析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可弥补,但师德评价定量分析的比例仍然不足,甚至停留在简单数学分析层面的权数及百分比等的计算上。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评价幼儿教师的师德,有些评价指标可以进行量化分析,但更多复杂和不确定的因素又是不能简单量化的。因此,幼儿教师师德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信念等需要定性评价,也要避免过度崇尚定量评价的趋势。

(二)幼儿教师师德评价的具体方法

1.参照法

参照法是指以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作为参照的师德评价方法。参照法以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为镜并看到自己的形象,为分析和评价自己的师德状况提供基础。如幼儿教师的师德行为符合师德规范而受到领导、同事、幼儿及家长的肯定与赞扬,幼儿教师就可以知道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是好、比较好或是很好;反之,若得不到赞扬或得到的大多是他人对自己的不满,就可以推知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是一般、比较差或很差。(www.xing528.com)

2.量表法

幼儿教师设计一张师德评价听取意见表(见表6 − 2),主动要求所在幼儿园对自己的师德给出评价等级,并把不同的等级所得的分数进行比较,然后得出他人对自己师德修养情况的评价。

评价者:□领导 □同事 □幼儿及家长 被评价者:

表6−2 师德评价听取意见表

注:满分为100 分。评分对应的等级为很好(90 分以上);好(84~90 分);一般(72~83 分);较差(60~71 分);差(60 分以下)。

3.平衡对比法

平衡对比法即通过将同一幼儿园里与自己的角色、条件相似的幼儿教师与自己比较的方法,来认识他人对自己的师德评价和对比幼儿教师师德评价间的差异,以及所获得的肯定与赞扬,或否定与批评的师德评价结果。

4.期望比较法

期望比较法即他人或幼儿教师本人对其师德的期望与现实师德评价结果的比较。这是完善师德评价体系和提升师德修养的重要方法。只有对幼儿教师的师德行为和师德品质的提升抱有期望,才能促使幼儿教师有突出的师德表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