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主要解决教师对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问题,特别是知识的有序建构和有效传授问题,所以其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效果。我们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形成如下的有效课堂推进逻辑。
(一)课前驱动,夯实学生“基础学力”
即学生课前梳理文本、吸收知识,做到文本驱动的目标专一化、梳理有序化、表达简约化、集成结构化,夯实学生“基础学力”。
将知识梳理这个环节交给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不是没有教师指导的放羊式自学,而是教师在专业有序的框架下梳理、编写课前学生自主学习的文本,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以填空的方式有序地学习并完成这个知识梳理的自学文本。这样,可以保证学生的课前学习有目标、有结构。
教师的编辑文本是知识梳理的关键,而目前不少教师的知识梳理是“炒冷饭”式的梳理,没有对知识重新整合加工,导致学生出现了“一听就懂,一考就不会”的现象。这实际上是对学生“知识储存”与“知识提取”策略的关注不够。学生储存知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用知识”,而知识运用程度的高低取决于是否有效地提取了知识。
教师要从有利于学生提取学科知识的角度来审视学生储存学科知识的方法,实现目标专一化;将提取学科知识的方法与策略,融入学生原有的储存知识的方法与策略之中,做到梳理有序化;将提取的知识内容通过简单的填空文本提炼出来,使知识的表达简约化;将学科知识按照一定的结构进行储存,做到知识的集成结构化,从而使学生的知识提取路径体系化,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效率。
(二)课堂互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即课堂上学生同学同练、内化知识,创设载体“互动”,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开放化、问题阶梯化、剖析模板化,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完成课前驱动的课堂上,学生分成6至8人的学习小组,以自主合作的方式研讨知识梳理的文本,教师适当参与并点拨。小组知识释疑之后,教师以有序的阶梯式典型例题为载体,创设小组式当堂同学同练同研讨的学习情境,教师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收敛式的精讲,把梳理的学科知识内化为学生解决学科问题的思想和能力。(www.xing528.com)
创设载体“互动”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从“学知”到“知学”的转变。在这一环节中,知识问题化是为了聚焦学生的思维目标;“开放”的主要目的是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学生从知识记忆向思维提升的能力转变;问题阶梯化主要是“铺垫”,让学生“自悟”,从而实现学生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实现自身知识结构的主动建构;剖析模板化,是让学生学会正确、有效的“模仿”,在此基础上完成知识的迁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三)课后自动,激发学生“心理动力”
即学生课后自我检测、巩固知识,教师精心编制的当堂自我检测题组难度适中、题型多样、内容仿真,激发学生“心理动力”。
完成课堂互动之后,教师下发精心编制的当堂自我检测题组,让学生用5至8分钟的时间自测自查,并在下课前交上来由教师批阅。
在高三复习阶段,不想学习的学生很少,但为什么很多学生无法做到自动、主动学习?因为他们学习以后始终得不到成功的体验。而学习成功带来的愉快感,可以增强学生复习迎考的信心,使他们产生新的需要和更浓的学习兴趣。所以,精心组题阶段主要是通过有用、有趣、有益的贴近生活的多样化题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专题、适中的题目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
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主要价值体现在它是“翻转的课堂,知识的传授与理解,学在课外,知识的吸收与掌握,练在课内”。在该模式的每一个环节中,都留给学生自我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锻炼其创新和实践能力,提高其综合学力。
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在实践中取得了成功,成果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巩固,但这只是我们研究课堂教学的起点。“二期课改”成果的不断深化,需要有效课堂的版本升级。自2014年10月起,我们开展了有效课堂2.0版“智慧课堂”的研究,不断破解着有效教学的难题。
(原载于《上海教育》2015年4B第12期,有改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