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敦煌石窟艺术中的玄奘取经图研究成果

敦煌石窟艺术中的玄奘取经图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至此共发现六幅玄奘取经图,但都不是独立画面,而是大幅变相中的插曲。玄奘取经图中的玄奘,俗姓陈名祎,今河南偃师人,十三岁出家,十九岁受戒,二十七岁立志赴印度求学取经,结侣陈情,请求西游,但未得朝廷允许。潜行至瓜州,刺史独孤达对玄奘深表同情,违旨放行。

敦煌石窟艺术中的玄奘取经图研究成果

图20-1 玄奘取经图 榆林窟第2窟西壁

1953年,敦煌文物研究所考察了安西榆林窟,分别给四十一个洞窟编了号,并对洞窟内容作了初步考察,在第2、第3窟的壁画中发现了玄奘取经图,并将第3窟普贤变中的取经图临摹了下来。50年代后期,还给西安大兴善寺玄奘纪念馆复制了一幅,作为最早的玄奘西天取经的艺术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

在五十年来的保护和研究过程中,在榆林窟第3和第29窟,又发现了二幅取经图。近年来在安西东千佛洞第2窟也发现了2幅。至此共发现六幅玄奘取经图,但都不是独立画面,而是大幅变相中的插曲。

六幅取经图,都绘制在安西境内西夏时代的洞窟里,内容大同小异。现在分别介绍如下:

一、安西榆林窟第2窟西壁北侧水月观音图右下角,一块临近水边的平地上,一位青年汉僧,光头,内着大袖襦裙,外套田相袈裟,仰首合十,猴行者作猴相,披发,头戴金环,身穿窄袖短衫大口袴,长靿靴。右手高举额前定睛眺望。左手牵马,师徒二人隔水遥礼观音,白马仅露马头(图20-1)。在水波月色、静寂无垠的神秘境界里,玄奘与猴行者,不过是这大千世界里的渺小人物。

图20-2 玄奘取经图 榆林窟第3窟 西壁

二、榆林窟第3窟西壁门南《普贤变》南侧,探出一块平地,面前茫茫云海群仙缥缈,云海下滚滚激流,挡住前路,这就是取经人物出现的困境。玄奘着襦袴披袈裟,行縢麻鞋,遥望普贤菩萨身后的仙山琼阁,合十敬礼。玄奘头后有圆光,身旁祥云缭绕。悟空作猴相,大眼大嘴,毛发奓起,着小袖襦白袴,亦行縢麻鞋,随师施礼,均作风尘仆仆的行脚僧状。猴行者身后牵白马,驮大莲花,花中现经袱,光芒四射,象征自印度取回的六百五十七部佛经(图20-2),很显然这是模仿汉代白马驮经的故事,描写玄奘西天取经归来的情景。

图20-3 玄奘取经图中的行者悟空 榆林窟第3窟 东壁

三、同窟东壁北侧十一面千手观音变下部画青年玄奘立像,头后有圆光,右袒褊衫,双手合十,虔诚默念。南侧画悟空,猴相,长发披肩,头束彩带,着衩衣,小口裤,脚蹬毡靴,腰间斜挎经包,右手握金环锡杖,紧靠右肩,挑起一叠经盒。左手高举额前,两眼圆睁,探视前方,精神抖擞(图20-3)。这里不仅表现了取经归来的喜悦,从头后圆光和安排的位置看,他们已被画师列入观音菩萨侍从神灵的行列。

四、榆林窟第29窟北壁东侧水月观音下部附属画面,作横卷式,中绘一大树,枝叶茂密,北侧绘一俗士左手持一物,心形似桃,右手指树,回头向猴行者和玄奘谈话。猴行者和玄奘均为侧面像。猴行者圆眼,大嘴,披发,戴金环,衩衣,小口裤,背负一袋。后为玄奘,光头着袈裟,合掌,笑容交谈。玄奘身后白马空鞍相随。

树的南侧,一人手执一桃,回身递与另一人,二人俯身,窃窃私语。更有一僧,头有圆光,着袈裟,右手持桃隐藏身后,秘不示人,仰首与菩萨交谈。菩萨头戴三珠宝冠,高髻,长发披肩,内着衫裙,外套袈裟,双手合十听僧人谈话。僧人背后又出一菩萨,注视僧人手中之桃,而僧人尚未发觉。这一有趣情节,可能是玄奘与猴行者在西王母蟠桃林偷桃的故事。由于画面极不清晰,尚待继续考证。

五、东千佛洞第2窟中心柱相对两侧壁,即甬道南北各有水月观音一壁,在观音座前画面中部各有一组玄奘取经图。

南壁者,绘于观音依坐的洛迦山前一片土坡上,玄奘一行依靠山岩,面对滚滚激流,水边蓝宝石闪闪发光,一派奇异境界。

玄奘着大袖襦裙,外披田相袈裟,脚蹬方头履,合十敬礼,悟空人相似猴,大嘴露齿,披发,头戴金环,身着武士衩衣,腰束带,小口裤,麻鞋,左手举额前定睛眺望,右手牵白马。马作正背面像,回首张望,趣意盎然(图20-4)。

图20-4 玄奘取经图 东千佛洞第2窟南壁

北侧者,玄奘作正侧面像,内着襦裙,外套赭红袈裟,躬身施礼。悟空面部残损,着武士短衫,行縢麻鞋,一手牵马,一手持金环锡杖,挠首观望。白马鞴好鞍鞯,伫立等待,均属西去场面(图20-5)。这两幅取经图独特之处,在于都有一组神灵于云中随玄奘前行。云中神灵着帝王装,头戴通天冠,身穿大袖袍,腰束蔽膝,脚穿云头履,手捧香炉,昂首前视,侧侍天女,后有神魔张大旗,与地上的玄奘取经人马相随前行。这就是大梵天王。《诗话》中说大梵天王曾赐给猴行者盂钵和金环锡杖,在路遇白虎精时,猴行者将金环锡杖变作一个夜叉,头顶天,脚踏地,手把降魔杵……口吐百丈火光降服了白虎精,大梵天王曾向玄奘和猴行者说过:“有难之处,遥指天宫,大叫天王□声,当有救用。”当玄奘一行至女人国前,路过溪水,洪水茫茫,法师烦恼,猴行者“大叫天王一声,溪水断流,洪浪干绝,安然得过”。大梵天王的出现,是与唐玄奘取经有内在联系的。

这六幅取经图的共同点为:

一、出场人物只有玄奘、猴行者和白马。玄奘为青年高僧,着汉式大袖襦,长裙,田相袈裟,完全为汉僧风貌。均作行进途中巡礼朝拜情节,多数表现西游,白马空鞍自随。少数描写东归,白马驮经,猴行者负经。六幅画面象征性地表现了十七年的艰苦取经历程。

二、悟空为猴相,由于画师对猴行者的理解及艺术修养、表现技巧不一,造型也各有差别。因此,有的人相似猴;有的猴相而有人情味;有的一手持金环锡杖,一手举额前,定睛眺望。吴承恩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艺术形象的神情风采,已在西夏壁画中初步展现。

图20-5 玄奘取经图 东千佛洞第2窟北壁

鲁迅称《西游记》为“神魔小说”,想象丰富,情节离奇,但任何想象都是有依据的,有的以现实历史为依据,有的以想象和幻想的神话为依据,纪实性的《大唐西域记》,实中有虚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都是玄奘取经图和《西游记》的依据。

玄奘取经图中的玄奘,俗姓陈名祎,今河南偃师人,十三岁出家,十九岁受戒,二十七岁立志赴印度求学取经,结侣陈情,请求西游,但未得朝廷允许。二十八岁,贞观元年(627年),玄奘为解救“人间众苦”,决心“不惜生命”偷越国境。首先孤身从长安潜入河西。凉州都督李大亮,奉敕逼玄奘回京,时有慧威法师从中相助,秘遣弟子送玄奘西行。潜行至瓜州,刺史独孤达对玄奘深表同情,违旨放行。接着凉州谍文又到,令“所在州县,宜严候捉”,又得州吏李昌支持,当面撕毁谍文,秘送玄奘出玉门关。经历了千难万险,两年后才到达印度。在印度拜师学道,抄写佛经并游历五天竺,巡礼佛迹。于贞观十九年回国。前后历时十七年,带回了大量的佛经、佛像,成为我国著名的佛学家、翻译家、旅行家和中印文化交流使者。这就是取经图中玄奘的历史依据。

取经图中的猴行者从何而来呢?猴行者之名最早见于“中瓦子张家印”的《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和《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诗话》中的“白衣秀才”就是猴行者,他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工。他向玄奘说:“我今来助和尚取经,此去百万程途,经过三十六国,多有祸难之处。”于是玄奘“当便改呼为猴行者”。此后,在许多诗人笔下都见到猴行者之名。

宋刘克庄《后村居士集》诗中有:

取经烦猴行者,吟诗输鹤阿师。

张世南《游宦纪闻》中记张圣者(张锄柄)在重光寺题诗中有:

无上雄文贝叶鲜,几生三藏往西天。

海波处猴行复,沈毛江上马驰前。

《诗话》中还有玄奘与猴行者的两首对话诗:

猴行者诗云:

百万程途向那边,今来佐助大师前,

一心祝愿逢真教,同往西天鹅脚山。

玄奘诗云:

此日前生有宿缘,今朝果遇大明仙,

前途若到妖魔处,望显神通镇佛前。

从此,玄奘与猴行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六幅取经图都是以玄奘与猴行者两个主体人物画成的。

猴行者即悟空,悟空是唐玄宗时代京都章敬寺沙门,俗姓车,名奉朝。天宝十年随张光韬出使西域,远去印度,因重病不能回返中土,便在犍陀罗国出家,先后游历印度、中亚、西域诸国,“与大唐西域记无少差殊”,“备涉艰难,捐躯委命,誓心报国”,二十七岁出家,六十岁归国,居上都章敬寺译经。《西游记》中的悟空,正是以晚于玄奘约四十年的“从安西来无名僧悟空”加以想象神化而来。悟空化为猴相,起于何时,决定于《诗话》印刷、撰写年代。大约起于变文流行的晚唐五代,流行于宋。而猴相的渊源,学者们众说纷纭,已经讨论了几十年,大体可归纳为两派说法:

一派说法认为源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鲁迅是举旗者。他认为,猴行者的形象,就是唐代李公佑在山洞里发现的《古岳渎经》中所说的淮涡水神无支祁。经中说大禹治水时有一段神怪传说:

淮涡水神名无支祁,善应对言语,辨江淮之浅深、原隰之远近。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逾九象,搏击腾踔疾奔,轻利倏忽,闻视不可久。禹授之章律,不能制;授之鸟木由,不能制;授之庚辰,能制。鸱脾桓木魅水灵山妖石怪,奔号聚绕,以数千载,庚辰以战逐之,颈锁大索,鼻穿金铃,徙淮阴之龟山足下。俾淮水永安流注海也。庚辰之后,皆图此形者,免淮涛风雨之难。

太平广记·李汤》中说,武则天永泰年间,州刺史李汤听渔人说,龟山下水中发现怪兽,“状如猿,白首长髯,雪牙金爪,蓦然上岸,高五丈许,蹲踞之状若猿猴……双目忽开,光彩若电”。

自大禹治水之后,历代小说杂记中猿猴故事颇多:白猿化老人。猿猴寿与天齐,能知人过去未来。巨猿自称巴西猴。巴山猿好浮图,化为胡僧,说《金刚经》。白猿着白衣曳杖,动如白练。所有这些猿猴化人的故事,多与猴行者相似。猴行者、孙悟空的形象,从最早的民族神话人物无支祁逐渐演化而来,脉络清晰,言之成理。

另一派说法认为,猴行者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奴曼,胡适力主此说。

《罗摩衍那》是产生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世纪之间的印度史诗,其中描写了人类社会、猕猴王国魔鬼世界及其交织的关系。《猴国篇》《美妙篇》中精彩地描写了神猴哈奴曼的超人本领。现在摘抄有关神猴的节句于后:

生为猴子肢体软嫩,

他能随时变化随意。

金刚杵打在他的身上,

但并没有把他打伤。

他的力量不可估量,

他能在空中行走。

哈奴曼自己说:

“辽阔的大山苏迷炉(须弥山),

峰顶好像刺破青天,

我能自由自在地绕着它转几千转。”

用我两条腿的冲力

我将把那大海搅翻。

只要一转眼的工夫

我一下子就能从悬空的云中跳下,

好像闪电冲出云层。

我的威力能比风神,

我飞跃能比金翅鸟,

我将一日走上一亿由旬(一由旬四十里)。

风神的儿子用一只手,

托起一座大山,

这威猛的猴子狂吼,

他把大山反复旋转。

他身上燃烧着威光,

好像燃烧着太阳

在《罗摩衍那·美妙篇》中,着重描写了神猴哈奴曼为了寻找猴王罗摩的妻子悉多,与罗刹斗争,表现了超人的智慧和勇敢。

在进入十头魔王的游乐园时,史诗《美妙篇》40章写道:

勇敢光辉的哈奴曼,

个子好像是一座大山,

他在地上摔自己的尾巴,

发出了吼声巨大震天。

罗刹们听见了吼声,都吓得胆战心惊。当罗刹的各种可怕的兵器从四面八方向他进攻时,哈奴曼大显神通:

他一下子跳上了支提殿,

高得像须弥山顶一样。

这个无敌的哈奴曼,(www.xing528.com)

破坏了那幢支提殿;

他浑身发出了光辉,

好像是波哩耶特罗山

他发出了巨大的吼声,

听起来震耳欲聋;

飞鸟从天空里掉下来,

他的语音又响在空中。

这个身躯大力量大的猴子,

就从这座宫殿上面,

用力拔出来了一根柱子,

他把柱子使劲地挥舞……

他拔起一棵大娑罗树

用力把它投到空中。

他抄出一根门闩,

迅猛地向敌人投去。

罗刹的脑袋没有了。

双臂和膝盖也都不见,

也看不到他的弓和车子,

还有马匹和那些箭。

这个猴子行动迅捷,

他引得那些箭都落了空,

引得那些车子白白冲撞,

他奔走在洁净的太空中。

他伸手抓起了一座山峰,

连同小鹿、猛兽和树木

这猴中魁首哈奴曼,

为了杀死罗刹把山投出。

从他(哈奴曼)眼睛里,

射出了条条火光;

火光要焚毁罗刹,

连同兵卒和车辆。

在你们大家的眼前,

我从摩亨陀罗山顶跳上天,

我专心一志地

想跳到这一片大海的南岸。

哈奴曼和魔女斗争时,魔女要吃哈奴曼:

我(哈奴曼)立刻把身躯涨大,

比他们的嘴要大得多。

她(魔女)大大地张开了海口

准备把我一下子吞掉;

她不了解我的情况,

我的变化她不知道。

在一瞬间的工夫,

我缩小了巨大的身躯;

我掏出了她的心,

一下子向天空跳去。

哈奴曼在战场上,

像愤怒的死神

他能夺走人们的生命,

罗刹看着他四散逃窜。

从史诗中的描写看,神猴哈奴曼很像猴行者,特别是《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但《罗摩衍那》两千年来没有中译本,藏译本出现也较晚,虽然在三国时代,康僧会译的《六度集经》中的《国王本生》描写海龙盗走王妃,深居龙宫。国王与猕猴约盟,猴王率众为国王夺回王妃,国王发箭射死龙王,与王妃团聚。这与《罗摩衍那》中哈奴曼为罗摩寻找王妃相似,但并无哈奴曼和罗摩之名。

北魏时代所译《杂宝藏经》的十奢王故事中有罗曼罗摩太子之名,但故事与《罗摩衍那》完全不同,内容都是孝顺和睦,没有争斗,看不出神猴的威力和神通。这里的罗摩不像《罗摩衍那》中的罗摩。

《贤愚经·顶生王品》里描写顶生王在降服四天下,最后上三十三天忉利天宫,吹贝扣弓,开千二百门,与帝释天并坐,共享天乐。阿修罗与帝释天战,顶生王助帝释天得胜,顶生王心生独占忉利天宫之念,即自堕而死。有人说这就是孙悟空闹天宫的来源,实属牵强附会。

在印度、中亚、西域和敦煌壁画中,确有许多描写猕猴的故事和有灵性的猕猴的形象,但还没有发现过表现哈奴曼或罗摩的画面,因此,说猴行者来源于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奴曼,还没有可靠依据。

除上述两派说法之外,还有混血猴说、佛典来源说等,都不无一定道理,但任何关于猴行者形象的一源说,或者多源混血说,都没有很强的说服力。猴行者悟空,与民族神话中的无支祁有密切关系。但猴行者是佛教的产物,与佛教文化没有关系是不可能的,何况佛教文化对我国的哲学、文学、艺术、美学等各方面的影响既深且广。因此,我认为,猴行者的形象,是以淮水神猿为主体,又受到佛教经典和艺术中所描写的猕猴故事的影响,融合创造而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混血猴,但取经图中猴行者和《西游记》中孙悟空表现的机智、勇敢、正直、忠诚、不畏强暴、随机应变等精神和朴实、憨厚的品格,都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它的艺术生命力,在千百年后仍然光彩照人。

玄奘取经图看来不是独立画面,而是穿插在观音变或普贤变中的插曲,但它却充分表现了玄奘与观音菩萨密不可分的特殊关系。

玄奘在蜀时,曾得《般若心经》真传,经里赞颂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德行,“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因此,玄奘一遇苦难便默念观音菩萨和《般若心经》。

玄奘与胡人自瓜州偷渡葫芦河,过玉门关后,露宿戈壁,至深夜“胡人抓刀而起,徐向法师,未到十步许又回,不知何意,疑有异心,即起诵经念观音菩萨”。

进入莫贺延碛以后,八百里大戈壁,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唯见人骨为路标。“至沙河间,逢诸恶鬼,奇状异类,绕人前后”,玄奘四顾无人,便一心念观音菩萨,诵《般若心经》。唐代除《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之外,还有《大唐新语》《独异志》等书,多有玄奘西游取经、受观音菩萨保护的记载。藏经洞出土文献P.2704《赞梵本多心经》说:“此是三藏当离东土,欲往西天……朝遇豺狼,夜逢恶鬼,或即口中焰出,或乃头上烟生,有时笑是前头,或即咏哦后面,跳踉自在,变化多端。一行行发似朱砂,一队队身如蓝靛。三藏睹之而莫测,一心念此经。闻题目而罗刹归降,诵真言而鬼神自退。赞云:‘般若题名观自在,圣力威神无比对,危难之心意念时,龙鬼妖精寻自退……当时三藏凭经力,取得如来圣歌归。’”

S.2464《唐梵番飞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序中,对观音菩萨化身传授梵本《多心经》,说得极为详尽生动:“梵本般若多心经者,唐三藏之所译也,三藏志游天竺,路次益州,宿空惠寺道路,内遇一僧有病,询问行止,因话所之,乃难法师曰:‘为法忘,甚为希有,然则,天竺迢递,十万里程,道涉流沙,彼深弱水,胡风起处,动塞草以愁人,山鬼啼时,对荒兵之落叶。朝行雪,暮宿冰崖。树挂猿猱,境多魑魅,层峦叠于葱巅,萦是带雪之白云。群木簇于鹫峰,耸参天之碧嵪,程途多难,去也如何?我有三世诸佛心要法门,师若受持,可俱往来。’遂乃口授与法师说,至晓失其僧马,三藏结束囊装,渐离唐境。或途经厄难,或时缺斋馐,忆而念之四十九遍,失路即化人指引,思食则辄献珍蔬,但有诚祈皆获戬祐,至中天竺磨竭陀目耶那烂陀,旋选经藏次,忽见前僧而相谓曰:‘远涉艰险,喜逢此方,赖我昔在支那国听传三世诸佛心要法门,由斯经历,保尔行途,取经早还,满尔心愿,我是观音菩萨。’言讫冲空,即显奇祥,为斯经之至验信。”

上述资料说明,玄奘是观音的崇拜者,虽幻迷诡怪,却说明了玄奘取经场面多数画在观音变图内是有原因的,表现了观音菩萨是玄奘意念中的保护神。

水月观音出于唐代,画史上记载“周昉妙创水月之体”,可见唐代佛教壁画四大派首领之一的周昉是这一题材的首创者,画观音依坐于嶙峋奇特的山岩中,座前有净瓶柳枝,身后几竿修竹,池中绿波荡漾,莲花绽开,天空一片彩云托着一弯新月,境界幽深静谧。白居易有一首诗说:“静渌水上,虚白光中,一睹其像,万缘皆空。”这里的空,既指佛教一切皆空,也指在审美观照中产生的思想上的净化作用。

类似这样的景色,玄奘在《大唐西域记》卷十里写道:“布坦洛迦山(即普陀山),山径危险。岩谷敧倚,山顶有池,其水沈镜,派出大河,周流绕山十二匝,入南海。池侧有石天宫,观自在菩萨往来游舍。其有愿见菩萨者,不顾性命,历水登山,忘其艰险。”这是玄奘记印度南海观音居住地的景色,其中四面绕水、石天宫等,与水月观音的环境很相似。玄奘的记载,对水月观音图的构思是有一定的影响。

东千佛洞水月观音图中的玄奘,不是插曲,而是表现的主题,特别是把玄奘和猴行者一行人马,置于面临滚滚激流的险道上,空中飞行的大梵天王左右护卫,洛迦山上观音是玄奘西天取经的保护神,则安然倚坐,因此,这幅水月观音图实际是以《诗话》为脚本,以观音为主体的完整的玄奘取经变相。

画在普贤变中,也是有依据的,《诗话》第十最后有几句诗:“此中别是一家仙,送汝前程往竺天;要识女王姓名字,便是文殊及普贤。”即文殊普贤化为女王,考验和保护玄奘,并赠白马一匹,驮运佛经回返东土。

上述资料充分说明,玄奘取经图出现在观音经变和普贤变中不是偶然现象。

对玄奘取经图的探索之后,我有几点思考:

一、玄奘西游取经的故事,玄奘在世时已流行于民间,北宋景祐三年(1036年)欧阳修与友人同游扬州寿宁寺手记中说:“其寺宏壮,壁画优妙,问老僧云,周世宗入扬州以为行宫,尽污墁之,唯经藏院画玄奘取经图一壁独存,尤为绝笔,叹息久之。”可惜寺已毁,壁画无存,幸有安西榆林窟及东千佛洞一批西夏时代玄奘取经图之发现,堪称稀世之珍。这些取经图不仅表现了艰苦的西游,也描写了胜利的东归,体现了十七年的艰苦历程。这对研究中印文化交流的历史,研究《西游记》成书之前主要人物艺术形象的诞生和完善的过程,是难得的形象史料。

二、玄奘取经图出现在安西榆林窟,是有历史原因的。贞观三年(629年)玄奘与同侣违背朝廷命令,潜至秦州,次日即转兰州。当时正遇一批给长安送官马的使者回返凉州,即随行至凉州,并向商旅们讲佛经,颇得胡商欢迎和资助。在慧威法师帮助下,派遣弟子慧琳和道整,秘送西路,昼伏夜行,幸至瓜州。当时去西域凡三道,玄奘取北道,从瓜州“北行五十余里,有瓠河,上广下狭,回波甚急,深不可渡。上置玉门关,路必由之,即西域之咽喉也。关外西北又有五峰,候望者居之,各相去百里,中无水草。五峰之外即莫贺延碛,伊吾国境。”玄奘从伊吾转焉耆进北道。

玄奘出关十分惊险,独孤达违背朝廷圣旨,放走玄奘,李昌撕毁谍文,护送玄奘出关,都是犯杀头之罪的行为。这故事必然在当地人民中流传。藏经洞出土的有关玄奘西游取经事迹的写本即是证明。南宋时代(敦煌即西夏时代),诗话流传,玄奘取经诗话便是唐代的变文形式,玄奘取经的惊险故事必然为取经故事故乡的瓜州人所喜爱。画师们把流传的故事画上墙壁自是情理中事,把现实的历史人物与想象的神灵世界结合起来的画面,这便形成了西夏壁画的一大特色。

三、玄奘取经的历史故事,通过《诗话》逐渐向神话故事演变,故事越变越离奇。有人认为《诗话》出自变文,因为它的体例与敦煌变文相同,玄奘取经图又是以诗话为依据的。主要人物,虽然说“一行六人”,但实际上只着重描写了玄奘和猴行者二人,玄奘是主体人物,着重表现他的年轻、英俊、坚毅、虔敬、忠诚和彬彬有礼的高僧形象。猴行者是玄奘的弟子和侍从,在取经途中,他是主要人物,玄奘称他为“大明仙”,希望他大显神通,降魔伏怪,保护佛法。此时在猴行者的形象塑造上仍在探索中。有的人相似猴,表现了人的智慧和猴的机灵、敏锐。有的猴相又有人的稳重和灵性,特别是火眼金睛、目察心计,含蓄中显示强大的威力,表现了对玄奘的无限忠诚。也有的纯为猴相,瞠目张口,似在号叫,野性未驯,未表现出猴行者的机灵和智慧。三种猴相,以第一、二种为佳,特别是榆林窟第3窟负经猴行者和东千佛洞第2窟持棒侍卫者,已融合猴、人、神于一体。特别是敏锐的眼光、手举额前似搭凉棚、警觉眺望的招式、轻捷的步履、金环锡杖的神变,都为元人杂剧和小说《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孙悟空的形象奠定了基础。

最后可以这样说:《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根据玄奘《大唐西域记》慧立、彦悰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及西天取经传说写成的变文,由于发挥了艺术的想象力,已向神魔小说大大地迈进了一步。

玄奘取经图又是以《诗话》为蓝本创作而成。壁画是造型艺术,必须是实实在在的具体形象,主要是以典型的艺术形象感动人。取经图中的玄奘和猴行者便是根据《诗话》创造的典型形象,表现了取经途中的艰险历程和艰苦卓绝的精神。取经图虽只是敦煌艺术中巨大历史交响乐中一支插曲,但它具有高度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它蕴含着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的深厚情谊。

注释:

①《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②(唐)圆照:《悟空入竺记》。

③(唐)圆照:《悟空入竺记》。

④(唐)圆照:《悟空入竺记》。

⑤《欧阳修全集》Ⅱ《欧阳文忠公案》125。

⑥(唐)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1。

(原载《1990年敦煌学国际研讨会文集·石窟艺术编》,辽宁美术出版社,1995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