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影视叙事变迁与国家形象演化

中国影视叙事变迁与国家形象演化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与一般意义上的纪录片相比,国家形象纪录片旨在塑造国家形象或事实上促成国家形象描绘及传播,尤其注重受众的接受与认可、交流与沟通。近些年来,隶属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五洲传播中心致力于打造一系列具备国际化的表意内涵、表达方式和传播渠道的纪录片,是塑造国家形象尤为重要的媒介机构。从纪录内涵手法、观念形态的变迁中,我们可以觉察到有关国家宏大叙事的纪录片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的微妙变化。

中国影视叙事变迁与国家形象演化

——基于五洲传播中心的创作分析

邵雯艳

“任何社会中的大众传媒都未曾停止过制造她的国家话语。”[2]智利纪录片导演顾兹曼认为纪录片之于国家就如同相册之于家庭一般。纪录片镌刻着现时的光与影,让人在应事观物中突破认知的限囿,获得有关本国或他国的印象。纪录片切近真实的本质和强烈可信的表达效果,往往引发受众心理与情感的参与,从而达成认知方面的交流。一般来说,形象指客观的人与事的外在表现,是外部诸多特征在视觉上的反映。形于外而诉于内的整体不可分割,形象这一概念又超越了直观可感的表层,涉及内在意义性的方面,接近于罗兰·巴特所谓的能指与所指结成一体的“意指”(signification)的含义。艺术(包括纪录片)概念中的形象,来源于人类现实的生活,是艺术家运用一定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想象加以浓缩、移植、象征和评定,在作品中形成新的可供审美的对象。“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国际体系中其他行为体对它的认知的结合;它是一系列信息输入和输出产生的结果,是一个结构十分明确的信息资本。”[3]与一般意义上的纪录片相比,国家形象纪录片旨在塑造国家形象或事实上促成国家形象描绘及传播,尤其注重受众的接受与认可、交流与沟通。因此,这一类纪录片的创作更为注重技巧的锤炼和经验的累积。

近些年来,隶属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五洲传播中心致力于打造一系列具备国际化的表意内涵、表达方式和传播渠道的纪录片,是塑造国家形象尤为重要的媒介机构。从2004年开始,五洲传播中心与Discovery亚洲电视网联合制作了系列纪录片《中国建筑奇观》(China Man Made Marvels);2015年再次与Discovery合作拍摄《运行中国》(How China Works);2015年10月,五洲传播中心与来自英国、法国、西班牙的主创团队合作推出了系列微纪录电影中国人的梦想与希望》。这三部纪录片有着同样的制作背景、相关的内容选题、一致的自外而内的探索视角,然而三者在表述方式、观点呈现、图景描绘等诸多方面旨趣各异。从纪录内涵手法、观念形态的变迁中,我们可以觉察到有关国家宏大叙事的纪录片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的微妙变化。

叙述视点引导着观众观看的角度,并最终引向对叙述内容的基本理解,直接影响着叙述效果。故事的“作者”视点、“叙述人”视点、“叙述对象(人物)”视点多层交错,左右着“观者”视点,共同构成了复杂的视网体系。

《中国建筑奇观》这部纪录片具有专业工程学背景,在这部纪录片中,大量西方专家加盟、释疑解惑,扮演着主要的叙述角色,成为西方视角的重要符号。如《北京轨道交通网》中一共有七位专家出现,其中三位是西方专家,两位是留学归国专家,他们全以流利的英语出镜,侃侃而谈。他们依靠在各自领域的知识积累和实践经验,普及科学常识和建筑理念,尽量跨越与受众的“知沟”,大大提升了纪录片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如建筑师罗德·罗曼·福斯特(Lord Norman Foster)在《打造北京T3航站楼》中陈述其设计初衷:“3号航站楼同时捕捉了中国过去和未来的荣耀。”同时,他们又从各自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出发,阐发对工程本身、对建设过程,乃至对中国人、对中国的看法。《打造北京T3航站楼》中,在热火朝天的建造现场,以及国家大剧院“水煮蛋”、国家体育馆“鸟巢”、奥林匹克游泳馆“水立方”新奇夺目的影像之后,BNP公司的约翰·怀特海德(John Whitehead)说:“中国用这些庞大的建筑和创新科技显示自己是世界领袖之一。”这样的品评,显然已超越了单纯的知识传递。

《运行中国》中,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的建筑师丹尼·福斯特(Danny Forster)担任主持人,以外来的陌生视点引领着观众一步步窥探中国的奥秘。然而,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却成为镜头前诉说的主角。《民生与愿景》中,中粮总部办公室总经理向明表述中粮集团对食品安全与质量的严控;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李海涛博士介绍科学、健康饲养食用猪的方法;横店集团首席执行官、创始人徐文荣娓娓道来横店影视基地的创建历程……他们尽可能以流畅的英语向世界呈现中国人感知、体验、理解中的中国现实。

《中国建筑奇观》非常注重在中国建筑奇观的建设过程中西方工程师、设计师等专业人士的积极参与和重要贡献。《北京轨道交通网》中,英国教授罗伯梅尔用拯救大本钟的补强灌浆方法解决了地下施工和颐和园的保护难题;西门子公司的约格比森纳克则带来了最先进的信号系统——移动闭塞系统。有评论认为:“先进的信号系统、享誉世界的施工方法、完美的安全系统,西方带来的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指导着中国的建设。在它的呈现中,西方带给中国文明的成果,而这种思维模式同样基于西方中心的视角。”[4]《运行中国》则特别强调在全球化的时代浪潮本土化的坚守与努力。如《民生与愿景》中提到:在改造运煤码头的过程中,中国设计者在接受了世界建筑的影响后,重新思考本土文化在中国的留存,试图通过独特的建筑语言,塑造纯粹的当代中国建筑风格。《运行中国》从中国人的视角出发,表现出强烈的身份意识和对本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尊重,以及现代化中的变通与传承。

单万里认为:“并非所有电影都能既作用于观众的表面又作用于观众的内心(有些电影甚至无法作用于观众表面,因为观众看不到或不爱看),只有优秀的电影才能做到这一点,而且只有作用于观众的内心才能影响观众的行为,才能发挥电影的宣传作用。”[5]如何作用于观众的内心?《中国人的梦想与希望》通过对光影图像的美化、音乐音响的渲染、剪辑技术的编织,传递种种情感体验的信息,而第一人称的使用是其中最为显著的手法。叙述者与事件经历者身份的同一,画面与内心的统一,能够剥开表象之下的种种隐匿,由衷地呈现本体自我,直抵心灵深处的真情实感。如《中国人的梦想与希望》,每一集故事的描述都与主人公的自述紧紧结合起来。叙事的重心由表层的故事本身引入深层的人物情感,由情节演进发展的呈现转向内在心理动机的探寻。如双腿扭曲、满身疣子的强巴站到了棒球场上,他相信“如果你想要做成一件事情就必须努力去争取,一夜之间突然得到提升是不可能的。这是棒球教给我的。”可以说,《中国人的梦想与希望》在人物心理刻画方面所达到的深度和温度,是以往国家形象片不曾企及的。人生故事为受众所接受称许,情怀信仰为受众心领神会,梦想的阐述才不显得虚无缥缈。《中国人的梦想与希望》的主人公面对镜头侃侃而谈各自的梦想,直指主题。钱安华说:“我有一个梦想,我要亲手打造一个家园。在这里,人们可以快乐地生活和工作,充分享受生命带给我们的一切美好的东西。”可见,个人的梦想并不止于个体,而是存在于个体与他人的连接中。梦想的内涵由小及大、由此及彼地被推至更广阔的社会与世界。诸均说:“让更多的人相信我的梦,让我的梦成为他们的梦,让我们一起做这个梦,最后这个梦就成了。”难以具象化的中国梦,在这些激情昂扬又素朴坦然的述说中明晰起来,一切水到渠成。

以真实为基石的纪录片往往被认为如同“镜子”一般折射客观存在。其实,即使是镜子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映现整个世界,它只能面对某一方向,选择一些而忽略其他。纪录片正是在选题的遮蔽与敞开中选择和展示、定义和解释,从而夯筑起一定的意义体系。

《中国建筑奇观》展现了国家体育场“鸟巢”、北京T3航站楼、青藏铁路、西安古城、北京古城等古今建筑、地标景观的精湛技艺、璀璨成就、传承开拓。如《中国西安古城》片头,从金色辉煌的天际俯望,宏阔视野中再现了雄浑的古代长安城景,极尽对曾经的且遥远的“世界的中心”(片中同期声,笔者注)略带猎奇的想象描绘与赞叹。片尾部分,西安真切的当下景象与再现的梦幻过往重叠,“中国的古老荣耀,在21世纪闪耀,照亮全世界”(片中解说词,笔者注),流露出不无艳羡的赞叹。《中国建筑奇观》传递出这样的讯号:曾经辉煌鼎盛、拥有悠久历史文明的中国正在重新崛起,重回世界大国行列。

《运行中国》关注中国当下的快速发展,聚焦城市变迁、科技创新、民生愿景,并且在单纯现代、庞大、迅疾的概念中,嵌入了更为复杂和理性的思考。《运行中国》在面对中国正在建设的“全世界最高的建筑物”“最长的桥梁”“最深的隧道”“最快的火车”“最大的港口”时,惊叹其“规模和节奏几乎超出了人们的理解能力”之外,正视了“变革中的代价”(《城市变迁》解说词,笔者注)。在面对空气污染、自然资源浩劫、食品健康等建设热潮背后的尖锐问题时,纪录片并没有回避,而是鲜明地提了出来并试图提供解决的积极途径,如上海中心摩天大楼的绿色节能空中花园、天津生态城的规划来应对愈来愈严重的环境问题等。坐高铁回家的城市白领与家人团聚的生活情景、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上年轻人的尽情游戏、三一重工操作员的精确操控赋予挖掘机以生命……《运行中国》把镜头对准普通人,用同期录音传递他们的心声。

作为第24届法国阳光纪录片大会全球导演微纪录计划的成果,《中国人的梦想与希望》由中国、英国、法国、西班牙的六名导演分别完成,手段丰富、风格多样,然而在选题上却出现同一的状况。最终成片的六集纪录片不再沉醉于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当代发展的宏观视域,而是紧紧围绕现实中的人,讲述了不同年龄、行业领域、社会背景的中国人为梦想而努力奋斗的人生故事,展示了中国人的精神风貌,阐述了当下中国的时代主题。不同于登陆纽约曼哈顿时代广场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中的主角杨利伟、姚明邓亚萍袁隆平、马云、陈凯歌章子怡等这些熠熠生辉的名人、明星,《中国人的梦想与希望》中的主人公并无耀眼的光环,却无一不怀抱理想的渴望、坚韧的品格、拼搏的勇气,各自有着自己鲜明、清晰的个性特质,不同程度地实现着自我的梦想。在“类型”的趋同下,体现了系列的完整性与单集纪录片的独立存在感。如《辉煌之路》由三个小故事连缀而成。其中,生长于小渔村的陈盆滨从一场俯卧撑比赛开始迈开了奔跑的脚步,成为极限马拉松选手,跑向了全世界;来自西藏的孤儿强巴在棒球里学会了书本里没有的东西,克服了与生俱来的深深的孤独感与挫败感;个性迥异的傅思淼和露露在花样游泳中交互往来,协同合作,获得了更为健康的心灵和身体。(www.xing528.com)

尽管是同一纪录片系列,《中国建筑奇观》《运行中国》《俯瞰中国》这样的国家形象片主要采用“画面+解说”的格里尔逊式手法,结合画面的形象展现语言的抽象表述。《中国人的梦想与希望》完全摒弃了这一模式,甚至连系列片模式化的特征都放弃了。不同创作者完成的六个子集各成独立体,根据各自立意、叙事和审美的需要,个性化地运用了不同的技巧方式和结构手段,突破了以往纪录片单调呆板的样貌。

《辉煌之路》采用版块式的结构,充分调动蒙太奇的操纵和建构功能,进行镜头的组接和场面段落的合成,把三个不同人物的不同故事融合在同一叙事框架中。快速切换、快慢镜头交替、光影变换、风格化的音乐,崭新的由形象、声音、环境氛围、心理氛围所组成的场信息被艺术地构造出来。

足球的翅膀》《幸福工厂》《舞动梦想》则更偏爱纪实手法,更注重细节的捕捉。《舞动梦想》用长镜头展现赵珍的弗拉明戈表演段落,跟随她返乡寻找童年的舞台,追溯梦想的起点。《幸福工厂》中李雪芹和朋友一边做着指甲一边聊天,王武刚和儿子放学路上关于“树穿白色衣服”的闲谈,王武刚哼着小曲做饭的场景,以同期声的形式形成形声一体化的结构,尽可能还原日常生活的本来面目。《足球的翅膀》中,跳水世界冠军高敏的书《人生没有规定动作》成为教练与队员的情感纽带,再三失利后,一枚珍贵的入球激荡起高敏脸上灿烂的微笑,细致入微的环节泛起牵动人心的情感涟漪。

《水之梦》则主要依靠主人公自述,再辅以情景再现生动激活过往的画面。痕量灌溉技术的发明和推广并没有现场过程的拍摄,情景再现通过搬演重现了彼时彼地的场景,弥补了影像素材的不足,使观众获得更为丰富、生动的感知,同时将复杂、难以理解的科学知识予以明晰的解释。同样是摆拍,《仁马情》大胆设计了夸张的虚拟情景,宏阔天地中人与马的互相凝望,艺术家在马的塑像上纵情泼墨,想象力驰骋着对声光色影的操控,营造出一种介乎梦境和真实之间的幻景,非常契合这一集的主题。

被记录主体由被描述的“他者”,转身为积极参与表述的“我”;记录表达由外在的器物性的“观看”,进入内在的人文性的“勘探”;记录方式由单一突破为不拘一格。近些年来,以五洲传播中心为代表的纪录片创作从立意格局、叙说内核、表述方式等诸多方面不断转变、调整和适应,体现出纪录片在国家形象传播方面的演化趋势。处于“以机械镜头为武器强行征服世界”[6]的媒介时代,尽可能多元而异质的观察视角、全面而辩证的思考阐述、真诚而深入的沟通对象,能够使纪录片建构的国家形象更为饱满、生动。

[作者系苏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1]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中国纪录片国际化进程研究——新时期以来中外合拍纪录片的文本、传播与影响”(项目批准号:14YJC760047)的阶段性成果。

[2] 巴尔诺.世界纪录电影史[M].张德魁,冷铁铮,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237.

[3] 姜荣文.全球语境国家形象片的制作与传播[D].杭州:浙江大学,2012:2.

[4] 张梓轩,曹玉梅.现代化中国的不同形象呈现——纪录片《建筑奇观》《超级工程》比较研究[J].中国电视,2015(2).

[5] 单万里.代序:纪录片与故事片优势互补[M]//纪录片也要讲故事:第2版.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26.

[6] 吕新雨.在纪录美学中寻找本雅明的“灵晕”[EB/OL].(2015-05-08).http://www.whb.cn/xueren/29987.ht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