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和元代,都是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十一世纪党项贵族以灵、夏等州为中心,“西掠吐蕃健马,北收回鹘锐兵”,占领了瓜、沙等十余州,“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35,地跨今甘肃、陕西、宁夏等省区,是为西夏,立国近二百年。北宋年间,党项攻陷甘州。天圣八年(1030年),瓜州王曹贤顺率千骑前往投降。36西夏广运二年(北宋景祐二年,1035年),景宗元昊率兵取瓜、沙、肃三州,此后瓜沙便归于西夏。
西夏统治者能征善战,一方面以武力征服境内各族,另一方面大力提倡佛教,以浮图安疆。李元昊就是一个“晓浮图学,通蕃汉文字”37的人物。西夏统治者曾多次向宋朝请购《大藏经》,并广建寺院佛塔,贮存经藏,又延请各族僧人翻译经文,广为刊行。西夏仁宗仁孝天盛十一年(1159年)从西藏迎来了喇嘛教噶举派迦玛支系初祖都松钦巴的大弟子格西藏琐布,尊为上师。38敦煌莫高窟和安西榆林窟大量西夏石窟就是这一时期兴建起来的。
1227年蒙古成吉思汗灭西夏,同年三月破沙州。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以和林(今乌兰巴托)为中心统一了全国,结束了一百多年的分裂状态,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的大帝国。至元十七年(1280年)置沙州路总管府,河西走廊完全为蒙古贵族所统治。元朝统治者除了宣扬儒家思想而外,又重视道教,大搞所谓“三教平心”“以佛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39。此外,甚至对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也都兼收并蓄。在佛教里,又以喇嘛教最受尊崇。西藏名僧八思巴被请来,封为国师,赐玉印,掌管全国的佛教,实际上做了元朝中央政府的顾问。因此,萨迦派密宗流行全国,也流行于河西。马可波罗游历西北时,见到甘州的佛像,“最大者高有十步,余像较小,有木雕者,有泥塑者,有石刻者,制作皆佳,外傅以金”40。他还说:“(敦煌)偶像教徒(指佛教徒)自有其语言。”41至正八年(1348年)莫高窟六字真言碑上有汉文、西夏文、梵文、藏文、回鹘文、八思巴文。由此可想见当时在敦煌,各族人民和佛教徒聚居共事的情况。碑的施主为西宁王速来蛮及其妃子、太子、公主、驸马。他们在莫高窟重修了皇庆寺,开凿了洞窟。由于密教萨迦派的特殊地位,敦煌的元代洞窟中出现了引人注目的西藏式密教艺术。
西夏和元代在河西的统治近三百年,在莫高窟修建洞窟八十余窟。其中西夏七十余窟,绝大多数是改造或修缮前代洞窟,新建的极少。元代约有十窟,多是新建的。西夏改造或重修前代洞窟比较彻底,如第263、246窟原来都是北魏窟。第263窟北魏中心柱被改造成三面无龛只在东向面开一大型中心方龛的形式,第246窟中心柱虽保持四面龛,但壁画和塑像全部由西夏重画新塑,俨然一个完整的西夏窟。莫高窟的西夏洞窟,因为大都是利用前代旧式加以修改,在洞窟形制上当然很少西夏时代特点。同时,壁画和塑像内容也都承袭北宋格局。元代新开洞窟的形制有三:一是方形覆斗顶窟,二是主室长方形后部有中心柱的窟,三是主室方形有中心圆坛的窟。后者为敦煌藏密洞窟的典型形式。坛上塑像,四壁绘满密宗图像。(www.xing528.com)
西夏彩塑残存者有佛、弟子、菩萨等,并有释迦、多宝并坐说法像,面貌丰润,衣纹流畅,犹有唐宋余风。20世纪60年代考古发掘中发现的第491窟供养天女像,额头宽阔,相貌朴实,双鬟,大袖襦,云肩,长裙,蔽膝,两侧带旒,名曰“褂衣”。这是当时中原贵族妇女的礼服。造像风格亦如宋代。
西夏、元的壁画数量颇多,主要有四类:尊像画、经变画、供养人画像和装饰图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