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影视:情感表现与全球化的得失

中国影视:情感表现与全球化的得失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比如《芳华》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其情感真实的表现最为触动人心,叙事表现精心渲染了情感动人的魅力。《前任3:再见前任》在设计上有很明显的做作感,但是并不影响年轻人对它的喜爱,尤其是表现年轻人对于情感上疑惑和期望认可的一些矛盾的解决,获得了当下年轻人的情感呼应,这也是获得大众欢迎的最主要因素。艺术表现的得失在情感呈现上决定了影片的市场接受度。情感内涵的重要作用和技术上的相互冲突在《妖猫传》中被凸显。

中国影视:情感表现与全球化的得失

——2018年4部贺岁片比较分析

周星

2018年初始,有数部不同程度上受到热议的作品上映,包括《芳华》《无问西东》《前任3:再见前任》《妖猫传》等。《芳华》《无问西东》《前任3:再见前任》《妖猫传》未必是同一类型的作品,放在一起分析的难度还是很大的,原因在于牵扯的性质似乎各不相同,但要探究电影如何适应时代人心以及如何兼顾趣味、明星召唤的作用、主流价值观人性化表现、叙事和技巧之间的关系、技术与艺术表现之间如何把握的问题则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而且放在同一层面,这样也许关注电影的情感表现、现实透射度、审美追求的表现可以更为开阔一些。

作为艺术创作的电影,基础的要素是情感表现。由影像声画塑造的情感世界是电影不可或缺的对象,有时专业人士习惯从技术或者技巧的高低来探讨一部电影的优劣,这其实有些本末倒置。技巧探讨的意义在于:确定其是不是符合电影这一传播媒介的技术条件,或者是探讨技巧高下是不是有利于创作内涵的表现,而不是就技巧论高下。而好电影首先需要判断的是情感因素的把握。实际上,人们越来越摒弃技巧上的争夺,而看重电影中精神情感和表现的真实性。比如《芳华》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其情感真实的表现最为触动人心,叙事表现精心渲染了情感动人的魅力。《无问西东》在剧作上似乎有不少缺陷,但是观众时常忽略其短处,而被剧中四个时期的人的真诚和不同时代的人们对家国、情感、他人的真诚感动,情感的滋润让该片的情感世界慢慢得到大众的欢迎。《前任3:再见前任》在设计上有很明显的做作感,但是并不影响年轻人对它的喜爱,尤其是表现年轻人对于情感上疑惑和期望认可的一些矛盾的解决,获得了当下年轻人的情感呼应,这也是获得大众欢迎的最主要因素。就《妖猫传》而言,自有尝试对历史传奇的表现,试图表现出乎意料的悬念和盛唐气象技巧上的锤炼,技巧的把握让人能看出创作者的意图,但是似乎停留在技巧的炫技层面,而缺少了一些内涵上的东西;影片情感表现的理性因素过于强化而掩盖了情感的内涵点展示。这一简单的比较意在说明,仅仅是技巧炫耀已经不适应现在电影的时代了,人的真诚表现、情感的真诚,还有对现实生活内心的触动,可能是最为重要的东西。

接下来我们就艺术表现情感来做进一步的比较。电影一般习惯被区分为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事实上,电影的分野是难以概括的,无论什么形态的创作,都会涉及艺术和市场表现之间的适宜度,而艺术创作和大众接受也未必是艺术与商业的简单判定就可以裁夺的。艺术表现的得失在情感呈现上决定了影片的市场接受度。我们不妨以此为标准来观察这四部影片的状况。

就艺术表现形式而言,《无问西东》似乎有凌乱的部分,按传统的叙事规则可以找到四个故事连接和关系之间的缺陷。即便影片受到了读书人的追捧而忽略了其不足之处,观众逐渐被影片后半部分的情感所触动,为影片精神而感动。事实上,这种感动印证了一条规则,即当你的内容、精神或者核心价值观足够强大的时候,会抵消形式上的不足。《无问西东》以深深的个人投身国家、为人民献身的精神,勾起了大众的情怀,不少人为之热泪盈眶。最令一般观众感动的是西南联大时期的一段故事,尤其是沈母的家教和她为孩子熬制冰糖枸杞莲子汤,叮嘱每天都吃的行为,当防空警报响起时,沈光耀反而奔赴厨房完成母亲的嘱托。儿子牺牲后,沈母依然用一碗冰糖枸杞莲子汤送别大林小林这一对双胞胎,令人泪奔。艺术表现和情感内容之间的相互烘托关系启发我们:影视作品作为一个文化产品,应该尽可能求完美,但实际上,艺术有一大半的功能是基于情感表现和情感认同以及对于国家命运与个人经历相呼应的因素。这个时候,影视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会被放大,或者说观众对作品形式上的挑剔会减少。

情感内涵的重要作用和技术上的相互冲突在《妖猫传》中被凸显。固然,影片并非是煽情之作,它有自身的追求,但情感表现冷峻对于表现的价值有不小的影响。就形式与技术表达而言,《妖猫传》是比较严谨的,妖猫是什么,为什么总是要报复等悬念的设置都是煞费苦心的,其在技术表现上显然比其他几部影片更为专业,尤其是“极乐之宴”的豪华阵容和场景花费了极大的心血。但是我们会发现,从人的心理感应距离和情感呼应角度来说,影片并没有更为动人的部分,也许是历史久远,抑或是为忠实日本原作的缘故,都缺少普通人能够感知的东西,减弱了感人的力量。而技术上的炫耀是以对杨贵妃无比崇拜为烘托的,其内里能够使我们感同身受的情感更少。杨贵妃自身的偶像性高高在上,缺乏与万众拥戴之间的说服力,是外在赋予她人人顶礼膜拜的光晕。技术的渲染增添了创作者心目中的高大,逻辑上也出现了从李白一直到白居易以及万邦来朝的盛大场面。问题在于这只是冷静地观看,而崇拜的心态未必是我们所期望的,更关键的是崇拜对象的仪态万千是不是从人物身上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她有没有施展情感魅力让我们感同身受?显然,在这部影片中,出彩的只是幻术部分和出色的调度,与之相匹配的内涵影响力并没有出来,那些能够感动心灵的东西被强大的技术力量掩盖或削减了。因此,作品做得很尽兴很细致,但艺术内涵和情感并没有借助形式更好地实现它的价值。

《芳华》是给我们很大启发的一部影片。《芳华》整个的构思围绕着情感而行,尽管有叙述者和表现之间的一些游离,但“文革”、自卫反击战、改革开放之后三个历史时期的人物在历史境况中的纠葛和遭际,以及现实生活中的挫折变迁都让人感同身受。因此,浓浓的情感、深深的回忆和对人物命运的关切,构成了一个艺术表现浑融的影像与现实交织的世界。《芳华》在相当大程度上展现了艺术内涵的魅力。

同样道理,《前任3:再见前任》在表现形式上有比较好的聚合关系,虽然可以挑剔这种聚合关系有些勉强,也有些故弄玄虚,但是呼应了当下年轻人在婚恋关系上和在情感聚聚合合上的心理感知,即在“谁没有几个前任”的现实呼应背景下,产生了影片和现实的一种情感共鸣。这些情感说不上有多高尚、多动人,但的确是和青春一起感同身受的,因此,在符合年轻人的生活观、审美观方面,《前任3:再见前任》就获得了情感上的加分,连带着叙事构思的表现力也得到格外的呼应和认可。

实际上,无论什么题材的电影都离不开现实透射度问题,表现历史也好,现实再现也罢,都有对于现实感知呼应的深层透射,也由此对观众的心理促发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在探讨电影情感表现和情感意义之后,再来比较这四部影片的现实表现问题。

现实性是艺术表现功能高低的体现。一般而言,可以将电影的现实性表现、现实感的映射和现实意义的蕴含作为判断电影价值的因素。现实透射度始终是电影创作内在表现的重要因素,已经日渐成为引人关注的对象。在贺岁档元旦期间的影片里,明显能够看到现实感很强的影片的现实意义都表现得很好。虽然《芳华》的现实表现是其中的一个部分,但事实上历史的联系充满了现实感;对于现实中的不良倾向,对于历史中人们的情感交汇和争夺博弈,也带有现实性感知。当然,最重要的是,影片从始至终充满了对于现实认知的意义表述,人在不同历史中的遭际命运、情感付出的意义、如何做人的精神判断、生活的精神意义等都交融在一起。影片所反映的人们对于历史、对于现实表现、对于所赋予的现实表现背后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希望历史不要被遗忘,希望在过去的战争中付出心血的人们不被现实抛弃,希望生活在现实中的是一个平凡的但各得其所而具有意义的人等,正是现实投射的意义。(www.xing528.com)

《前任3:再见前任》毫无疑问是一个现实表现题材的作品。对于当下青年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做了鲜活的表现概括,虽然夸张但现实感极强。影片宣发的得力点是:“谁没有几个前任”,这恰恰是一个具有现代社会青年感知的关键问题。韩庚饰演的孟云和郑恺饰演的余飞是一对好基友,这种现代青年熟知的人际关系和现代青年不违和;他们同时开始和女友闹矛盾并分开,却居然相约“拒绝挽回,死不认错”,又符合时下年轻人的常见心态。影片抓住“谁没有几个前任”的感知,接着在死不认错的噱头上展开故事,又从心理上凸显了现实感。影片对于两性关系的展开其实相当“作”——故作夸张,既有不舍前任的情感,又有放纵自由的舒张,对于现代情爱的一些真实情态做了聚焦性的展现。影片在娱乐不断甚至有些过分的鼓励、放纵间,探及了人们一个共同的心理感受:如何处理前任和现任之间的微妙关系。前任、现任在心理层面都有可能是存在印痕的矛盾体,彼此之间不是此消彼长,而是彼此之间怀有一种情感的种植和记忆。影片表现的初衷也许未必全在于此,但的确人心中的现存情感不见得就那样坚不可破,而前任的离合也不是简单的爱恨决然导致,偶然或者口舌造就的误伤或离开同时又似乎相恋的矛盾性在影片的造作中却得到揭示。在这里,人们看到了影片中自己的身影和复杂心思;许多冤家从影片中的主人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经历。所以现实感和现实的意义就交汇在一起,整个影片的现实性实际上是指人心的现实性,以及人对于现实认知的投入的一种感觉交汇。影片接近20亿元的高票房创造爱情片票房纪录,说明其触动了年轻人情感心灵的“奶酪”。

《无问西东》看起来是讲了四段故事,但是现实性非常强,牵扯着清华大学或者西南联大的历史,照应着现代人期望国家强大和现实奋斗拼争的主题。在五位年轻人吴岭澜、沈光耀、王敏佳、陈鹏、张果果身上,情感纠葛有各自的表现,但显然为当下观众所感动的是青春如何遭遇了磨难,无论是外敌造就的还是时事造成的,所有的年轻人都在自己的时代中胸怀梦想而表现出心存美好的精神。张果果的现实无疑是当下最直接的,他有才华却无法尽情施展,心存美好的同时也怀疑几胞胎的父母心存不良。现实意义的启示是,让张果果和我们一起反思人与人之间需要真诚与信任。

用现实表现来苛求《妖猫传》显然不公平,但作为巨片(5亿元成本)其对待现实感知的创作理念似乎也可以有所期望。影片讲述的是一个日本人所描述的唐代的历史故事,剧情招致诸多质疑:中国四大美人之一的杨玉环胡人血统;白居易、阿倍仲麻吕都爱慕杨玉环;唐德宗是因咒怨而死;唐玄宗为杨贵妃哭瞎了眼睛;白居易与空海联手探究杨贵妃之死隐情……电影里的这些故事情节靠谱吗?原著故事是怎样的?真实历史又是怎样的?因此,在表现现实的大趋势下,在玄幻模仿的电影潮流之中,《妖猫传》也许有它自身的优势,但问题在于如果影片没有一点现实感或者是现实的意义,遭人诟病在所难免。

将不同追求、不同类型的创作都贯之以艺术审美似乎离谱,但其实电影无论是商业创作、人文感知还是现实观照,艺术完整性和审美都是渴求文化期望的。你可以注重市场但不能低俗无边,那会贻害无穷;你可以追求玄妙但需要精致的表现,否则会搅乱人心;你的艺术探索可以超越常规,但理当具有人文情感的纯净。总之,哪怕影像作品再大众化,也要做艺术审美完整性的审视。《芳华》毫无疑问是这些影片中的佼佼者,因为其有关注历史现实的精神,因为其有对于青春情感真切的记忆,因为其表现了人心情感的深厚和真实。《芳华》在叙事上的不足是讲述者穗子和主人公之间多余的穿插,但总体而言,影片具有透射历史微妙的东西,更有关乎人性深处的东西,艺术完成度最高。片尾主题曲《绒花》更是余音缭绕,极富韵味:“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铮铮硬骨绽花开,淋漓鲜血染红它。啊,绒花,绒花,啊,一路芬芳满山崖。世上有朵英雄的花,那是青春放光华,花载亲人上高山,顶天立地映彩霞,啊,绒花,绒花,啊,一路芬芳满山崖。”

《无问西东》的反响来自情感表现和理想激励,但就艺术表现而言未必完美。尽管有一些人物关系的介绍关联,但四个故事过于零散。艺术表现的缺憾使剧作过于放散、收拢无力,原因是要完成清华大学整个学术人文历史的全面覆盖,但其实前后的两个阶段都有些勉强,真正出色的是中间的两个故事:20世纪60年代,王敏佳因为虚荣撒了一个小谎,却被追求更大虚荣的李想抛弃,几乎被老师凶悍的妻子打死,陈鹏的爱情具有巨大的力量,却显然有些不可思议。第二个抗战时期的故事丰满动人,沈光耀作为富家子弟大学生却被国家危亡感召,良好的家教使得他作为空军飞行员救助乡村孩子的浪漫厚爱充满了情感逻辑性,而这一个故事的事实依据和情感逻辑都相互印证,也是最为丰满细节所包裹的电影主体。但这一分析依然要回到艺术完整性的层面,即艺术表现的真诚让电影《无问西东》具有情感和理想真诚的感召力,这不仅是质朴年代的人性和人们期望现实大学弥补精神的交接,也是艺术依存于内涵丰盈性而彰显的力量。

《前任3:再见前任》无疑超越此前《前任》两部,巧妙地将做作的婚恋关系演变成了投射当下青年男女都期望有破解之策的教科书——爱已经不是死守的殿堂,一句话的功夫,爱就形成陌路。除映射现实之外,还牵扯出现实真相:男女斗气都有理由但后悔的十之八九,过后的现实才是有了阅历后的人们的真实表现;分分合合的境遇的随机性与分手了但永远心有不甘的感悟巧妙结合在一起;影片两对冤家的故事颇有某种合理性,表演的到位掩盖了故作玄虚的苍白;最后打破俗套的结局最好,让分了以后的心没有分,也许前任不是死敌,也未必不会成为内心牵挂的对象。

论及《妖猫传》,要承认其表现注重曲折婉转,复杂性在于注重技术的锻造,尤其叹息“极乐之宴”奢华重现的精美,让人不禁叹赏地和导演一起沉醉,但技术上的锻造难掩艺术表现的不足,故事编造更是离谱。叙事上虽有悬念,但观众的分歧在于喜欢的人认为后半部分别出心裁,不满的人则不明白为何人人都对杨贵妃顶礼膜拜。在艺术感知上,只能说影片做了许多技术探索,也试图理解那个时代的机趣,但刻意地为报仇设置的妖猫和变体的努力,也许就是为了欣赏原作而顶礼膜拜的结果。不过必须赞许影片超越了《无极》,却没有深入到精神人文的层面。

瞩望新时代电影文化的发展,文化产品的创作将迎来新的局面,开局的贺岁创作作为先期呈现,是应当以最为关键的人心、命运这一艺术高端目标来映射比较的。我们执迷于市场的时候,必然淡漠艺术文化的品性要求,急功近利的导引让中国电影时常走入令人不解的境地。我们需要重新思考电影该如何发展的问题,那就是必须要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文化精神的坚守,也需要不断完善对于现实的观照,而对于真善美的表现正是人心的需要。当《无问西东》以似乎并不完美的形式热诚地歌咏为时代献身、放弃优越生活投身危险事业的先人们,历史的光芒和现实的感召闪现出动人的色彩。“你别怕,我就是那个给你托底的人,我会跟你一起往下掉。不管掉得有多深,我都会在下面给你托着。我最怕的是,掉的时候你把我推开,不让我给你托着”的人性深刻温暖也必然感动年轻的观众。《芳华》中刘峰无偿为他人服务;即便何小萍在众目睽睽之下被蔑视,他也忍住自身的伤痛去给尴尬的何小萍托举;文工团政委愤怒地斥责男女团员欺负人的正义感,等等,都是给电影增添光明正义的动人力量。我们说:电影需要给予观众正能量,艺术创作者必须将电影作为人民美好生活期望的真实梦幻,于是,艺术的价值便能真正实现了。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戏剧与影视类专业教指委主任,全国艺术专业学位教指委副主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