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艺术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它包括建筑、雕塑、图案、绘画等各个方面。从时代上说,它自晋魏开窟到宋元为止,前后绵亘千余年,从数量上说,它保存蕴藏着壁画塑像的洞窟四百八十个,是世界上规模最宏伟而又最有系统的美术博物馆,也是我国民族历史的艺术宝库。
这座艺术宝库,曾长期被帝国主义者窃掠,直到人民革命胜利,才摆脱了悲惨的命运,得到了重视。古代艺术家长期艰苦劳动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今天不仅是人民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且是发展新文化新艺术的基础,是创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的重要借鉴。因此,尽快地把它介绍给全国人民,介绍给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便是敦煌艺术研究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介绍敦煌艺术过去一直采用的基本方法是临摹。
临摹工作是美术工作者学习古典艺术遗产,继承和发扬民族艺术传统的手段和方法,决不是“依样画葫芦”的简单玩意儿,而是一项严肃细致的艺术劳动。临摹的成果可供广大群众欣赏研究,又可作为美术学校师生、美术家学习古代艺术的依据。在临摹过程中,必须对原作仔细地观察、体会和分析研究,才能忠实地表达原作的精神。因此,临摹过程就是进行研究的过程。通过临摹实践又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敦煌壁画的临摹工作,前后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了。1949年前,由于认识不足,大部分临本都不能代表敦煌壁画原有的精神。1949年后临摹者忠实于原作,采用了一些比较科学的新的工作方法(如用幻灯放稿,集体合作等),一方面克服了个人兴趣的主观偏向,使临本更接近于客观对象;另一方面杜绝了可能使壁画遭受损毁的工作方法,逐渐地提高了临本的忠实性和艺术水平。
在临摹工作中,首要问题是了解临摹对象,掌握客观规律。例如我们临摹一幅本生故事(图14-1),就必须了解故事内容、主题思想、画面的组织结构、人物的精神刻画和艺术风格等,同时还要研究原画制作过程、起稿的程序、人物晕染的方法、线描的特色、布色的先后……通过这样一番认识和研究,使临摹对象在临摹者的脑子里孕育成明确的印象,也就是做到“成竹在胸”,这样才能比较忠实地把壁画移植到纸面上来,才能比较有把握地体现原作精神,而不至于临阵惶惑,盲目摸索。早期的临摹工作中,由于对这一点体会不深,往往影响到临本的整体性,造成琐碎呆滞,缺乏生气,不符合原作精神。近几年走上了正常的轨道,临摹了佛画、建筑、图案各类作品数百幅。我们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一种是客观临摹。就是按照壁间现存残破变色情况,完全如实地写生下来。这种临本可以给观众以壁画现况的真实感,这种方法是我们过去和现在临摹工作的基本方法。
另一种是旧色完整临摹。壁画的组织结构、人物形象、色彩变化等种种方面,都一一依照壁间现存状况,但残破模糊的地方,在有科学依据的情况下,有意识地令其完整清楚。这样的临本,可以免去观众在残破模糊的画面上寻找人物形象的困难。
还有一种方法是复原,就是要恢复原作未变色时清晰完整、色彩绚烂的本来面貌。我们要认识和研究古代艺术,要学习古典艺术遗产,首先要找出它的本来面目,否则我们就容易被千百年来自然的或人为的破坏所造成的“古色古香”所迷惑。例如差不多已经流行于世界的唐代双飞天,面部和手脚都是棕黑色,比较早期的魏隋壁画,人物面部肉体部分,都是一片灰色和深黑色粗壮的轮廓线,这些都会使人生疑的。有些人根据这些迹象归纳出一个笼统的“魏隋画是粗野的”结论。其实,这是由于变色造成的假象。我们初步探讨认识到:银朱、铅粉,特别是这两种色混合以后,年代久远就起氧化作用,随程度的不同而变成灰色或黑色,壁画中的灰人黑人,原来都是赭红色、粉红色或白色,不是灰色或黑色。
复原工作是很重要的,也是比较困难的,必须以研究工作为基础,必须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它须要参考未变色或变色程度不严重的作品,特别是要对重层壁画中剥出的色彩鲜亮的作品来分析、比较,找出各种颜色变化的规律,同时还有赖于科学的化验,考察各种不同质量的色彩变化的程度。此外,参阅历史文献和有关图片,考证衣冠制度、发髻装饰和风俗习惯。总之,必须做到“物必有证”,决不能随意添补,凭空创造。只有这样才能比较真实地再现原作、恢复失去的光彩。由于这项工作刚开始摸索,还没有足够的经验,研究推敲工作做得不够,因此我们的复原作品不多。
在较长期的临摹工作中,也还获得了一些临摹技法上的经验,现在就来谈谈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线描问题。线描是中国古代绘画的主要技法。古代的艺术家们,对于线描的运用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获得了高度的成就,不但以简练的线条可以刻画出肯定明确的人物形象,而且概括地表现出物体的质量感,发挥了线描的最大功能。敦煌壁画继承了这一优秀传统,从晋魏到宋元一千余年间,一直是以线描作为塑造形象的骨干。各时代艺术风格不同,线描也随之演变和发展。在较早期的魏隋时代,多用“铁线描”,表现这一时期的面貌清癯、体态修长的“秀骨清像”是非常合适的。特别是在佛像的衣着上,细密劲秀的线描,充分表现出了轻纱透体的直观感觉,所谓“曹衣出水”大概就是这种式样。
一般魏隋画,多以土红线在泥壁上描画稿,不受拘束,这道土红线是比较粗壮活泼的,施彩以后再描肯定而细劲的墨线。最后,衣裙的转折,飘带的舒卷,再用白线勾描,助长其飘荡流畅的情趣。
唐代,艺术风格起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丰满健康的人物形象和内容繁复的巨幅经变(图14-2)。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倾向,线描也变得遒劲挺拔,生动活泼而富于变化,逐渐地形成了类似后世所谓“莼菜条”的兰叶描。一般唐画的制作过程,多以淡墨在粉壁上描画稿,施彩后再描浓墨线。初、盛唐时代部分人物面部手足最后以朱红勾描,天衣飘带也加一次粗壮的朱线或白线,使人物形象明确显著起来,因此显得雄浑有力,生气蓬勃。(www.xing528.com)
五代宋初盛行以土红最后勾描人物肉体部分的风气。元代壁画较少,但可以看出在运用线描上取得了新的成就。元代壁画一般都是在粉壁上或灰砂混合的壁面上以淡墨描稿,施彩后再描深墨线(即湿壁画)。如第三窟壁画,人物肉体用细劲的铁线描,衣裙飘带用顿挫显然、棱角毕露的折芦描,须眉鬓发更以细如毫发的线条组成,显示了线描的丰富变化,但在人物的精神刻画上就远不如前代了。
图14-2 观无量寿经变 莫高窟第217窟 段文杰临摹
线描是绘画的主要技法,它是服从形象的,离开了物体形象,任何线描都是毫无价值的。因此,它又是与各时代艺术风格相适应的。所以在临摹某一时代的绘画时,研究它的线描特色,并掌握如何勾描这类线条的方法就成为很重要的问题。例如飞天飘带上的长线是从两端落笔中间交接而不露形迹,如果我们不运用这种巧妙的方法,就很难一笔描出蜿蜒曲折、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的飞扬动荡的长线来。又如唐代人物手足指头,用两条线的转折表现出丰满圆润、结实有力的形体,对于这种运笔运力的方法、线的组织规律等,不作精细的钻研,就不可能在临本上再现各时代艺术的特殊风格。早期的部分临本中,无论魏、隋、唐、宋、元,都给人以千篇一律的公式化印象,大部分都是没有注意到这种描法的结果。
2.色彩问题。我国绘画的色彩很早就得到发展的。战国时期漆器纹样上朱黑白强烈的对比色,辽阳汉墓壁画及敦煌魏晋墓壁画的复杂鲜明的色彩,就是具体的例证。到了南北朝时期,佛教艺术的传入,绘画色彩有了新的发展,因此敦煌壁画的色彩丰富便成了重要的特色之一。魏隋时代的壁画色彩,仍然继承了汉晋绘画的传统,以土红、朱砂、青、绿、黑、白等色为主,且多以土红涂地,衬托浓重的青、绿等色,叠晕烘染还比较简单,显示了一种朴实淳厚的情趣(图14-3)。隋代后,色彩逐渐丰富。唐代,特别是初、盛唐时代,色彩的发展可谓登峰造极,色种增多,叠晕复杂,烘染真实而富于变化,一颗宝珠有叠晕四五次的,一瓣莲花有重叠各种色彩二十层以上的。一些保存比较完好的唐代壁画,往往给人以热烈灿烂、富丽堂皇的感觉。鲁迅在论《旧形式的采用》一文中曾说:“在唐可取佛画的灿烂,线画的空实和明快”,这不但中肯地称道了佛教艺术的特色,而且也给今天的美术家指示了学习的方向。
图14-3 菩萨 莫高窟第263窟 段文杰临摹
晚唐以后至宋元时代,佛教艺术已呈衰颓倾向,色调逐渐清淡素洁,不如前代的热烈旺盛了。
我们临摹某一时代的壁画,就必须仔细研究这一时代的色调、色种,以及颜色的质量。要紧的还有两个问题:(1)布色的程序问题。敦煌壁画的布色方法与现在民间画工的方法是一脉相承的,先晕染人物,再摆布主要色调如青、绿、红等,使整幅画的色彩分量收到均衡的效果,再补充其他颜色。这种方法不但操作方便而且节省时间。(2)掌握涂色规律。色彩是用以表达物象的手段之一,因此必须随着物象、物质的不同而变化。魏画中表现得最清楚,如画马,就依据马的骨骼、筋肉的起伏变化、运动方向运笔设色,很自然地产生了轻重快慢、虚实浓淡的笔致。但这些笔致决不像形式主义画家那样有意地玩弄笔法趣味的勾当,而是在表现物象体质运动过程中一种再现对象的重要因素。这样才有助于形象生动地刻画和增强艺术感染力。过去部分临本不够生动活泼,就是对上述问题体会不深的结果。
图14-4 段文杰先生在临摹壁画
3.传神问题。中国绘画,自古以来就着重描写人物内在的精神状态。晋代大画家顾恺之早就有过“以形写神”的名言,特别是敦煌壁画,多是以人物为中心内容的,要把这些人物的思想情感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实地再现到临本上,传神问题就是决定摹本的艺术水准的前提。过去我们在这方面注意不够,因而产生了不少“样子像,神气不像”的临本。要制作一幅符合原作精神的临本,不止于对原作的主题思想做必要的了解,对人物的相互关系、姿态动作,特别是面部表情,更要作精密的观察和深入的体会,诸如菩萨的慈祥和悦,力士的威武庄严,供养人的虔诚静穆,劳动者的勤劳勇敢……并且要熟练各种各样神态的细致微妙的表现方法(图14-4)。正如王铎在《写像秘诀》中所说,“默识于心,闭目如在目前,下笔如在笔底”。鲁迅也说过:“画家画人物,要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挥而就。”当然,我们必须经过艰苦的锻炼,才能得心应手,才能栩栩如生地再现古代艺术中人物的精神状态。
敦煌艺术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它是为封建统治者禁锢人民思想服务的,引导人民脱离现实生活斗争,企图进入幻想的迷宫,服服帖帖地接受统治者的压迫和剥削。广大劳动人民由于物质生活上的痛苦无法解脱,不得不去寻找精神上的暂时安慰,寄希望于幻想中的来世。因此种种,就促进了佛教艺术的昌盛。但作为劳动人民的古代艺术家,尽管为严格的宗教教条所束缚,但却始终不渝地以现实生活为依据,反映了社会的各方面,透露了人民的思想感情。
(原载《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9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