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评价体系的核心功能之一是引导教学,理顺教考关系,起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积极引领作用。从这一点上来说,要想更直观地理解高考评价体系对语文读写关键能力的要求,真正达到高考评价体系下的“教考和谐”,研究好高考题是最科学有效的途径。在本部分当中将以高考题为例就建构与解码、梳理与思辨、传承与理解三方面能力进行分析,并具体探究教学及备考措施。
链接高考:2020年新高考Ⅰ卷
2020年全国卷Ⅰ
2020年全国卷Ⅱ
2020年全国卷Ⅲ
2014年、2015年、2018年、2019年、2020年上海卷
一、语言建构与解码能力
高考评价体系的说明中指出:“对于语言类学科而言,语言解码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是知识获取能力群中的考查重点。”[10]对古代语言的建构能力便是解码与理解的基础,它主要包括知识获取能力、比较鉴别能力、联系迁移能力和语法分析能力等几个方面。这些能力贯穿文言文阅读的全过程,是读懂文本的前提,制约着文言文各个题型的解题效果。其中最明显的要数断句题和翻译题。
以2020年全国卷Ⅱ高考断句题为例:
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节选自《宋史·王安中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
B.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
C.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
D.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
在这四个选项当中有两处需要辨别断句正误的地方,一处是“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另一处是“即出民抵吏罪”。
对于第一处,学生可以联系《鸿门宴》中的“沛公不胜杯杓”来理解“不胜”的意思,同时明了“不胜”在使用上需要后面接宾语的语法特点,从而判断正确断句方式为“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同时,也可以联系“付诸行动”“付诸东流”等成语,沟通古今词义,明确“诸”在文中即“之于”的意思,以此检验“民讼诸府”断句方式的正确性。这便是联系迁移能力在解题过程中的体现。
对于第二处,学生需要发现该句中的两个动词“出”和“抵”,通过对语法结构的分析找到“出”的宾语是“民”,这样动宾结构已经完整,也就应当用标点断开,使句子分述两件事——“释放百姓”和“治官吏的罪”。这是语法分析能力在解题过程中的体现。
再以2020年全国卷Ⅱ高考翻译题为例:
并言京欺君僭上、蠹国害民数事。上悚然纳之。
这句话的翻译重点是“欺君僭上、蠹国害民”八个字。首先学生经由平时的知识积累,应当对“僭”“蠹”二字有一定的理解力,激活文言文重点实词的必备知识储备;另外,也可以通过对“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联系,判断“蠹”字的意思;当然,还可以通过语法结构分析发现其动宾并列短语的特点,借助“欺”字和“害”字来推断“僭”“蠹”的意思。
【对点施策】
对语言进行建构与理解是一切文言文阅读活动的基础,它可以打通文言文与白话文的隔膜,更是在文言文高考题中得分的基本保证,因此建议平日的教学中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训练:
(一)引导学生总结语言规律
对于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常见的特殊句式以及古今语言异同、语法特点,都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并进行归纳梳理,以培养学生对文言的敏感性。之前的文言文群文教学案例中,我们在“析古意”环节设置了两个活动,选择课文中语言比较有规律可循的句子让学生进行断句和翻译,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尝试体会古今差异,总结规律方法。这种活动可以在课本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增加学生的文言必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
(二)鼓励学生巧妙使用猜读法
文言字词数量庞大,对于高中生而言,要想完全靠知识积累理解所有字词几乎不可能实现。所以对于文言文中的疑难字词,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善于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根据汉字的形旁、词性,通过分析对称句式,对词义进行大胆猜测。这种猜读能力一旦得到提升,学生对文言的理解力和感知力便会得到快速提高。前面在对2020年全国卷Ⅱ高考翻译题的分析中,借助对称结构中“欺”“害”二字来推断“僭”“蠹”的意思,就是猜读法的具体使用。
二、文本梳理与思辨能力
要想真正读懂一篇文言文,除了在字词、句式等知识基础上扫清障碍,还需具备准确切分文本事件的梳理解读能力、品味佳作的审美鉴赏能力、理性深入的逻辑思辨能力。高考题中文言文12题、14题分别以选择和简答的形式对这些能力进行了考查。
12题有关文意概括分析的选择题,往往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知和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要求理性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清晰梳理人物经历和事件经过,对选项中解读的信息作出准确判断。这是多年来的常规题型,在此不作赘述。
14题简答题是山东考生在2020年高考中遇到的新题型。其实这种文言文简答题的考查方式并不是新课标高考试题的首创,北京卷、上海卷、湖南卷、江苏卷等高考题中都出现过文言文简答题,且考查形式多样,体现了极强的综合性,对思维能力的要求很高。
以上海卷为例:
分析第⑥段作者论述治学的思路。(2014年《治学》)
本文说理层层推进,请对此加以分析。(2015年《静者居记》)
分析第②段画线部分描述“吏”“胥”的作用。(2018年《周鼎传》)
第③段画线的“玩千里于一席”一语很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2019年《爱山楼记》)
第④段写宋若水反驳衡山浮户恢复溪水故道的请求,很有说服力,请加以分析。(2020年《宋若水传》)
可见,增设文言文简答题充分体现了高考对“文”的重视,比起概括分析文意的选择题,它不仅考查对文本的内容概括和信息筛选,还可以考查对原因的推断探究、对观点的理解评价、对思路的逻辑梳理、对事理的辩证思考、对语言的审美品评、对手法的鉴赏分析等诸多能力,同时简答题作答时也可以反映出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这些命题方式发挥着高考指挥棒的作用,让文言文考题不再一成不变,让套路教学、机械刷题难以获得效益。
【对点施策】
(一)处理好“文”与“题”的关系
高考中“因文设题”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但现实中学生的表现往往是急于做题,对文本不能静下心研读探究,导致眼中有题目,而脑中无文本,思维能力也就无从谈起。(www.xing528.com)
在阅读板块中,“回归文本”这四字箴言对于学生做题的重要性体现得越来越明显。而文言文阅读题目的设置更是越来越立足于学生对文本的梳理与分析,改变了死记硬背实虚词和文化常识就能得分的旧模式,更强调在语境中解读词汇、整合信息、推断探究甚至理解文化常识的过程。只着眼于题目而不认真研读文本的刻板答题套路将成为过去,只着眼于翻译文义而不梳通文本的阅读方式毫无思维能力可言。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审题,督促学生在阅读文本、审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拿起笔,把关键信息圈画出来,根据问题研讨文本,结合语境判断正误,紧扣问法灵活组织答案。要培养学生自主解读文本的能力,提高对文本写作思路的把握能力和对思想内容的解读能力,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深入探究文本内涵,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与提升。
(二)掌控好“授”与“受”的节奏
目前教学中这样的情况也很普遍:学生做了大量的题,教师讲得口干舌燥,但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却没有得到多少提高,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源是教学中过于重视“授”,但忽视了“受”的质量。
教师思维永远代替不了学生思维。要想真正探究作品意蕴,深入理解作品,必须把自己代入情境,用自己的经验、情感对作品进行解读,这样才能读懂作者的创作意图,这一点教师同样无法代替学生进行。之前的文言文群文教学案例中,我们不论在“评古人”环节还是在“学辩说”环节都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在充分的探索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应是在关键之时和关键之处给学生以必要的点拨,引导学生如何读懂文本,纠正学生的思维偏差,指导学生的解题技巧,在“授”的方面要直指要害。“授”之前,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进行思考,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动脑,沉下心去研究文本,在自主分析中提升思维水平,提高鉴赏评价能力;“授”之后,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内化,让学生勤于动笔整理,静下心来总结方法,将自己的认识形成系统的知识能力体系,在“受”的方面要留足空间。“授”是手段,“受”才是目的。只有真正掌控好“授”与“受”的节奏,才能在备考时游刃有余而又获得真正的成效。
三、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
对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是高考价值引领作用的凸显。高考文言文阅读题往往通过对文化常识的考查引导学生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古代良臣能吏的优秀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同时,教育部指出,高考命题要“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11]这提醒我们,即使是文化常识的考查,也要建立在文化理解的基础上。
以2020年全国卷Ⅱ高考文化常识题为例: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士,又称方术士,指中国古代好讲神仙方术、从事巫祝术数活动的人。
B.保任,意思是担保或担保者,文中特指因向朝廷推荐人才而负担保责任。
C.禁中,又称禁内,指皇室宗族所居之处,因所居宫室严禁随便进出得名。
D.四六之制,即骈文,因在发展中逐渐成为相对整齐的四六句式而有此称。
这里的C、D两个选项均有意对文化称谓的来源进行解读,意在引导考生在对文化现象进行积累时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而B项则在解读时更是加上了“文中特指”的字眼,将对文化常识的理解和文本语境结合,比较鉴别不同的内涵,灵活度极高。这样的考查方式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并不少见,尤其在2020年高考题中表现最为明显,应引起备考的高度重视。例如:
东宫是古代皇家宫殿的称呼,由于是太子所居之宫,文中用来借指太子。(2020年新高考Ⅰ卷)
主司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的官员,又可特指科举的主试官,文中指后者。(2020年全国卷Ⅰ)
立嗣可指无子而以同宗之子承继,又可指确立王位继承人,文中则指后者。(2020年全国卷Ⅱ)
【对点施策】
语文教学承载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要想真正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学生文化自觉的意识,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文言文教学中还需重视以下两点。
(一)以理解促传承
要杜绝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力求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将课本的知识生活化。要知道,强行灌输枯燥的文化概念只会让学生心生厌倦,只有在体悟中形成自己的理解,才能洞见中华文化的魅力,从而自觉成为文化的传承者。
(二)以写作促提升
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始终是相辅相成的,要想对古代语言文化有更高的理解力和领悟力,模仿文言文进行写作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同时,学习文言文写作本身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最好传承,它可以让学生在运用古代文字语言的过程中将优秀文化发扬光大,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传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打通古代与现实。
文言文写作可以有改写、仿写、续写等多种方式,文体上有议论文、散文、传记体等多种选择,题材亦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地域文化灵活安排。例如蓬莱一中语文组在教授《赤壁赋》时引导学生结合地方特色进行“赋”的写作,同题作文《蓬莱赋》涌现了不少佳作。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古传有仙山,其名曰蓬莱,北临黄渤之界,南倚艾崮之峻,西界龙口,东接烟威。八仙渡海在此地,缥缈仙境入梦来。
登阁远眺,山海相呼,城乡交融,尽收眼底。汇蓬莱阁,携八仙渡,有戚继光之故里,为丝绸之路伊始。山、海、城一体,风光旖旎;天、地、人相拥,万象和谐。清晨雾气,烟云笼罩,亭台楼阁,若隐若现。正午阳光,温暖不燥,闲适恬淡,风平浪静。夕阳古城,壮丽华美。波光粼粼,静谧祥和。
(2019级学生 温雅涵)
胶东至北,齐鲁仙域。驾仙山而环云雾,分二海而眺群岛。渺渺兮若烟雾四合,皎澈兮如仙人北卧。楼阁错落,瓦黛妆红。大道纵横通仙宫,曲径回环入海门。
夫春时将至,熙风四起。波涛娇俏,痴痴兮轻抚金沙;芽苞初绽,傲然兮挺立枝头。望北海,千里澄波,万里光华如露洒;眺西山,云蒸霞蔚,碧海青天成一色。
(2019级学生 朱祥予)
登州古地,蓬莱仙岛。琼楼玉宇,美乐飘飘。三鳖并聚筑基底,八仙合力定乾坤。山上多金玉,山下青碧石。楼阁林立,雕梁画栋,曾是神人居所;山水奇景,翠竹幽林,今有旅者赏观。极地世界,鱼甲烟聚,远渡重天相会;蓬莱名阁,亭台棋布,见证历史沧桑。佳节元宵,鱼龙灯舞,千变万化惹人眼;寻常面馆,汤落银丝,仙气腾腾碗沿边。
八仙渡后,百姓得佑;承蒙荫蔽,人杰地灵。田横五百士,千古英魂今犹在;盛易三英烈,爱国之心仍领航。昔有戚家名将,无有封侯意,惟愿海波平;今有莘莘学子,心存兴国愿,俯首奋笔疾。怀至善志,施报国行,众人拾柴合其力,立起高楼如峰丛。
(2019级学生 王英琦)
蓬莱古镇,倚万丈之山,临浩瀚之海,闻怒涛之音,享碧海之色。秦汉以至于宋元,名人往而流连,仙人至而忘返。
明清时年,国力衰颓,蓬莱之境,屡为贼犯。志士豪杰,磨剑擦枪,斩来犯敌寇,守一方平安。少年英雄戚继光,气宇轩昂,驰骋沙场,英姿飒爽。见戚军之旗,百姓皆欢呼恭迎;闻戚军之名,贼寇咸闻风丧胆。戎马一生,喋血铸辉煌;为国尽忠,一诗成绝唱。为臣尽忠,为子尽孝,英雄之光,照彻四方。
光阴如水,浩浩汤汤。百年兴亡,皆为过往。改革春风起,人民奋斗忙。四海皆兄弟,齐心协力比钢强。工人农民共努力,古城小镇露锋芒。游客频来往,收入快增长。科技勇争潮头,烈火重生凤凰。巨轮出洋,踏破惊涛骇浪;渔业发展,补平经济之殇。新城古镇同进步,蓬莱今朝展华章!
(2019级学生 杨乔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