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儒学案》卷一九六《诸儒学案二·王先生尔膂》:王尔膂,字襄哉,号止庵,一号泡斋,掖县人。诸生。自幼开敏,笃学好古,卓尔不群,老师宿儒,咸惊叹以为不可及。于书无所不读,尤邃于经史。经宗汉学,尝云:“郑夹漈谓‘汉人穷经而经亡’,此言大非。汉儒有家法,七十子之微言大义赖汉以存。穷经而经亡,当在魏、晋以后。盖荀、虞之《易》乱于王辅嗣,马、郑之《书》亡于伪孔氏,贾、服之《春秋》淆于杜元凯。其幸存者,毛、郑之《诗》,何氏之《公羊》,郑氏之‘三礼’耳。穷经当以毛、何、郑为主,而参以六朝、唐、宋、元、明诸儒,择其善而折衷焉,庶乎可矣。”其读史也,以正史为主,而旁证以外史。如《前》、《后汉》外有荀悦、袁宏《两汉纪》,《三国志》外有萧常《续后汉书》、谢陛《季汉书》,《晋书》外有崔鸿《十六国春秋》,《南北史》、《宋》、《齐》、《梁》、《陈》、《隋》诸书外有许嵩《建康实录》,《新唐书》外有刘昫《旧唐书》、范祖禹《唐鉴》,《五代史》外有尹洙《五代春秋》,范垧、林禹《吴越备史》,句延庆《锦里耆旧传》,马令、陆游《南唐书》,《宋史》外北宋有王称《东都事略》,曾巩《隆平集》,南宋有李心传(当作徐梦莘——引者)《三朝北盟汇编》,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徐梦莘(当作李心传——引者)《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元史》外有苏天爵《名臣事略》。凡此诸史,皆当参互考订,以知其得失。其持论可谓博而笃矣。著有《止庵诗》、《泡斋集》。(参《山左诗钞·小传》、《汉学师承记》。)
《清史列传·儒林传下一》:时掖县王尔膂,字襄哉,诸生。邃于经史,其治经以毛、郑之《诗》,何氏之《公羊》、郑氏之“三礼”为主,著有《泡斋集》。[1]
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卷一:(马骕)同时有王尔膂,字襄哉,号止庵,一号泡斋,掖县诸生。读经宗汉学,以为郑夹漈谓“汉人穷经而经亡”,此言大非。汉儒有家法,七十子之大义,赖汉以存。穷经而经亡,当在魏、晋以后。盖荀、虞之《易》乱于王辅嗣,马、郑之《书》亡于伪孔氏,贾、服之《春秋》淆于杜元凯。其幸存者,毛、郑之《诗》,何氏之《公羊》,郑氏之“三礼”耳。穷经当以毛、何、郑为主,然后参以六朝、唐、宋、元、明诸儒,择其善而折衷焉,庶乎可矣。其论读史也,以正史为主,而旁证以外史。如《前》、《后汉》外有荀悦、袁宏《两汉纪》,《三国志》外有萧常《续汉书》、谢陛《季汉书》,《晋书》外有崔鸿《十六国春秋》,《南北史》、《宋》、《齐》、《梁》、《陈》、《隋》诸书外有许嵩《建康实录》,《新唐书》外有刘昫《旧唐书》、范祖禹《唐鉴》,《五代史》外有尹洙《五代春秋》、范垧、林禹《吴越备史》、句延庆《锦里耆旧传》、马令、陆游《南唐书》,《宋史》外北宋有王称《东都事略》、曾巩《隆平集》,南宋有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徐梦莘《北盟会编》、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元史》外有苏天爵《名臣事略》。凡此诸书,皆当参互考订,以知其得失。亦一时之学者也。[2]
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卷三十二:存目。
毛贽《勺亭识小录》卷七:襄哉浮沉诸生,中迄未一当,乃其诗词赡美,秀外慧中,翩翩然如翔禽之有羽毛,衣服之有绮穀,倘所谓有别才者也。
王尔膂《送赵赤霞赴任镇江》诗:御屏久已姓名扬,暂借清风肃射堂。骥足长驱千里月,熊车东践四时霜。江山领略书生色,琴鹤追随别有香。屈指田辕登帝阕,伫看佳宴锡明光。(www.xing528.com)
今按:宋儒郑樵云:“秦人焚经而经存,汉人穷经而经亡。”此乃怪异之论,王氏驳之甚当。王氏认为,穷经以汉儒为主,以六朝以下诸家之说为辅;读史以正史为主,以外史为旁证,持论甚醇正。清代文人大致分为四类,即经世、义理、考据、辞章。高明者一以贯之,俨然旷代大儒;兼有两类以上者已不多见。王氏邃于正经正史,又有诗文集行世,于儒林之中亦属铮铮者矣。
【注释】
[1]见中华书局本第17册,第5445页。
[2]今按:《清儒学案》此条因袭《汉学师承记》之文,以抄为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