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考考查要点
小说阅读是高考重点考查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之一,具体内容大约包含以下几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二、关键能力考查
(一)梳理文本结构,把握构思特色
梳理文本结构是整体把握作品的关键。小说的文体特征,通俗地说,是讲故事。小说的故事情节是事件发展的全过程,也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在小说中起到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等作用。情节梳理到位,才有利于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及作品主题。高考小说命题中涉及情节的题目是比较典型的。
示例:2017年全国卷Ⅰ的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是小说《天嚣》一文,其中第5题:
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此命题属于情节安排上的一个题目,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需要从整体上把握这篇小说情节安排的特点。小说以试验队员难忍难挨的“渴”的感受开篇,反映出小说的情节是在“试验队员深陷绝境”的背景下展开的。至于试验队员为何陷入绝境,他们曾经遭遇到了什么,这些都是省略去的,这是小说开篇的特色。后文围绕“解渴”在情节上设置了两次“突转”:一次是正在期待救援时,来了一个他们认为同样需要救援的弱者,但他们还是选择冒险打开门施救;没有想到“求救者”是来救他们的,是来帮助他们“解渴”的,这样就完成了第二次突转。
【对点施策】
1.从小说文本入手,按照情节的基本要素梳理结构
对小说文本结构的把握最主要的一点是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要素进行,复杂一点的还有序幕、尾声。可以适当代入“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这样的概括模式。
2.从小说文本入手,抓住情节的突转梳理结构
兴波澜是小说创作的重要技巧,这是小说依靠跌宕起伏的情节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关键之一,也是小说这一种文体的精彩所在。情节设计方面有“突转”,才能收到出人意料、震撼人心的效果,而这些“突转”往往也是人物命运的转折点。比如,《祝福》中的“突转”是“祥林嫂再嫁后又丧夫失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突转”是“夜宿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突转”是“看到华连卡骑自行车”或“滚下楼梯”,《促织》中的“突转”是“失虫”。抓住这些“突转”事件,能够准确地梳理小说的结构,也能很好地把握人物的命运。
3.从小说文本入手,紧扣线索梳理结构
小说的线索是贯穿整个文本情节发展的脉络,经常是某个事物、某个人物、某种情感、某个事件,也可能是空间转换和时间变化等。比较复杂一点的是双线结构。线索可以使情节更集中,结构更严谨,矛盾更突出。比如,《祝福》中的“我”就是一个线索人物,一般来说,小说中第一人称的“我”线索人物较多;《促织》中的“促织”就是一个线索事物;《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按照一主一从两条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主、副线在“林教头山神庙杀敌复仇”这一环节完成了交汇,双线结构使故事情节更完整丰富,更跌宕起伏,更吸引人。紧扣线索,一线串珠,提纲挈领,梳理文本结构就清晰、容易得多。
(二)鉴赏文学形象,领悟其艺术魅力
小说三要素是以人物形象的塑造为中心的,经典小说经久不衰的魅力也往往是体现在塑造了某个经典形象方面。比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阿Q,海明威笔下《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契诃夫笔下《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等等。高考命题的一个关键点是,通过分析人物描写,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挖掘人物的精神世界。
示例:2020年全国卷Ⅱ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是小说《书匠》一文,其中第9题:
老董的匠人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这一道命题侧重考查概括人物形象特点,即分析主要人物的精神品质。回答这一问题需要结合老董的语言、行动以及别人对他的评价来分析概括。老董坚持行规,恪守职业道德,工作上精益求精。他身上体现的对职业道德坚守的精神气质,是与我们提倡的大国工匠精神相一致的,也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对点施策】
1.全方位进行,内外兼顾
概括主要人物形象的特点,既要结合气质、修养、性格等内在品性,又要结合其形象、身份、地位等外在特征;既要有浅层次的性格特点分析,又要有内在思想的深度探究。当然全方位分析,不代表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既要突出其重要特征、精神,又要摒弃无关紧要的小特征。比如,2019年全国卷Ⅰ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理水》一文,命题中涉及“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从文中看称得上“中国的脊梁”的是以大禹为代表的一群人,对于他们的正面描写主要体现在外貌、语言、行动上。全方位,内外兼顾,抓大放小,是全面概括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
2.关注次要人物,比较鉴别
小说中的次要人物,相对主人公来说是起对比衬托作用的。主人公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存在,把握好次要人物跟主人公的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主人公的形象特点。比如,2019年全国卷Ⅰ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理水》一文,对以大禹为代表的“中国的脊梁”的鉴赏,离不开与“众大员”的对比,从对比中可以分析出他们艰苦卓绝的实干家的形象。2016年全国卷Ⅰ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锄》一文中对六安爷的描写,也是在与村里其他人对土地的感情的对比中来塑造的。关注次要人物,主要人物才能熠熠生辉,才能拥有“烘云托月”的效果。(www.xing528.com)
3.多角度分析,体会其复杂性
复杂的人物形象往往是多面的、立体的、丰满的。比如,2018年全国卷Ⅰ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赵一曼女士》一文,其中提到“在她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人物形象特点往往就是这样,具有多面性,命题也恰好涉及了这一个重点。有时候,对于人物形象,不仅要思考其正面品质,而且要考虑其是否有负面品性。如2019年江苏卷小说阅读考查的《表妹》一文,分析文中“表姐”的形象,她不仅有勤劳能干、热情的一面,也有端着铁饭碗的城里人的优越感和虚荣心。分析时需要从表姐的表现来全面把握这一形象的特征。
在人物前后的发展变化中体会其性格的复杂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比如,《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这一回,林黛玉对读书的两次回答是不一致的,这前后的变化蕴含了丰富的内容,也体现了林黛玉的心思细腻、行为谨慎、善于察言观色的特点,她确实是拥有一颗七窍玲珑心。
无论是现实中的人物,还是小说中的人物都是一个复杂的存在。只有关注了其复杂性,才符合生活的真实,也才能体会到其拥有的无穷艺术魅力。
(三)深入探究作品意蕴,把握丰富内涵
好的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意蕴,所谓“意蕴”,可以是指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也可以指作品指向的审美价值取向;所谓“丰富”,既可包含艺术方式和内容的多样性,又可包含思想、审美等多种维度的丰富性。因此要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深入探究,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才能真正体会到作品独特的丰厚魅力。
示例:2016年全国卷Ⅰ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锄》一文,其中第11(2)题:
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探究的能力,体现了促进学生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升的学科素养。解答此命题需要先看标题的本义,然后再思考其深层含义,一定要结合文章主旨进行探究。
【对点施策】
1.注重社会背景,折射时代特征
时代造就人,时代不可避免地会在人物身上打上烙印,而作品的丰富意蕴也往往由此而产生。因此,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典型的环境描写,可以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从而达到准确理解小说主题的目的。比如,2016年全国卷Ⅲ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玻璃》一文中涉及的命题:“是否状告酒店,‘我’与王有福的态度不同。你更认同谁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这是一道情节类探究题,命题要求根据具体的事件对两种态度作出选择并进行探究性分析。这道命题实际上是要求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注重比较,把握异同点
作品的丰厚意蕴可以体现在情节、人物、环境、表达技巧、语言特色等诸多方面,只有多进行比较,把握异同点,才能更好地探究其丰富内蕴。比如,学习鲁迅的《阿Q正传》,可以对比《孔乙己》,从构思、人物描写等方面找出两篇作品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这样更利于把握作品的深层意义和普遍意义。还可以把阿Q生活的未庄与祥林嫂生活的鲁镇进行比较,从中探究主人公悲剧命运产生的根源。
(四)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有创意的解读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在高考考点中属于探究能力的范畴,该考点重点在于检验考生对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是否具有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对于小说来说,重点基本上集中在文本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节安排等特点上。
示例:2017年山东卷小说阅读考查的是《七岔犄角的公鹿》一文,其中一题:
本文结尾写到“我”下意识地去摸枪栓,那么“我”会再向鹿开枪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这篇小说的结尾是开放性的,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这样的命题设计也是极具开放性的,“不会开枪”和“会开枪”都有可能性,没有明显的倾向性,任选其一即可,但关键是要结合文本找出支撑自己所选观点的充足理由。
【对点施策】
1.总览全文,整体驾驭
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和创意解读的前提是总览文本,对文本能从整体上驾驭。因为只有对文本有充分的了解和整体的准确把握,解读才能恰当,不偏颇。当然,也需要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环境来分析。只有把握了作品反映的时代特征,研究才能更有针对性,更有意义。
2.紧扣文本,把握好“度”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这一能力要求需紧扣文本,立足自我,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感悟、体验文本,独立思考,获得自己的见解并发表看法,凸显个性化体验,形成自己的观点,从而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同时,见解应有“度”,不能人为地拔高或贬低,应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普遍性,能给读者以切实的启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