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共享单车发展史-共享经济基本理论及法律问题研究

共享单车发展史-共享经济基本理论及法律问题研究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共享单车发展的兴衰1.共享单车发展的初期共享单车自2007年在中国出现后,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据估算,整个共享单车行业的押金池大约有545亿元。截至2017年7月份,全国共有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将近70家,共享单车累计投放数量超过1600万辆。

共享单车发展史-共享经济基本理论及法律问题研究

(一)共享单车发展的兴衰

1.共享单车发展的初期

共享单车自2007年在中国出现后,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7年至2010年间的市政公共自行车租赁阶段,主要是由国外兴起并引入国内,由政府主导归城市管理的有桩的自行车租赁。第二个阶段是2010年至2014年间的企业承包市场自行车阶段,是以永安自行车企业为代表的企业承包市场运营的有桩的单车租赁。第三个阶段是2014年至今的互联网共享单车,是互联网平台主导的伪共享的无桩自行车租赁的共享单车。[34]2014年以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开始大量出现便捷的无桩单车。这种装备了GPS和其他智能技术的共享单车已成为“智慧自行车”,通过对使用情况收集海量数据,借助不断优化算法,对借还站点进行布局和车辆调配,不断提升公共自行车的使用率和满意度。[35]北京大学学生戴威创立了为解决校园内师生出行为问题的ofo共享单车,在随后的2015年中,ofo获取了天使首轮融资,逐渐走出了校园。同年,胡玮炜创办摩拜单车,申请了27项专利,基本已覆盖单车全身,如新型无链式传动装置、实时定位系统、智能锁及防盗系统、自充电技术,入局共享单车市场。在这一阶段中,共享单车的概念逐渐形成,但主要存在于各高校内,尚未引起投资者和消费者的注意。[36]

事实上,戴威的共享单车初始的运作只是社区共享与商业共享融合的混合模式。主要是通过共享平台将学校内闲置的自行车统一收集,通过ofo平台在线供给校内师生骑行,提供者有权永久免费使用ofo共享单车,使用者低价获得骑行服务。很快,共享单车就从校园走向各大城市,从2016年初开始完成数轮融资,到2017年3月实现了一轮4.5亿美元的融资。截至2016年底,ofo投放量达80万辆,日订单量突破200万,用户总量突破千万。不过,资本的大量介入使得共享单车的运营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上游的自行车厂家提供单车,ofo购买整车投入各大城市,然后在自己开发的ofo平台上为用户提供包括开锁密码、车辆定位、在线支付等服务。显然,共享单车在短短两年之内达到了城市公共自行车几十年来追求的目标。[37]摩拜与芯讯通等合作研发、设计了拥有GPS定位、防盗、太阳能充电板功能的多项专利技术的新型自行车,ofo则与华为、中国电信联合研发,在新加坡发布全球首款新型变速自行车,该车由老牌自行车厂商“凤凰”生产。基于“互联网+”的共享单车行业充分运用物联网、GPS定位、智能终端技术,为自行车赋予了更高的技术含量,带动了传统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将很多原本产能过剩、濒临破产的自行车制造企业救活。[38]共享单车通过资本与技术的融合,实现了从社区共享到伪共享的蜕变。

2.共享单车发展的兴盛期

以ofo、摩拜等为首的共享单车市场迅速发展,由于技术成熟、政策利好、用户庞大等原因,吸引了大量创业者和投资者蜂拥而至,以至于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为抢占市场,各大品牌纷纷加大单车投入量,并通过低价竞争吸引新用户注册。[39]第三方数据研究机构比达咨询发布的《2016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研究报告》也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共享单车市场整体用户数量已达到1886万。自2016年底以来,国内共享单车突然就火爆了起来,除了较早入局的摩拜单车、ofo共享单车外,整个2016年至少有25个新的共享单车品牌汹涌入局,包括:永安行、小鸣单车、小蓝单车、智享单车、北京公共自行车、骑点、奇奇出行、CCbike、7号电单车、黑鸟单车、hellobike、酷骑单车、1步单车、由你单车、踏踏、Funbike单车、悠悠单车、骑呗、熊猫单车、云单车、优拜单车、电电Go单车、小鹿单车、小白单车、快兔出行等等。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7年Q1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3月,我国共享单车整体用户规模已超3000万人。其中,ofo的月活跃用户数大幅增至1636.2万人,摩拜月活跃用户数为1274.4万人;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监测平台Trustdata发布的《2017年Q1中国共享单车行业用户监测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3月,共享单车行业新增用户首次突破千万,达到1093.5万人。据估算,整个共享单车行业的押金池大约有545亿元。[40]截至2017年6月份,共享单车月活跃用户量达3264万,增速放缓,一线城市覆盖率达8.04%,且迅速向中小城市蔓延,日骑行次数峰值近1800万次,此时存量之争的重要性凸显。庞大的数量及用户群体也带来了乱停乱放妨碍交通、恶意损坏车辆、将车据为己有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市民意见较大,投诉也越来越多,给政府的社会公共治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41]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第二季度末,我国共享单车行业市场规模达到38.75亿元,环比增长313.5%,共享单车行业进入持续高速发展阶段,同时各品牌也进入决战阶段。截至2017年7月份,全国共有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将近70家,共享单车累计投放数量超过1600万辆。[42]

根据共享单车App端流量集中度区分,共享单车品牌被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ofo和摩拜两巨头,保持着市场的绝对领先优势;第二梯队企业数量众多,在部分城市保持着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代表有小蓝单车、酷骑单车、哈罗单车、永安行、小鸣单车等;第三梯队就是使用量更小,市场占有极低的企业,如1步单车、由你单车、智享单车等。由于各品牌的定位不同,在押金机制、租赁收费以及车辆配置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性。市场中一二梯队的ofo、摩拜、酷骑、小蓝、哈罗、永安行以及小鸣这七种主要的单车,押金从99元至299元不等,其中ofo、小蓝和永安行押金定位最低,押金最高的是摩拜和酷骑。在骑行收费方面,从每半小时0.3元至1.5元不等。同时,在车辆配置上,每一品牌也存在一定差异,致使单车造价从300元达至3000元,波动较大。虽然巅峰时期,我国曾发展到70多家共享单车企业平台,但共享单车市场集中度较高,数据显示ofo以51.9%的市场占有率居行业第一,摩拜以40.7%的市场占有率居第二,而其他所有品牌总共占据7.4%。[43](www.xing528.com)

3.共享单车的衰落

这一时期,为争夺用户,获取用户黏性,众多单车企业采取低价补贴的恶性竞争策略,但用户需要缴纳相应的押金才能使用单车。以市场占有率前四名的ofo、摩拜、小蓝单车和小鸣单车的定价模式为例,单车企业采取免费使用或红包补贴的方式抢夺市场,大打“价格战”。在缺乏明显的盈利模式下,共享单车企业均处于巨额亏损状态,以ofo为例,在2017年上半年,ofo日均亏损达到2500万,2017年12月,摩拜月亏损总额4.07亿。尽管低廉的定价方式无法使企业获得盈利,但是火爆的投融资市场给了企业继续经营的可能。盲目的市场扩张,导致了技术创新的停滞,模仿现象严重,单车的维护管理和质量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就直接造成单车停放秩序混乱,侵占公共空间资源以及交通枢纽地带的拥堵不堪。以深圳市为例,截至2018年3月,共享单车企业投放活跃车辆规模约75万辆,从活跃车辆分布来看,罗湖区、宝安区超空间资源水平达到2.5倍以上。2017年6月,“重庆悟空”成为国内首家倒闭的共享单车公司,单车丢失率高达90%。同时,单车的损坏也十分严重,2017年2月,企业智酷发布的数据显示:ofo和摩拜出行的坏车率分别达到39.3%和26.2%。在面临上述诸多问题时,各级政府对共享单车市场出台的有关规制条例中仅就其押金管理和用户安全保障方面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规定,如杭州市要求共享单车企业必须开立押金专用账户;上海市要求企业开展车辆安全评估并保证质量安全。同时,政策的制定较为宽泛,仅杭州市对单车维护需要达到何种标准进行了具体的要求。此外,存在着多头管理的现象,除北京市外均未对共享单车的各种条例进行分部门的落实规划,导致一旦出现问题很难找到监管部门进行处理。这一阶段共享单车市场虽然发展迅速,但却因投资人的不理性和政府管制不力,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资源。自2017年末,由于资本市场的寒冬和持续的经营压力,有多家共享单车企业破产。最先进入行业的摩拜单车,2014年4月4日至2018年4月30日,毛亏损达人民币4.06亿元,占其总净亏损额的1/5。共享单车平台企业数量从2017年的70家到2019年初仅余几家。在经历过一番破产浪潮之后,共享单车市场进入较平稳阶段,呈现出市场垄断局面。[44]经历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的快速扩张后,共享单车行业在2017年下半年逐渐出现颓势,悟空单车、3Vbike、町町单车、酷骑单车、小蓝单车和小鸣单车6家企业宣告倒闭。

2018年12月21日,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吴春耕表示,根据初步统计,全国每天共享单车的使用量在1000万人次以上。但同时,共享单车企业的疯狂扩张也导致了市场日趋饱和。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2月,全国77家共享单车企业总计投放了2300万辆共享单车。由于没有对单车投放量的数量控制,以至于大量共享单车在短时间内投入市场,单车市场放任自由的盲目“野蛮生长”,直接导致了大量的单车挤压其他城市空间,甚至出现“单车围城”的乱象。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和法律问题,为各地治理提出了新难题。[45]我国的共享单车市场经历了过山车似的兴衰,最终留下了一地鸡毛和垄断。从盲目投资到无序竞争,再到最终的垄断,共享单车都在重演着伪共享网约车的资本俘获市场的故事,同时也再次演绎了准公共领域市场与政府双失灵的公地悲剧。

(二)我国共享单车发展的困境

由于共享单车是准公共产品,其市场竞争空间本来就有限。2016年至2017年的行业恶性价格战更是侵蚀了共享单车微薄的利润。加之,由于运营监管不当,除车辆被盗、市场竞争激烈、战略不当等问题外,共享单车公司倒闭的最直接原因是资金链断裂,进而引发了押金挤兑等现象。[46]因为缺乏用户短途出行大数据的积累,短期内平台无法进行车辆定量、精准投放,也无法完善用户个人信用管理机制。共享单车行业的系统本身的运营模式、行业恶性竞争、车辆停放治理等问题逐渐凸显亟待解决。[47]资本热捧下的共享单车作为一种现象级产品,乱停乱放的“无桩”理念和“共享”理念在给市民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遭遇了发展困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快速扩张过程中,作为新兴行业,共享单车的发展使城市空间管理更为困难,社会诚信建设遭受考验。同时,共享单车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不断遭受来自竞争对手的恶意竞争,如不同程度地出现被模仿、倒卖、损毁的现象。摩拜单车进京的第一周,就有一家公司将摩拜单车偷走并损坏,为的是研究摩拜的构造。此后,还发生了二维码被破坏等恶意行为,一些摩拜单车的二维码被喷涂,车头则挂上了别家单车的二维码。由于共享单车提供的是同质化服务,商家在抢占市场份额过程中的非诚信经营行为,导致市场激烈的恶性竞争,业态发展混乱。[48]2019年3月27日,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发布了交通领域专项研究报告——《共享单车舆论环境研究报告》。人民网舆情分析师在日常舆情监测的基础上,通过对共享单车行业舆论热度和舆论环境进行梳理,结合媒体声量、用户反馈与话题权重三要素得出八项热点议题:单车产品与服务、禁投令、废弃车乱象、乱停乱放、用户恶意行为、单车立法、用户数据安全与押金难退。这八大热点议题,集中反映了公众在切身体验共享单车后的思考与忧虑。

共享单车无论是“最后一公里”还是“接驳一公里”的交通需求都是传统公共交通和出租车等无法全覆盖的区域,但这些区域依然存在大量的各类消费群体。在烧掉2000亿元的社会资本之后,2018年成为共享单车平台经济的“寒冬”,2019年最终演变为共享单车垄断市场的“一地鸡毛”:[49]多数企业被迫退市倒闭,尚存的企业仍然面临着持续亏损的局面。共享单车如今的困境也应引起对共享单车商业模式的反思:首先,获取盈利仍然是共享单车的首要问题。告别低价的恶性竞争,采取合理的定价机制是共享单车企业的必然选择。共享单车的市场价格应该维持在一个较为合理的水平上,共享单车的企业需要将竞争的焦点更多地集中在产品差异化上,通过智能科技等手段提升消费者的使用感受,如电子围栏等;也可以增加共享单车人文方面的附加价值,如建立社交群体等更具吸引力的产品来吸收消费者,改变简单粗犷式的发展模式,通过精细化运营获取盈利。[50]其次,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通过2016年至2017年的资本市场大量热钱涌入带来的恶性价格战后,2017年已形成ofo和摩拜平分天下的垄断格局。但随着形势的进一步恶化,2020年ofo已经彻底退出了市场,而摩拜也被美团收购,两强争霸的格局被打破。2020年共享单车市场重新洗牌,形成美团、哈罗和青桔三足鼎立的新的垄断格局。共享单车平台对于追求网络效应和开发赢利点之间的战略选择以及政府监管受到平台的收益、运维成本、收益损失、资源扩张速度以及政府监管成本、政府对平台的资金扶持、监管人员和民众对平台的了解程度、民众素质以及政府对市场的引导和规范政策的影响。因此,如何避免垄断巨头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操纵市场已成为目前共享单车监管的重要课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