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表)
高考评价体系为高考内容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从实践上给各学科的备考、教学指明了方向。按照“实施路径”的阐释,信息性阅读包括论述性文本阅读和实用性文本阅读。以下列举2020年高考信息性阅读考查内容。
与全国Ⅰ、Ⅱ、Ⅲ卷仍然保留了独立的论述性文本+实用性文本两个阅读题的形式相比,教育部考试中心首次命制的供山东省考生使用的2020年新高考Ⅰ卷和供海南省考生使用的新高考Ⅱ卷,把现代文阅读的论述性、实用性和文学性三类文本阅读,调整为信息性阅读和文学性阅读两类,淡化了文本的分类。命制的思路更能体现“评价体系”的要求,更大程度上体现了高考改革的方向与精神。关注这两套试卷的命题方向和规律,既能帮助我们快速把握新高考试卷的结构,明确阅读教学改革的方向,又能帮助学生平稳对接新高考。
以下以高考题为例具体分析信息性阅读高频考查的三项关键能力:
一、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把握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高考评价体系在关键能力的第一能力群“知识获取能力群”提及的阅读理解能力、信息搜索能力、信息整理能力,对于各个学科来说,都是考查的重点。具体到语文学科的信息性阅读,对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的考查更为直接,更强调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能够关注相关观点、概念和方法,并将相关的信息进行整合。这类题目在高考中是最常态的呈现,如2020年全国卷I第1题、新高考全国I卷第1题。
在信息处理能力上,这两道题目考查的都是在筛选、整合基础上的“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全国Ⅰ卷的四个选项均围绕着“孝与家庭伦理、社会伦理”设置,新高考Ⅰ卷的四个选项都在阐释“地理现象、历史地理学、现代地理学”,以“核心概念”为中心,要求考生们能够对围绕核心概念形成的逻辑关联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推断。
【对点施策】
(一)关注文体特征,重视整体把握
筛选、整合信息是信息性阅读最基本的能力。研读2020年高考语文试卷,我们不难发现,对此能力的考查已不再局限于对段落中某个句子的理解,选项表述的错误也不是仅停留在范围、程度不一、对象张冠李戴、时间错位等浅表形式,而是以“核心概念”为中心命题,整合表达。这就要求我们回归阅读的本质,关注文体的特征,重视内涵的理解。
“实施路径”在解读信息性阅读文本的关键能力时明确指出“熟悉论述性文本和实用性文本的主要文类及其基本特征、体式惯例”[10]。以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实用性文本群文阅读”为例,三个任务的设计围绕着人物通讯的“新闻性”“文学性”“评论性”展开。学生明确了人物通讯亦是新闻,也提供新闻事实,就会去关注新闻事实和背景事实的关系。对“文学性”的理解能够夯实“人物描写手法”这一必备知识基础。而对人物通讯“评论性”的认识,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地把握文章的思想倾向。有此认识,对信息的筛选、整合一定得心应手。
(二)设置情境,为解决问题而筛选、整合
“评价体系”指出:“以充分体现核心价值的问题情境承载考查内容。这些问题情境往往是复杂的生活实践情境或学习探索情境,学生必须以正确的思想观念为指导,才能够有效思考和解答。”[11]
以新高考Ⅰ卷第2题为例,选项中“我们今天想要了解”“主要得益于”“可以为”等表述,可以看出命题人对“真实、富有意义”的生活情境设置的主动追求,体现了“评价体系”和“新课标”对“情境”的考查要求。
筛选、整合信息在关键能力群中不算高难度的能力。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能只关注确定区间、定点透视等浅层次的技法训练,而要有更高的站位,为学生创设更具体的问题情境,带领学生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搜索、获取、整理信息的过程中,明确自己要用什么样的心态、策略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分析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关系
这是更高的能力层级要求,是对批判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对应“评价体系”中的思维认知能力群,要求对观点和材料的关系进行如下评判:这则材料的选择对观点的表达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有着怎样的效果。
在高考试卷中,以考查“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这类题目最为常规。新课标全国三套试卷论述性文本阅读的第2题,统一设问方式为:“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选项主要围绕“观点和材料的关系”设置,如全国卷Ⅰ第2题A项“目的是论证”,全国卷Ⅰ第3题D项“鲁迅的批判体现了……”,全国卷Ⅱ第2题C项“对……掌故的讨论是为了证明……”。实用性文本阅读的选项中也很常见,如全国卷Ⅱ第5题“……两项举措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信息性阅读能力的考查还要分析和评价文本是如何运用材料来证明观点的,并评价材料的质量,辨析材料能否支持观点,观点是否能统摄材料,进而形成理性思维等。
【对点施策】
(一)梳理文脉,分析结构
分析观点和材料、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关系,仍然离不开整体把握。在熟悉“信息性文本体式惯例”的基础上,对文章脉络的梳理、对结构的分析会更加得心应手。如选取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件是人物通讯“文学性”特征之一,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一定会通过主人公的典型事迹来凸显出人物的精神风貌。如前“实用性文本”群文阅读案例中第一个学习环节即设置了分析小标题作用的任务,两篇人物通讯均使用小标题的方式结构全文,出现在不同小标题之下的材料即是为着阐释不同的次要观点服务。因着说理的需要,论述性文本比实用性文本的结构更加严谨、清晰,以《反对党八股》为例,整篇文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段论结构,具体到“本论”中的每一段,也都是按照三段论的结构证明每一个分论点的。
(二)读写联动
论说性文章的写作练习会让学生对观点和材料、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关系有更深刻的体会。如前“思辨性阅读和表达”群文阅读案例中,即在分析了比喻论证的说理方法之后安排了“论证段”的写作练习。学生在表达时会有意识地提炼自己的观点,挑选典型的材料,安排论证的结构,学会发现问题,从合适的角度用恰当的方式阐述自己的看法,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
三、把握不同文本的区别与联系
2017年,全国卷开始用非连续性文本的方式对实用性文本进行考查,2020年新高考Ⅰ卷整合了论述性文本阅读和实用性文本阅读,沿用非连续文本的方式考查信息性阅读文本,对学生跨段落、跨文本整合、理解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高考I卷组合了篇幅差距较大的两则材料,节选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1409字,理顺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脉络;节选的《历史地理学研究对象》426字,分析了历史地理学的特点、方法、价值等,由此引导学生了解关于中国历史地理学这一学科的发展、前沿、特点、方法、价值地位等相关信息,加大了对信息整合能力的考查力度。(www.xing528.com)
主观题“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这道题目与以前下定义的试题最大的不同,在于信息获取和整合的范围扩大了,学生要在1800多字的两则材料中给这个特定的概念下定义。
第一步,整体筛选,搜索并整理与历史地理学的内涵和外延相关的信息。
材料一第5段,历史地理学在学科属性上从属于现代地理学,其研究内容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研究性质是“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
材料二第2段,历史地理学具有“把空间和时间结合起来的特征”。
第二步,“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关系的研究,要从产生、形成,演变的过程来探寻其规律”,这两者分别是对历史地理学本质特征和研究性质的补充和完善。依据材料二第1段,历史地理学还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这一研究对象具有“地理学”“空间过程和时间过程相结合”两个特点;依据材料二第2段对长江三峡等地貌和武汉城市发展的举例提炼其“种差”概念,可知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第三步,将搜索到的有效信息分类,根据下定义的要求,将上述信息分为学科门类、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性质几个方面。
第四步,整合以上四方面信息,表述为答案。
【对点施策】
(一)依托教材,精心开展群文阅读教学
部编本新教材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两条线索结构学习内容,是我们进行群文教学、提高学生跨文本整合能力的很好依托。以必修上册第六单元“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为例,该单元围绕“学习之道”这个话题,选择了《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几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关于学习的问题。选文以说理为主,语言特色鲜明,有的阐释学习的意义,有的讨论学习的态度与方法,有的陈述经历与体验,帮助学生们建立正确的学习观。从学习任务看,本单元以“认识和掌握论述文的基本思辨方式”作为专题目标,综合了论点的提出、论据的选择、论证方法的使用、语言的表达、论述的针对性等多个学习任务。
群文教学的综合性可以很好地将多样的学习内容进行整合,实现文本间、活动间的互动联通。课内精心设计推进的群文教学是学生们在考场上能够顺利完成跨段落、跨文本整合信息的基础。
(二)课外阅读,以点带面拓宽视野
课外阅读作为课内学习的必要补充,对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非常重要,要形成课外阅读的系统组织和引导,如:根据近期发生的热点或现象,为学生提供相关的信息性文本,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带领学生研习多个文本,提炼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看法;日常练习中接触到某位作家,我们可以提供该作家的代表作供学生阅读、讨论,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这位作家的风格等。我们可以多方尝试以求改变课外阅读无规划、无引导、无总结、无成果的情况。
【注释】
[1]张开.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12):23.
[2]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8.
[3]张开.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12):23.
[4]张开.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12):23.
[5]张开.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12):23.
[6]张开.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12):23.
[7]张开.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12):23.
[8]张开.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12):23.
[9]张开.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12):23.
[10]张开.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12):23.
[11]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