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享经济特征的概述
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核心基础是“闲置资源使用权的共享”,即供给方将闲置资源通过在特定时间内让渡资源使用权或提供服务的形式为需求方所使用。[59]有学者认为,共享经济具有在所有权不转移的前提下利用闲置资产,在陌生人之间形成信任、互动、开放、包容和互惠的价值理念等特征。[60]蔡斯认为,共享经济区别于其他互联网商业模式的主要特征在于其有三大基础:闲置资源、共享平台与人人参与。总体而言,共享经济被认为是解决环境和社会问题的经济方案,可以带来经济机遇及社区精神,减少不平等现象,减少消耗和浪费。[61]共享经济旨在利用网络技术促进提供者与用户或消费者之间的闲置资源交易,可以很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纵观学界对共享经济的称谓和界定,多数都是以点概面,不能全面、准确地表达共享经济的本质特征。在共享经济特征研究方面,国家信息中心的研究报告指出,与传统经济相比,共享经济有六大典型特征:第一,技术特征——基于互联网平台;第二,主体特征——大众参与,即供求双方的共同参与是共享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第三,客体特征——通过资源要素的快速流动与高效配置,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第四,行为特征——权属关系的新变化,即以共享经济以租代买、以租代售等使用权共享方式取代所有权交易;第五,效果特征——注重用户体验提升;第六,文化特征——共享经济能较好地满足人性中固有的社区交往、分享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也顺应了当前人类环保意识的觉醒。[62]任何事物都具有多面性,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出的结论必然不同。总体而言,国家信息中心的概括更全面且基本反映了共享经济的特征。只有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和研究共享经济,才能揭示其本质属性。
(二)共享经济的基本特征
结合各界对共享经济特征的众多研究结果,通过其与其他电商平台和传统经济的比较,我们可以概括出共享经济最突出的六个特征:
1.大众参与
在共享经济的背景下,社会支持的作用至关重要,因为消费者严重依赖其他成员的评价并据此作出决定,同时也需要大众参与提供闲置资产形成资产池才能确保共享经济平台的运行。因此,对于共享经济平台而言,需要大众参与的社群规模效应。共享经济平台基于共享原则、理念、联系和经验参与共享经济,而不同的参与者参与共享经济的动机不同,且参与者可以通过共享平台分享其交易经验,影响其他参与者的思想和决策。有研究表明,社会的各个方面对共享经济的支持,包括情感、信息、归属感、工具和评估等。[63]在共享经济平台中,一般的共享平台社会民众都可以参与,供给方通过将自己闲置的汽车、房屋、知识、技能、时间、资金等共享给他人而获取收益,需求方则通过共享经济平台找到适合自己的闲置资源并获得多元化的消费体验。这种特征使得供给方、需求方和平台三者之间的依赖程度增加,加上共享经济平台初期所推行的优越的福利政策、良好的消费体验、低价优质的服务、友好的社交属性,足以促使需求方和供给方的参与人数不断增加并构建共享平台的网络社群,这种广泛参与也推动了更加多元和个性化的服务。但大众参与的特征还在于,其突破了原有商品或服务提供者的资质限制,注重个性化和社交体验,却缺乏标准化和专业化的规范,在激发市场供给活力的同时也会造成对消费者最低安全保障的隐忧。
2.网络共享平台的群聚效应
美国网络社会学家克莱·舍基(Clay Shirky)在其著作《认知盈余》(Cog⁃nitive Surplus:Creativity and Generosity in a Conn)一书中认为,共享平台创造了集合价值(aggregate value),即用户越多,匹配的可能性就越大。可见,只有建立在一定的体量基数之上,通过信息交互、系统撮合,互联网才会使潜在的交易变成现实的交易,潜在的需求才会变成现实的需求,需求的匹配才能达成。[64]因此,共享经济需要一个共享平台来实现社会群体的群聚效应。[65]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共享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是,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共享从线下转移到在线的陌生人之间的交易,即互联网新技术使共享模型和业务得以尝试新的组织形式,增加了新的商业模式。[66]从根本上讲,是共享经济平台创造出了这种新的商业模式。因此,共享平台是这场商业革命的核心。互联网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出现刺激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对等在线市场(例如Amazon、eBay和Craigslist)诞生。在21世纪初,诸如社交媒体之类的Web 2.0机制的腾讯QQ、Facebook、LinkedIn、Twitter、博客和Wiki启用了对等网络个人和专业协作中的沟通网络。Flickr、Pinterest和Youtube启用了共享多媒体。众包(例如Wikipedia)和众筹平台(例如Kick⁃starter、Kiva)推动了自愿内容和在线资金。共享经济通过互联网,利用APP(Application)软件实现了人对人或是点对点的P2P(peer to peer)模式以及线上与线下对接的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67]共享平台P2P和O2O模式的运用对共享经济而言至关重要,其将线下的服务提供商和消费者通过线上互联网的技术聚集在一起。电子商务、社交媒体、网络社群和共享经济平台具有相似和独有的特征,都是通过互联网建立对等共享平台,只是在不同的平台下,网络被用于实现不同的功能。电子商务与共享经济都着眼于交易交流,但电子商务交易的是“买卖商品”,共享经济交易的是“出租商品”。随着过去十多年移动设备的增长和无线宽带的可用性提升,连接互联网的智能手机和传感器催生了移动应用的经济性和位置优势服务。智能手机创造了新的机会,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点对点联网,以至于消费者可以在该位置实时获得服务。[68]
简而言之,共享平台的特殊之处在于能做个人不能做到的事情,将大型公司、机构、政府的资产(如资金和卫星地图)以及各种信息传递到参与者手中。[69]社会化网络的新规则打破了原来的极权统治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创造了一个开放的、高度参与度和充分自由的新社会,这种规则被称为“民众集体协作武器”。[70]共享经济商业模式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共享平台的市场运作。因此,共享平台是共享经济的核心,其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市场主体,而且还是一种类似股票交易所的交易市场。在市场设计中,存在着三项原则,即稠密性、供需匹配便捷性和安全性。[71]就共享经济平台而言:首先,其通过互联网技术将供需主体连接在一起,买家能够获取更加多元化的服务,卖家也有更多的潜在买家,从而形成稠密市场(Thick Markets),实现双边网络效应(Two-sid⁃ed Network Effects)。其次,其通过数据收集和算法来实现供需的精准快速匹配,降低了交易成本。最后,其通过信誉排名、服务评价、最低服务质量保证、保险等机制实现了交易的安全性,增强了参与主体的互信。这使得共享经济平台在实质上形成了一个交易市场,具有“平台即市场”的特征。离开了互联网平台的群聚,社会闲置资源提供方和需求方将无法有效地实现供需对接。共享经济平台利用网络大数据和算法高效地对供给方和需求方的信息进行匹配,进而降低交易成本,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双方无须进行不必要的信息搜索、分析和处理或者使资源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此外,传统的租赁企业利用互联网使其销售渠道更加便捷并非是共享经济,其只是“互联网+”的一种应用,本质上属于网络租赁经济,不会显现共享经济平台对闲散资源的群集效应。[72]
就个人而言,交易成本和便利性都是参与特定共享经济的原因,但共享经济所有的规则、信任、资源等都必须依靠共享平台,这是共享经济所有元素流通的管道。[73]当大量在线请求同时到达并争夺稀缺的共享资源时,共享平台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和精算,基于优化可用资源供需而为消费者的协调交易提供更好的匹配度服务(例如更满意的请求)。以共享停车位为例,其可以在动态、不确定的机会主义环境下精确匹配消费者对车位的需求。[74]虽然互联网使人们重拾了对社会群体的信心,但共享经济的供需双方一般都是个体而不是组织,需要通过共享平台对数量庞大的个体供需双方进行整合,形成各具特色的供货池和需求各异的消费群体。因此,共享经济的共享平台公司是共享经济不可或缺的核心,主导着整个共享经济的发展和商业模式,通过向供需双方提供交易机会获得报酬,使共享经济的商业运作成为一种可能。[75]所以,共享平台的网络群集效应是共享经济生存必备的物质基础,也是共享经济交易的条件,更是共享经济不同于传统租赁经济的重要特征。
3.闲散资源的配置
闲置资源的利用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共享经济的目标在于通过互联网平台对闲散资源或服务进行再分配,为供需双方的大众带来了新机遇。因此,由不同个体提供的形形色色的闲置资产池既是经济共享的前提和物质基础,也是决定共享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因为供给方提供的是个人的、闲置的物品或服务,而非标准化的批量商品或服务,有量上的限制和质上的特殊性,都是各具特色的旧货或者非专业服务。共享经济利用互联网平台对闲置商品或服务的点对点的使用权共享或是租赁,实现了对剩余资产和备用劳动力的再利用,使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大化。[76]闲置资源不仅包括未被充分利用的各种动产、不动产或二手物资和旧商品,还包括碎片时间和服务能力等资源。共享经济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等进行资源匹配,整合、重构了闲置资源,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和使用成本,创造了一种新型商业模式。例如,共享网约车通过共享出租车辆不仅可以充分利用闲置车辆,还能为车主带来汽车租金收入。[77](www.xing528.com)
共享经济通过对剩余物资或服务的分享使闲置资源可以被再利用,激活了过剩商品的剩余价值和闲置的零工劳动,这是共享经济的本质特征,也是共享经济之协作消费的核心价值。共享经济能有效地解决部分社会就业,特别是零工劳动的就业,是经济发展转型过程中实现共同参与、共享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共享经济借助共享平台及移动互联网的技术,通过对闲置资源或零散资源的精准配置创新和运营创设了轻资产型商业模式,这也是共享经济平台不同于其他以买卖、租赁为主的传统重资产型电商平台的重要特征。
4.使用权交易为核心
康德在《法的形而上学原理》一书中指出,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区别是感性占有、理性占有的区别,是直接占有和间接占有的区别。[78]共享经济在理论认知上还没有达到康德当时的深度,还没有从法学、法哲学以及所有权基本变革角度认识问题。[79]共享经济的基本理念就是“协同”“合作”,强调“我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是我们的”,“我帮助你”“别人帮助我”的价值观。通过重复利用产品,充分利用每一个产品的价值,减少新产品的消费,达到去物质化。强调产品设计应该在个人消费需求与集体利益之间找到一个健康的平衡点,其实质是使用权的共享。共享经济价值的传递过程由需求方(消费者)、供给方(经营者)和共享经济平台三个部分组成,产品或服务的供给方在特定时间内通过共享平台向需求方让渡产品的使用权,获取金钱或精神回报。需求方虽不直接拥有资源的所有权,但通过共享租赁的方式获得资源的使用权,以实现其价值再利用。[80]在传统工业社会中,消费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所有权来支配物的使用,以满足对物的长期稳定占有。共享经济的特点是点对点交流,利用互联网平台租借商品或服务,促进实际空间、资产和劳动力的使用权共享。因此,共享平台与电商平台的商品所有权的交易目标不同。[81]
在现代社会,无论是交通领域的滴滴快车、Uber,还是短租领域的Airbnb,抑或是共享单车领域的ofo,其都是以物的使用为中心,而并非像传统消费那样需要去购买产品,通过获取所有权实现对物的支配。这种“不求拥有,但求所用”的理念彰显出了人们在消费观念上的转变。[82]共享经济协同消费的核心即“我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是我们的”,“我帮助你”“别人帮助我”,“与邻里共享一个电钻”等朴素的价值观念,本质是通过共享使用权实现对闲置资源的再利用。对供给方而言,其可以通过在特定时间内提供服务或让渡物品的使用权来获得一定的金钱回报或是社区的邻里感、环保的道德感等精神需求。对需求方而言,其可以通过租借等共享方式使用物品而不拥有物品的所有权,不仅可以实现“物尽其用”“按需分配”的资源再配置最优效益目标,而且可以通过付出较少的成本获得以自己的财力不可能实现的产品或服务体验。
5.陌生人之间的信任
博茨曼认为信任是共享的关键“货币”,共享之互帮互助的文化理念,需要人们相互之间的信任以及相互参与,形成一种动态的社会行为,从而不断强化个体之间的分享、合作、社交和忠诚。随着各种共享形式的不断发展,那些共享的物品会逐渐成为陌生人之间信任的运载工具。Freeccycle的创始人德容·比尔认为:“共享社群把人们的信任价值发挥出来,这样的组织呈现了人性善和人文情怀的一面。”Craigsist的创始人克雷格·纽马克说:“信任是新的时代潮流。”传统的商业交易不会产生社会关系,只是双方各取所需。但信誉资产将成为获取陌生人信任的凭证,并且帮助人们树立对社区生活的信念。[83]在联系高度密切、更加透明的商业世界中,不诚实的行为将会受到严厉而及时的惩罚,即损失信誉、社会经济价值,而诚实的共享和合作将会带来巨大的回报。最终的结果是互动越频繁便越需要信任。越诚实守信,交际越广,就会赢得越多的信赖。正因为现在每个人都能彼此了解,所以那些真正赢得声誉的人就是那些被他人信任的人。[84]共享经济是基于陌生社群成员之间彼此的信任而发展起来的商业模式,共享平台通过内部监督为参与者搭建了信用评价体系,使信誉成为共享平台运作的基础,失信者将被剥夺参与资格。共享经济企业政策制定者将信用设计进共享经济理念,并提供特定的共享业务模型。[85]
共享经济交易的关键推动力是发展强大的在线声誉和信用机制,共享社群的消费者的信用评论可以为其他消费者提供参考。线上评论使潜在的消费者可以决定一家机构是否可以被信任,降低了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消费者经常依靠他人的经验来做采购决策。消费者更重视同行评议,而不是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或是经营者的说明。积极的信用评价有利于促进共享经济的健康发展,正面的评论会提升消费者对经营者及其产品或服务的期望值,这种信心和信任通常会促成预期的购买,并为提高销售收入作出贡献。[86]而负面评价则会导致消费者对经营者及其产品持不信任态度,从而降低其购买相关产品和服务的意愿。因此,陌生人之间的信任是共享经济交易的基础,而公平公开的信用评价体系则是构建共享社群信任的保证。
6.共享经济价值和文化的多元化
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和参与者的多样性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需求而使在线共享成为可能,但每个共享经济个体的参与动机都可能不同。对个人使用共享经济动机的实证研究表明,节省资源和成本、实现社会效用等是用户的主要动机,相对于功利主义和象征主义价值观,消费者对使用共享经济的态度,社会享乐动机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道德动机和金钱动机。[87]以拉尔斯·博克(Lars Böcker)为首的研究小组通过调查分析来自阿姆斯特丹的1330名受访者对不同类型的共享商品(包括汽车、乘车、住宿、工具和用餐)的既定偏好,以及对不同的用户和提供者的社会人口群体参与共享经济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动机进行了调研。该研究小组发现,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中,参与共享经济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动机可能不同。出乎意料的是,环境动机对女性而言比男性更为重要,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非常缺乏加入共享经济的社会动力,这类人群会更多地出于环境动机而加入共享经济。然而,该研究小组在教育水平和环境动机的重要性之间没有发现明显的关系。中等收入和高收入人群参与共享经济的经济动机明显比低收入群体更少。此外,中高收入人群也较少具有社会动机。种族和家庭类型对参与共享的动机没有显著影响。相比于住房共享,在所有其他共享经济行业中,经济动机并不重要,特别是乘车、工具和用餐等共享行业。正如预期的那样。首先,膳食共享是最受欢迎的行业;其次是住宿共享和乘车共享;最后,使用不同类型的共享资产似乎比提供共享资产更具经济动机。当然,用户或消费者和提供者之间的经济动机有所不同。总体而言,消费者受到经济因素的驱动远胜于提供者。因为对于许多消费者而言,其可以通过租用而不是购买来节省相对大量的钱。但是,对于提供商来说,经济收益与物品的购买价格相比,出租物品的价格通常较低、利润较小。基于参与共享经济的动机不同,年轻群体和低收入群体具有更多的经济动机去使用和提供共享资产;年轻、高收入和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缺乏社会动机;妇女更注重环保。对于共享经济,住宿共享和汽车共享形式的外部经济动机是主导,就就餐、工具和乘车而言,内在的社会和环境动机却在共享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共享经济的快速增长通常归因于它是基于未充分利用的闲置资源的再利用,这解释了共享经济为什么可以如此迅速地扩展。[88]如果共享经济要成功地进行商业运作并可持续发展,还需要资金的支持。否则,共享经济就可能只是停留在理想的阶段而无法与现实接轨,最后无疾而终,共享发展可能会成为“无米之炊”“空中楼阁”。
共享经济的本质特征是其不同于其他电子商务平台和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依据。首先,交易标的不同。共享经济交易的是以个体或个性的闲置物品或者零工劳务为标的的轻资产。因此,其交易标的不仅不同于以批量标准化的新商品为交易标的的零售电商平台,也不同于网络传统租赁以平台自有资产为交易标的的重资产型商业模式。其次,共享经济的网络群聚的电子商务模式不同于其他经济模式。共享平台的供需双方参与的C2C及其P2P和O2O的电子商业模式不同于自营零售电商平台和网络租赁平台的B2C商业模式,也不同于传统的线下租赁经济模式。最后,交易的法律行为、商业目标和价值不同。共享经济商业模式是以闲置物资的“使用权”为交易标的,供需双方是一种租赁法律行为,或是短期的劳务关系。而零售电商平台交易的是商品的“所有权”,供需双方是买卖合同关系。虽然共享平台和零售电商平台都是利用互联网平台为供需方提供交易机会,但两者的商业目标不同。共享经济的闲置资源的“使用权”交易有别于以销售商品“所有权”为目的的零售电商平台(比如淘宝、京东、天猫)。零售电商平台是通过买卖博弈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而共享经济平台是通过对闲置物资的使用权共享实现“各取所需”“物尽其用”的价值目标。总之,共享经济具有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具有区别于其他经济模式的商业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