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学教育缓慢“回复”比这场讨论早,但是,这场讨论很快地波及到了中学语文教育界,促发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更加激烈的讨论。我们知道,文学教育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所以文学教育很自然地迅速成了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这为文学教育的全面复兴准备了条件。因此,文学教育自然而然地得到了社会的重视。语文教育界也清醒地看到,加强文学教育,语文学科可以找准自己在这个时代的位置。
1.人文精神的大讨论
1993年第6期《上海文学》的“批评家俱乐部”栏目中,发表了王晓明等人的《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一文,文中提出文学和人文精神危机的问题。随后,人文精神引起了社会各方面广泛的关注,成了继“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热”、“主体性思潮”之后,中国学术界的又一个热门话题。《读书》、《光明日报》、《文艺理论与批评》、《文艺争鸣》、《哲学研究》、《文艺报》等许多报刊也都参与了讨论。这场讨论一直延续到现在,论者各方涉及的主要是这样三个问题:(1)什么是“人文精神”;(2)“人文精神”讨论的缘起;(3)关于人文精神的重建。由于问题同现实切近,各种意见分歧较大,讨论的时间较长,所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文学教育缓慢“回复”比这场讨论早,但是,这场讨论很快地波及到了中学语文教育界,促发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更加激烈的讨论。我们知道,文学教育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所以文学教育很自然地迅速成了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这为文学教育的全面复兴准备了条件。(www.xing528.com)
2.创新教育的大力提倡
90年代后期,随着人们对应试教育弊端和教育规律的认识,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知识经济的初见端倪,以及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创新教育日渐成了教育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创新能力培养中最关键的两个因素是想象和个性。我们知道,在语文这一门学科中,文学是想象和个性的艺术,它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张扬个性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文学教育自然而然地得到了社会的重视。语文教育界也清醒地看到,加强文学教育,语文学科可以找准自己在这个时代的位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