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起点就是重视生命的价值,鼓舞人们积极地探索宇宙奥秘,倡导一种自强不息的君子行健精神。这种思想在后来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依靠语文的传承,大众的共育,不断光大,形成一种独具民族特征的生命意识。
中国古代文人对生命意识的觉悟可以上溯到先秦时期,“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古老的中华文化一开始就关注生命,认识到生命供养的自然规律,形成一种特有的生命意识。“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古人作易就是要用它来顺合万物的性质和自然命运的变化规律,表现出对生命的尊重。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传统文化观的定位一开始就把人的生命和人文精神统合在一起,中国古代的易学正是弘扬人文的开始,古人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由此观之,所谓生命意识绝不仅仅限于生命的保存,而更在于生命价值的实现,个性精神的张扬。“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一系列的精神活动(也是生命活动),充分说明我们传统文化的起点就是鼓舞人们孜孜不倦地探索宇宙奥秘。天的运行刚强劲健,君子因此不停地自我奋发图强。这种生命意识在后来民族文化的发展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弘扬,呈现出多元的文化形态:艰难困苦中则表现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格完善上则表现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实现理想的奋斗则表现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世道衰微之时则“硬着脊梁,无所屈挠”(朱熹);个人生命的各种际遇之中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生命意识既流溢着古老的文化传统之美,又在不同的时期折射出特有的时代光芒。(www.xing528.com)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传统名篇占有相当的份额,这些课文蕴含着传统文化中博大的生命意识。《劝学》的基本思想是“学不可以已”,君子应该广泛地学习,“日日参省”“善假于物”“锲而不舍”。荀子为什么要提倡“博学”呢?原来在他看来“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矣”,人性本恶,要弃恶从善,必须“日日参省”才能经年累月地进步,终而“圣心备矣”。这不正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生命意识吗?认识到生命活动的价值,并不断地通过生命活动来战胜自身的顽梗和业障。《游褒禅山记》通篇在于阐释“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一积极进取的命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则从逆境创造人才的角度,揭示无所屈膝,百折不挠的生命韧性。……人类文化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流动,向前发展的,关于生命意识的认识,并不只是古人的专利。《过万重山漫想》等一批现代文也在不同的层面上,表现着这一民族文化精神。传统文化的精要植根于现代语文的沃野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