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银行流动性风险与金融可持续发展

网络银行流动性风险与金融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这类对于流动性的更高要求自然也增加了网络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从种类来看,存款和贷款都会有“趋利性”的表现,趋利性是伴随流动性的增强而增强的。同时趋利性的表现也反映在期限的错配,产品结构发生了变化后将对产品的期限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对于期限的管理是流动性管理中的重要方面,因此这一差别也向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出了挑战。

网络银行流动性风险与金融可持续发展

在不改变流动性的定义,即一项资产的变现能力的情况下,可以比较传统银行和网络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的异同之处。流动性风险主要来自流动性供给和流动性需求的波动,包括结构、期限、数量等多方面。

一般而言,网络银行借助其便利性和高效率的工作方式能够吸引到许多有此需求的客户。近年来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网络银行发展速度、规模及数量都证明了这一点。在网络银行发展的短短几年中,存贷额度、产品数量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同时网络银行的发展也有其脆弱的一面,在发展的大背景下,也存在网络银行破产清算的现象。同时银行的经营业绩也并非一直稳步上升,这同样是人们所关心的一点。下面就从流动性风险的角度来研究网络银行和传统银行的区别。

本节中的货币对象考察的是一般意义上的货币,即国家的法定货币,并不将电子货币考虑在其中。主要因为:第一,电子货币尚未计入货币总量。第二,电子货币发行单位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目前的比重也比较小。因此本节在研究流动性风险及后续章节涉及的风险测量和案例分析中都是将传统货币作为观察对象的。一般我们将货币按照流动性划分为MO、M1、M2等,相应的货币政策也是针对上述的层次而进行的。而对网络银行的客户而言,不同货币工具的流动性差异日益缩小,各层次货币间的界限正在淡化。这类差异的缩小是由于技术的进步和转换速度的加快而使其流动性得到强化,简单来说,客户使用网络银行的目的就是希望获得更大的流动性。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网络银行内部信用变化的原因之一就是外部的货币需求发生了变化。同时这类对于流动性的更高要求自然也增加了网络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上面从便利程度的角度分析了网络银行流动性的风险。此外,交易费用也是流动性风险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网络银行的交易成本要比传统银行低廉,这一点不仅对银行来说是如此,对客户来说同样如此。从理论上看,在转换成本较低的情况下,各类银行产品之间就会有较大的可替代性,因此也就增加了不稳定的因素。由于交易费用的低廉,网络银行的用户比较愿意持有利率较高的产品,同时减少持有利率较低的产品。相应地,网络银行为了实现利润的经营目标,同样也会投资于收益较高的资产,因此在银行流动性需求和流动性供给两个方面都会体现出较大的波动性,这一点将在后续案例分析中得到相应的验证,从而较低的转换成本也促进了流动性的增强。(www.xing528.com)

当然从流动性来源和需求的交易成本来分析只是一个方面,这类分析还可以从流动性供求的数量、种类和期限结构分别展开。除了上述的交易成本是造成网络银行供求数量不稳的一个因素之外,发展速度同样也是一个原因。近几年是网络银行的一个高速发展期,其规模的增长速度要超过传统银行,但相应地也产生了一个问题,即在这个上升通道中,流动性供给和需求增长速度以及波动程度也是非常大的,最直观地表现在存贷款数量方面的不稳定。这样的供求不稳定常常会造成超额的供给或需求,这对银行来讲会引起直接经济损失和机会成本,严重的更能导致银行短期财务危机,甚至是破产清算。从种类来看,存款和贷款都会有“趋利性”的表现,趋利性是伴随流动性的增强而增强的。网络银行在理论上应该能够比传统银行提供更高的流动性,因此其产品结构分布也会和传统银行有所区别,这类区别将表现为非利率敏感的产品趋向于利率敏感型。同时趋利性的表现也反映在期限的错配,产品结构发生了变化后将对产品的期限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对于期限(或是久期)的管理是流动性管理中的重要方面,因此这一差别也向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出了挑战。

此外,由于以上所论述到的差异因素最终导致单个网络银行和传统银行平均水平的流动性需求波动呈现出较小的相关性,且流动性供给呈现负相关的特性。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资产有效分配来达到流动性波动最小化的目的,这也为流动性风险提供了管理工具。

除了以上的一些主要区别以外,影响流动性风险的因素还有许多。从银行内部和外部来看的话,还存在网络银行业务模式、客户消费习惯等因素,但在这里对这些因素就不展开分析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