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考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案例

高考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案例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意,初步扫清阅读障碍。秦伯说,与郑人盟。在关键能力上,本环节重在培养学生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美德的意识和能力,让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精神熏陶并自觉地传递给他人。

高考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案例

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

——《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群文阅读

一、教学内容

将《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两篇文言文组合起来进行群文阅读,从文字、文学文化三个维度对两篇文章进行探究,在咀嚼字句的过程中培养文言文语言的建构与理解能力,在梳理语言逻辑的过程中学习论辩艺术,在探究人物形象的过程中感知侠之大义。

二、教学用时

两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理解文意,探究文言文语言规律。

2.探究文本,归纳分析烛之武与樊哙的人物形象,弘扬中华民族的“义”字精神。

3.逻辑梳理,探究学习高超的论辩艺术。

四、教学流程

导入:自古英雄多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他们有着奋不顾身的气概,明知不可而为之;他们有着化逆境为坦途的智慧,以一己之力改写历史;他们不避险阻,位卑未敢忘忧国;他们不负使命,临危救主勇担当。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烛之武退秦师》和《鸿门宴》,体会文中人物“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的侠之大义,学习他们高超的论辩艺术。

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意,初步扫清阅读障碍

活动一:析古意

任务一: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基本功,选择两篇文本中有代表性的句子去掉标点在PPT上展示,引导学生正确标点,并发现规律,总结方法。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

小组合作探究总结:

学生通过主动探究,总结发现以下文言文断句的标志:

主谓宾断句:如“吾不能早用子”“君为我呼入”等。

对话标志断句:如“沛公曰”“良曰”等。

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断句:如“夫”“焉”“为”等。

固定结构断句:如“孰与……”“何……为?”等。

对称句式断句:如“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等。

任务二:文言文言简意赅,是最精美的书面语言。在学生初步阅读理解文意的基础上,选择古今词义和语法区别明显的句子尝试翻译,并体会与现代汉语的不同,总结规律。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夫晋,何厌之有?

秦伯说,与郑人盟。

常以身翼蔽沛公。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大王来何操?

小组合作探究总结:

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以直译为主,字字落实;以意译为辅,文从字顺。针对文言文语言与现代汉语的区别,翻译时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方法。

换:古代的单音词要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古今异义词(如“非常”)、通假字(如“说”通“悦”)等古今差异明显的字词都需要重新改换词语;活用的字词(如“军”“翼”)需要改换词性表达。

删:句首发语词(如“夫”),句中起停顿或结构作用的词(如“臣之壮也”的“之”),句末音节助词(如“也”),偏义复词中的衬字(如“出入”的“出”),在翻译的时候均需删掉不译。

补:文言文中省略而现代汉语不能省略的成分翻译时需要补上。包括主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省略等,如“晋军函陵”。

调:对于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等,都需将古代汉语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部分进行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如“大王来何操?”“何厌之有?”

留:当然,对于古今意义相同的词只需保留,对于人名、地名、官职名、年号、国号、度量衡单位、器物名称等专门称谓也在翻译时保留下来即可。如“秦伯”“沛公”等。

【设计意图】

该活动中两个任务旨在增强学生对文言文语言的敏感度。不论是翻译还是断句训练,都没有停留在完成题目这一层面,而是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主动地探究规律,自觉进行知识梳理。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增强了知识获取的能力、比较鉴别的能力,能够发现古今异同,并尝试寻找和总结解决方法,从而实现文言文语言的建构。

活动二:评古人

提到先秦,我们想到了春秋五霸;提到楚汉相争,我们想到了项羽刘邦。而我们今天这节课偏偏要关注一下这些大英雄身边的小人物,他们虽然没有显赫的身份,却照样光耀千秋

任务一:结合文本分析烛之武和樊哙两位人物形象,完成下面的表格。(www.xing528.com)

总结提升:

烛之武人物形象:深明大义、临危受命的爱国者,辩术高超、沉着冷静的雄辩家。

樊哙人物形象:当机立断、不避险阻的勇士,侠肝义胆、一心护主的忠臣。

烛之武以弱敌强,缘何慷慨赴命?樊哙以下犯上,何来滔天勇气?最终归结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中的一个“义”字。

任务二:小组合作探究,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还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心怀大义之人?从这些人物身上你汲取到了怎样的精神力量?

总结提升:

古有舍身救国、入不测之强秦的荆轲,今有无数为国家献出宝贵生命的革命先辈,他们也有手足思,也有儿女情,但他们在国家和民族需要的时刻毅然舍生取义,留给我们一个“丈夫许国,无须相送”的伟岸身影,也因此深深印刻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史册上,彪炳千古,光照千秋。

大义之中有大忠,大义之中有大我。战争岁月已经远去,但中华儿女胸怀大义、心怀大我的家国情怀却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成为当代青年的精神滋养,构成民族文化宝库里的精神原乡。历史接力棒已经交到了新时代青年人手里,让我们从先辈们留下的宝贵精神中汲取力量,让民族大义、崇高道义占据精神高地,把国家安危、民族利益时刻记在心中!

【设计意图】

该活动中两个任务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更准确地感知人物精神,进而从文化层面挖掘作为民族精神内核的“大义”。学生在活动中合作交流,实现了德育的目标,生发了青年一代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在关键能力上,本环节重在培养学生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美德的意识和能力,让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精神熏陶并自觉地传递给他人。

活动三:学辩说

任务一:假如你是一国之君,在国家危亡时刻需要选择一名外交官代表国家同别国交涉,你愿意选择烛之武还是樊哙?为什么?

学生探究交流:

烛之武论辩艺术:奉承示弱,打消顾虑

越晋难治,陈述弊端

存郑利秦,以利相诱

晋人无信,挑拨离间

晋人无厌,推测后果

樊哙论辩艺术:自己死且不避,展示无畏

暴秦天下皆叛,暗讽项羽

怀王有约在先,违约不义

沛公劳苦功高,杀之不仁

不取亡秦之续,后果严重

任务二: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说:“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在一次外媒见面会上,请你作为外交部发言人针对国外单边主义、霸权主义思想进行一段讲话,传达出我国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愿,展现出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和平友善的外交风范。

【设计意图】

该环节中两个任务旨在引导学生具备缜密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论辩技巧。

语言是思维的外显和载体,思维是语言的内核和生命。文言文阅读中要利用好文本拓展学生思维活动的深度、难度和广度。在任务一中,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活动深入思考问题,梳理论辩思路,提高了对文本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在任务二中,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实践演练,将收获的思维认知实实在在地应用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外显了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也在活动中提升了论辩技巧和表达能力

五、精彩片段

在第三环节的任务一中,学生最初出现一边倒的现象,几乎都认为烛之武具有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而对于樊哙的认识仅停留在一介武夫的印象层面,极个别愿意选择樊哙作为外交官的也是看中他的“勇”,而没有看到他的“智”,这反映出学生对文本的分析并不深刻。在对学生进行适机引导之后,学生有意识地对文本进行深入探究,思维能力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也迸发出了不少思维亮点。

生1:我发现一个细节,樊哙“带剑拥盾入军门”后并没有理会舞剑的项庄,而是直接与主角项羽对话,这说明他并不是一介武夫,而是头脑冷静的智者。因为他知道,这场宴席中其他人都是配角,只有把主角项羽拿下才可以挽救危机。

生2:樊哙很会抓住项羽的心理。他知道项羽是名门世家,比较看重名声,因此将有约在先作为前提,言己方遵守规则而对方不守规则,项羽如果不守信用就会背负一个背盟违约、赏罚不分的骂名,巧妙地让项羽处于尴尬的境地。

生3:张良是著名谋臣,情急之时没有找别人,恰恰是樊哙,说明樊哙是当时解围的最佳人选,他的任务远非一个莽夫所能胜任。他必须是融果敢、冷静、机智、霸气为一体的人,事实上不管是从文中“拔剑切而啖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等动作神态描写,还是从怒斥项羽的语言描写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樊哙果真就是这样一个有勇有谋的人。

生4:樊哙的智不光体现在宴会中。当刘邦借机上厕所溜出饭局,又是樊哙一语定乾坤:“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说明他不仅能言善辩,还能在众人慌张无措、举棋不定的时候看清局势,当机立断。

六、能力评价

高考评价体系指出,关键能力是“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8]文言文群文阅读改变了以往单篇教学的方式,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整合、分析和思辨能力;同时群文阅读的任务活动设置也避免了以往课堂提问的随机性和零散性,让问题层层铺垫,逐步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挖掘文本,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与逻辑的严密性。

(一)在语言层面上,培养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比较鉴别能力、探究总结能力

在活动一中有意识地安排学生翻译和断句练习,并让学生学会探究事物的规律性,真正实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种能力三位一体的提升。学生能够自主地让知识形成体系,归纳总结,触类旁通,迁移运用,便实现了由“知”到“能”的转变,使学生文言文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实现同步发展。

另外翻译时引导学生关注古今异同,培养了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在总结翻译方法时,除了“留”,其余的四种方法都体现出对古今词汇、语法差异的比较。学生在这一活动中逐步提高比较古今语言变化的能力,不盲目地以今例古;具备根据不同语境区分判定词义词性的能力。这对学生在文言文阅读中认识语言规律是很有帮助的。

学生在以上探究语言文字规律的过程中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探究、发现的能力,能够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文化常识,提升了阅读古代作品的能力;同时增强对文言文语言认知的敏感性,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厚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9]

(二)在文学层面上,培养学生的分析梳理能力、逻辑思辨能力、实践创作能力

活动三中通过创设丰富的真实问题情境,开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意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关键能力不但得到了提升,也得到了充分的外显。能力层级较高的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能很好地完成活动任务,清晰地梳理文本思路,积极地参与交流讨论,精准地发现逻辑思路,巧妙地组织论辩语言,未来果敢、智慧的外交官们也就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成长与成熟。

(三)在文化层面上,培养学生自觉发现优秀文化、主动接受并传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文章是文化的载体。文言文中蕴含着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它历经时间积淀仍熠熠生辉,当代中学生理应具备将这些优秀文化传承下去的意识和能力。在《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中,蕴含着古人的智慧与担当,展现着外交官的人格魅力与外交风采。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文言文学习的过程中,一旦这些文化精神与文化价值深入到学生的血脉之中,学生就具备了自觉地发现文化价值、更好地理解民族精神、主动地传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总之,本案例设置的三个活动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分别从文字、文学、文化三个层面最大限度地开掘文本的内在价值,激活学生思维,拓宽学习实践过程,培养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比较鉴别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分析梳理能力、文化传承能力、逻辑思辨能力、实践创作能力,充分凸显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有效地培养了有助于学生文言文阅读乃至惠及其他学科的关键能力。

(案例作者:工作室二级成员 蓬莱一中杨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