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果导向教育的特点及实习课程设计

成果导向教育的特点及实习课程设计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2]以下进一步分析成果导向教育的特点:1.成果导向教育是一种更具有弹性的教育方式传统教育严格执行规定的学习程序,“就像将学生装进了以同样速度和方式运行的车厢”,限制了学生成功的机会[13],但成果导向教育以扩大机会取代限制机会。成果导向教育强调扩大机会,就是以学习成果为导向,以学习成果为评价依据,以进行调整或弹性回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成果导向教育的特点及实习课程设计

成果导向教育是美国20世纪90年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针,改革的转向即重视学生行为与核心能力发展的课程模式。[11]传统教育的课程规划重点是教师教授的课程内容,以此为中心的课程设计与教育方式,不但无法培养学生的实践知识,更忽略了人际关系、统整思考、文化关怀等重要的面向的发展,造成课程内容与学生的能力需求无法匹配。相反,成果导向教育是以学生能力为中心来设计课程内容,较能达到学生在未来社会所需的实际能力。[12]以下进一步分析成果导向教育的特点:

1.成果导向教育是一种更具有弹性的教育方式

传统教育严格执行规定的学习程序,“就像将学生装进了以同样速度和方式运行的车厢”,限制了学生成功的机会[13],但成果导向教育以扩大机会取代限制机会。“扩大”意味着可修改、可调整、可变化,而非仅仅是延长或增加学习时间,因此,增加了学习过程中更多的可能性。成果导向教育强调扩大机会,就是以学习成果为导向,以学习成果为评价依据,以进行调整或弹性回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依此,可以帮助教师研究反思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进而采取适宜的教学方式,以帮助学生达到设定的目标能力。与此同时,学生也可以确切得知自己的能力情况,并于毕业后向家长、工作单位证明已取得的各项学习成果。但是,要注意强调明确的学习成果,避免最终的学习流于形式,导致弹性学习的意旨被曲解。

2.成果导向教育有助于发展整合性的课程与教学

成果导向教育强调知识的整合,即教育的课程设计与建构以顶峰成果为设计起点,让学生能整合多样的内容、概念和能力。这些整合性能力的发展需要学校和教师为其提供更多跨领域学习的机会,也需要教师不断提升与改进其教学策略,并保持教师间的深度合作。[14]这样才能全面规划与设计有效的成果导向教育教学系统与流程,促进学生跨领域学习,获得整合性的经验与能力。此外,成果导向教育是协同架构而不是孤立架构,传统教育的某一门课程无法达到成果导向教育所展现的复杂与高层次表现与成就,如: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些整合性能力是不能仅仅通过学习某一门课程就可以培养与发展的,需要在整合性的课程群中长时间地持续努力。所以,教师之间应建立一个沟通与协作的平台,协同合作去执行这些学习经验与策略,以培养学生的复合型能力。(www.xing528.com)

3.成果导向教育有助于产生更适性的学习方式

成果导向教育强调同伴合作、协同学习,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质和学习需求拟定学习目标,发展个人潜能,进而完成自我实现。在这种环境中,教师必须配合学生差异进行教学,与相关教师协同教学,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协同学习、团队合作,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自我的表现,促使学生达到自我参照标准,让每个学生都能成功学习。此外,成果导向教育强调包容性成功而非分等成功,不限制成功学生的名额数量,也不要求学生必须达到一样的标准,而采取各种鼓励措施,创造各种机会,逐步引导每位学生都可以达成顶峰成果,获得成功。但是,这种适性的学习方式与包容性的成功做法更需要精心的规划与设计,避免学习成果目标定位不准确,将资质优异的学生当成普通学生来教导,而同时又使得一些学生因无法达成自己期待的目标而产生挫败感。

4.成果导向教育有助于提供多元的评价方式

有效的评价,在成果导向教育中是完整的学习过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含过程与成果、标准与效度范围的持续评价,会激发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第一,在成果导向教育中,以成果认证、成果表现取代传统教育的证书认证。这意味着学生必须清楚地展现已到达规定的标准与效度才能获得学分,而非只是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课程的学分。因此,也必须先制定清楚的学习标准和学习成果范例,让学生能依据、参考明确的标准和成果范例来展现自我的实际表现和成果。第二,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最好结果,由学习表现的高峰成就取代平均表现的累积成就。这要求教师除了聚焦于学生的过程表现外,更要重视学习阶段的表现和毕业时的顶峰成果。第三,强调标准效度评价而非竞争性评价。在成果导向教育中,标准(criterion)是应该要表现的结果,是成果表现的一个元素。效度(validation)指有效性、正确性。标准与效度二者结合就是一种评价、检核与证明的方法,同时提供准确、适宜的信息用以说明与解释学生的表现,进而分析判断其是否符合或超越所设定的绩效标准。然而,由于目前成果导向教育仍然在发展中,所以对各项能力的评价普遍缺乏具有信度、效度的工具,而且教师开发、使用新的评价工具与方法的能力也有待发展与加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