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另一精神特质是崇尚宽厚、仁爱的美德,宽大为怀,反映出一种含弘光大、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形成独具民族特征的宽容意识。
中国古代文人把自然界的属性与人的品格修养联系起来,努力追求一种以主客和谐,主体内充为首要的人格精神,表现在行为上则为超然、旷达、淡泊、宁静、虚融,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一句话,“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在纷繁的宇宙之中,他们既站在自我的立场上来审视外物,努力从对方身上找到“自我”的影子,从而接纳对方;又站在外物(包括异化了的外物)的立场上来审视外物,努力从对方身上找到“非我”的依据,从而容忍对方,保持与对方的和谐共荣。当然这种接纳与容忍不是无原则地消极迎合,而是主体始终处于主体性地位,具有独立意识。接纳与容忍都不会影响主体自身的存在,是一种主体意识下的含融形态。含融的必然结果是孕育“大”,谓之“含大”。一方面,主体在不断地含融中自身内涵不断扩充;与此同时,与之亲和的外围世界也不断壮大起来,丰富起来。静态的“含融”与动态的“含大”是宽容意识的精髓所在。宽容意识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无数的德政、德治,迎来了一个个文化繁荣。
古人对宽容道结的悟解始于《周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内外都是地,其象坤厚。君子看到这个卦象顿生感念,厚才能载物,刻薄寡恩,狭隘不能载物,宽容厚道,才能容人容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地体深厚而能普载万物,德性广合而能久远无疆,它含育一切使之发扬光大,万物亨通畅达遍受滋养。君子效法大地,就应该像天地那样”无不持载。无不覆帱”,“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就要厚德载物。所谓厚德载物,就是宽厚兼容的精神,就是宽容意识。(www.xing528.com)
宽容意识,过去的语文教材一度对其重视不够。新教材编写开始关注这一传统文化命题。但从总体上看仍过于轻微,尤其是缺乏我们自己民族的作品。近读胡适的《容忍与自由》(见《胡适文集》第11册),才发现我国的现代文化并没有中断这一传统。当前无论从国内,还是国际形势看,现代社会都是一个多元社会,相互兼容,和平共处,平等互利,彼此共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语文教育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对学生加强宽容意识的培养。今天,我们倡导宽容意识有以下特殊意义:一是要破除偏执己见。改变唯我独尊的态度,放弃执著偏私的成见,以同情的态度去认识他人与他物。二是要废除自我中心。放弃狭隘的个人主义,拆除封闭的个人藩篱,开放自我,与他人他物建立平等和谐的公处关系。三是构建一种开放包容,带有万有性质的生态大一统。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彼此最大限度地接纳对方,世间万物共同成就一个互为依存、无穷极的生态系统。四是物物交感,产生和谐的同情。世间万物将各自的情意投射到外在的世界中去,与外物交互感应,产生和谐同情。用自己的“光泽”去笼罩万物的生命,而又不覆盖别人。这就是现代语文的宽容意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