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贞观之治”到“开元天宝盛世”,是唐王朝的上升时期。唐朝统治者由于采取了一些社会改革措施,暂时地缓和了阶级矛盾,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导致了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同时,它也加强了同四邻各族各国,特别是西域各族各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关系,在风俗服饰上,吸取了西域各族各国衣冠服饰的特点,创造了许多新装,特别是妇女的时世装。
1.帝王官吏服饰
唐代壁画中帝王官吏的形象很多,除了穿插在大型经变故事中的小身人物以外,还比较集中地反映在“维摩变”“涅槃变”和供养人行列中。其主要的冠服形制,有下列几种:
衮冕① 贞观十六年的220窟,垂拱二年的335窟,盛唐时期的103窟和194窟的“维摩变”中,均有帝王图(图17-1),人数多,场面大,不仅可以看到比阎立本《帝王图》更复杂的人物衣冠,而且还可以从中考察帝王出行时的仪卫行列。活跃于唐初的阎氏兄弟,是有名的建筑家、画家,也是宫廷的服装设计官吏。《历代名画记》里说:“阎立德……武德中为尚衣奉御,造衮冕大裘等六服腰舆伞扇,咸得其妙。”阎立本所画《昭陵列像图》刻成的十四个外族君长,“或兜鍪戎装,或冠裳缓冕,极为伟观”。阎立本《历代帝王图》中的光武帝刘秀、吴主孙权、蜀主刘备、晋武帝司马炎等像,均作唐初衮冕之制,与敦煌初、盛唐壁画中的帝王服制,几乎完全相同。
220窟帝王戴冕旒,着深衣、青衣朱裳、曲领、白纱中单、蔽膝、大带、大绶、舄。衣上作日、月、山、川纹样,大绶画异龙之象,这就是帝王服饰上所谓“十二章”②的服饰,以示帝王为万民至高无上的统御者,其目的是要老百姓“望而畏之”。冕侧有缨,下垂“黈”。所谓“黈纩”,唐颜师古《急就篇注》里说:“以绵为圆,用组垂于冕,当两耳旁,示不外听也。”唐、宋帝王画像多有此饰。
衮冕是帝王践祚、飨庙、远征、纳后、元日受朝的服装,见于石窟的亦符合飨庙之义,是“武德令”规定的制度。
通天冠 是帝王“冬至受朝贺还燕群臣养老之服也”,是魏、隋遗制。334窟《维摩变》中的帝王,戴通天冠,着白单衣、曲领、大带、大绶、蔽膝、分稍履,初、盛唐时期“未生怨”中阿阇世王子,亦着此装。
深衣袍 是隋、唐官吏朝服的一种。汉刘熙《释名》释衣服条说:“(袍)丈夫著下至跗。”这种长袍就是汉、晋单衣。220窟《帝王图》中的大臣,多着“曲裾单衣”,方心曲领,委貌冠或进贤冠,笏头履,其中侍于帝王两侧的大臣,一人手持卷子,冠上插“貂尾”③(图17-2)。唐徐坚《初学记》里说:“贞观初唯置散骑常侍二人,隶门下。显庆初,又置二人,隶中书。并金蝉,左右珥貂。侍中与左散骑则左貂,中书令与右散骑则右貂……”侍帝王右侧者,貂尾插于冠的右侧,当系“掌规谏,赞诏命”的中书令或右散骑常侍。唐代珥貂是相当于宰相之类的大臣的特殊装饰,三百年间的唐代壁画中多有此饰。《张淮深变文》中“诏命貂冠加九锡”“今秋宠遇拜貂蝉”等句,可见被封为散骑常侍的归义军节度使张淮深,也有貂尾之饰。
图17-2 唐代貂冠 莫高窟第235窟侍臣
大袖裙 襦是汉、晋时代流传下来的帝王、官吏、贵族和劳动人民通用服式,其阶级等第的区别在于质地和冠履。唐代大袖裙襦是百官的公服,443窟《剃度图》中的大臣,着绛襦、白练缘裙、五梁进贤冠,笏头履。45窟、217窟“未生怨”中的王子,均着白练裙襦、通天冠,其制一直延续到宋代。
幞头靴袍 是隋唐时代吸取了西北各族和中亚各国“窄袖长身袍”与幞头组合而成的一种新服制,唐代叫作“胡服”,是普遍流行的百官常服。《大唐新语》里说:“隋代帝王贵臣多服黄文绫袍、乌纱帽、九环带、乌皮六合靴,百官常服同于士庶,皆著黄袍及衫。”隋代281窟供养人大都督王文通着窄袖黄袍、幞头、乌皮靴。唐代341、329、323、217等窟中许多供养人,均着窄袖长身袍、幞头、乌靴、革带(图17-3),持笏。这种服饰,到盛唐时期才逐渐为新的形式“襕衫”所代替。所谓“襕衫”,《新唐书·车服志》里说:“中书令马周上议,礼无服衫之文,三代之制有深衣,请加襕、袖、襈为士人之上服,开骻者名曰缺骻衫,庶人服之。”因此,盛唐以后官吏多着襕衫,130窟都督乐庭瓌着浅青襕衫,盘领褒博、袖较大,裙长至脚,下有横线以示上衣下裳,这就是“襕”。两侧开骻者渐多,与武官的襦衣相同。
图17-3 唐代的袍
1.莫高窟第329窟 供养人2.莫高窟第45窟 观音普门品中人物
3.莫高窟第45窟 故事画中人物4.莫高窟第217窟 观音普门品中人物
图17-4 幞头的演变
1.北周 莫高窟428窟 供养人(重层) 2.隋 莫高窟281窟 供养人
3.初唐 莫高窟331窟 供养人 4.盛唐 莫高窟45窟 观音普门品人物
5.盛唐 莫高窟45窟 观音普门品中武士 6.盛唐 莫高窟45窟 故事画中人物
7.中唐 莫高窟159窟 故事画中人物 8.中唐 莫高窟159窟 故事画中人物
9.晚唐 莫高窟85窟 故事画中人物 10.晚唐 莫高窟12窟 故事画中人物
11.晚唐 莫高窟12窟 故事画中人物 12.晚唐 莫高窟85窟 供养人
幞头 唐代官吏凡着袍或襕衫者,均戴幞头。幞头是由汉晋幅巾或者燕巾逐渐演变而来,到北周时代才形成固定形式。《隋书·礼仪志》里说:“用全幅皂而向后幞发,俗人谓之幞头。自周武帝裁为四脚,今通于贵贱矣。”隋代281窟男供养人着黑幞头,平顶,二脚系脑后,二脚垂额前。唐初侍中马周作了一番改进,“以罗代绢,又令重系前后以象二仪。两边各为三撮取法三才,百官及士庶为常服。”初、盛唐时的幞头,前低后高施屋分级,两脚后垂,叫作“垂脚幞头”,也叫“软裹”。130窟开元、天宝年间晋昌郡都督乐庭瓌的皂罗幞头,便是软裹的典型。但幞头的垂脚或窄而长,或短而圆,形式不一。45窟部分幞头,两脚长加带,垂于肩臂。217、113等窟中的幞头,两脚短而宽,状似牛耳,大概叫作“牛耳幞头”(图17-4)。
履、舄、靴 唐代统治阶级对穿鞋子也是很讲究的,主要有履、舄、靴三种。履、舄是汉晋遗制,履有方头履、笏头履、圆头履、云头履,也有分稍履。帝王多着舄,百官多穿履。履与舄形式相同,区别在底。《隋书·礼仪志》记载:“复下曰舄,单下曰履……近代或以重皮,而不加木,失之于乾腊之义。”壁画中的履与舄仅具形式,不易区别,履与舄均为高头,古代统治者大袍长裙,曳地而行,需以履头承之,否则寸步难行。
图17-5 唐代贵族妇女的几种服式
1.初唐 莫高窟第212窟 女供养人 2.初唐 莫高窟第329窟 女供养人
3.盛唐 莫高窟第45窟 观音普门品中妇人 4.中唐 莫高窟第159窟 女供养人
5.晚唐 莫高窟第9窟 女供养人
靴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常服,隋代已成为文武百官的公服或朝服,唐代则普遍流行,多以素皮为之。马缟《中华古今注》里说,“至马周改制长靴以杀之,加之毡及条,得著入殿省敷奏,取便于乘骑也,文武百官咸服之。”唐代壁画中的官吏、贵族、西北各族首领以及庶民,均着长靴乌皮靴,可见靴已成为我国各民族人民通用的常服。
2.贵族妇女服饰
唐代壁画中贵族妇女形象日益增多,一部分穿插在经变故事中,大部分反映在供养人画像行列里,重要的服饰有下面几种(图17-5)。
大袖裙襦 汉晋以来,妇女的服装即以襦与裙组成。唐代承袭前代遗制,以大袖裙襦为贵族妇女的礼服,但仅见于经变中。如334窟《维摩变》中的天女(图17-6),着红罗襦,领袖缘以织锦,白练缘裙,分稍履,腰束蔽膝。172窟“未生怨”中的韦提希夫人,着绿襦,白缘裙,襦袖之大约有三四尺,蔽膝两侧有飘带,叫褂,走起路来随风飘扬。中晚唐《弥勒变》中的摩耶夫人,《嫁娶图》中的新妇,均有着此衣者。这就是两晋以来一脉相承的贵族妇女的上等礼服“褂衣”。
图17-6 天女 莫高窟第334窟
窄衫小袖 有两种。一种交领长袖,东晋时已出现于南方,北朝鲜卑妇女亦着交领小袖衫裙,北周石刻中已有这种服式,可见窄衫小袖由来已久。但在敦煌壁画中是始于隋而见于唐,这大概是我国北方的服式。另一种是圆领短袖,是唐初新装,与西域有密切的关系。由于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胡舞”“胡乐”“胡饭”“胡服”极为流行,宫廷仕女、贵族妇女模仿“胡人”的装扮成了一时的风气,民间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隋代的女供养人,多着交领窄袖衫,窄袖长垂,裙腰高束,这是隋代的“长袖”。《事物纪原》说,“实录曰:隋大业中内官多服半涂,即长袖也。”唐初多为圆领短袖,329窟女供养人是最典型的例子,圆领露胸,袖长至腕,长裙裹脚,“椎髻孤标”,披透明的纱巾。这种新装来自西域的“胡服”。《旧唐书·舆服志》里说:“士女皆竞衣胡服。”元稹诗里也说:“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膻满咸洛,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这种“胡妆”大半都是窄衫小袖,唐诗中多有描述:“香衫袖窄裁”“窄衣短袖蛮锦红”等,不一而足。1949年后在西安、洛阳、太原等地唐墓中也多有发现,特别是近年在陕西乾县发现的唐中宗神龙年间永泰公主墓画中的宫女,全部窄衫小袖,长裙披巾,与敦煌初、盛唐窄衫小袖服装完全相同。
半臂衫裙 是盛唐时期流行的服式,130窟都督夫人着碧罗花衫,袖大尺余,外套绛地花半臂,红裙、云头履,披白罗花帔,持纷帨,捧香炉,梳抛家髻,插鲜花,饰小梳,衣色与乐庭瓌同,即封建社会制度规定的“妇人之衣从夫色”。女十三娘头戴凤冠,斜插步摇,半臂衫裙,小头鞋履(与新疆出土的尖头鞋完全相同),面饰花钿。45、205、103等盛唐窟,多有此种衣饰。
图17-7 幂篱与帷帽
1.远行妇女 莫高窟第217窟 盛唐 2.长者 莫高窟第217窟 盛唐 3.官吏 新疆吐鲁番出土绢画 盛唐
幂帽 唐初曾一度流行过幂,后改用帷帽,壁画中有类似的形式。323窟《迎佛图》中,217、103等窟《化城喻品》中的骑骡马的妇女,着长袍,戴笠帽,下垂裙,前拥项下,后披肩背,仅露面部,这是从幂转变到帷帽的中间形式(图17-7)。《旧唐书·舆服志》里说:“武德、贞观之时,宫人骑马者,依齐隋旧制,多著幂,虽发自戎夷,而全身障蔽,不欲途路窥之,王公之家,亦同此制。永徽之后,皆用帷帽,拖裙到颈,渐为浅露,寻下敕禁断。……则天之后,帷帽大行,幂渐息。中宗即位,宫禁宽弛,公私妇人,无复幂之制。开元初,从驾宫人骑马者,皆着胡帽,靓妆露面,无复障蔽,士庶之家,又相仿效,帷帽之制,绝不行用。”宋人说帷帽是以障蔽风尘的远行之服,壁画中戴帷帽的人多为远行之象,恰相吻合。这种服装与西北地区多风沙有关,是西北少数民族吐谷浑的服制。
图17-8 唐代妇女发髻的变化
1.莫高窟第375窟 女供养人 2.莫高窟第330窟 侍婢
3.莫高窟第334窟 女供养人 4.莫高窟第334窟 侍婢
5.莫高窟第217窟 故事画中妇人 6.莫高窟第217窟 女供养人
7.莫高窟第130窟 侍婢 8.莫高窟第217窟 故事画中妇人
9.莫高窟第45窟 故事画中妇人 10.新疆喀拉和卓出土绢画
11.莫高窟第159窟 女供养人 12.莫高窟第159窟 女供养人
13.莫高窟第9窟 女供养人 14.莫高窟第12窟 女供养人
丈夫靴衫 妇女着丈夫衣冠是唐初兴起的一种新风气。《新唐书·五行志》里说:“高宗尝内晏,太平公主紫衫、玉带、皂罗折上巾,具纷砺七事,歌舞于帝前。”可见宫廷贵族是倡风气的先者。吴道子《释迦降生图》执扇的侍女,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中的从骑,永泰公主墓室壁画中的侍婢,均着幞头靴衫。敦煌盛唐130窟《都督夫人礼佛图》中的侍女亦着此装,盘领襕衫,腰束革带,头顶作高髻,裹着薄如蝉翼的皂罗幞头,双脚垂至肩背。这大概就是元稹赠薛涛《采春》诗中所谓“新妆巧样画双蛾,幔裹恒州透额罗”的新装吧。445窟《剃度图》中的妇女多着盘领和折领长衫,中晚唐亦颇流行,这种服装唐代也叫“胡服”。《新唐书·舆服志》里说:开元中奴婢服襕衫而士女服胡服,有衣男子之衣而靴,如奚、契丹之服。可见这是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衣着,穿着者多为奴婢。
发髻 唐代贵族妇女服装有很大的变化,发髻面饰也不断出现新的花样(图17-8),大略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高髻,发髻高耸头顶,是古老式样的一种新发展。汉代就有“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的说法。北魏高髻多作圆球形,唐初高髻形式多样,形成了一时风尚。皇甫德参对唐太宗说:“修洛阳宫劳人,收地租厚敛,俗好高髻宫中所化。”唐初高髻在壁画中有两种形式:一种“椎髻”,“一撮之发状如椎”。329、331等初唐窟的供养人均作椎髻,藏经洞出土垂拱三年《孔公浮图功德铭》中有“盛椎髻而孤标”之语,在西安、洛阳、太原、新疆等地出土初唐墓壁画和陶俑中,多有此种不着花钗的椎髻。可见这是一种流行很广的时装。一种半翻髻,发髻高耸如翼而向一边倾斜。357窟女供养人就梳这种髻。唐人段成式《髻鬟品》里有“高祖宫有半翻髻、反绾髻、游乐髻”之语,近年发现的永泰公主墓画中这种髻也很多。可见,半翻髻也是唐初的新式样,但敦煌壁画中所见不多。
一类是抛家髻,是开元、天宝时代的新装,两鬓抱面,余发束于头顶,作各式朵子。段成式《髻鬟品》里说:“贵妃作愁来髻,贞元中有归顺髻,长安城中有盘桓髻、惊鹘髻,又有抛家髻及倭髻。”有形髻可以顾名思形,有些则很抽象,形式很难稽考。《新唐书·五行志》里说:“唐末,京都妇女梳发,以两鬓抱面,状如椎髻,时谓之抛家髻。”抛家髻壁画中颇多,130窟都督夫人及其女儿,205窟女供养人,445窟《弥勒变》中的宫女(图17-9),发式均属抛家髻的类型。这种不着或者少着陆花钗的头饰,大约就是敦煌曲子中的所谓“素乌云髻”,它与传世唐画《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纨扇仕女图》中妇女的发髻,是基本相同的。
这些高大的发髻,并非都是真发梳成,大半是预制的“假髻”④。新唐书·五行志》里说:“杨贵妃常以假髻为饰,而好服黄裙。”因此盛唐以来特别流行。在新疆喀拉和卓地方发现的盛唐绢画残片中,有一妇女手中就托着一朵假髻。近年来在吐鲁番地区的唐墓中发现三件殉葬的假髻,壁画中贵族妇女的“高髻险妆”自然大半也都是戴上去的假髻。
面饰 唐代贵族妇女,特别是那些宫廷仕女,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仅在发髻上争奇斗艳,而且还挖空心思,想出种种脸上的装饰,以迎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审美观和穷奢极欲的心理。因此,开额、画眉、制蝉鬓、涂胭脂、抹铅粉、点口脂、晕额黄、贴花钿、画花子等风俗广泛流行。隋代薛道衡《昭君词》中说:“娥眉非本质,蝉鬓改真形。”古代以朱粉涂面叫作“红妆”。初、盛唐时代的“红妆”主要有两种:一种以朱红晕染两额及上眼睑,大约就是《妆楼记》中所谓的“晓霞妆”,332窟和57窟的菩萨,都属这一类;另一种是杨贵妃式的“黑眉白妆”。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书》里说“宫中嫔妃辈,施素粉于两额,相号为泪妆……”329窟和220窟的女供养人和一些菩萨,130窟的都督夫人一家,445窟的宫女,脸部多着素粉,不施胭脂,或作淡赭黄晕染,头上也多不作钗饰。《敦煌曲》里有“发缩湘云淡淡妆”之句,王涯《宫词》也说:“一丛高鬓绿云光,宫样轻轻淡淡黄,为看九天公主贵,外边争学内家样。”这些诗句,正好说明了素妆也是从宫廷里流传出来的。
图17-9 宫女 莫高窟第445窟
唐代妇女眉画之风非常流行,唐玄宗曾命画工作过《十眉图》。壁画中的眉约有两类:一类是长眉,以黑或黑与石绿画成,即白居易诗中所谓“青黛点眉眉细长”。初、盛唐时期的女供养人、菩萨,多作此种黛眉或翠眉,通称娥眉。唐人诗词中所谓“薄施铅粉画青娥”,“淡扫娥眉朝至尊”,这种细长的娥眉,大概就是《十眉图》中的却月眉、月棱眉之类,是唐代贵族妇女的时尚之一。一类是短眉,130窟都督夫人一家及侍婢,均作短眉,宽而浓,大概就是《十眉图》中的涵烟眉或者倒晕眉。元稹《有所教》一诗中说:“莫画长眉画短眉,斜红伤竖不伤垂,人人总解争时势,都大须看各自宜。”可见各式各样的短眉,也是盛唐时期的一种时尚。《簪花仕女图》中的眉,也是短眉的一种,或者就是《十眉图》中的垂珠眉。
唐代贵族妇女点口脂,也是花样最多的。壁画中的菩萨供养人等,除了画眉而外,都以朱红点染嘴唇,形式各不一样,有所谓“石榴娇、大红春、小红春、露珠儿……”等名目。除了112窟菩萨嘴唇大概可以叫作露珠儿以外,其余究竟属于哪一种形式,颇难确考。
花钿、花子都是唐代有名的面饰,花钿是贴在额上的装饰,相传起于三国时代,唐代极一时之盛。220窟贞观年间《维摩变》中的天女,额间贴云头花钿,即唐人诗文中所谓“眉间翠钿深”;鬓侧画一笔朱红,即“一抹浓红傍脸斜”,是“红妆”的一种。花子就是妆靥,壁画中盛唐以后才逐渐多了起来。130窟都督夫人的女儿,额上作五出梅花,脸上亦出现了“绿的”之饰,这种面饰,在中、晚唐以后,已成为相当普遍的风俗。
帔帛(围巾) 隋代壁画中的女供养人已有帔帛,唐初广泛流行,但均与窄衫小袖的“胡服”连在一起,到开元年间才有法令规定。《中华古今注》里说:“女人帔帛古无其制,开元中诏令二十七世妇及宝林、御女、良人等寻常宴参待令披画帔帛,至今然矣。”初、盛唐时期,妇女凡着衫裙者均服帔帛。130窟都督夫人着衫裙,半臂,内穿披子,外披帔帛。这种帔大概是从外国传来的。《魏书·波斯传》里说:“其俗,丈夫……亦有巾帔,缘以织成,妇女服大衫,披大帔。”《旧唐书·西戎传》里也说:“波斯国……妇女亦巾帔裙衫,辫发垂后。”可见隋唐时代妇女著窄衫小袖,披帔帛,与波斯的风习颇有关系。
3.武士服饰
甲胄 唐代壁画塑像中,天王的形象比以前更多了,经变故事中的作战场面更复杂了,这就大大丰富了武士服装的样式,特别是天王的甲胄,更为精美完备。据《唐六典·武备志》记载,甲有十三种:“明光甲、光耀甲、细鳞甲、山文甲、乌追甲、白布甲、龟绢甲、布背甲、步兵甲、皮甲、锁子甲、马甲。”又“明光、光耀、细鳞、山文、乌追、锁子,皆铁甲也。皮甲以犀为之,皆因所用物名也”。唐代多用铁甲,大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初唐时代较简单的铁甲,是一般战士和将官作战的服装,以长方形铁片或铜片连缀而成,如322窟天王,戴头牟、顿项、掩膊、背鞲、胸甲、身甲、战裙、行縢、毡靴、披长巾。这是隋代天王甲胄的遗制。隋代420窟作战武士,唐代217窟《破阵乐舞》中的武士,130窟《八王争舍利》图中的武士,新疆克孜尔石窟《争舍利》图中的武士,皆着此类甲胄。另一种是盛唐时代比较复杂精细的“金甲”,如319、384、45等窟的天王,头顶束髻,着掩膊、兽头含臂、胸甲,身甲、髀裈、战裙、行縢、乌皮靴、护手。甲的形状有鱼鳞,有长方,均为铜、铁等金属做成,并有亮光,故名“金甲”。45、384等窟天王所穿连环拓叠的甲,大约就是《武备志》十三种甲中的“锁子甲”,杜甫诗中所谓的“金锁甲”。这种甲“五环相互,一环受镞,诸环拱护,故箭不能入。”
战袍 唐代武士作战时穿甲胄,平时多服袍衫,但作战中亦有穿战袍的,唐太宗的“百骑”即衣五色袍。332、130等窟《八王争舍利》图中的各族武士(图17-10),均着盘领窄袖袍,戴各种皮帽、毡帽,与“昭陵六骏”石刻中丘行恭所穿战袍、所戴毡帽相同。
衩衣 还有一种与战袍大致相同的武将平时的服装,叫作“衩衣”,是一种便于骑马的武弁服。45窟经变中的大将军像,即着盘领开衩长袍长裤、乌靴、幞头、佩剑(图17-11)。盛唐诸窟《未生怨》中的门卫武士,多着此装。
图17-10 武士 莫高窟第130窟
图17-11 大将军莫高窟第45窟
抹额 《中华古今注》里说:“不被甲者以红绢抹其首额……抹额盖武士之首服,皆佩刀以为卫从。”172窟《未生怨》中的侍从武士,着衩衣,穿乌皮靴,持刀剑。45窟的刑吏,着衩衣外套半臂,裹行縢,穿茫,裹幞头,均于幞头上加红巾的帕首,这种红巾叫作“抹额”。早在秦汉时代已经充作军士的首服了。
裤褶 颜师古《急就篇注》里说:“裤褶,重衣之最上者也。其形如袍,短身而广袖。”是唐代六品以下通用之服。也是帝王巡幸时随从官吏、仪卫武士所着之服。220窟《帝王图》中持障扇的侍卫,戴进贤冠,内着白纱中单,外套绯褶盖裆,穿白裤,茫,腕有臂褠膝有缚裤。202窟《摩耶夫人出行图》中抬肩舆的童仆,头梳双童髻,着青褶白裤,缚裤,茫,都符合“从行服裤褶”的规定。
4.西北各族和四邻各国的服饰
唐代初年,“丝绸之路”畅通无阻。我国西北各族与内地的往来,中亚、西亚各国与唐朝在经济文化上的交流,日益频繁。在敦煌壁画中留下了许多所谓“胡人”的形象,其中有一些是属于我国西北各族的(图17-12)。如220、335、103等窟的《维摩变》中,有一类人物,穿盘领窄袖袍,领袖衣裾,镶以锦绣边缘,腰束革带,穿乌皮靴,手笼袖内拱于胸前,有的剪发齐项,有的戴各式毡帽,绣帽、毡笠、浑脱帽,或头束缯彩。由于西北地区寒冷多风,均有带结颔下,符合北方游牧民族“穹庐毡帐,被发左衽,食肉饮酪,身衣毡褐”的习俗。从人物面貌看,亦多具有西北少数民族的特征。
《新唐书·龟兹传》里说:“……(龟兹人)俗断发齐项,惟君不剪发。……王以锦冒顶,锦袍,宝带。”
《册府元龟·外臣部·揭盘陀国》条:“于阗西小国也,风俗与于阗相类,衣古贝布,作长身小袖袍,小口裤。”
同书《高昌国》条说:“国人语言与中国略同,有五经、历史、诸子集,面类高丽,辫发垂之于背,著长身小袖袍,缦裆裤。”
在新旧《唐书》《大唐西域记》等书中,记西北各族人服毡褐锦袍者甚多。从这些文献看来,着毡褐、锦袍、长身小袖袍等,是其共同特点,以之与梁元帝《职贡图》中龟兹使者和昭陵、乾陵前墓各国君长服装相印证,可以大体肯定,他们是属于我国西北龟兹、高昌、于阗、疏勒等地的人物。
在《未生怨》《化城喻》等故事画中,还有一种身着大袍、穿皮靴、戴黑色披风,仅仅露出面孔的人物装扮。这里的披风叫作“帷帽”,是吐谷浑的服装。莫高窟出土的丝织物中,有一件素绢残破帷帽,形式与此相同。(www.xing528.com)
《新唐书·吐谷浑传》:“其官有长史、司马、将军、王、公、仆射、尚书、郎中,盖慕诸华为之,俗识文字,其王椎髻黑帽……男子衣长裙缯帽,或冠幂……”
吐谷浑是鲜卑族的一支,居住在秦岭直到接连于阗的沙漠地带。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受汉族影响较深,故服制用袍。至于黑帽,长裙缯帽、幂,大概是吐谷浑的民族服式,也可能与新疆和中亚各国民族形式有关。
图17-12 西域各族各国人物服饰
1.莫高窟第103窟 2.莫高窟第103窟 3.莫高窟第332窟 4.莫高窟第335窟
5.莫高窟第103窟 6.莫高窟第332窟 7.莫高窟第332窟 8.莫高窟第332窟
还有一些人物,服装与龟兹等国服装略有不同,着卷领窄袖长袍,或披毡裘,穿豹皮靴,多剪发,戴卷檐毡帽、绣帽、浑脱帽,有的项饰瑟瑟珠,双耳垂环,深目高鼻,浓眉虬髯,与《职贡图》中的“周古柯国”“阿跋檀国”“胡蜜丹国”“白题国”使者服装形象几乎相同(图17-13),但这些国家在六世纪中就被突厥灭滑国时一并消灭了,在隋唐史籍中所记与此有关者莫如“昭武九姓”诸国,为康国、石国、曹国、何国、滑国等。
慧超《往五天竺国传》云:“从大食以东,并是胡国,即安国、曹国、史国、石国、米国、康国……中虽各有王,并属大食所管……衣著叠衫、裤带及皮裘……康国……并剪须发,爱戴白毡帽子。”
《隋书·康国传》云:“……丈夫剪发、锦袍……人皆深目高鼻,多须髯,善于商贾。”
唐刘言史《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诗》:“石国胡儿人见少,蹲舞尊前急如鸟,织成蕃帽虚顶尖,细衫双袖小……”
图17-13 (梁)萧绎《职贡图》中各族各国人物服饰
1.周古柯国使 2.龟兹国使 3.波斯国使 4.滑国使
5.末国使 6.白题国使 7.胡密丹国使 8.狼牙修国使
《职贡图·滑国使》文中说:“人善射,著长身小袖袍,金玉为带,遣使康符真同贡物,其使人举头剪发,着波斯锦褶,铎裤,朱皮长壅靴。”
这些国家在两汉时代就与中国有频繁的交往,唐代关系更为密切,特别是康国、石国曾向唐朝赠送“胡旋女子”。“康国乐”,是唐朝统治者喜爱的舞乐之一。
壁画中还有一些外国商人的形象,穿不开襟的长领窄袖袍,乌皮靴,戴浑脱帽、小毡帽,拳发,高鼻深目,浓眉虬髯,与梁元帝《职贡图》中之波斯国使者相似。45窟有成组的胡商形象。
《魏书·波斯传》:“其俗丈夫剪发,戴白皮帽,贯头衫,两厢近下开之……”
《旧唐书·波斯传》:“丈夫剪发,戴白皮帽,衣不开襟,并有巾帔,多用苏方青白色为之,两边缘以织成锦……”
《册府元龟·外臣部·大宛国》条:“其人深目高鼻多须髯,善商贾。”
这里所谓“贯头衫”,大约就是从头上穿领而着的不开襟的长衫。盛唐时期赶毛驴、牵骆驼的胡商,大约就是波斯、大食、大宛等国的商人。上述各种服装相近的人物,大多属于西北各族和中亚各国。由于古代西域范围很大,“千城百国”,文献资料又不足,因此只能划定大体范围,具体民族和国家颇难一一详考。
敦煌壁画塑像中,属于南方各国的人物也不少,扶南、林邑、环王、骠、婆利、狼牙修等国都从海上与中国有经济文化上的交往关系。初唐220、335、332等窟和盛唐103窟的《各国王子图》中最前面的两组人物,有的深目大鼻长髯,头顶椎髻,裸体,斜披巾,着短裤,绫锦缠腰,近似婆罗门,有的面貌紫黑,拳发,裸体,跣脚,披巾,短裤,项饰珠宝璎珞,手脚均佩环钏,均有侍者服侍左右,一望而知为南海热带地方人物(图17-14)。
《旧唐书·林邑国传》:“不识冰雪,常多雾雨……王著白古贝,斜络膊,绕腰……其人拳发色黑,俗皆徒跣……自林邑以南,皆拳发黑身,通号为昆仑。”
图17-14 各国王子图 莫高窟220窟 李其琼临摹
《隋书·真腊传》里说:“王著朝霞古贝,瞒络腰腹,下垂至胫,头戴金宝花冠,被真珠璎珞……耳悬金珰。”
《册府元龟·外臣部·婆利国》条:“……其国人披古贝帕及缦,王乃用斑丝布以璎珞缠身……人皆黑色,穿耳附珰……男子皆拳发披古贝布横幅以为绕腰……”史籍中类似的记载颇多。如梁元帝萧绎《职贡图》中“狼牙修国”使者与壁画对照,形象服饰基本相同,大致可以肯定他们是同属于“昆仑人”中的统治阶级人物。
东邻各国与中国的联系也密切。莫高窟初、盛唐《维摩变》各族王子中有着白练裙襦、曲领,戴小冠,饰鸟羽,穿笏头履者,亦有着深衣袍、束蔽膝,戴莲花冠,穿分稍履者,面貌衣服与中国相似而略异,大约就是关系密切的高丽、百济、新罗等东邻诸国的人物。
《新唐书·高丽传》说:衣裳服饰唯王五彩,以白罗为冠,白皮小带,其冠及带咸以金饰。官之贵者,则青罗为冠,次以绯罗,插二鸟羽,及金银为饰,衫筒袖,裤大口,白韦黄带韦履,国人衣褐戴弁,妇人首加巾帼。
两《唐书》中,诸如“新罗朝服尚白”,东邻各国“男女皆著曲领”之类的记载不少,与梁元帝《职贡图》中“百济国使”的服制服色颇相近,使者像后题文中有关服饰者亦颇详尽:“……衣服略同高丽……以帽为冠,襦白复衫著裤……”从记载和佛像看来,东邻诸国在衣冠服饰上的互相影响是很深远的。
5.劳动人民服饰
敦煌艺术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壁画中的人物大多是佛、天、鬼、神、帝王将相,劳动人民形象很少,衣着简单又无纹饰,与帝王贵族的衣冠形成鲜明的对比。劳动人民主要的服装有下列几种:
袍衫 是唐代普遍流行的新装。袍是复衣,秋冬所服,衫是单衣,春夏所服。自马周改制襕衫以后,“缺骻衫”在庶民中普遍流行。23窟雨中耕作的农民,321窟修造房屋的泥匠,45窟的船夫(图17-15),均着两侧开衩的长衫,戴笠帽或裹幞头,穿白裤,茫乌皮长靴,榆林窟25窟“弥勒变”中可以看到耕种、收割、打场、扬场的劳动人民,他们的衣服都很粗糙单薄。
半臂 短袖衣叫作半臂。隋代多服长袖,宋·高承《事物纪原》述半臂说:“隋大业中内官多服半涂,即长袖也。唐高祖试其袖,谓之半臂……”。又“其形式长不过腰,两袖仅掩肘,是圉人之服”。唐代士庶男女均有“中单上加半臂”的制度,壁画中屡见不鲜。323窟的纤夫,33窟的农夫(图17-16),45窟的舵师,均戴笠帽,内穿缺骻衫,外套半臂,白裤,茫麻鞋。《新唐书》有一段记载,韦坚之通广运潭,篙工柁师皆大笠侈袖茫,韦坚自衣缺襕衫,锦半臂。正取其动作之便,与壁画中人物完全相符合。
窄衫小袖 是唐初贵族妇女和庶民通用的服制。321窟做饭的妇女,331窟的侍婢,均着圆领或窄袖衫,长裙曳地,裙腰束于胸上,头束椎髻或双鬟髻,脚下穿笏头履或尖头鞋。这种窄衫小袖是唐初的“胡服”。
图17-15 船夫 莫高窟第45窟
图17-16 农民和乞丐
1.农民 莫高窟第33窟 2.乞丐 莫高窟第85窟
襕衫 襕衫本是士人之服,盛唐以来妇女也有穿襕衫的。《新唐书·车服志》里说,“开元中奴婢服襕衫,仕女衣胡服”。130窟都督夫人的侍婢,445窟王妃《剃度图》中的丫头,均着圆领开骻襕衫。
衫裙 是唐代妇女的基本服制,贵族、庶民通服。交领,袖约尺余,裙束衫外。130窟都督夫人侍婢中多着此装,素色无纹饰,与遍身绮罗、满面花钿的贵族妇女形成强烈的对比。
唐代的婢,有官婢私婢,都督夫人的婢可能都是官婢。按《唐六典》的记载:“官婢春给裙衫各一,冬给襦复裤各一。”侍婢中之着绮罗花衫者,显然是官家发给装点门面的服装。
从事劳动生产的妇女,更为俭朴,榆林窟25窟《弥勒变》中播种的农妇,头作圆髻,无钗钿之饰,着间色连裳衣,白布大口裤,穿茫卷袖,束腰带。张籍咏采莲妇女诗中云:“白练束腰袖半卷,不插玉钗妆梳浅。”正是对劳动妇女的真实描写。
劳动妇女一般均作高髻、一椎髻,妇婢多作双丫髻或双鬟髻,有束于头顶者,亦有垂于两鬓者。给都督夫人捧花的侍婢作垂鬟,张萱《捣练图》中的侍女亦作垂鬟,23窟《雨中耕作》中的少女,即作双鬟于头顶。
6.舞乐百戏服饰
唐代是舞乐极盛的时代,壁画中的反映也很丰富,大体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经变中的舞乐,一般均作八字形乐队,舞伎有单人、双人或四人,在“华裀”上蹁跹起舞。220窟贞观时代的《东方药师变》中的《舞乐图》规模宏大,乐工服饰有两种:一种宝冠,上身半裸,罗裙,帔巾;另一种高髻披发,半裸,斜披罗巾或穿短裤。舞伎两对:一对半裸,宝冠披发,白练长裙,胸挂璎珞;另一对宝冠高髻,着织锦半臂,红罗裙。均于小圆毡子上挥舞长巾,动作急迫,舞带飞扬。唐段安节《乐府杂录》里说:“舞有骨鹿舞、胡旋舞,具于小圆毡子上舞,纵横腾踏,而终不离于毡上,其妙如此也。”《新唐书·礼乐志》也说:“胡旋舞者立于毡上,旋转如风。”这就是元稹所形容的:“骊珠进珥逐飞星,虹晕轻巾掣流电。”这大概就是传自中亚的《胡旋舞》,虽然在服装上不尽相同,但其内容情趣则是一致的。217窟《未生怨》故事中有类似《破阵乐舞》的场面,武士两行,穿甲胄,皮靴,持矛盾作相刺之状,旁有王者马上观赏。《隋唐嘉话》《旧唐书·音乐志》均说:“破阵乐被甲持戟以象战事。”这是初唐时期流行于军旅中的战斗舞蹈,玄奘游历印度时戒日王曾在宫廷里向玄奘说起过秦王破阵乐。
唐代的舞蹈有健舞,有软舞,上面所举的例子属于健舞。壁画中也有比较轻盈的舞蹈,如205窟《净土变》中的对舞,舞者戴珠冠,项饰金环,半裸,饰臂钏,手镊,夹缬罗裙,舞带垂于地裀,动作委婉,弹指作拍。《通典·乐典》拍板条注文说:“龟兹伎人,弹指为歌舞之节,亦抃之意也。”无疑这种舞与龟兹有关,大约就是唐代的软舞。无论健舞、软舞,其中多为胡舞。唐初西北各族和中亚各国的音乐舞蹈曾经流行于两京,敦煌是中西交通要冲,胡舞、胡服的流行是很自然的事情。
图17-17 唐代俗舞
1.莫高窟第12窟 2.莫高窟第445窟
经变中的舞乐人称为“伎乐天”,由于置身于佛教幻想的“极乐世界”中,必须区别人间世界,因而,头后出现了圆光,其服装亦非单一形式,一方面穿着中国的罗裙、锦半臂,同时也保留着少数民族的发式和印度的裸体风俗,带着一些想象的组合成分。
另一类是现实生活中的舞蹈,称为“俗舞”,多穿插在故事画中。唐代的“十部伎”,一方面继承和发展了民族舞乐的传统,同时也大量吸收了西北各族和中亚各国歌舞的特长,而创造了新的民族舞乐。唐玄宗时就设有教坊五所,专门训练歌舞伎人,当时计有“音声人”万余,宫廷如此,州郡仿效,自然也会波及于民间。445窟盛唐《嫁娶图》中,在婚礼的宴会上举行歌舞表演,乐工穿折领袍、革带、乌皮靴,裹软脚幞头,吹箫、吹笙、弄拍板、铜钹……舞伎着绛袍,舞姿婉转,颇似“六腰”(图17-17)。
唐代舞乐普遍流行,宫廷、军营、婚礼、宴会,都有歌舞助兴。表演时也多穿绫罗锦绣,画衣画裤,但这不过仅仅是为了供帝王贵族娱乐而已。
7.佛教人物服饰
唐代统治者利用各种宗教统治麻痹人民,其中主要是利用了佛教。全国佛寺林立,僧尼社会地位大大提高,佛教人物的衣冠服饰也随之起了变化,比前代复杂华丽了。
佛,由于有所谓三十二相约束,又是佛教徒崇拜的偶像,衣装不能随意更改,基本上承袭魏、隋形式。一种是赤布僧伽梨(大衣),即无条相的缦衣,多作通肩式,220窟《净土变》中的阿弥陀佛即为此式。另一种为冕服式,内着交领襦,织锦袈裟,外披田相袈裟,320窟《净土变》中的佛像,即着此装。还有一种,内着僧祇衣,外套赤布僧伽梨或田相袈裟,130窟大佛即是一例。
僧衣与佛衣略有区别,无论比丘、比丘尼,均着裙襦俗装,外披袈裟。主要形式有两种。
田相衣 有条相的袈裟,以有紫或黑色条相,将袈裟分成若干方块,形如田畔,故名田相衣,或者叫水田袈裟。王维有诗云:“乞饭从香积,裁衣学水田。”隋唐以来,罗汉、比丘通服之。田相中饰有山水云彩染缬者,唐人称为“山水衲”,是唐代比丘的时装。328窟彩塑阿难,着绿色裙襦,缘以织金锦,外套赤色田相衣,穿平头履;205窟迦叶外套麻纱条相袈裟,饰以山水树木;217、201等初、盛唐时代窟中的佛弟子均着各色田相袈裟,服色纹饰均极鲜明华丽,一般和尚仍着此服。武则天时代,僧侣怀义、法朗伪造了一部《大云经》献给武则天,说:“则天是弥勒下生,作阎浮提主,唐氏合微。”武则天因此下了一道命令:“自今已后,释教应在道法之上,缁衣外黄冠之前。”佛教的社会地位更高了,衣服也改变了。《原始秘书》里说:“唐武后幸僧怀义,衣帽皆用朝扮,衣用大袖如朝服制,曰直裰,曰偏衫,曰宽衣,加以锦绣。”这大约就是指高僧袈裟里面的衣服。
紫衣 初、盛唐流行的一种紫色田相袈裟。217、199等窟均有着紫袈裟的佛弟子和比丘。敦煌藏经洞出土《僧崇恩处分遗物凭据》中有这样记载:“双紃坛染条袈裟一条,紫绫夹裙衫一对,紫绫染条袈裟一条,京褐夹绫裙衫壹对……”这与壁画中比丘服制是相符的。沙门着紫衣始于武则天时代。宋《僧史略》云:“按唐书,则天朝僧法朗等九人重译《大云经》毕,并赐紫袈裟,此赐紫之始也。”紫是三品以上官吏的服色,唐诗中有所谓“朱紫尽公侯”的描写。唐朝统治者给僧侣赐紫衣,给银鱼袋,封官晋爵,抬高僧侣的社会地位,是为了拉拢他们,互相利用,以巩固其统治宝座。
居士是在家的佛教徒,维摩诘为其代表。敦煌壁画中自隋代出现《维摩诘变》以后,一直流行到宋初,但服装的基本形制没有变,着大袖裙襦,戴透明的白纶巾,披棕色羽毛大衣,凭几持麈尾。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里说:“金粟(维摩诘)纶巾笃子衣。”这正是唐代维摩居士的服装。《晋书》说“王恭清操过人,美姿仪,被鹤敞裘……”,谢万、王恭都是晋朝士大夫,衣着与南京出土的晋代“竹林七贤”和唐代孙位的《高逸图》中的人物服饰基本一致。可见维摩诘的装扮是汉、晋以来士大夫的服装。
唐代菩萨服装继承了魏、隋遗制而又有新的发展,主要有下列各式:
通肩大衣 魏、隋遗制,为数较少,在329、220等窟中偶有所见。高髻、宝冠、赤布缦衣,通复双肩,手脚有环钏之饰,很像佛衣。
宝冠裙帔 亦前代形式,唐代颇流行。328窟彩塑菩萨可为代表(图17-18),头顶作云鬟高髻,大约就是唐诗中所谓的“高髻云鬟宫样妆”吧,金冠饰宝珠,项戴金练,上身半裸,有臂钏手镯之饰,即古人诗中所谓“绕臂金条脱”“皓腕约金环”,帔巾长垂,腰束锦裙。
图17-18 彩塑菩萨 莫高窟第328窟
斜披罗衣 唐代最流行的菩萨装。220、172等窟的菩萨,青发高髻,余发垂肩,戴宝冠,两耳饰珰,项饰金环,锦巾斜披,臂有钏,腕有环,穿红罗裙,腰裹绿巾,璎珞绕身,大带双垂,肩上披着透明的青纱,面作粉妆,朱唇翠眉。
僧祇支 北魏旧式,隋代最流行,唐初仍有余风。57窟菩萨多作僧祇支,腰束白带,面部以朱色染两额及眼睑,作晓霞妆,唐代僧祇支无袖,作一窄带挎于左肩,色彩纹饰颇为艳丽。
绡衣 321窟十一面观音等绡衣,缘以织锦,轻薄如雾,“重无一两,搏之不盈握”。这说明我国古代早已用轻绡作贵族妇女的服装或舞衣了。
上述几种菩萨装,大部分与我国新疆地区佛教艺术中的菩萨衣冠及波斯、印度的服饰有关。唐初玄奘游历五印度,赍经像以俱来,王玄策几次出使天竺,画家宋法智随行,“图写圣容,回到京都,道俗竞摹”。因而在佛教崇拜的偶像人物的装饰上,还保留着明显的外来影响,如上身半裸、披发等。但这决不影响艺术风格上的民族形式和服饰上的不断中国化。唐代菩萨已经穿上了当时贵族妇女的罗裙,披上了罗帔、纱帔,这些帔大约就是唐诗中所谓“香帔”“仙帔”“紫罗帔”。裙也有各种新样,一种是透明的罗裙,多红色,即唐人所谓“石榴裙”;另外还有“白练裙”“锦裙”,裙长曳地,多为汉、晋裙制的新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