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日军的作战思想日益体现和反映出日本的国情、安全环境、军事战略及作战上的特点,其作战思想的内容和体系日臻丰富和完善。这些作战思想和观点,是在几十年的国际风云变幻中,在反复探讨、研究、实践、修订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当前和今后指导日军作战行动的重要理论基础。
1.战略上强调积极防御,战役战术上强调进攻
近年来,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国际军事形势的变化和日本在国际上的地位的提高,“专守防卫”的原有内涵在逐步发生变化,许多事实表明日本的“专守防卫”正在由“被动防御”向主动、积极的“攻势防御”转变。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在今后一段时期,日本在战略上还不可能发展到强调进攻的程度,基本上还是奉行“专守防卫”的方针。但是,在战役战术上,日军的作战理论明显强调进攻。日军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的第一代条令中,就明确指出:进攻是“获得决定性战果的唯一手段”。在第二代和第三代条令中有所改变,但是,仍然认为,“在各种战术行动中,进攻是保持主动性,取得决定性战果的最好的战术行动”。“不进攻就不可能取得胜利”。因此,日军强调,只要情况允许,就应断然采取进攻行动。只有在迫不得已时,才实施防御。在防御中,也要强调抓住一切战机,积极主动地攻击敌人,纯粹的“消极防御”,不会取得成功。因此,日军在防御中,非常重视实施慎重而果敢的反(冲)击,实施积极的机动打击,不断消耗敌有生力量,为转入进攻奠定基础。
2.出敌不意,是先机制敌的重要条件
出敌不意,先机制敌,夺取主动是日军历来强调和重视的一条重要作战原则,也是日军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作战思想。日军在现行条令中明确指出:“突袭对于出敌不意,破坏其均衡,获取战争胜利极其重要。”在作战中,最重要的是为以下两种情况创造条件:一是限制敌方发挥战斗力;二是使己方能够发挥优于敌方的战斗力。突袭正是达成这一目的的最好方法。突袭的效果首先是能够给敌人以精神上的冲击,造成其指挥混乱、士气低落,削弱其无形战斗力,又使其有形战斗力难以充分发挥。而对发动突袭者来说,可大大的提高士气,使无形战斗力倍增,有形战斗力得以充分发挥。所谓“破坏敌之均衡”,是指打破敌有形、无形战斗力得以综合发挥的均衡状态,使其战斗力处于极度低下状态,以己方之最小损失,获取最大效果。日军认为,无论在过去还是未来的战争中,小部队、小规模的战斗最容易达成战斗行动的突然性。然而,并不是说大部队作战没有必要实施突袭,正因为大部队实施突袭的困难性日益增大,才更应该考虑作战行动达成突然性的问题。达成突然性的条件,分为敌方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己方必须具备的条件。期望敌方具备的条件,反映出突袭或多或少存在着偶然性、冒险性和侥幸心理。例如,敌方判断失误,警戒松弛,丧失警惕,疏于准备等。己方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隐蔽企图,欺骗佯动,创新的构想,快速机动,坚定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决心等。这些条件是相对的,不是必须具备全部条件才能达成突然性。有时只成功地隐蔽了企图就能达成突然性;有时全部条件具备也未必能取得突袭的胜利。因为战争总是敌我双方意志的较量,成功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但敌方所具备的条件,对突袭的成败影响极大。突袭的种类很多:一是在战法上的突袭;二是在时机选定上的突袭;三是地点选定上的突袭;四是运用新式武器实施的突袭。日军认为,为了取得突袭的成功,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3.集中战斗力,是取得全局胜利的关键
集中战斗力,形成力量优势,是日军一向十分强调和推崇的作战思想,也是日军作战的一个重要特点。日军通常不使用“集中优势兵力”一词,而用“集中战斗力”来表达其作战思想和原则。因为“集中战斗力”更能体现综合和集中包括有形与无形战斗力的思想。日军强调,集中战斗力,绝不仅仅是依赖数量上的优势,而是综合一切战斗力的因素,例如,高性能的武器装备等质量上的因素,旺盛的士气、团结协作等精神上的因素,先进的战术战法等战术技术上的因素,卓越的指挥、统率等指挥官素质上的因素等。将这些因素所产生的综合战斗力集中发挥于决定性的时间和地点,在这一决胜点上形成优于敌人的作战威力,即使在其他次要方向上一时陷于不利,也能够获得全局的胜利。日军集中战斗力形成力量优势的主要特点有四点。第一,在主要方向集中尽量强大的战斗力,次要方向使用必要、最小限度的战斗力。作战和战斗,通常要保持牵制和打击的协调与均衡,但对胜败起决定作用的作战行动是打击,实施牵制是为了使打击行动更加有效的一种手段。所以,通常在实施打击的主要方向集中强大的战斗力,至少是对方的3倍乃至4倍以上的战斗力,并给予打击部队以较窄的正面,较多的加强;对实施牵制的次要方向,则应分配必要、最小限度的战斗力。第二,避免在不必要的时间过分集中。现代战争中火力和机动力大大增强,为保持部队运用的弹性,保证部队安全,减少损失,隐蔽企图等,部队通常采取疏散配置,迅速集中,迅速分散,不给敌实施打击造成有利目标。在进攻作战中,主力部队大都在机动过程中逐步完成进攻准备,避免在敌人火力有效射程内作长时间停留或较密集的集中。防御时要求预备队或机动打击部队既隐蔽配置,又能迅速集中作战。第三,立体集中战斗力。在现代作战行动中,日军不仅注意有机协调与组织各兵种的协同、主攻和助攻、火力和机动、正面和纵深、作战和情报、通信和后勤等各种职能,更注重陆、海、空联合作战,以便在决定性时机和地点集中发挥出立体战斗力的威力。第四,保持较强大的“纵深战斗力”。日军强调和重视把集中的战斗力在广度和深度上持续不断地发挥出来。第一梯队的战斗力,随着战斗的发展会急剧削弱,要始终保持其进攻的冲击力就必须不断补充战斗力,使战斗力不衰减地集中指向作战目标,使当初集中起来的综合战斗力保持到夺取最后目标。因此,日军通常在作战行动中控制较强大的预备队,从进攻出发线至目标的纵深不过大,兵力成纵深梯次配置等。
4.快速机动,是取得作战胜利的主要手段
日军认为,机动是战斗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快速机动对于集中战斗力,占据有利态势,取得先机制敌之利,达成作战行动的突然性极其重要。在现代战争中,快速机动又是避免遭受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毁伤的重要手段。实际上,机动的最重要目的是在预期的时间和地点,以战斗力的集中和分散,形成有利态势。所谓有利态势,主要是指便于发挥战斗力,对敌人构成心理上的压力。为了最充分、最有效地发挥战斗力,必须正确地选定战斗力的使用方向。战斗力使用方向不同,取得的效果也会大不相同。五分的战斗力用于敌人没有准备的侧面和背后,可能比十分的战斗力用于敌人预有准备的正面所取得的效果更大。选定能最有效发挥战斗力的理想方向,首先要依靠快速机动。只有快速机动才能形成有利于己、不利于敌人的包围态势,达到迫敌人放弃预有准备的阵地,寻求阵地外决战的目的。日军将机动按目的区分为战略机动和战术机动。战略机动是为在战略上占据有利态势而进行全国规模的或在集团军作战区域内进行的机动。它是日军战略展开和战役展开的主要手段。战术机动是为在战术上占据有利态势而进行的机动。它又区分为接敌机动和战场机动。接敌机动,是为占据有利的战斗态势,在战斗之前实施的机动。战场机动则是为在战场上占据打击敌人的有利态势而实施的机动。日军认为,在机动中,谁具备快速、优越的机动能力,谁就能先机制敌,占据主动。因此,日军重视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提高部队的机动能力,注重部队利用陆、海、空路,火车、汽车等各种车辆,各种船只、飞机等多种途径、各种运输工具相结合的远距离快速机动的训练演习。日军实施机动时,强调隐蔽突然。要求采取佯动、欺骗等手段,利用夜暗和不良气候等条件,对机动企图、路线和使用兵力等采取严密的隐蔽措施。
5.建立一体化情报侦察体系,是取得作战胜利的前提条件
日军认为,在现代战争中,侦察和情报工作是作战、计划、准备、组织、实施等的前提和基础,是作战初期“防止敌人突然袭击的耳目”,是指挥官判断情况、定下决心的重要依据,是作战取得胜利的保证。侦察和情报收集,尤其是在战况变化迅速、激烈的现代战争中,对于先机制敌,获取主动地位极其重要。日军规定,所有部队和部队所有人员都有按其任务收集情报的责任。日军把情报区分为战略情报和作战情报。战略情报主要指为战略一级的部队运用收集、提供的情报;作战情报运用于作战和战斗。作战情报还包括为火力运用而收集、提供的目标情报等。侦察只是收集情报的一种重要手段,收集情报还有其他各种手段,例如,审查、讯问、判读、调查、无线电技术侦察等等。情报工作还包括警戒、反情报、反侦察等。(www.xing528.com)
日军认为,侦察和情报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先行性和及时性。为准确判断情况,正确定下决心,尽早、及时获取有关情报十分重要。因此,要求作战部队指挥官洞察战况的发展,尽早提出侦察和情报工作的要求,做到适应情报使用上的时间要求,强调情报的及时性,并注重情报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持续性和系统性。即对同一目标、同一地域进行不间断的、持续的侦察、监视和情报收集,以便始终了解和掌握其变化情况和过程,及时制定或采取适应其情况变化的计划和措施。与此同时,为适应战况变化迅速、战斗样式多样化的现代战争的特点,要求侦察和情报活动必须有组织地实施,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建立系统、完善的组织,正确运用各级侦察和情报组织,力求使所需求的各方面的情报以及每一个情报的内容系统化和具体化。
(3)客观性和逻辑性。在侦察和情报工作中,最重要的是避免主观、片面,防止先入为主,对捕捉到的现象和情况进行客观的分析和逻辑的思考。这一原则必须贯穿于情报活动的计划、收集、处理、使用等整个过程中,才能获得客观、准确又富逻辑性的情报。为了防止敌人的突然袭击,阻止敌人的侦察和情报活动,保障部队、装备和各种设施的安全,以及为防卫作战的准备与实施提供各种必需的情报。日军注重在防卫作战准备的初期建立警戒、监视、防空作战的有效态势;陆、海、空军和地方有关机构密切合作,建立完善有效的情报收集体系,各种手段密切结合,不间断地收集敌人的有关情报。在进攻作战中,通常尽量保持同敌人的接触,利用恶劣天气和夜暗,派出侦察部(分)队,潜入或潜伏敌人内部,各侦察部队紧密配合,各种侦察方法和手段密切结合,查明敌之弱点以及敌主力的阵地情况,兵力、配置,阵地前沿、翼侧及集结部队特别是坦克部队的位置,适于机动打击的地域,工事、障碍物的位置、种类、强度特别是雷场的位置、规模,炮兵位置及指挥中枢等方面的情况。在防御作战中,通常向主要防御阵地之前方派出掩护部队或侦察警戒部队、全般前哨、战斗前哨、局部警戒等以侦察和收集敌情为主要任务的各种部(分)队,并与其他侦察手段相结合,不间断地侦察、监视敌情,早期获取和报告敌进攻准备及敌人接近的有关情报,以便尽早判明敌主攻方向、兵力等,为充分做好防御准备和有力抗击敌之进攻提供有价值的情报。
6.积极实施电子战,是保持作战主动权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日军一直把电子战作为作战行动中保持主动权的重要措施和手段,认为在未来战争中,电子战将日益广泛地被运用于作战行动中,其重要性日趋增大。在电子战的攻防中,将为争夺装备技术的优势和制电磁权而进行激烈斗争和角逐,电子战已成为支配作战进程,决定作战成败的极其重要的作战形式。电子战的突然性效果大,通过与机动和火力等融为一体来发挥其巨大的效果和威力。因此,在预期的时间和地点,确保电子战的优势,夺取制电磁权,不仅有利于机动和火力等战斗力的发挥,而且可以削弱敌战斗力,使战斗力对比有利于己方,为最后胜利创造条件。
日军把电子战区分为通信电子技术侦察、进攻性电子战和防御性电子战。实施电子战的目的是探测和利用敌人的通信电子活动,或破坏其通信电子活动,削弱、降低其效果,保障己方通信电子活动的主动和自由。日军强调实施电子战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强调与整个作战和战斗相协调。电子战必须与作战中的机动、火力、指挥、控制、通信、情报等各种行动融为一体,相互配合,密切协调,才能充分发挥电子战的威力。为此,通信电子技术侦察、进攻性电子战、防御性电子战以及作战部队的通信电子活动相互间,与作战和战斗的各个行动间必须协调一致,结合其他侦察和情报收集活动,给敌人以有效的软杀伤和硬杀伤。
(2)强调攻防结合,随机应变。为有效遂行电子战,保障指挥控制系统安全有效运转,必须对敌实施的进攻性电子战采取随机应变的有力措施,各级部队以适应情况变化的灵活处置,保障作战和战斗的顺利实施。
(3)不间断地实施通信电子技术侦察。必须掌握敌通信电子活动的情报,例如,其频率、频带等技术情报和配置、活动情况等,通过分析、了解敌人通信电子活动的变化,发现其重要行动的征兆,预先采取应对措施。在防卫作战准备期间和作战初期,为了获取敌人的有关情报,日军通常重点实施通信电子技术侦察,与平时进行的战略通信电子技术侦察紧密结合。在实施进攻性电子战时,除了进行有计划的欺骗外,在作战初期的重要时机,对重要目标实施干扰和软杀伤。在实施防御性电子战时,积极手段与消极手段相结合,保障指挥、通信的顺畅和各种武器装备性能处于正常、良好状态。在作战实施期间,通常持续不断地进行通信电子技术侦察,并与一般的侦察、情报收集工作相结合,采取积极的防御性电子战措施;与此同时,对于敌人对通信电子手段依赖程度最高的重要时期和目标,展开有效的进攻性电子战,以便在预期的时间和地域,夺取并保持电子战优势,保障作战和战斗的胜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