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山林
歌德(1749-1832)是德国伟大的作家、诗人、思想家,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如果把世界文学史比作大厦的话,他是其中一根巨大的支柱。他一生著述甚丰,有《歌德全集》143卷传世,代表作有诗剧《浮士德》(写作过程延续60年)、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剧本《葛兹?冯?白里兴根》、自传《诗与真》等,还有《歌德谈话录》。
《歌德谈话录》是歌德在1823-1832年间与他的秘书爱克曼谈话的纪录,由爱克曼编辑而成。谈话录内容相当广泛,涉及政治、历史、哲学、宗教、美学、文艺、自然科学等领域。由于歌德学养渊深,智慧超群,所以无论谈到什么问题,他都能于轻松随意中吐露出独到的见解,闪射出天才的思想光芒。
歌德本来是以作家的身份著名于世的,但由于他对文艺问题的卓越见解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所以他在美学和文艺理论史上同样具有较高的、而且是不可取代的地位。德意志民族是世界上最长于思辨、最善于抽象思维的民族,康德、黑格尔就是其卓越的代表。德国哲学的突出特点是,不以客观“实在”为根基,而是试图在认识的过程中寻求“实在”的本源,即他们不从现实存在的具体事实出发,而是从特定的理念出发,在理念圈子里进行“高空作业”。歌德的文艺理论与之相反,他立足于生动具体的感性现象,依靠自己天才的直觉感悟事物,因而他的每一个思想都让人感到亲切、合理、自然,同时又感到深刻和新奇。人们惊奇他怎么能在大家司空见惯、习焉不察的地方闪现出那么独特新颖的思想。
例如,善于思辨、注重理论的德国人在欣赏某一文学艺术作品时,首先会想到作品表现了什么思想,体现了什么观念(类似于我们的总结主题思想),这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事情。因此,当人们读到歌德的皇皇巨著《浮士德》时,很自然地要问它体现了什么观念,但歌德对此不以为然。他说:“人们还来问我在《浮士德》里要体现的是什么观念,仿佛以为我自己懂得这是什么而且说得出来!从天上下来,通过世界,下到地狱,这当然不是空的,但这不是观念,而是动作情节的过程。此外,恶魔赌输了,而一个一直在迷途中挣扎、向较完善境界前进的人终于得到了解救,这当然是一个起作用的、可以解释许多问题的好思想,但这不是什么观念,不是全部戏剧乃至每一幕都以这种观念为根据。倘若我在《浮士德》里所描绘的那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生活能够用贯穿始终的观念这样一条细绳串在一起,那倒是一件绝妙的玩意儿哩!”(第147页)歌德的意思是说,《浮士德》的意蕴很微妙、很复杂、很丰富,绝不是某一抽象的“观念”所能概括、所能穷尽的。为什么呢?歌德作了进一步解释。他说:“作为诗人,我的方式并不是企图要体现某种抽象的东西。我把一些印象接受到内心里,而这些印象是感性的、生动的、可喜爱的、丰富多彩的,正如我的活跃的想象力所提供给我的那样。作为诗人,我所要做的事不过是用艺术方式把这些观照和印象融会贯通起来,加以润色,然后用生动的描绘把它们提供给听众或观众,使他们接受的印象和我自己原先所接受的相同。”(第147页)这段话从创作心理学角度告诉我们,他创作《浮士德》时并不是为了体现什么“观念”,而只是把自己从生活中得到的活生生的感受和体验,借助艺术形象传达出来,让读者通过艺术形象的接受,与作者心有灵犀一点通,感悟到作者复杂微妙的内心感受和体验。这时候读者与作者两心相通,默契无间,但却可意会不可言传,可神通不可语达。这是一种很高超、很美妙的境界,是真正的审美境界。说到底,美是一种活生生的、正在发生正在流动的、现在进行时的精神体验,它不可定义、不可解说,一旦把它固定、凝结在几个抽象的名词术语上,就等于扼杀了它的生命。所以歌德说:“我对美学家们不免要笑,笑他们自讨苦吃,想通过一些抽象名词,把我们叫做美的那种不可言说的东西化成一种概念。”(第132页)歌德的这一思想在当时不怎么被人理解,却被现代人广泛接受。20世纪西方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名言就与歌德的思想相通:“凡可以说的都可说清楚,凡不可说的就必须保持沉默。”可说的东西属于科学与思想,不可说的东西属于美,属于诗。
当然,作家的创作也并不是绝对地不表现“观念”。歌德说,如果我作为诗人,还想表现什么观念,我就用短诗来表现,例如我的动物变形和植物变形两种科学研究以及《遗嘱》之类的小诗;我自觉要力图表现“观念”的作品是小说,《情投意合》这部小说虽便于理解,但却不是我的较好的作品。因为他认为,“一部诗作愈莫测高深,愈不易凭知解力去理解,也就愈好。”(第147-148页)(www.xing528.com)
让我们对歌德以上的思想作一个总结:文学作品有的主要表现观念(思想),有的并不注重观念而主要表现印象(直觉的感性体验);表现观念的未必就是好作品,不表现观念的未必不是好作品;对于主要表现观念的作品,读者接受时可以提炼观念,对于不主要表现观念的作品,无论如何不能仅仅靠提炼观念的方法去把握它。
歌德的以上思想对我们当下的语文教学富有启发和指导意义。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往往忽视了文学自身的特质,而仅仅把它当作一般的文章来看待,把文学作品教学的课堂仅仅当作灌输语文知识和进行思想教育的场所。面对一篇(部)文学作品,眼中心中全是知识要点、思想意义,一切的努力全通向最后的中心思想的归纳:本文通过什么(题材)表现了什么(主题)。而这个主题思想又主要是政治、社会、思想、道德层面上的内容,至于文学作品中极为丰富极为微妙的心灵信息、情感信息、生命信息,则被遗漏了,遗忘了,遗失了,这实在是极大的遗憾。文艺作品中的心灵信息、情感信息、生命信息,也就是歌德所说的直觉的感性印象,正是文艺作品之所以成为文艺作品的本质所在,没有了它也就没有了文学。我们口头上常说语文课同时要上成审美教育课,要通过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美育,这种理论自觉非常可贵,但对于什么是审美,通过什么进行美育,却未必十分清楚。事实上,审美教育靠的正是文学作品中的心灵信息、情感信息、生命信息。读者面对作品,设身处地投入其中,通过感受和体验,心有所感,情有所动,意有所悟,与作品心心相印,情意相通,形神两忘,物我合一,全身心沉醉却又无可言说——这是什么?这就是审美。在这无言的感动之中,审美教育已经在悄悄进行。相反,如果离开了这些无言的心灵激动,而仅仅诉之于抽象的“观念”,那就绝对谈不上审美教育而只是思想政治教育了。这就等于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留下躯壳没了生命,买下盒子送还珍珠。笔者认为,这是文学作品教学的最大失误。
那么,文学作品教学就不需要归纳主题思想而只是引导学生沉醉其中体验和感悟吗?当然也不是。从歌德谈话可知,文学作品的意蕴包括两方面:思想和意味。有的作品意蕴主要体现为思想,有的主要体现为意味。对具体作品来说,二者可能各有侧重,但又不能绝对分开,否则,仅有思想而无意味就不成其为文学作品而只是一般的文章了。既然如此,对文学作品的把握,还是应该归纳主题的,即使意蕴主要体现为意味的作品,也可以通过抽象进行某种程度的概括。只是千万千万不可忘记,你抽象出来的思想并不是作品意蕴的全部,而且也可能不是文学作品的精华。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更重要的还是意味。意味,可意会不可言传,可神通不可语达,只能通过感受和体验在直觉中把握它,而不是通过理性分析去把握它。也就是说,对于文学作品的把握有两条途径:直觉感受和理性分析,后者以前者为基础、为前提,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鉴于中国国情,目前更需要加以强调的是前者。
前面说过,《歌德谈话录》内容极为丰富,本文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面介绍,而只是选取一点借题发挥,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一点自己的意见。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读者批评指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