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主体,即解决“谁来评价”的问题,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评价的公信力,成为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评价体系的重要问题。在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评价中,评价主体是指那些参与教育实习课程评价活动的组织、实施、监督,并按照一定标准对实习生及其实践活动进行判断的个人或团体。评价主体主要包括高校指导教师、幼儿园实践指导教师、实习生个人。除此之外,实习同伴、幼儿园管理人员、教师教育院校实践督导人员等的评价对于实习生个体而言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高校指导教师
高校指导教师是专门为实习生在实习课程实施期间配备的指导教师,是经过教师教育院校系统培训的专业评估人员。高校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评价与反馈主要包括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两个方面。形成性评价主要指向实习期间对实习生的过程性与发展性评价,是以满足实习生不断完善自我需要为目的的评价。此阶段指导教师要从多方了解与诊断实习生专业成长情形,可通过定期探访实习生,观察其保教活动组织情况、幼儿园教育教学生活的适应情况等,直接对实习生进行诊断与辅导。同时,也可以利用实习生提交的教学日志、反思周记、模拟活动视频、与幼儿园实践指导教师讨论实习生的行为表现等间接方式与策略,适时对实习生给予评价反馈意见,提供专业化的指导。而终结性评价是用来判断实习生是否完成教育实习课程预期学习成果要求的评价。此阶段指导教师的评价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实习生的整体性表现评价表,审核实习生的实习成长档案袋并提供反馈建议,完成实习生教育实习课程最终的评估报告等。
2.幼儿园实践指导教师
幼儿园实践指导教师是沉浸在幼儿园实践场域中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其评价角色贯穿于教育实习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在实习生正式进入幼儿园实践场域前对其能力基础进行评估,了解实习生日常的实习进展并对实习生的教育实践提供指导、支持和评价,对实习生参与、体验以及研究职业感悟与师德修养、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班级工作与学习指导、保教研究与专业成长各项目模块进行诊断与评价。以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典型任务的评价为例,幼儿园实践指导教师按照教育活动进行的流程对其进行评价,以协助与引导实习生发现自己组织活动的盲点。该典型任务评价可以简单划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①活动前评价:了解幼儿的起点行为与教师准备程度;
②活动过程评价:反思教育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③活动后评价:评价幼儿学习成果及实习生的教学表现;
④追踪评价:对学习迟缓或学习表现不佳的幼儿学习做追踪观察,并将其结果作为调整活动设计或更换活动内容的参考。
如此,幼儿园实践指导教师借助实习生完成该典型任务,对其教育活动准备情况、主题内容的适切性、活动过程管理的情形、时间把握情况、幼儿的参与度、教学方法、心理调适等进行诊断与评价,从积极协助的立场,提供给实习生完善学习成果的建议。因此,幼儿园实践指导教师在“观察-诊断-评价-反馈-改进”的持续循环中,帮助实习生认清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与特性,并引导实习生对幼儿园教育教学形成正确的观念,逐步达成教育实习课程顶峰学习成果。(www.xing528.com)
3.实习生个体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在课程设计、教学以及评价方面均展现出和传统教学不同之处:在评价方面主张评价即学习的观点(assessment as learning)[13];强调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参与评价的过程;学生在自我评价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生是主动且关键的评价者。由此,实习生借由各项典型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学会自我反思、自我管理,并从中发现自身的优缺点,总结经验,调整努力的方向与方式,提炼教育教学理论等[14]。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评价聚焦在学习成果上,强调达成学习成果的内涵和实习生个人的成长与进步,不强调实习同伴之间的比较。因此,鼓励实习生对照评价标准,对自己学习成果的达成情况进行诊断与反思,从而实现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
每个实习课程内容项目模块均会设有自我评价环节,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实习生了解与认识自己各个学习成果的完成情况,思考与参照的标准比较差距在哪里,下一步如何做等方面的问题。同时,自我评价促使实习生在评价的过程中理解自我角色和职责,深入理解预期学习成果。需要强调的是,在实习生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实习指导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实习生真实记录与评价,因为评价的目的不在于评定成绩的高低,而是对实习生学习成果达成度的明确掌握,为指导教师改进指导策略提供参考;另一方面重视实习生提出的困惑与自评结果,以促进实习生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给予针对性与建设性的反馈意见,提供适切的支持与协助,让实习生肯定自我评价的作用。此外,实习生的自我评价也可以在实习课程初期与末期时进行,以获得实习课程前后待改进与进步之处。以下提供实习生班级工作与学习辅导的自我评价表以供参考(见表8-1)。
表8-1 实习生班级工作与学习辅导的自我评价表
4.实习同伴
实习同伴是与实习生角色一致的教师候选人,二者共同参与、体验与研究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实践,并最终达到教育实习课程学习成果(核心能力)。因此,相同的实践场域、一样的教育对象、共同的指导教师、一致的实习课程学习成果,促成两位实习生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发展为同伴式实习[15]。而且,研究发现,同伴互助能够促进理论知识向实践经验的转换。因此,同伴互评就是实习过程中直接观察评价的一种较为有效的形式。通过此种形式的评价,实习生可以是彼此的观察者,也是彼此观点与做法的反馈者与支持者。在此过程中同伴互助合作、互提意见,均能从实习同伴处获得有益指导。此外,要求实习指导教师在每次同伴观察后,组织实习生进行讨论与分析,鼓励实习生反思同伴与自己的差异,接受建设性的批评,积极提出具体的回应等。以下提供实习同伴观察评价表的示例供参考(见表8-2)。
表8-2 实习同伴观察评价表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