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大中二年(848年),在河西人民不堪吐蕃奴隶主残暴统治的情况下,沙州人张议潮率众起义,收复了敦煌、晋昌,自领州事,“缮甲兵,耕且战”,次第收复河西走廊,恢复了农业生产,打通了中西通道。这对于当时的封建国家来说,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河西收复以后,张议潮即派遣其兄张议潭和李明达等进表长安,唐王朝为表彰张议潮的起义行为,置归义军于敦煌,以议潮为节度使,领沙、甘、瓜、肃、鄯、伊、西、河、兰、岷、廓等十一州。咸通八年(867年)议潮入朝,十一年死于长安。张议潮去长安后,其侄淮深兄弟继守归义,其后议潮婿索勋、孙张承奉袭任节度。张承奉割据河西八州之地,建立了封建小王朝,做了十几年“西汉金山国”的“白衣天子”。张氏家族统治河西的六十余年间,与唐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都很密切,因此晚唐时期的衣冠服饰,与内地形制略同,但也有敦煌地区的特点。
帝王冠服比较简略,12窟帝王着素服,大袖襦,缘裙,绛纱蔽膝,通天冠,簪导,与“开元礼”通天冠条规定相符。第九窟帝王则着衮冕,与中唐无异,大臣官吏多着裙襦与幞头靴衫,唯头形制略有改变。宋人毕仲询《幕府燕闲录》说:“自中唐以后,谓诸帝改制,其垂二脚或圆或阔,周丝弦为骨,稍翘翘矣,臣庶效之。”156窟节度使张议潮、196窟节度使索勋,均着赭袍,戴幞头,两脚稍阔,翘于两侧,已有平直倾向,是唐代幞头从软脚到硬脚的一个大变化。
贵族妇女均着衫、裙、帔帛、高髻、花钗。12窟《未生怨》故事中的韦提希夫人,头束扇形高髻,着大袖襦,袖阔约四尺,白练长裙,蔽膝,云头缦,是中唐遗制。156窟宋国夫人着青罗襦,袖阔尽二尺,长裙,高髻,花钗似唐代的翟衣。⑦《旧唐书·舆服志》开元礼内外命妇花钗条说:施两博鬓,饰宝钿,一品花钿九树,二品八树,三品七树,四品六树,五品五树,宝钿准花树。被封为兵部尚书万户侯的十一州节度使张议潮的夫人,头饰花钗九树,合于一品夫人的规定。
图17-21 贵族妇女 第9窟
第9窟的贵族妇女(图17-21),还出现了新的装饰:“白纱笼袖”和“瑟瑟珠”,袖内另有一层长大透明的白纱袖(如旧戏中的水袖),手笼袖内略见指掌,是唐末敦煌贵族妇女的特有服式,项饰瑟瑟珠,是吐蕃、回鹘区别贵贱的装饰,显然也吸收了吐蕃、回鹘的风俗服饰。
中唐以来,统治阶级更加穷奢极欲,榨取人民的血汗,供自己挥霍享受。因此他们穿的衣服都有各种花纹装饰。唐代诗人郑谷说:“布素豪家定不看,若无纹彩入时难。”晚唐各窟贵族妇女都是遍身罗绮,文采粲然。如第9窟的女供养人,裙襦上织绣着鸳鸯、狻猊,折枝花卉。但突出的是染缬⑧花纹,如138、156窟女供养人裙襦上,都可以看到团窠、瑞花等单色和复色的蜡缬,12、138、9等窟中有很多菱纹,连续方格纹的绞缬,或者犬牙交错的“撮晕缬”;85窟的供养人赭袍和黄裙上,印着白色点花、团花,或者白地上印着青花,这就是唐代的蜡缬。
中国的染缬始于秦汉时代,南北朝时已普遍流行于民间。隋唐壁画中出现了染缬花纹,中、晚唐最丰富、最突出,在传世的唐代绢画《捣练图》《纨扇仕女图》《簪花仕女图》中,都可以见到相同的染缬。
贵族妇女的头饰、面饰,晚唐时期已经逐渐复杂起来。一般多作高髻而略向后倾,与《纨扇仕女图》《捣练图》中的妇女,和西安出土的中、晚唐陶俑发髻相同。这种相同不是偶然的巧合,敦煌曲子里有“及时衣著,头梳京样”。陆游诗也说过:“凉州女儿满高楼,梳头已学京都样。”可见河西贵族妇女的衣装发式,与中原有密切的关系。妇女头上大半都插满了花钗,装饰着骨梳,额上贴花钿,脸上涂胡粉,以胭脂染两颊,红而不甚浓,画蛾眉,点朱唇,眉间作五出梅花,脸上贴着“花子”,敦煌曲子里有“留住九华云一片,犀玉满头花满面”之句。这些都说明了晚唐贵族妇女盛装的特点。
张议潮时代的武士,恢复初、盛唐时期的甲胄之制,与吐蕃、于阗有关的长身甲不复多见,将帅之服更为复杂华丽。如十二窟的天王,戴头鍪、顿项、胸甲、身甲、羽袖、背鞲,腹部有单头铜饰,下着髀裈、战裙、白骻、行縢、绣靴,多有缨珞锦绣装饰,形制与盛唐大体相同。士卒服装反映在《法华经变》的作战场面中,特别是《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中,不仅有各式各样的士卒的服装,还可以考查出唐代军队的组织情况。图中有骑士,着长身甲胄、乌靴,持枪,佩弓袋、箭靫。这种武装,在斯坦因盗去的石窟遗书《兵役名目残卷》中均有记载:
张灰子 官甲一领并头牟,
张庆郎 大枪一棵,弘旗面并讚刃,全发,
押衙罗贤住,官甲一领并头牟,付膊,
十将王骨儿,私甲一领。
图17-22 侍婢及儿童 莫高窟第138窟
这个文件大约是给士卒发放衣物的名册。当时军旅使用的武装,与驻屯河西的归义军有密切关系。《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中的步甲骑士的武装,与此完全吻合。除了甲胄以外,还有着战袍、衩衣的武士,其中侍卫武士穿衩衣,头戴缬花帽,穿毡靴,持长剑。其中也掺杂着高鼻、深目、虬髯的少数民族。
劳动人民的服装,基本上保留着吐蕃占领时期的形制。农民、船夫都戴笠帽,穿缺骻衫,乌皮靴。侍者、举舆者戴毡帽,缺骻衫,毡靴。劳动妇女多着衫裙,帔巾。156窟推拦车的妇女,高髻,衫裙,帔巾。12窟有“秃衫小袖调鹦鹉”的侍婢。138窟携带儿童的侍婢,多为双鬟髻,衫裙,儿童或着“半臂”、短裤,或着“抹肚”⑨(图17-22)。侍婢中最流行的是男装,《宋国夫人出行图》中的侍婢,多作垂鬟髻,或上竖两鬟、下垂两鬟的四鬟式,扎以“头髻”,穿盘领缺骻衫,长裤,乌靴,持纨扇或捧奁盒。17窟的近事女亦着此装,执杖,持纷帨。这种“装束是男儿”的装扮,是晚唐时代歌伎奴婢的“时装”。
劳动妇女则头无花钗,衣无纹饰。85窟有着破旧衫裙、背子的穷苦男女、行乞的穷子,裹幞头,穿缺骻衫,露腿赤足。唐代民歌里所说“妻子无裙复,丈夫无裤裈”与此相符。这正说明了唐末农民的悲惨生活,与贵族妇女的豪华艳丽,形成强烈的对比。(www.xing528.com)
唐末乐舞服饰亦多承旧制。经变中的舞乐,多裸体,裙帔与前代无异。《宋国夫人出行图》中有一组舞乐,乐工戴缬花毡帽,缺骻衫,乌靴,也有着臂鞲的,舞女四人,高髻,长袖衫裙,云头履,围成方阵,挥舞长袖。唐诗中咏清商乐说:“妙手轻回拂长袖,高歌浩唱发清商”。唐代清商伎规定,舞四人,碧轻纱衣裙襦大袖,画云风之状,漆鬟髻,饰以金钿杂花,状如雀钗,锦履,舞容娴婉,曲有姿态。与壁画基本相符。
《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中也有一组舞乐。乐队着绣帽,长衫,乌靴。舞伎两行,一行汉装,戴幞头,一行番装,裹红巾;都穿长袍缺骻衫,缬花裤,乌靴,这就是唐代军队中的“营伎”,舞姿颇有吐蕃风味。吐蕃是我国能歌善舞的民族之一,当时大量吐蕃劳动人民参加了张议潮的起义队伍。“吐蕃女子”参加张议潮出行队伍是很自然的。
唐代歌舞普遍流行,茶坊酒肆都有卖艺伎人。361窟、9窟等酒肆阶前即有舞人,着幞头靴衫。这大概就是唐代的“俗舞”。
晚唐壁画中百戏图颇多,白居易《立部伎》里说:“立部伎,鼓笛喧,舞双剑,挑七丸,袅巨索、掉长竿……”。特别是戴竿之戏,在156、85、12等窟中都有。其中,以《宋国夫人出行图》中的最为精彩,一人着缺骻衫外套半臂,白裤毡靴,头顶长竿,竿上四少年,裸上体、穿犊鼻裤,于竿梢做戏。姚如能《安禄山事迹》里说:“戴长竿百尺,至于竿梢人腾掷如猿狖鸟之势,竟为奇绝。”其惊险令观者看了“流汗、目眩”。这种杂技,宫廷提倡,民间也很流行。
张议潮率领各族人民收复河西以后,政治形势改变了,民族关系也发生了变化。西域各族和中亚各国人物更为复杂了,服装也多种多样。第12窟《维摩变》中有戴毡帽、皮帽、搭耳帽,穿窄身小袖锦袍的西域各国人,有裸体、拳发、黑身的昆仑人,有头裹红巾、左衽窄袖的突厥人,有毡冠左衽的吐蕃人,有虬髯绣帽的回鹘人……(图17-23)河西各族如羌龙、嗢末、退浑等,多与汉族杂居。西北各族亦与内地长期交往,风俗服饰相互影响,逐渐融合,因而多着盘领大袖缺骻衫,宝钿带,乌靴。除冠帽而外,与汉族官吏几乎相同。但亦有不少奇冠异服者,尚难确定为何族、何国人物。
图17-23 中国各族人物 莫高窟第12窟
图17-24 回鹘人 柏孜克里克石窟
唐末,回鹘在西北一带强盛起来。由于曾经帮助李唐王朝平定“安史之乱”,经济文化上的关系非常密切。在唐代《维摩变》各族王子中,着窄袖锦袍,戴白毡帽或者绣帽、高鼻深目虬髯的人物,大概就是回鹘人。《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中戴白帽、穿战袍、虬髯的狩猎者,大约就是回鹘骑士。《新唐书·回纥传》说:“可汗胡帽赭袍。”洪皓《松漠纪闻》里说:“回鹘至唐末浸微,其人拳发深目,修眉而浓,自眼睫以下多虬髯。”这类形象(图17-24),在中、晚唐壁画中是很多的。
中、晚唐以来,昆仑人出现颇多。列于各族王子之前,有侍者扶持的,是昆仑人中的统治阶级;驯狮牵象的昆仑人,则是这些国家的劳动人民,即古代所谓“昆仑奴”。所谓“昆仑”就是黑的意思,壁画中的昆仑人多作紫黑或赭红,大眼厚唇,发短而拳,裸体跣足,斜披巾,着短裤,缯彩绕腰,手脚均持环钏。唐代诗人张籍《昆仑儿》诗中写得很具体:
昆仑家住海中州,蛮客将来汉地游。
……
金环欲坠曾穿耳,螺髻长卷不裹头。
自爱肌肤黑如漆,行时半脱木绵裘。
这种形象和装扮,与壁画基本吻合。
晚唐佛教人物服饰,亦仍旧制,但具有特点。比丘、比丘尼均内着裙襦俗装,外披袈裟。比丘尼有巾帔,衣裙多有纹饰,袈裟多为僧衣。第17窟(藏经洞)出土的大中五年《唐赐沙中僧政敕》中写道:“赐中华大德之号,仍荣紫衣以耀戎缁,洪可京城内外临坛供奉大德,悟真可京城临坛大德,仍赐紫,余各如故……”在给洪的赐衣物录本上有“锦二匹,花邑吴绫二匹……紫吴绫僧衣二付”的记载。在217、158等中、晚唐窟中均有紫衣沙门,但题名并非赐紫。这反映了在此起彼落的农民起义浪潮冲击下,腐朽糜烂、摇摇欲坠的唐王朝,滥用封官、借色、赐衣等制度。因此,边远地区的僧侣更可不依制度,为所欲为,借紫衣以抬高他们的身份地位,保障僧侣地主的利益。
晚唐菩萨装饰与盛、中唐略同,但密宗菩萨的装饰特殊,戴珠冠、项饰花环璎珞,两耳垂珰,上身半裸,斜披鹿皮或罗巾,穿红绿纱裙,轻薄透体,臂钏指环,嵌红绿宝石装饰,与印度、真腊、尼泊尔等国风俗有关。《真腊风土志》里记载:“唯国王可缠纯花布,头戴金冠如金刚头上所戴者,或有时不戴冠,但以线穿香花如茉莉之类,周匝于发间,顶戴大珍珠三斤许,手足及诸指上皆戴金镯指环,上皆嵌以猫儿眼睛石,其下跣足……”这段记载与中、晚唐以来密宗菩萨服饰是吻合的。14、16窟多有这类密宗画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