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是一门很古老的艺术。如果从古希腊戏剧算起,至少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单说中国戏剧的历史,如果按照学术界流行的说法,从12世纪末(南宋、金朝)算起的话,也有将近1000年的历史了。从戏剧的流传程度来说,在众多类型的艺术中,戏剧曾长期占据首位,甚至一度有“艺术的皇冠”的称誉,而且曾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
就文学特性和文学魅力来说,有人认为戏剧文学是第三种类型的文学。黑格尔曾说:“戏剧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要形成最完美的整体,所以应该看作诗乃至一般艺术的最高层。”“戏剧应该是史诗的原则和抒情诗的原则经过调解(互相转化)的统一。”[13]法国诗人雨果曾盛赞戏剧,他认为:“原始的抒情诗可比喻为一泓平静的湖水,照映着天上的云彩和星星;史诗是一条从湖里流出去的江流,反照出两岸的景致——森林、田野和城市,最后奔流到海,这海就是戏剧。总起来说,戏剧既像是湖泊,照映着天空,又像是江流,反照出两岸。但只有戏剧才具有无底的深渊和凶猛的风暴。”[14]
因此,阅读并鉴赏戏剧文学作品,将把我们的审美力、精神和思想带入艺术的最高层,以使我们充分领略文学艺术巅峰之美与人类精神之深邃。
一、戏剧阅读的关键能力
(一)理解戏剧语言,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任何艺术都是艺术创造者的一种‘言说’,从言说的方式来看,戏剧是史诗的客观叙事性与抒情诗的主观抒情性这二者的统一。”[15]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戏剧把完整的故事情节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时,它是带有史诗般的客观叙事性质的。但另一方面,戏剧的演出人员在舞台上呈现的种种动作、展现的种种矛盾冲突,又都源于人的内心世界,是一种立体的人性的欲望、理想或感情的展现;因而又是抒情式的,这是戏剧的特性所在。
以中国元代剧作家关汉卿的剧作《窦娥冤》为例,该剧以窦娥冤屈而死的悲惨遭遇,向读者展现了元代社会底层的善良百姓在邪恶的社会和暴虐的官府的共同倾轧下无辜冤死的悲惨遭遇。窦娥的悲剧命运,不是其个人的命运,而是整个时代女性的悲剧命运的反映。这种“言说”具有史诗般的性质。同时,作为中国传统的“戏曲”,它是以唱念做打的“言说”形式为读者(观众)呈现这样一部伟大的悲剧的。其中唱词在文本中占有核心地位,唱词采用元曲形式,带有很强的抒情性。如窦娥在被押解上刑场时对天地的控诉:“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再如课文中【鲍老儿】一段曲词:“念窦娥伏侍婆婆这几年,遇时节将碗凉浆奠;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婆婆也,再也不要啼啼哭哭,烦烦恼恼,怨气冲天。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16]这些语言切合人物性格、身份、境遇,使主人公形象更加丰满,使其中的故事与情感起伏更具波澜,体现了戏剧(剧本)这一艺术形式在语言运用上的特色以及作家独特的语言创造。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语言文字现象,准确、充分理解戏剧语言(含舞台说明),帮助学生获得优质的语感,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二)了解戏剧性特征,提升审美力
戏剧性,是戏剧艺术审美特性的集中表现。在欣赏戏剧文学作品时,掌握、理解了剧本的戏剧性特征,也就具备和发展了对艺术的审美能力。那么,何谓戏剧性呢?从其文学性角度来说,主要有以下两个观点:戏剧性就是动作性,包括剧中人物的外部形体动作和内心活动;戏剧性来自人的意志冲突。具体来说,在阅读戏剧文学作品时,我们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提升审美力和审美品格。
1.把握故事情节,提升文本感受力
①情节的双重特性。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戏剧文学有六个决定其性质的成分,分别是情节、性格、言语、思想、戏景和唱段。在这六个成分之中,亚里士多德认为最重要的是情节。戏之动人,“动因”在情节。
小说、散文、诗歌等许多文学作品都有情节,但戏剧的情节与之不同。其差异就在于其他文学作品的情节都是显现的、外在的,是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自然显现的;但戏剧的情节结构却包括两个部分,即显现的和潜在的。所谓显现的,就是剧作家在舞台上直接呈现的;而潜在的,则是无法呈现在舞台上,而必须借由读者(观众)自己建构的。列夫·托尔斯泰则以“浮雕”式的比喻,形象地比较了戏剧与小说的不同。他认为小说如同绘画,是一种平面渲染式的创作方式,而戏剧则是通过剧中人物形象(或演员)通过自己的动作展现作品的全部意义,因此剧作家的创作就如进行“浮雕”创作一般,不是通过“着色”体现,而是去粗取精,立体、集中地展现情节和内容,继而让读者探寻或发现其背后的丰富意义。(www.xing528.com)
以部编版教材必修下册《雷雨》为例,此剧故事长度跨度达30年之久,人物涉及两个家庭三代人,关系错综复杂,但作者却从这长达30年的巨大“冰山”中选取了一天之内发生的事情,这一天内发生的事情又是30年间三代人矛盾冲突的一个集中展现,而这背后的恩怨冲突则需要读者自己从中补充并感受。剧作家正是通过这样显现和潜在的情节结构处理法形成了戏剧特有的情节结构。阅读戏剧作品,由此入手,可不断提升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②情节的曲折性。文似看山不喜平,戏剧艺术更是如此,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很难吸引观众(读者)。中国清代戏剧家李渔曾说:“山穷水尽之处,偏宜突起波澜,或先惊而后喜,或始疑而终信,或喜极、信极而反致惊疑,务使一折之中,七情具备。”[17]西方戏剧文学同样重视这一特征。如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曾指出:“悲剧中的两个最能打动人心的成分是属于情节的部分,即突转和发现。”“突转”指事件的发展突然从一个方向转向另一个方向,“发现”,是指从“不知”到“知”的转变。
如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中就充分运用这两种手法使剧情一波三折,曲折多变。在海尔茂看到柯洛克斯泰的威胁信之前,他对自己的妻子娜拉的称呼是“我的小鸟儿”“迷人的小东西”“我一个人的亲宝贝儿”“我的娜拉”“我的新娘子”等等;但当他看到信时,他立刻翻脸,无情指责娜拉,并称她为“你这坏东西”“伪君子”“撒谎的人”“下贱女人”等;当他得知问题已经解决时,他立马又换回以前的称呼“老婆”“受惊的小鸟儿”“我的好娜拉”。而娜拉也正是在丈夫海尔茂对自己态度的转变中认清了自己的地位,只是一具活的“玩偶”,最终离家出走。这些手法的运用增强了情节的曲折性,推进了情节的发展,凸显了戏剧文学的特性。学习中,善于发现、揣摩、积累这些戏剧创作规律,充分感受戏剧作品的内节奏,将增强对文字和文学的感受力。
2.了解矛盾冲突的集中性,提升鉴赏力
戏剧与其他叙事文学作品相比,因其受舞台演出的时空限制,其情节结构必须紧凑而集中。同时,靠动作与冲突引起人的强烈的情感反应。仍以《雷雨》为例。这部话剧展现了周家和鲁家三十年的恩怨情仇,其中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矛盾冲突也尖锐复杂,但作者只用了四幕,就把其中的矛盾纠葛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第一幕主要通过四凤与鲁贵的对话,介绍剧中人物关系,勾画故事发生的背景。第二幕头绪纷繁,各种矛盾冲突进一步展开,并迅速激化。如周朴园与鲁侍萍的见面相认,鲁大海的挨打,鲁贵、四凤被解雇等等。第三幕大海回家,撞见四凤与周萍在一起。第四幕所有的人物与冲突集中到一起,矛盾冲突达到高潮,一家人死的死,疯的疯,这出悲剧就此闭幕。理解戏剧作品,抓矛盾冲突是关键。阅读作品时,要善于从表面的矛盾冲突入手,进而探究内在的根本性的矛盾冲突,从而理解作品的主题与内涵,提升鉴赏能力。
3.感受剧情的紧张性,提升共情力
戏剧作品中,事件或心理的紧张性以及由此引发的观众(读者)内心的紧张感是戏剧的重要特性之一。这种紧张性造成了情节的曲折起伏,也引发了观众(读者)不同的心理感受,从而产生了无穷的戏剧张力。如莎士比亚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凯普莱特与蒙太古是一座城市的两大家族,他们有宿仇,但是这两家的儿女却相爱了。接下来罗密欧与朱丽叶在阳台幽会,私订终身,并在神父的主持下秘密结为夫妻。但紧接着罗密欧被流放,朱丽叶的父亲逼迫她嫁给帕里斯伯爵。于是朱丽叶吞下神父给的假死药,准备等罗密欧回来带她远走高飞。但事情阴差阳错,罗密欧提前得知了消息,误会朱丽叶真死而杀死了帕里斯伯爵,并饮了毒药而死。朱丽叶醒来,见罗密欧已经服毒自尽,于是她拿着罗密欧的佩刀刺死了自己,扑在爱人的身上死去。两大家族发现后,为两人铸了铜像纪念并忏悔。由此可见,剧作家在设置剧中故事情节时,非常重视事件的紧张性处置,从而使观众(读者)始终处在紧张的期待与期待的紧张之中,最终达到叹惜、恐惧、怜悯的高峰。在欣赏戏剧作品时,也要善于感知剧作家对剧情紧张性的设置,最好能“感同身受”,提升自己的共情力,提升审美品格。
(三)读懂剧作家的创作目的,提升人格修养
一部戏剧史,就是一部人类精神史。戏剧中积淀着人类的各种生命体验,学习戏剧,可以“了解人类过去和现在的经验,学会以平等的、对话的精神对待人,学会真诚地理解人和尊重人”。[18]南开学校的创办人之一张伯苓认为“在戏剧里面可以得做人的经验。会演戏的人,将来在社会上必能做事”。[19]南开学校的学生、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1916年发表的《吾校新剧观》一文中,把南开新剧团的宗旨提高到“开民智、进民德”的高度,给予了戏剧以新的更高的导向和引领。如必修下册第二单元中,《窦娥冤》《雷雨》《哈姆雷特》三部戏剧,以不同的剧情、结构和人物命运为我们带来了严肃、沉重、悲壮的美感体验,净化、陶冶了我们的心灵,引发了我们对人的价值和尊严、对茫茫宇宙的思考。
二、戏剧文学阅读的能力评价
戏剧阅读关键能力评价量表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