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网络银行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它是一种“网络加银行业务经营管理”的模式,该概念是动态发展的,自从美国提出建立“信息高速公路”以来,网络已经从简单的计算机有线网络转变到“三网合一”,提供“3A”式服务已经不存在技术瓶颈。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进一步发展,将银行这一内部网络结构进行扩展,与国际互联网进行对接,形成了更大范围的银行网络。这提高了银行业务的工作效率、拓展了其地域规模,因此也就成为各国银行开展业务的重要平台和战略环节。更有甚者,认为网络银行将最终取代传统银行的地位,成为信息技术革命后新型金融中介机构,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网络银行经营至今一直处于经营业绩不稳定的状态,网络银行破产的案例也屡见不鲜,尤其是成立于1995年的全球首家网络银行—美国第一安全银行(SFNB)被收购后,引来了外界的更多关注,与此同时各国金融监管部门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也加强了对网络银行的监管。
中国加入WTO后,银行业和电信业分别从2005年和2006年开始逐步对外开放,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各大银行也纷纷“触网”,建立了自己的网络银行。纵观国外网络银行的发展史,大致可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萌芽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随着金融电子化和国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客观上要求银行将这些新技术运用于传统的经营管理,如内部的网络化管理,建立银行站点,提供在线服务等,该时期所有业务的开展大多依托于传统的分支机构,又称之为网上的传统银行业务,也就是说网络成为银行实现基本功能的另一个使用平台。
第二,形成期。以1995年10月全球首家网络银行—美国第一安全银行的建立和美国花旗银行第一次在因特网上设立自己的网站提供金融服务为标志,前者称之为纯因特网银行;而后者则称之为“水泥加鼠标”型银行。此外,还有以因特网为主的银行等组织模式。该时期银行所有业务的开展大多独立进行,当然,“水泥加鼠标”型银行(也称之为分支型因特网银行)亦可为其他非网上分支机构提供辅助性服务。
第三,成熟期。随着金融电子化和国际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经济中各行为主体,如家庭、厂商、政府、金融机构等实现了完全的(至少是很高程度的)电子化,网络经济的波动不会从根本上改变网络银行的发展趋势,金融产业的定位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已做好相应的调整。
(二)网络银行发展的主要模式
纵观世界各国网络银行的发展,大致有两种模式,即纯网络银行的发展模式和与传统银行相结合的网络银行发展模式。
纯网络银行又属于狭义的网络银行,一般没有分支机构、营业场所或自动柜员机,它只借助因特网来提供各种金融业务。纯网络银行的发展,以美国的印第安纳第一网络银行和休斯敦的康普银行为典型代表。它们采取了两种不同的经营方式,前者是全方位地开展金融服务,后者则注重特色化服务。纯网络银行是银行业革命的理想化境界,但由于其在经营中遇到困难,往往难以生存。比如,美国第一安全银行在开业三年以后于1998年10月被加拿大皇家银行财务集团收购。(www.xing528.com)
传统银行在发展网络银行业务时,一般采用两种方式,即收购现有的纯网络银行或建立自己的网络银行。采取收购现有的纯网络银行做法的主要有加拿大皇家银行,它于1998年10月以2000万美元收购了美国第一安全银行(不包括技术部门),不仅仅是为了盈利,而是有其战略目的的,即为了进入美国的金融零售业务市场,扩大在美国金融业的业务份额;可以利用该银行吸收的存款,投资于加拿大的中小企业,以获取收益。更重要的是,使加拿大皇家银行站在了网络银行发展的最前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传统银行采用建立自己的网络银行这种方式发展网络银行业务。最早开展网络银行业务的是美国威尔士·法戈银行。该银行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是美国最大的银行之一,分支机构分布于美国10个州。在1995年5月开始提供网络银行服务,至1997年年底,网络银行的客户已达43万,远远超过了美国第一安全银行。
20世纪90年代,银行兼并的浪潮席卷全球,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和瑞士等国都发生了银行业的大规模兼并。随着金融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网络银行也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2000年7月3日,西班牙乌诺·埃公司与爱尔兰互联网银行第一集团公司正式签约,组建业务范围覆盖全球的第一家网络银行—尤诺第一集团公司。两家公司的跨洋重组可谓强强联合,合并总值达15.8亿欧元。尤诺第一集团公司从2001年第一季度开始把业务范围覆盖到全欧洲以及南美国家。此外,还同新加坡海外联合银行签署了合约,以发展在亚洲的业务。尤诺第一集团公司的领导者称,两家公司的联手是为了迎合电子商务发展的新趋势,其最终目标是建立全球最大的网络金融服务体系。
从上面可以看出,西方国家网络银行的发展模式和方向。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明显地受到互联网与电子商务发展的促进。同时,金融创新是我国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面临的当务之急,而网络银行在经营理念、银行业务、管理以及市场等方面都存在着创新,故大力开拓网络银行业务已成为我国金融界发展战略的重点内容之一。
(三)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
纵观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可以发现全部采用了与传统银行相结合的网络银行发展模式。招商银行(以下简称招行)于1998年4月推出网上支付业务,随后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都推出了网络银行业务。自2001年开始,我国网络银行的业务量开始明显上升。2001年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网络银行业务交易金额已超过2万亿元,交易笔数达到831万笔,分别是2000年的3倍和12倍。2002年,在国内正式建立网站的商业银行为41家,其中中资银行31家;开展交易型网络银行业务的商业银行为31家,其中中资商业银行21家;网络银行的企业客户超过6万户,个人客户超过4000万户。网络银行业务交易额、交易笔数分别较上年增长218.3%和360.2%。
随着网络银行的发展,网络银行业务的种类不断丰富。传统商业银行可以提供的业务如今几乎都“转战”到网络银行。从转账、查账和在线支付为主的基本业务,到网上贷款、增值业务等新兴业务,再到股票、证券、基金和外汇等投资理财业务,客户通过网络银行办理都可以实现。中信银行还率先推出了网上代缴养老保险等新兴业务。由于网络银行的迅速发展,网络银行业务占整个银行业务的比重不断攀升。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中国农业银行致力于通过电子渠道促进柜台业务分流和全行的业务转型,提高电子支付使用率。
外资银行开始进入网络银行领域。目前,获准在中国开办网络银行业务的外资银行包括汇丰银行、东亚银行、渣打银行、恒生银行、花旗银行等。同时,自从2005年6月,由汇丰银行控股19.9%的交通银行在香港成功上市以来,我国各商业银行也纷纷加快了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和增资扩股的进程,如美洲银行斥资30亿美元购买建设银行9.9%的股权,高盛、德国安联和美国运通联合出资购买工商银行10%的股份,通用电气出资1亿美元购买深圳发展银行7.5%的股权等。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设立网站或开展交易性网络银行业务的银行数量增加,网络银行业务量在客户数和交易金额两个方面迅速增加;外资银行开始进入网络银行领域;网络银行业务种类、服务品种增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