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概念尚不清晰且尚有争议的商业模式,却又被广泛作为商业现象来描述。以上三种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的分类,只是概括了其组织要素的某些特征,表达了其内在的特定逻辑。共享经济阐明了如何利用共享平台的网络技术对闲置资源进行再配置并创造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的商业模型。共享经济的创新业务模式意味着要素模型的重新配置,包括内容的变化、结构的调整和治理秩序的创新。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创新可能会改变公司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导致参与共享经济交易的各方动机各异。共享经济的本质特征是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分类基础,以至于不同的共享产品或服务以及运行发展模式形成了不同的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因此,根据共享经济不同共享产品商业模式的特征、共享平台的电子商务模式以及共享平台的创业动机,从共享经济的发展沿革出发,结合目前各类共享经济的价值目标,我们可以把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分为社区共享、商业共享和伪共享三种类型。
(一)社区共享的理想
共享经济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商业模式通过共享经济平台高效地连接了闲置资源的供给方和需求方,以更低的成本整合了社会的闲置资源。共享经济并非以增加资源投入为目的,而是以激活存量资源为根本,从而实现了资源的最优、最大化配置。共享的原因既有功能性的,也有作为一种方便、礼貌或善良的利他主义的。社区共享主要指基于共享经济的协作消费理念而建立的社群共享模式,其目的在于实现共享经济的社会承诺并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其一般由志愿者劳动创造,电子商业的共享模式是C2C,供需双方彼此之间的共享不以营利为目的,不是为了实现经济价值,而主要是为了分享社会和生态价值,供需双方没有金钱往来。社区共享如SnapGoods(成立于2010年)一样,还有揣着“与邻居共享一个电钻”理念去经营网站的Ecomodo(成立于2007年),Crowd Rent、Share Some Sugar、Neighborgoods(成立于2009年),Thingloop、OhSoWe(成立于2010年)等社区共享网络公司都承载着美好的利他主义的理念。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网上的共享商品,比如家庭花园、工具库或儿童玩具的使用可以通过预订共享。一家共享经济网站(www.thesharehood.org)分享了一个例子:在澳大利亚墨尔本附近,迈克尔·格林需要使用洗衣机,为了知道距离其最近的几十个家庭谁家里有洗衣机闲置,他开始了一项网上共享服务。邻居们会列出他们所有的东西(如电钻、自行车、缝纫机)让其他人可以免费使用。社区共享避免了许多冗余浪费,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种强烈的“邻里”社区归属感。[116]社区共享的参与者寻求一种协作消费模式,可以通过与他人共享财产从而产生一种“邻里感”,尽管存在一些信用隐忧,但参与者还是彼此信任,并促进了情感的交流。这种协作消费模式是共享经济最初成立的基础,是理想化的共享经济模式,但这种理念正在渐渐地被淡化并商业化。共享经济从一开始就是带着商业的嗅觉踏进我国的大门,以至于我国的共享经济模式自始就没有社区共享的基础和理想信念。
(二)从社区共享到商业共享的蜕变
在市场交易过程中,所有的交易都伴随着风险。与住在同一条街上的“真实邻居”的借用不同,特别是在借贷双方彼此陌生时,共享物主的慷慨很容易被滥用。在缺乏规则以及存在潜在的滥用风险的背景下,物主可能会询问对方的地址等基本信息,这可以被视为警惕和不信任的标志。传统经济中的信任是基于市场的互动,有一系列条款和条件以及赔偿程序可以确保在租借商品损坏或失窃的情况下物主可得到赔付。随着社区共享的不断发展,其主题和实践看起来似乎在逐渐偏离真正的共享理念。尤其是Web 2.0带来了许多新的共享方式,并促进了更大规模的共享。随着共享参与者之间互动的强度和类型的变化,特别是有了送货和退货服务后,所有者和租户甚至不再亲自见面,社区共享不再只是营造传统的“邻里感”。参与者的相对匿名基于市场的互动取代了社区共享中的“邻里感”。社区共享从免费到有偿的转变伴随着共享平台目标的变化已悄然改变。比如,新的保险条款和共享条件清晰界定了共享消费者的适当要求和不当要求,并明确区别了以社交为目的的社区共享与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共享的差别。
Peerby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来自荷兰的创业公司,通过网站和APP为同一社区的用户提供闲置物品租借、交易服务,因此Peerby首先是鼓励“获取使用权”,而不是鼓励人与人之间的社交互动。Peerby的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达安·威德波尔在于2011年制定吸引硅谷资助者的计划时就清楚地表明:“我的公司Peerby开发了一款应用程序和一个网站,可帮助20岁至35岁的城市居民安全地租借东西,并迅速地从周围那些积极地寻找要约并敲响邻居的门的精明人中逃出来。”Peerby Go平台的推出对Peerby公司而言是尽可能快捷和安全地从“解决未充分利用”的闲置资源的共享中获利,也就是实现从社区共享到商业共享的转型。因此,Peerby借鉴了社区共享中的典型元素,其最初是通过在线平台免费提供借贷和生活用品工具的有益而友好的共享平台,后来通过更改共享平台的规则,推出了收费的Peerby Go平台,从最初的社区共享发展为Peerby Go商业共享。非营利性公司MyWheels成立于2011年,但其历史却悠久得多,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早期的汽车共享俱乐部。该平台每天从每个交易所收取2.5欧元的费用。与传统的Peerby做法相反,通过MyWheels进行汽车共享必须遵循一系列广泛的规则,其中许多规则是由MyWheels公司强制执行的。例如,公司会检查承租人的驾驶执照和车主的身份、车辆设施以及相关的保险协议,租车者和车主必须就汽车的任何损坏达成协议,并制定有损害事故的处理程序等。MyWheels是调解方,专业中介机构的正式规则和保险并没有被破坏而是充当租车者和车主之间建立信任关系的桥梁。其规则、保险和可追溯性使车主和租车者之间更容易相互信任,免除了彼此的后顾之忧,这种信任感至关重要。在这里,租车者并不会把车主的汽车共享视为一种慷慨的行为,而是将其视为付费的公平交易。MyWheels公司曾通过组织社区活动和聚会来刺激点对点的共享“社区建设”,但大多数受访者都认为这是在浪费精力,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所使用的共享服务有何社区的意义。围绕着灵活的汽车使用,人们认识到汽车共享必须迅速、便捷而不是社交。[117](www.xing528.com)
社区共享平台的基础是协作消费的“社会承诺”,促进了人们之间的社交互动。但社区共享规则的相对缺失产生的“麻烦”以及“感激”和“慷慨”之情感的信任模式的风险缺陷导致了“缺乏社区性”的新“邻里”模式的产生。这也是免费的社区共享向收费的商业共享蜕变的原因。因此,共享经济协作消费的类型不是基于个人态度,而是基于协作消费实践的共享平台的商业模式,以及参与者如何能够将共享经济实践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这种消费实践似乎是“公民社会”和“市场”要素的结合。因为参与者支持在共享中减少社交互动的想法,导致平台致力于实现另一种类型的协作消费——闲置物资的共享使用不是社交而是获利。参与者越来越关注以协作消费为基础的社区共享将发展为商业模式,并可能破坏其最初的“社区建设”和“公民社会”维度。因为不同类型的共享市场规则以及保险协议可能会破坏人们向陌生人借用时所期待的“邻里感”。因此,这种协作消费在实践中可能会存在分歧,一些共享参与者旨在通过共享来促进社交,但另一些参与者只是希望获得方便且井井有条的邻居共享服务,使共享高效且有利可图。这种仅由利润驱动的协作消费形式最终可能导致参与者之间缺乏任何形式的社交互动。因为共享参与者可能更希望找到一种更有效的共享形式,这种形式不需要供需双方亲自参加,并且突显了新技术的优越性,从根本上增加了共享使用的商业前景,并确保了共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商业共享摆脱了社区共享的“邻里”感觉,并通过付费获取了共享交易的安全保障以及标准化的共享商品与服务,这也是商业共享的基础。[118]因此,诸如SnapGoods、Ecomodo、Crowd Ren、Share Some Sugar、Neighborgoods、Thingloop、OhSoWe等七家揣着“邻里感”情怀的社区共享平台最终被商业共享的潮流所淘汰。如今只有Neighborgoods因被一位对社区共享理念有着个人兴趣的投资者拯救而得以幸存,其他共享网络公司都已关门大吉。
(三)伪共享对共享经济的异化
伪共享主要指借共享之名侵犯他人权益,获取非法利益,或是借共享之名进行网络租赁的商业行为。伪共享在本质上因其共享商品或是服务存在瑕疵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闲置资源的共享。伪共享的概念最初由美国学者拉塞尔·贝尔克(Russell Belk)提出,主要指那些借共享之名通过互联网获取非法利益的共享行为。例如Napster[119]免费共享的数字音乐和电影主要是通过网站上传和下载陌生人的文件资料进行P2P的共享,导致音乐和电影行业损失惨重,并引发了一系列有关知识产权的诉讼,并被迫通过在产品中植入软件对数字版权进行保护,以防止通过非法下载和复制等方式进行共享。尽管其曾被迫关闭且重新建立合法形式的数字音乐商店,但许多Napster的替代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比如BitTorrent、Grokster、Freenet等。虽然iTunes、Rhapsody、Pandora和Spotify在某些情况下对所提供的电影和电视节目都取得了合法下载媒体作品的权利,但有相当多的电影、音乐、软件、电子书和游戏的上传和下载仍旧是非法的,尤其是在年轻人当中这种非法下载颇受欢迎。大多数共享网站最初提供的是免费共享服务或是免费获得相关作品。这些网站的绝大多数用户都会把在网上找到的信息、照片、视频放在网上免费共享并评级。比如Linux的志愿者会把他们开发的开源软件成果免费提供给任何需要的人,而维基百科又是共享信息库的另一个例子。大量的媒体开始关注并反对这种非法下载音乐和电影并共享作品的行为,有很多其他类型的共享也都是由互联网发起或推动的。YouTube就鼓励用户免费上传视频以便他们可以从这些视频中进行内容重组式的制作。虽然有些热门视频的上传人可以收到一定的补偿,但绝大多数的上传内容都得不到补偿。这种既未经作者或是权利人同意也没有任何补偿的共享行为无疑会侵害权利人的利益,但像Flick、Facebook和Twitter之类的社交媒体网站、Pinterest之类的兴趣分享网站、Fa⁃cebook的评级服务、Tripadvisor和Angie的博客列表等,共享的电影和音乐等作品并非其营利的目标,网站的收入来源于在线销售和广告。[120]我国的百度文库、视觉中国图片库就涉嫌通过侵犯他人著作权和其他权益进行有偿共享服务而获利。这类共享行为可能涉嫌侵权,因而其共享的结果也违背了共享经济的价值目标,具有不正当性和违法性,故被称为伪共享。贝尔克是从共享行为合法与否的角度来界定伪共享的。
全球免费wifi联机创始人马丁·法萨维斯基(Martin Varsavsky)强调:“租赁并不全是共享,租赁就是租赁。”[121]其实,除了非法共享的伪共享之外,另一类伪共享的商业模式就是借共享之名通过共享平台进行租赁。其商业模式不同于共享经济对闲置资源的配置,其电子商业模式不是共享经济的C2C模式而是B2C模式。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和共享雨伞等重资产型的共享平台。这类伪共享在本质上属于租赁,以至于共享平台常滥用其线上租赁权进行群租,并通过向会员收取押金的方式变相进行非法集资,扰乱金融秩序。比如,由于共享单车不是对闲置资源的共享,在实质上也就不属于共享经济,只是专业公司投资的传统租赁模式的智能化升级。[122]由于伪共享并非是对闲置资源进行共享,而是通过购置相关商品对外租赁,以至于其商业模式产生了大量的沉没成本,加上过度竞争导致经营不善、效率低下,以至于多数伪共享平台都纷纷倒闭。不仅消费者的押金难以退回,还产生了大量被废弃的共享物品,给生态环境和公共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此类伪共享与共享经济通过充分利用闲置资源的低成本交易获利的商业模式迥然不同,其违背了共享经济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的价值目标。其危害性在于扭曲了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也破坏了相关传统行业的竞争秩序。比如,随着Airbnb朝标准化方向发展,很多房东并没有共享自己闲置的房间,而是把整个房屋全部通过Airbnb平台进行短租,有些房东甚至在同一个城市有多套房屋同时在线通过Airbnb平台向住客进行短租。这种借共享之名行租赁之实的商业模式规避了相关法律和行政对相关行业的工商、税收、劳工、治安、消防、环境、卫生等的监管,进行监管套利获取不正当利益。但Airbnb对外一直声称他们经营的是民宿共享而不是旅馆酒店住宿,是为了让住客体验当地的居家生活,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乡土风情和文化。很显然,Airbnb是在打着民宿社区共享的幌子进行住宿短租,对传统酒店住宿服务行业和房屋租赁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酒店旅馆的生意必然会受到影响。在一些旅游城市,在利益的驱使下,很多房东都收回了原来对外长租的房屋进行民宿共享,导致当地出租屋资源紧张租房成本上升、租房既难且贵,严重影响了当地租房客的生活。特别是有人专门购置住房到Airbnb上共享,推高了房价,破坏了当地的房地产秩序。
从客观环境因素来看,伪共享的租赁经济热潮出现的主要原因包括:第一,共享经济规模化发展的需要。我国人口众多的社会现实决定了单纯地采用共享经济模式很难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因为C2C模式的共享经济的私人供给缺乏效率和规模效益,极易造成供给相对不足,这就会导致共享平台企业从事伪共享租赁活动,平台企业拥有自己的车辆、酒店等资产以确保供给。第二,闲置资源存量不足。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外发达国家不同,可供盘活的个人资源仍是有限的,共享经济依赖拥有巨大闲置资源的存量市场,纯粹的共享模式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可供盘活的个人资源的上限限制,而企业势必会从C2C的纯粹共享转向伪共享。第三,社会信用缺失。实践中,我国社会缺乏契约精神,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缺乏信用,信用体制建设不完善给共享经济的发展造成了阻力。国民对陌生人的陌生物品的共享具有一定的防备与警惕心态,在社会生活的各领域,富余的资源与持有共享理念的人都并不多,租赁经济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123]伪共享在国内的兴起,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资本对利润的角逐,风险资本对共享经济的大量入侵异化了商业模式,被称为“共享单车之父”的ofo就是在资本入侵后从社区共享转变为伪共享并最终溃败的典型案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