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职前幼儿园教师培养的时间轴来看,教育实习课程是开设在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部分见习、微格教学等理论与实践课程基础上的综合实践课程。因此,实习生对于此课程的学习与实践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带有很强的自觉性与自主性,参与、经历以及体验的过程既是对实践性知识选择接受的过程,又是主动建构的过程。这与注重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提升和自主意识培养的OBE理念十分契合。鉴于此,围绕预期学习成果进行反向设计教育实习课程,不仅有利于师范生自主地参与实践、自由地进行观摩与创新,还有利于改善实习生实践体验,激发实习生内在潜能。
与此同时,也将为教育实习课程利益相关者带来直接的利益。于实习生而言,其利益主要体现在:提高了实习生实践学习的方向性与自主性;当实习生努力实现学习成果时,其职业认同与教育情怀会有明显的转变;实习生知晓实习全过程的蓝图规划,这样可增强其自主管理能力;实习生有更多应知与应会成果向家长、用人单位呈现与展示。于实习指导教师而言,其利益主要体现在:实习指导教师将注意力从单一的实习课程内容转移到教育实习的全课程,并且实践基地指导教师与高校指导教师可以就“如何优化教育实习指导策略以促进实习生获得顶峰学习成果”进行协同对话与交流,从而使得“双导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从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指导实践教学的水平与成效得到提高,更容易产生工作成就感。对实践基地而言,一方面,可以更深入地参与到教育实习课程的全过程并获得更具适用性的发展型教师;另一方面,实习生及其指导教师在此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为基地幼儿园带来新思想、新方法与新技术,为基地幼儿园原有的教育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因此,成果导向教育实习课程设计为确保教师素质、真实评价实习生表现、落实标准本位师资培育政策、发展自主学习的实习模式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教育改革理念,是追求卓越教育的正确方向[3]。(www.xing528.com)
最后,其他领域的成功经验也为本书提供了实践例证。近年来,成果导向理论应用于教育领域非常广泛,国内外许多高校已经成功推行与落实成果导向教育,这些高校的成功经验可以为本书提供参考与借鉴。例如,天津理工大学工程造价专业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借鉴OBE教育模式,将其嵌入“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作坊实践教学中。以学习成果为工作坊实践教学实施的起点,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通过“过程与结果”双层次达成性评价有效衡量“成果产出”,最终实现基于评价结果的持续改进[4]。这是我国成果导向教育成功应用于实践教学的一个典型例子,可为学前教育专业探索以学习成果为中心来组织、实施与评价教育实习课程,提供成功引导与实践例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