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内容的一个基本职能就是要促进实习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发展。因此,典型任务的拟定(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关注有关实习生的各种研究,尤其是关于实习生的专业发展阶段、实践能力、需要、兴趣等方面的研究。首先,实习生的现阶段的能力发展水平决定了对任务的接受程度和接受范围。因此,在编制典型任务卡的过程中,就需要根据实习生的能力水平确定,排除难度不当的部分。例如,沟通与合作能力,如“如何建立家委会”“如何组织家委会开展工作”“怎样开展家长座谈会”等,在幼儿园教育阶段尤其重要,但于实习生而言,在实习课程范围内,常常做不到或者有限做到。因此,将这一实习内容作为次重点,仅让实习生熟悉这一系列工作的流程、具体步骤即可。其次,“需要”也是任务制定过程中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需要”通常有两种不同的解释,[8]一是,“需要”是指理想常模的某种概念与实际状况之间的差距,即“应该是什么”与“是什么”之间的差距;二是,将“需要”解释为“有机体内部的张力”,为了保持有机体处于正常、健康的状态,必须使这些张力恢复平衡。之所以考虑实习生的需要,原因在于实习生前期的专业课程的实践部分、教育见习、微格训练等都为其专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条件和资源,那么,实习课程没有必要再重复培养。教育实习课程应该将精力集中于缩短实习生目前以至未来发展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此外,“需要”也会促使实习生主动学习与实践,不断深化对幼儿园教师职业的认识,提升自己的教育实践能力。最后,在典型任务选择时还要尽量考虑到实习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激发其有效实践的动力,布置有趣又实用的实践任务,会促使实习生主动参与。例如,选择符合现代生活的典型任务,吸引实习生操作与完成,以此展现自己新媒体、信息化方面的优势,并练习自己的专业能力。(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