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与行统一原则是指幼儿教师在加强师德修养时,将师德理论学习与师德实践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知”是指对师德认知及在这一基础上所形成的概念和看法等,是师德修养的前提。“行”就是幼儿教师把师德的理论认识付诸行动,是师德修养的目的。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不仅强调了知与行的统一,而且明确指出“行”是“知”的终极目标。明代思想家王守阳主张“知行合一”,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人们的道德理论、道德意识必须与自己的道德行为相一致,做到“言行一致”“笃实躬行”。孔子也曾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使吾忧也。”由此可见,注重知行统一,是师德修养的重要原则之一。
幼儿教师如果缺乏必要的师德认知,分不清基本的师德善恶、是非,不可能形成正确的师德观念,提升师德修养也就是一句空话。反之,“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说的就是学得再好,掌握师德理论知识再多,并不能说明具备了高尚的师德品质,如不能指导自己的实践,或者说只说不做或者言行不一,说得冠冕堂皇也只能是徒有其名,培养高尚的师德品行只是一句空话,也必然会陷于困境。犹如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言:“道德的实现是由行动,而不是由文字。”(www.xing528.com)
坚持知与行统一的原则,就是要把学习师德理论、提高师德认知与师德实践统一起来,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幼儿教师既要学习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儿童文学等专业理论知识,也要加强对幼儿教师师德内涵、原则、范畴等的学习,同时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等的界限,更要学会利用所掌握的师德知识开展师德实践,从而在师德实践中不断激发师德情感,不断增强师德意志和师德信念,提高师德素养。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知行统一,才能真正提高师德修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