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应符合高校人才选拔需求;但长期以来,高中语文教学写作能力培养文体单一(主要是议论文),写作内容的探究性、研究性缺失,不能适应新高考形势和学生未来发展。
我们看到新课标在“学习要求”部分对高中生写作有如下要求:“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表达需要和体裁要求,尝试多种文本的写作。”[1]新教材必修部分“单元学习任务”有明确的文学短评、新闻评论、诗歌、微小说、综述等的写作要求,选修部分“单元学习任务”对申论等的写作亦有明确要求。高考评价体系也指出:“熟悉各种实用文体和文学体裁的特征及写作常识……能根据写作的具体情境和要求,正确选用文体、语体……能按照语篇功能和写作目的,综合而灵活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符合文体和语体要求。”[2]可见新课标、新教材、新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创意写作、多文体写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我们也看到,近年来,应用写作逐渐进入高考视野,书信、演讲稿、发言稿、倡议书等屡有考查。2019年高考全国卷Ⅱ作文,首次出现“观后感”写作,凸显了语文学科实践性、应用性特色。试题立足高考评价体系,衔接新课程标准,对接部编本新教材,切合语文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北京卷2016年高考大作文要求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作文内容直接指向该试卷阅读文本,体现了文评的特色;北京卷2018年微写作要求从《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既可悲又可叹的人物进行简述,体现了书评的特质;2020年高考北京卷微写作要求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快递小哥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属于文学性微写作。
鉴于此,我们所谓的研究性写作既是基于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要求的,也是基于学生高校学习和未来发展需要的生活性、实践性、多元化、个性化写作。我们所谓的“研究”是写作的前提,是完成写作的手段,是要拓展研究的视角,拓宽知识储备,是学生完成各类文体写作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研究性写作能力,就是培养学生“尝试用多种文体、语体、媒介,多样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追求表达的准确性、深刻性、灵活性、生动性。”[3]“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途径,学生的语文学科能力表现是评价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重要方式。”[4]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完成由高中到高校到社会的顺利过渡。
本部分主要以影评、书评、文评、综述申论、文学性写作、应用性写作等为例,阐释如何培养基于未来发展的写作关键能力。
坚持以下原则:(www.xing528.com)
目标导向。以高考评价体系、新课标为纲,确定写作关键能力的内容方向,明确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
联通意识。回归教材,关注新教材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创设情境,组织写作教学活动,联通高考题,建构不同文体之间的互通互联,培养开放性思维。
优化流程。以作文审题意识为立足点,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搭建问题链条,明确“以什么身份写作”“写给谁看”“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链,提升流程化思维。
活化思维。由注重写作主题建模、思维建模、结构建模走向活化思维。如将“观后感”写作与“读后感”写作关联,将“观后感”写作与“影评”“文评”区别,培养学生主动建构思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