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子名曰追:《十三经注疏正讹》研究与整理

金子名曰追:《十三经注疏正讹》研究与整理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史稿·儒林二》:(王鸣盛)弟子同县金曰追,字对扬。王昶《(嘉庆)直隶太仓州志》卷三十七:金曰追,字对扬,岁贡生。曹元弼《礼经学·流别第七》:其为校勘者:卢氏文弨有《仪礼详校》,金氏曰追有《仪礼经注疏正讹》。吾乡金子名曰追,号璞园,研究实学,好古而具深识,其于九经《正义》,旁及《孝经》、《论语》、《孟子》、《尔雅》,精心雠校,并有成书,统名曰《十三经注疏正讹》。

金子名曰追:《十三经注疏正讹》研究与整理

《清儒学案》卷七十七《西庄学案·西庄弟子·金先生曰追》:金曰追,字对扬,号璞园,嘉定人。诸生,受业于西庄,推为高第。读《十三经注疏》,每有所疑,随条辄录。《仪礼》讹脱较甚,先纂成《仪礼注疏正讹》十七卷。以朱子《通解》为主,附以宋杨复《图》,元敖继公《说》,元陈凤梧、明钟人杰两郑注本,并取吴江沈彤、山阴之说,考订详备。乾隆五十五年诏刊石经,阮文达分校《仪礼》,多采其说。(参《嘉定县志》)

清史稿·儒林二》:(王鸣盛)弟子同县金曰追,字对扬。诸生。深于九经正义,每有疑讹,随条辄录,先成《仪礼注疏正讹》十七卷。阮元奉诏校勘《仪礼》石经,多采其说。

王昶《(嘉庆)直隶太仓州志》卷三十七:金曰追,字对扬,岁贡生。为人端悫诚朴,博学能文,尤深经义。著《十三经注疏正讹》,其《仪礼正讹》已刊行世。

曹元弼《礼经学·流别第七》:其为校勘者:卢氏文弨有《仪礼详校》,金氏曰追有《仪礼经注疏正讹》。而阮氏元遍校《十三经注疏》,于《仪礼》尤详,集诸本异同,以唐石经宋严州本注景德本疏为主,综核诸家,校勘以阮氏为宗,解谊以胡氏为备。但阮书有校雠而无发正,胡书《士》、《昏》及《乡饮》以下四篇未成,余亦大纯,不免小疵。元弼不揆梼昧,赞而辨之,作《礼经校释》。

焦循《雕菰集》卷六《读书三十二赞·仪礼句读》(张稷若,名尔岐,济阳人)《仪礼章句》(吴中林名廷华,仁和人)《仪礼正讹》(金璞园名曰追,嘉定人):《仪礼》十七,读者苦难。明三百年,束之不观。蒿庵处士,继绝守残,考其脱误,二百余言。仁和吴民,审定益单,分章断句,顿失其繁。金子《正讹》,贾疏亦完。(www.xing528.com)

胡培翚《研六室文抄》卷七《仪礼经注校本书后》:汪君孟慈与余同官内史,以问学交,既又同官农部,出其考容夫先生《仪礼》经注校本示余。先生于经史无不通,著书十余种,其卓荦大者已刊布海内,固不藉是书以传。然培翚读其书,寻绎其意旨,则考核之精不容泯焉,乃为书其后曰:《仪礼》一经,自汉注、唐疏外,解者甚希。自宋王安石废罢,不立学官,而习者益希。沿及明季,版本传梓,讹文脱字,往往而是。国朝张稷若为《仪礼郑注句读》,始考正石本、监本误字。厥后若吴东壁之《仪礼疑义》、沈冠云之《仪礼小疏》、盛庸三之《仪礼集编》、戴东原之《辑仪礼集释》,皆纠正误字,而其专以校雠名编者,则有金璞园之《正讹》、浦声之《正字》、卢抱经之《详校》,至制府阮公《校勘记》出,益详且备。先生手校是书,自识云:乾隆四十四年,是时金浦之书尚未行世,吴沈之书亦未甚章显,先生独抱残守阙,丹黄订正,其扶明绝学之意何如耶?培翚以先生所校字,与诸家相参比,其中同者固多,先生固未见诸家之说……凡此诸条,深有功经义。乌乎!我朝诸儒于是经,订讹补脱,殆经十数家之搜考,至今日而此事大明,乃读先生书,尚多有诸家所未及者,益见经义渊邃如江海之藏,探之无尽,而是经由唐迄明,其颠倒错乱于冥心空腹者之手,视他经尤酷也。然十七篇文词古奥,而义例昭显,亲亲、尊尊之等杀存焉,未可任其稍有晦塞于其间,以致先圣制作之精意蔑如也。安得好学深思如先生者,为之尽发其覆也哉?

王鸣盛《仪礼经注疏正讹序》:《汉书·艺文志》于《礼》首列《古经》五十六卷,次列《经》十七篇,《古经》与十七篇文相似,而多三十九篇,盖以一篇为一卷也。十七篇者,高堂生所传,汉人谓之今礼,即今之《仪礼》也。后汉北海郑氏康成本传今文学,又兼采古文为之注,古文所多三十九篇,绝无师说,康成不注,遂无传焉。惟郑所注十七篇,由魏、晋迄唐初,贾公彦据黄庆、李孟悊之疏,为之正义,始得昭然大显于天下。吁!诸经中厪存而残缺多者,盖莫此为甚矣。乃自唐贞观而降,学者率尚词章,于《仪礼》一经每苦难读。至宋熙宁中,王安石始议罢之,不立学官,而道学诸公又喜谈德性,于制度文为一切置之不论,遂使十七篇传写镂刻之本,误文脱字较他经尤甚。虽张氏淳、杨氏复、敖氏继公类能究心于此,而亦殊多舛驳不纯。沿至明神宗时,监本误脱,益不可问矣。本朝以实学造士,于是经术大昌。昆山顾氏绛著《九经误字考》,校正十七篇经文凡若干条。他若济阳张尔岐之《句读》、山阴马之《易读》,校正经及注凡若干条,然犹未免有漏略者。吴江沈彤之《小疏》则惟校冠、昏、丧三篇,余皆未暇及。且疏者所以解经及注也,而此数家者皆未详校及此,犹或不无遗憾焉。吾乡金子名曰追,号璞园,研究实学,好古而具深识,其于九经《正义》,旁及《孝经》、《论语》、《孟子》、《尔雅》,精心雠校,并有成书,统名曰《十三经注疏正讹》。就中《仪礼正讹》十七卷尤为完备,以视诸家所得,不啻增而数倍之,其有功于经岂浅鲜哉?且夫读书之道,当求其实,欲求其实,必自精校始。不校者必不能读,不校不读,而动辄驾浮词,骋诡辨,坐长虚伪,甚无谓也。……曩者,丁酉秋,璞园曾以此编质予。明年戊戌夏,草草题数行而归之,意未尽也。越四年,璞园卒,祝予之叹,惘乎有余悲焉。张子式慎,字德华,吾乡名士也,夙昔受经于璞园。……乃谋刻其师之遗书,复奉以就正于予。予年衰目眊,嘉德华嗜学,能成其师之美,辍数日功,复为审核一周;会吾门有费生士玑,亦笃志穷经,适馆于予家,因相与商订,又改补十余事。而今而后,此经其可以毫发无遗憾矣哉!刻既竣,予遂详序其缘起如此。乾隆五十有二年,岁次丁未,孟冬之月,进士及第,通议大夫、光禄卿、前史官王鸣盛西庄氏,题于金阊门外洞泾草堂,时年六十有六。[1]

【注释】

[1]见陈鸿森辑《王鸣盛西庄遗文辑存》,载《嘉定王鸣盛全集》第11册,第421~423页;又见《湖海文传》卷二十,又见《(嘉庆)直隶太仓州志》卷五十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