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易例》二卷:惠栋解读《易》之精华

《易例》二卷:惠栋解读《易》之精华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易例》二卷,乃镕铸旧说,以发明《易》之本例,实为栋论《易》诸家发凡。嘉定钱大昕尝论:“宋、元以来说经之书,盈屋充栋,高者蔑古训以夸心得,下者袭人言以为己有。独惠氏世守古学,而栋所得尤精。拟诸前儒,当在何休、服虔之间,马融、赵岐辈不及也。”王昶《春融堂集》卷五十五《惠定宇先生墓志铭》:先生惠姓,讳栋,字定宇,号松厓,先世扶风人。

《易例》二卷:惠栋解读《易》之精华

清史稿·儒林二》:栋,字定宇。元和学生员。自幼笃志向学,家多藏书,日夜讲诵。于经史诸子、稗官野乘及七经毖纬之学,靡不津逮。小学本《尔雅》,六书本《说文》,余及《急就章》、《经典释文》,汉、魏碑碣,自《玉篇》、《广韵》而下,勿论也。乾隆十五年,诏举经明行修之士,陕甘总督尹继善、两江总督黄廷桂交章论荐。会大学士、九卿索所著书,未及呈进,罢归。栋于诸经熟洽贯串,谓诂训古字古音,非经师不能辨,作《九经古义》二十二卷。尤邃于《易》,其撰《易汉学》八卷,掇拾孟喜、虞翻、荀爽绪论,以见大凡。其末篇附以己意,发明汉《易》之理,以辨正河图、洛书、先天、太极之学。《易例》二卷,乃镕铸旧说,以发明《易》之本例,实为栋论《易》诸家发凡。其撰《周易述》二十三卷,以荀爽、虞翻为主,而参以郑康成、宋咸、干宝之说,约其旨为注,演其说为疏。书垂成而疾革,遂阙《革》至《未济》十五卦及《序卦》、《杂卦》两传,虽为未善之书,然汉学之绝者千有五百余年,至是而粲然复明。撰《明堂大道录》八卷、《禘说》二卷,谓禘行于明堂,明堂法本于《易》。《古文尚书考》二卷,辨郑康成所传之二十四篇为孔壁真古文,东晋晚出之二十五篇为伪。又撰《汉书补注》二十四卷、《王士祯精华录训纂》二十四卷、《九曜斋笔记》、《松崖文钞》诸书。嘉定钱大昕尝论:“宋、元以来说经之书,盈屋充栋,高者蔑古训以夸心得,下者袭人言以为己有。独惠氏世守古学,而栋所得尤精。拟诸前儒,当在何休、服虔之间,马融、赵岐辈不及也。”卒,年六十二。其弟子知名者,余萧客、江声最为纯实。

《清史列传·儒林传下一》:存目。[1]

陈黄中《东庄遗集》卷三《惠定宇墓志铭》:本朝中吴世族以经义名家、世取科第者,无虑十数家,其继世科之后,独抱遗经,远承绝学,则有吾友松崖惠君。盖其学醇行粹,所传者远,所积者厚,其实大声宏,非苟也。君讳栋,字定宇,松崖其自号也。先世扶风人,后从建炎南渡,居湖州,明嘉靖中又迁于吴。曾祖有声,始以经学教授,与同里徐枋以节义相尚。祖周惕,父士奇,仍世入词馆,有大名,世所谓老少,红豆先生者也。君世家学,弱冠补弟子员,即遍通诸经,于汉、唐说经诸家熟洽贯串,而《易》学尤邃。所著《周易述》一书,专宗汉说,历三十年,四五易稿,犹未卒业,其专心孤诣类如此。少,红豆前以修城毁家,君迁居城南,闭门读《易》,声彻户外。其世交多跻膴仕义,不一通书问,惟以授徒自给而已。两淮卢运使馆之官舍居三年,后以疾辞归。丁丑除夕,病中以书抵余,拳拳论学术、人才之升降,其识趣高迈,又雅不欲仅以经师自命也。夏侯胜有云:“经术明,取青紫如拾芥。”今观于君,其于经术明耶?否耶?乃所遇若是。使易其穷经之力,习场屋臭腐语数千言,固宜早取上第去,乃舍彼取此,为举世不为之学。晚岁一应公车征,且以为几得售矣,又未及,抵都,辄报罢。终身学汉人之学,曾不得一遭汉儒之遇,而处之固然,耿耿自信,不为穷达所移,斯可谓笃信善道之君子已。然君晚岁遇虽益蹇,名益高,四方士大夫过吴门者,咸以不识君为耻,人亦以小红豆称之。其所以绍门风者,盖不以爵,而以德也。君为人,通不随波,介不绝俗,为学广博无涯涘,于经史多所论著,有《九经古义》二十卷、《周易本义辨证》五卷、《易汉学》七卷、《古文尚书考》二卷、《左传补注》四卷、《明堂大道录》八卷、《禘说》二卷、《后汉书补注》十五卷、《续汉制考》一卷,其他如王尚书《精华录训纂》、汪钝翁《说铃注》,乃少时所著也。君以乾隆二十三年五月十二日卒,年六十二。……铭曰:群经赖汉仅得存,陋儒训诂增纷纭。经义经术殊途分,太清点缀翳浮云。拾渖剽窃夫已村,谈《易》理障尤蒙昏。辅嗣以降一律论,惟小红豆汉学尊。九师废《易》嗤河汾,卓尔大雅信不群。贯通象数追三坟,爝然不为俗学醺。独寻坠绪韦编温,荆榛卤莽勤芟耘。下帷著述轻玄,江公狗曲徒狺狺。遗书传后名弥芬,有求芳躅视斯文。

王昶《春融堂集》卷五十五《惠定宇先生墓志铭》:先生惠姓,讳栋,字定宇,号松厓,先世扶风人。九世祖伦,迁于吴。曾祖有声,与徐孝廉枋友善,以九经教授乡里。祖周惕,康熙辛未进士,由庶吉士改授密云县知县,工诗古文,著《易传》、《春秋问》、《三礼问》、《诗说》诸书。考士奇,康熙己丑进士,历官翰林院侍讲学士,两任广东学政,以通经训士,粤人至今诵之,著《易说》、《礼说》、《春秋说》、《大学说》、《交食举隅》、《琴篴理数考》、《红豆斋小草》诸书。先生生而凝静敦朴,好学不倦,好礼不变,以孝友忠信为坊表。年二十,补元和县学诸生。先是,学士从粤归,奏对不称旨,罚修镇江城,用罄其家。先生退居葑门之泮环巷,樵苏后爨,意豁如也。承其家学,于经史、诸子、稗官野乘及七经毖纬之学,无不肄业及之。经取注疏,史兼裴、张、小司马、颜籀、章怀之注,诸子若《庄》、《列》、《荀》、《扬》、《吕览》、《淮南》古注亦并及焉,而小学本《尔雅》,六书本《说文》,余及《急就章》、《经典释文》、汉魏碑碣,自《玉篇》、《广韵》而下勿论也。甲子乡试,以用《汉书》为考官所黜,由是息意进取。乾隆十六年,天子诏举经明行修之士,两江总督黄公廷桂、陕甘总督尹公继善咸以先生名上。会大学士、九卿索所著书,未及进,罢归。先生尝以顾氏炎武《左传补注》虽取《开成石经》较其同异,而义有未尽,因发明贾氏、昭氏之学,附以群经,作《补注》四卷。于《尚书》采摭《史记》、前、后《汉书》及群经注疏,以辨后出古文之伪,定郑康成之二十四篇非张霸伪造,为真古文;梅赜之二十五篇为伪古文,作《古文尚书考》二卷,爬罗剔抉,句梳字栉,摘其伪之由来,皆郝氏敬、阎氏若璩所未及,虽毛氏奇龄之《冤词》莫能解也。以范蔚宗《后汉书》因华峤而成书,古人嫌其缺略遗误,而《东观汉记》、谢承之书不存,取《初学记》、《艺文类聚》、《北堂书钞》、《太平御览》诸书,作《后汉书补注》十五卷。又以汉儒通经有家法,故五经师训诂之学皆由口授,古文古义非经师不能辨也。先生四世传经,恐日久失其句读,成《九经古义》二十卷。于《易》理尤精,著《易汉学》七卷、《周易述》二十卷,凡郑君之爻辰、虞翻之纳甲、荀谞之升降、京房之世应、飞伏暨六日七分、世轨之说,悉为疏通证明。由李氏之《集解》以及其余,而汉代易学灿然。又撰《易微言》二卷、《易例》二卷以阐明之。又因学《易》而悟明堂之法,作《明堂大道录》八卷、《禘说》二卷,发圣人飨帝飨亲之至意,谓古之明堂、治朝、太庙、灵台、辟雍咸在其间。考之《尧典》、《春秋》、《月令》、《王制》无不合也。少嗜新城王尚书《精华录》,为《训纂》二十四卷,搜采博洽,贯串掌故,亦为世所传。先生生康熙三十六年丁丑十月初五日,终乾隆二十三年戊寅五月二十二日,年六十有二。……余弱冠游诸公间,因得问业于先生。及丙子、丁丑,先生与余又同客卢运使见曾所,益得尽读先生所著,尝与华亭沈上舍大成手抄而校正之,故知先生之学之根抵,莫余为详。呜呼!自孔、贾奉敕作正义,而汉、魏、六朝老师宿儒专门名家之说并废。又近时吴中何氏焯、汪氏份以时文倡导学者,而经术益衰。先生生数千载后,躭思旁讯,探古训不传之秘,以求圣贤之微言大义,于是吴江沈君彤、长洲余君萧客、朱君楷、江君声等先后羽翼之,流风所煽,海内人士无不重通经,通经无不知信古,而其端自先生发之,可谓豪杰之士矣!因取陆淳、施士丐、孙复之例,称先生以刻于石。(下略)

彭启丰《芝庭诗文稿》文稿卷四《惠征君传》:君名栋,字定宇,元和诸生,惠学士仲孺先生之子也。自幼志承家学,稽古不怠……卒年六十二。子三人:承绪、承跗、承萼。旧史氏曰:班史传儒林,谓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禄利之路然也。惠君淡于仕进,而穷经以终其身。盖学汉儒之学,而不志汉儒之志者。

钱大昕《潜研堂集》文集卷三十九《惠先生栋传》:惠先生栋,字定宇,号松厓,侍读学士士奇之次子。初为吴江学生员,复改归元和籍。自幼笃志向学,家多藏书,日夜讲诵,自经史、诸子、百家杂说、释道二藏,靡不津逮。父友临川李公绂,一见奇之,曰:仲孺有子矣。学士视学粤东,先生从之任所,粤中高才生苏珥、罗天尺、何梦瑶、陈海六时称“惠门四子”,常入署讲论文艺,与先生为莫逆交。至于学问该洽,则四子皆自以远不逮也。及学士毁家修城,先生往来京口,饥寒困顿,甚于寒素。遭两丧,不以贫废礼。中年课徒自给,陋巷屡空,处之坦如。雅爱典籍,得一善本,倾囊弗惜。或借读手钞,校勘精审,于古书之真伪了然若辨黑白。乾隆十五年诏举经明行修之士,总督尹文端公、黄文襄公交章论荐,有博通经史,学有渊源之称。然先生于两公非有半面识也。年五十后,专心经术,尤邃于《易》,谓宣尼作《十翼》,其微言大义七十子之徒相传,至汉犹有存者。自王弼兴而汉学亡,幸存其略于李氏《集解》中。精研三十年,引伸触类,始得贯通其旨,乃撰次《周易述》一编,专宗虞仲翔,参以荀、郑诸家之义,约其旨为注,演其说为疏,汉学之绝者千有五百余年,至是而粲然复章矣。书垂成而疾革,遂阙《革》至《未济》十五卦及《序卦》、《杂卦》二篇,然先生之绪言具在,好学深思之士因其义例,推而演之,阙者尚可补也。孔氏正义据马融、陆绩说,以爻辞为周公所作,与郑学异。其所执者,《明夷》六五云“箕子”,《升》六四云“王用享岐山”,皆文王后事也。先生独能辨之,于《明夷》之五曰:“‘箕子’当从古文作‘其子’,其古音亥,亦作萁。刘向云:今易萁子作荄兹。荀爽据以为说,读萁子为荄兹,其与亥子与兹文异而音义同。……”于《升》之四曰:“文王爻辞,皆据夏、商之制,《春秋传》引《夏书》‘惟彼陶唐,帅彼天常,有此冀方’,服虔云:‘尧居冀州,虞夏因之,《禹贡》冀州治梁及岐。’《尔雅》云:‘梁山,晋望也。’诸侯三望,天子四望,梁山为晋望,明梁岐皆冀州之望,此王谓夏后氏受命告祭,非文王也。”其说《乾》之“四德”曰:“元者,天地之始。《说文》元从一,‘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生万物。’《乾》之初九,积善在下,阳气始生,东方为仁,故云‘善之长’。阴阳交而后亨,《乾》之九二当上升,《坤》五为天子,故《文言》再言君德。经凡言亨者,皆谓乾坤交也。《乾》六爻,二、四、上匪正,《坤》六爻,初、三、五匪正,乾变坤化,六爻皆正,成两既济。故云‘各正性命,保合太和’。和即利,正即贞也。经凡言利贞者,皆爻当位,或变之正,或刚柔相易,惟《既济》一卦,六爻皆正,故云‘刚柔正而位当’,《杂卦》篇所谓‘既济,定也’。卦具四德者七,乾坤变化而成两《既济》,《屯》三爻变,《革》四爻变,皆成《既济》,《随》三四易位成《既济》,《无妄》三四易位,上爻又变而成《既济》,《临》二升居五位,三爻又变而成《既济》,故皆言元亨利贞也。”……又因学《易》而悟明堂之法,撰《明堂大道录》八卷、《禘说》二卷。……又有《易汉学》七卷,《易例》二卷,皆推演古义,针砭俗说,有益于学者。于《书》有《古文尚书考》二卷,谓:“孔壁中古文得多十六篇,内有《九共》九篇,析之为二十四,郑康成所传之二十四篇,即孔壁真古文。东晋晚出之二十五篇,与《汉书》不合,可决其伪。唐人诋郑所传为张霸伪造者,妄也。今文《太誓》三篇,其略见于《太史公书》,史公从安国问故,其载当可信。唐人尊信晚出之《太誓》,而以今文《太誓》为伪,亦非也。”于《春秋》有《左传补注》六卷,自序云:“尝见郑康成之《周礼》,韦弘嗣之《国语》,纯采先儒之说,末乃下以己意,令学者审其异同。杜元凯《春秋集解》,虽根本前修,而不著其说,又其持论间与诸儒相违,于是乐逊《序义》、刘炫《规过》之书出焉。今刺取经传,附以先世遗闻,宗韦、郑之遗,前修不掩,效乐、刘之意,有失必规。而于古今文之同异,辨之尤悉云。”……又撰《九经古义》十六卷,讨论古字古言,以博异闻,正俗学。益都李进士文藻见其书而善之,为锓板粤中,李与先生亦素不相识也。予尝论宋、元以来,说经之书盈屋充栋,高者蔑弃古训,自夸心得,下者剿袭人言以为己有,儒林之名徒为空疏藏拙之地,独惠氏世守古学,而先生所得尤深,拟诸汉儒,当在何邵公、服子慎之间,马融、赵岐辈不能及也。先生少时已好撰述,有《王文简公精华录训纂》二十四卷,盛行于世,论者以为过于任渊之注山谷、李壁之注荆公焉。有《太上感应篇注》二卷,证其为魏、晋人所作,亦经好事刊刻。又有《后汉书补注》十五卷、《九曜斋笔记》二卷、《松厓笔记》二卷,予皆见之。其《周易本义辩证》五卷、《松厓文抄》二卷及《诸史会最》、《竹南漫录》,则未之见也。其弟子知名者,江声、余萧客皆布衣,通经学,江于《尚书》用功尤专云。先生卒于戊寅五月,年六十有二。

阮元《儒林传稿》卷二、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卷二、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卷三十三、钱林《文献征存录》卷五、唐鉴《学案小识》卷十二《经学学案》皆有传,存目。

惠栋《松崖文抄》卷一《易汉学自序》:六经定于孔子,毁于秦,传于汉。汉学之亡久矣,独《诗》、《礼》、《公羊》犹存,毛、郑、何三家《春秋》为杜氏所乱,《尚书》为伪孔氏所乱,《易经》为王氏所乱。杜氏虽有更定,大校同于贾、服;伪孔氏则杂采马、王之说,汉学虽亡而未尽亡也。惟王辅嗣以假象说《易》,根本黄、老,而汉经师之义荡然无复有存者矣。故宋人赵紫芝有诗云:“辅嗣《易》行无汉学,玄晖诗变有唐风。”盖实录也。栋曾王父朴庵先生,尝闵汉学之不存也,取李氏《易解》所载者,参众说而为之传。天、崇之际,遭乱散佚,以其说口授王父。王父授之先君子,先君子于是成《易说》六卷。又尝欲别撰汉经师说《易》之源流,而未暇也。栋趋庭之际,习闻余论,左右采获,成书七卷。自孟长卿以下,五家之《易》,异流同源,其说略备。呜呼!先君子即世三年矣,以栋之不才,何敢辄议著述?然以四世之学,上承先汉,存什一于千百,庶后之思汉学者犹知取证,且使吾子孙无忘旧业云。是为序。

惠栋《松崖文抄》卷一《古文尚书考自序》:孔安国古文五十八篇,汉世未尝亡也。三十四篇与伏生同,二十四篇增多之数,篇名具在。刘歆造《三统历》,班固作《律历志》,郑康成注《尚书序》皆得引之,特以当日未立于学宫,故贾逵、马融等虽传孔学,不传逸篇。融作《书序》,亦云逸十六篇,绝无师说(十六篇内,《九共》九篇,故二十四)。盖汉重家学,习《尚书》者皆以二十九篇为备(伏生二十八篇,《太誓》后得,故二十九。刘歆移书太常曰:“抑此三学,以《尚书》为备。”臣瓒曰:“当时学者谓《尚书》唯有二十八篇,不知本有百篇也。三学谓《逸礼》、《尚书》、《左传》。”)。于时虽有孔壁之文,亦止谓之《逸书》,无传之者(服虔《左传解谊》以《毛诗·都人士》首章为逸诗,以未立于学宫故也)。然其书已入中秘,是以刘向校古文得录其篇,著于《别录》。至东京时,惟亡《武成》一篇,而《艺文志》所载五十七篇而已(刘向《别录》五十八篇)。其所逸十六篇,当时学者咸能案其篇目,举其遗文,虽无章句训故之学,翕然皆知为孔氏之逸书也。或曰:“古文出于晋世,若两汉先尝备具,何以《书传》所引《大甲》、《说命》诸篇,汉儒群目为逸书欤?”曰:今世所谓古文者乃梅赜之书,非壁中之文也。赜采摭传记,作为古文,以绐后世。后世儒者靡然信从,于是东晋之古文出,而西汉之古文亡矣。孔氏之书,不特文与梅氏绝异,而其篇次亦殊。愚既备著其目,复为条其说于左方,以与识古君子共证焉。

沈彤《果堂集》卷五《古文尚书考序》:辨东晋所出《古文尚书》之伪者,自赵宋而来,约有两端:曰文从字顺而易读,曰掇拾传记而无遗。前之说,则云读以今文者之删添,与传者之私窜,足以解之。后之说则云传记之征引,自多古文者,足以解之。皆不得谓挟持有故也。吾友惠君定宇淹通经史,于“五经”并宗汉学,著述多而可传。其《古文尚书考》二卷,能据真古文而辨后出者之伪。大指言:郑康成所述二十四篇之目,见于唐《正义》者,即《汉·艺文志》之十六篇。刘歆、班固以为孔安国所得古文无异词。自梅赜奏古文二十五篇列诸官学,孔颖达乃以二十四篇为张霸所造,遂合梅书,杂古经而大行。是谓伪其真而真其伪。余惟班之《艺文志》即刘之《七略》。刘在成、哀间领校秘书,班在显宗时典其职,于所谓十六篇者,皆亲见其文,而载之于书。十六而为二十四,郑析其《九共》一篇为九耳。若张霸所造,乃百两篇,且当时即以乖秘书见黜。然则郑之二十四篇,非张霸伪书,而为真古文可决也。郑之二十四篇为真古文,则梅之二十五篇为伪古文亦可决也。夫二十五篇之古文非不依于义理,顾后儒之作虽精醇,不可以混淆圣籍。杨子、文中子之拟经,皆谓之“僭”,况以伪乱真者?故欲尊古经,必辨后出者之伪,而欲辨后出者之伪,必据其前之真者而后可。此定宇之书所由高出群言邪?得是而后出古文之为伪,虽素悦其理而信之者,亦无以为之解;而所谓足以解者,皆转而为浮说矣。太原阎百诗,近儒之博且精者,著《尚书古文疏证》五卷,先得定宇之指,定宇书不谋而与之合,文词未及其半,而辨证益明,条贯亦益清云。定宇曰:别自古文真伪,如易牙之辨淄渑,且以平心易气出之。虽笃信梅书者,亦当转而致思也。

钱大昕《潜研堂集》文集卷二十四《古文尚书考序》:《古文尚书》出于东晋,江左诸儒靡然从之,而河北犹守郑氏古义。唐初修《正义》,始专用梅氏一家之学。宋讫明,攻其伪者多矣,而终无以窒信《古文》者之口。其故有三,谓晚出书为伪,则并壁中书而疑之,不知东晋之古文自伪,西汉之古文自真也。谓梅本不可信,则郑本当可信,又疑其出于张霸,不知郑所受于贾、马者,即孔安国之古文,不特非张霸书,并非欧阳、夏侯本也。孔壁本有《太誓》,与今文同,太史公所载,许叔重所引,郑康成所注,皆真《太誓》也。自梅书别有《太誓》,乃以旧《太誓》属之今文。东晋之《太誓》固伪,西汉之《太誓》则非伪也。且安国为武帝博士,所传授即伏生二十九篇,其后得壁中书以今文读之。字句或异,因别为说,以授都尉朝等,由是《尚书》有孔氏之学。其增多十六篇,虽定其文,而无其说,故马季长云,“逸十六篇,绝无师说”也。诚知安国之真古文,则知增多者十六篇,别之为二十四篇,而断非二十五篇。安国所说者,仍二十九篇,别之为三十四篇,而断无五十八篇之《传》。此千四百余年未决之疑,而惠松崖先生独一一证成之,其有功于壁经甚大。先是,太原阎征士百诗著书数十万言,其义多与先生暗合,而于《太誓》,犹沿唐人《正义》之误,未若先生之精而约也。今士大夫多尊崇汉学,实出先生绪论。其所撰述,都次第刊行,独是编伏而未出。顷宋生子尚得之江处士艮庭许,亟梓商传之。而属序于予。予弱冠时,谒先生于泮环巷宅,与论《易》义,更仆不倦,盖谬以予为可与道古者。忽忽卅余载,楹书犹在,而典型日远。缀名简末,感慨系之。乾隆壬子三月既望序。(www.xing528.com)

卢文弨《抱经堂文集》卷二《九经古义序》:《九经古义》十六卷,吴征士惠松厓(栋)先生之所著也。凡文之义,多生于形与声。汉人去古未远,其所见多古字,其习读多古音,故其所训诂要于本旨为近,虽有失焉者,寡矣。唐之为《释文》、为正义者,其于古训亦即不能尽通,而犹间引其说,不尽废也。至有宋诸儒出,始以其所得乎天之理,微会冥契,独辟窔奥,不循旧解。其精者固不可易,然名物、象数、声音、文字之学多略焉。近世学者安于记诵辞章之习,但知发策决科为务。与之言古训,骇然以为迂晦而难通,塞耳而不能听也。嗟乎,此学问之所以日入于靡烂,而有“终身读书、不识一字”之诮也乎?今读征君此书,单词片义,具有证据,正非曲徇古人,后之士犹可于此得古音焉,求古义焉,是古人之功臣而今人之硕师也。为性理之学者,或视此为糟粕。然虚则易岐,实则难假,承学之士要必于此问涂,庶乎可终身不惑也。余十数年前见是书,即为之商略体例、校订讹字,而还之征君之子承绪。洎余自湖南归,复从乞借抄,携之京师。嘉定钱学士莘楣(大昕)、历城周进士书愚(永年)各录一本以去。而余转鹿鹿未能卒业,至今春,赖友朋之力始得录全,计元本之在余箧中又五年所矣。书此以见岁月之空驰,而读书能不间断诚难也,且以志余愧云。时乾隆三十八年仲春旬有二日。

王鸣盛《蛾术编》卷三“惠氏易”条:惠氏士奇,字天牧,号半农,吴县人。康熙己丑进士,官翰林院侍读学士。力宗古义,所著《易说》,独得汉《易》之传。子栋字定宇,号松厓,乾隆辛未荐举经学。恨王辅嗣以假象说《易》,根本老氏之虚玄,而汉经师之业不存也。于李鼎祚《集解》取虞翻之说,以上溯孟喜,推明卦气,衍以纳甲,作《周易述》二十卷。其第七卷下经自《鼎卦》以下阙,第八卷全阙,第十卷彖下传自《鼎卦》以下阙,第十四卷象下传自《鼎卦》以下阙,第二十卷《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并阙。门人江藩,号郑堂,补之,然后虞氏之说明,而孟氏之学亦卓有端绪。其《周易述》,好事者已刻之,而补则尚未刻也。又别撰汉经师说《易》之原流,作《易汉学》七卷,曰孟长卿,曰虞仲翔,曰京君明,曰郑康成,曰荀慈明,其意以虞氏《易》即孟氏《易》,京虽亲受业于孟,而书已失传,故反次于虞。郑注《易》最在后,老耄昏忘,道涂倥偬,故不能密也。荀爽最后出,而推阐独精,故特进之,附于五家之末。又《易微言》二卷、《易例》二卷、《明堂大道录》八卷、《禘说》二卷,皆已刻,而《微言》等繁其名称,宜归并省,语亦辗转抽演,反有入于多岐者。明堂与禘,应让郑氏专家,强说亦无取。

章太炎《检论·清儒》:吴始惠栋,其学好博而尊闻。皖南始江永、戴震,综形名,任裁断。此其所异也。先栋时有何焯、陈景云、沈德潜,皆尚洽通,杂治经史文辞。至栋,承其父士奇学,揖志经术,撰《九经古义》、《周易述》、《明堂大道录》、《古文尚书考》、《左传补注》,始精眇,不惑于闻;然亦泛滥百家,尝注《后汉书》及王士祯诗,其余笔语尤案。栋弟子有江声、余萧客。声为《尚书集注音疏》,萧客为《古经解钩沉》,大共笃于尊信,缀次古义,鲜下己见。而王鸣盛、钱大昕亦被其风,稍益发舒。教于扬州,则汪中、刘台拱、李惇、贾田祖,以次兴起。萧客弟子甘泉江藩,复缵续《周易述》。皆陈义尔雅,渊乎古训是则者也。……初,大湖之滨,苏、常、松江、大仓诸邑,其民佚丽。自晚明以来,憙为文辞比兴,饮食会同,以博依相问难,故好刘览而无纪纲,其流遍江之南北。惠栋兴,犹尚该洽百氏,乐文采者相与依违之。

龚向农《经学通论》卷四:惠定宇《易》学倾动一世。平心而论,所撰《易汉学》有存古之功;孟氏、京氏虽入于术数,然自是古学学者所当知也;所撰《周易述》渊博古雅,其改《明夷》六五之“箕子”为“其子”,而读为“亥子”,则大谬也。(下略)[2]

杨向奎《清人学案新编·三惠学案》:清代朴学正统,本来是通过古字古音以明古训,因古训以明经。此风顾亭林开其端,惠士奇畅其流,至惠栋、戴震、钱大昕而张大其帜,段玉裁、孔广森、王念孙时遂臻极盛。惠栋曾订正《易经》七十余字,以复古字。虽然,惠氏治《易》专宗汉学,而以《虞氏易》为主,但《虞氏易》实多不通,因之惠氏说《易》亦多谬误,以致陈澧于《东塾读书记》中指出“《虞氏易》多不可通”,“虞氏所言卦象尤多纤巧”(卷四《易》)对于惠氏《易》学也曾指出,“惠氏好改经字……而自伸其说,卒之乖舛叠见,岂能掩尽天下之目哉!”(同上)因案汉《易》而改字,实属拙劣,惠氏治《易》类此者多,陈澧所言尚非其尤者。……在学术史上惠栋曾被誉为清代朴学之大师,有关《易》学诸作,更为时人所推崇。我们已经指出,就思想体系言,他出入谶纬儒道之间,企图以神学代理学的思想家顾亭林曾提倡“经学即理学”,惠栋则以为谶纬即经学,而以为道教经典可以赞翼经学,这是西汉今文经学的传统。虽然惠栋在提倡古文经。亭林、定宇也都反对理学;惠定宇之所谓“理”,不同于宋代理学家之所谓“理”,他采取了法家的见解,尤其是“韩非子”的见解,“理”的概念平实了,合理了,免去了神秘的宗教气息。这当然会发生积极的影响。戴震是反理学的思想家,他对于“理”字解实,也朴素平实,肯定受有惠栋的影响。惠栋关于“理”的“兼两”含义,是富有启发性的学说,这是对灭人欲而兴天理说的反击,是反理学的中心思想。但我们说,理学有应当批判处,但亦有其不可及处,就哲学思潮之发展言,理学是一个高峰,他们之中的大程一派的宇宙观是可取的,赞美我们的宇宙,爱护我们的宇宙,是人类永远的课题。用考据代替理学,亦“由真返俗”之一环,他日“反俗成真”,代替考据者,有晚清之今文经学。在学术方法上,惠栋强调了荀子一派所主张“积”的学说及“以类行杂”的方法。“积”是积累,他从积累的观点出发,发挥了“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起于足下”的道理。积则有成,否则无成,他本人之所以成为渊博学者,也是和这种主张分不开的。他也鼓吹“以类行杂”和“以一持万”的工作方法,这都是荀子的主张。所谓类与杂,一与万,是在复杂的事物中归纳出条理,然后以条理驾驭万事万物。所以荀子批判思孟学派的五行说时,说他们“僻违而无类”,“无类”也就是没有条理。“一”是规矩,荀子说,“五寸之矩,尽天下之方也”。是说一个准则可以衡量无数的方形。这个道理应用到治国,即以法来衡天下。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曾经有许多设施是“以一行万”及“以类行杂”的具体表现。清代汉学家用此方法治学,杂和万,是用多少条杂乱无章的材料,加以排比而求出一种规律来。顾亭林的《日知录》是这方面的最好说明,汉学家都长于此道。[3]

今按:乾嘉考据学向有吴、皖之分。吴派以惠栋为宗,皖派以戴震为祖。二派又有求古、求是之别。近代以降学人多扬皖抑吴,戴学被鼓吹为正统派之主流学术,戴震亦被拔高为反理学之思想家。其实,就治学态度而论,更应该扬吴抑皖。经学历来反对过度诠释,反对穿凿附会,更反对所谓的创新。我们不应以现代学术标准衡量古代学术,对经学尤其如此。

【注释】

[1]详见中华书局本第17册,第5468~5469页。

[2]见林庆彰主编《民国时期经学丛书》第二辑第1册,第120~123页。今按:龚向农此处抄袭陈澧《东塾读书记》之说。民国时期经学研究的总体水平不高,足以名家者屈指可数,此期经学著作多剿袭清代经学家的相关论述。

[3]杨向奎《清儒学案新编》第三卷,第117~13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