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注重通过校本研修的开展,立足课堂,立足岗位,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
学校要根据教育发展大局、学校发展状况及本校教师发展需求,按照本校发展规划,有目的地制定培训目标。首先应通过调研教师学情、素养状态、不同发展要求,让主持培训的设计人员明确培训目标和参加培训的对象,在此基础上有效开展培训工作,最终使参加培训的教师明确培训要求、过程、评价方式和目标等。比如,我校根据虹口区教师培训要求,每学期申报两门“师德与素养”类课程,开设一门“实践与体验”课程,经教师进修学院师训处审核通过后实施。参加培训的各学习组制订组内培训计划,学期结束后,有详细的培训总结,并以此为依据制订下一学期的校本培训计划。全校教师知晓校本培训方案,并严格按照计划接受培训。
同时,学校要根据本校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的目标与任务,依据不同培训目的和对象,创设教师喜闻乐见的情境,定制培训课程。如我校以“丰富的案例性知识向策略性知识转化,提升教学实践智慧”为线索,将“教育案例、教学中的关键事件”作为研修主旨,通过“个人谈问题,众人议问题;培训教师亮理论,共同求解问题;课例研究,求证问题;岗位实践,深化问题;跟师学艺,催生问题”等形式开展培训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注重以典型教学案例为载体,创设课堂真实教学情境,强化基于教学现场、走进真实课堂的培训环节。这种“需求+案例”培训方式深受教师喜爱。最近,我校还围绕“高结构设计、低结构实施”的高效课堂、智慧课堂、博雅课堂建设,开展青年教师比武大赛工作和作为长期日常工作的“每周一星”校公开课活动。通过充分发挥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区骨干教师特长,精心组织和落实好“示范课”,使其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通过要求新教师和青年教师认真上好“日常课”,促进和帮助年轻教师发展;通过教研组组织的集体备课、共同探讨,群策群力设计“概念课”,以求打造极具特色的智慧课堂。(www.xing528.com)
参训教师的需求和行为改善是检验培训效果的砝码。培训评价可从两个层面进行:一是对培训设计、组织管理是否满足教师需求的有效性评估;二是对参训教师学习过程性评价,即通过培训,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智慧是否有所提高。在这方面,我校建立了完整的教师培训管理体系,由校长及科研室负责,师训专管员落实具体工作,各部门领导密切配合,每一位教师积极参与。为规范教师的绩效考核,我校建立了教师业务成长档案,将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纳入科学化的考核体系之中。从2014年下半年起,我校启用新智慧校园平台,使用数字化工具实现校本培训实时记录、实时汇总,实现即时化、定量化的过程监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