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环境创设:再设计成果

环境创设:再设计成果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更重要的是这个雕塑恰好与复兴的标志、校训墙和育人墙在一条直线上,形成了复兴校园的一条纵轴。“上”字形格局把学校划分为三个公共空间,每个公共空间有一处点睛之笔。三楼的复兴文化走廊展览学生的作品,定期更换,让我们的学生站在巨人的肩上。

环境创设:再设计成果

2015年,复兴高级中学全面开始校园改扩建工程。改扩建规划设计,我不仅请了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专家,还向教育文化学、教育建筑学环境心理学领域的专家进行咨询,目的就是为了让新校园环境创设中一丝一缕的细节都尽善尽美,让校园每一面墙壁、每一条走廊、每一个角落都富有育人的价值。

今天的复兴校园,每一处空间都有教育的功能和美学的意蕴——求真厅前广场的乌比莫斯环雕塑,象征“复”,两个圆环象征“旦复旦兮,兴我中华”,蕴含复兴的校名;圆环永远走不到尽头,象征复兴“求真永无止境”的校训;圆环正反两面贯通在一起,象征复兴“文理并重,德业兼修”的育人目标。更重要的是这个雕塑恰好与复兴的标志、校训墙和育人墙在一条直线上,形成了复兴校园的一条纵轴。

除了这条纵轴,复兴校园还有两条横轴。一条横轴是进入车站南路正门,由行健馆(体育)、来歌堂(美育)、复兴文化轴(德育,核心)、自得楼(智育)形成的教育轴,象征复兴“追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另一条横轴是进入新市南路校门,由立达学园纪念碑、办学理念墙、办学目标墙形成的历史轴。办学目标主张聚天下英才、不断开拓、力争卓越,充满自强不息的动感,而办学理念体现的原则则有不动如山的定力。二者一动一静,既展现着复兴的今天,又与立达学园纪念碑遥遥相对,和历史对话,向前辈致敬,表明我们目标、办学与立达和老复兴的办学目标、办学理念一脉相承

这三条轴线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上”字,既象征我们身处上海,也寓意学校蒸蒸日上。“上”字形格局把学校划分为三个公共空间,每个公共空间有一处点睛之笔。一是正门前广场,点睛之笔是雕塑,主题词是文化;二是之升楼前广场,点睛之笔是纪念碑,主题词是历史;三是操场,点睛之笔是国旗杆,主题词是国家。我们在纪念碑的碑文里曾说过,教育关乎文明之传承,国势之兴衰,立达和老复兴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雕塑、纪念碑、国旗杆分别围绕在学校主楼之升楼的北、西、东三面,形成三星绕月的吉祥景象。(www.xing528.com)

图书馆的三个楼道外墙分别被设计成世界文化走廊、中国文化走廊、复兴文化走廊。前两条走廊是学生去往图书馆和食堂的通道,我们选择了各个时代、各个国家、各个领域最著名的人物,展出他们的画像,并在画像下面放一条他们的名言,让学生每天受伟人的影响。三楼的复兴文化走廊展览学生的作品,定期更换,让我们的学生站在巨人的肩上。

育人墙下设计了一个博雅展厅,用于展览学生的科技作品、文学作品、艺术作品。我们有智慧教室、探究实验室、博雅展厅,我们把教学理念寄托在这些校园建筑中,以凝固的音乐的形式呈现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