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棺椁不仅是存放帝后死后遗体的器物,而且也是存放随葬珍宝的箱柜,是保护帝后遗体和珍宝的最后一道防线。正因为棺椁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其保密程度和坚固程度就变得异常重要了。
清朝帝后的棺椁用料讲究,为了密封和表示等级尊严,在棺椁的内外进行了多层漆饰,漆饰的次数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定。清制,帝、后、妃棺椁的内外两层,外层称“椁”,内层称“棺”。内棺的内外满饰红漆,在漆上雕刻藏文的经文,填以金漆。经文多为阴刻,当然也有例外,乾隆帝内棺上的经文和图案为阳刻。帝、后的外椁要漆饰四十九道漆,每一道漆都有不同的名称,要用不同的手法,皇贵妃和皇太子的棺椁漆饰三十五道。皇子、贵妃、妃的棺椁漆饰十五道。每道漆的名目、工艺都不一样,这里以帝后的外椁为例予以说明。
第一道:钻生漆;第二道:通漆灰;第三道:漆满糊布;第四道:押布漆灰;第五道:漆满糊布;第六道:押布漆灰;第七道:漆满糊布;第八道:押布漆灰;第九道:漆满糊布;第十道:押布漆灰;第十一道:漆满糊布;第十二道:押布漆灰;第十三道:漆满糊布;第十四道:押布漆灰;第十五道:漆满糊布;第十六道:押布漆灰;第十七道:漆满糊布;第十八道:押布漆灰;第十九道:漆满糊布;第二十道:押布漆灰;第二十一道:漆满糊布;第二十二道:押布漆灰;第二十三道:漆满糊布;第二十四道:押布漆灰;第二十五道:漆满糊布;第二十六道:押布漆灰;第二十七道:漆满糊布;第二十八道:押布漆灰;第二十九道:漆满糊布;第三十道:押布漆灰;第三十一道:漆满糊布;第三十二道:押布漆灰;第三十三道:漆满糊布;第三十四道:押布漆灰;第三十五道:漆满糊布;第三十六道:押布漆灰;第三十七道:漆满糊布;第三十八道:押布漆灰;第三十九道:漆满糊布;第四十道:押布漆灰;第四十一道:中漆灰;第四十二道:细漆灰;第四十三道:浆漆灰;第四十四道:糙漆;第四十五道:垫光漆;第四十六道:退光漆;第四十七道:笼罩漆;第四十八道:金胶漆;第四十九道:满扫金。
崇陵地宫金券内的光绪帝和孝定景皇后棺椁
“满扫金”是椁的最后一层漆,就是通体扫金,是金饰中一种较复杂的工艺。其操作方法,就是将金箔用金筒子(一种特制工具)揉成极细的金粉,然后用羊毛笔将金粉轻轻地扫到金胶油的表面,薄厚要均匀一致,然后用棉花轻轻揉擦,使金粉与金胶油贴实,然后将浮金粉扫掉即可。俗语“一贴三扫九泥金”,意思是说在用金量上,扫金是贴金的三倍,泥金是贴金的九倍、扫金的三倍。外椁的漆饰一般在帝后入殓后进行。
梓宫漆饰完后,由喇嘛用藏文缮写四天王咒,四天王即北方多闻天王、南方增长天王、东方持国天王、西方广目天王。
崇陵地宫的光绪帝和孝定景皇后的棺椁均为帝后所用的标准的芦葫型梓宫,用金丝楠木制作,有外椁内棺。
孝定景皇后棺盖上的九佛金凤图案
光绪帝的椁总长2.51米,前宽1.57米,后宽1.52米;前高后低,椁头部高1.70米,后部高1.58米。
孝定景皇后的椁较光绪帝的尺寸稍小一些,前宽1.55米。后宽1.51米,前高1.68米,后高1.54米。棺高1.29米,宽1.22米,长2.19米。棺内外四周均为红漆,雕金字藏文。棺盖顶面雕刻着一幅精美图案:上部是九尊合手瞑目、盘坐莲花的佛像;下部有一只金凤凰展翅欲飞,身边祥云朵朵,脚下高山大海,山上鲜花簇拥,海面浪花飞舞,呈现出来一幅江水海崖的壮观画面。整个画面布局紧凑,造型生动,从设计到雕刻技艺都很高超,是一幅雕刻艺术珍品。
当年盗陵匪徒在打开孝定景皇后内棺时,将她的棺盖放在了光绪帝的椁盖上,所以这次清理崇陵地宫时,人们将孝定景皇后棺椁盖从光绪帝棺椁上移开,打开了光绪帝内棺的棺盖意外的发现,光绪帝的棺内壁上围着五色织金藏文陀罗尼经缎和各色织金龙彩缎共十三层。
第一层为红地蓝条;
第二层为蓝色,上面有用金线织的藏文,并织有“杭州织造臣广英”字样;
第三层为黄色,上面有用金线织的藏文,还织有“杭州织造臣舒麟”字样;
第四层为黄色,水云龙纹图案,上面织有“杭州织造臣容廷”字样;
第五层为黄色,上面有用金线织成的藏文;
第六层为蓝色,上面有用金线织成的藏文;
第七层为大红色,红地蓝条,并织有“杭州织造臣盛柱”字样;
第八层为黄色,上有用金线织成的梵文;(www.xing528.com)
第九层为黄色,上面有“杭州织造臣广英”字样;
第十层为红色,红地蓝条;
第十一层为黄色,上面有流云、万字花纹;
第十二层为紫红;
第十三层,大红色。
棺内的这些围缎,每一层都是一条完整的缎料,贴围在棺内的四壁上,然后用小铁钉钉在棺壁上。在清理光绪帝内棺时,这些围缎几乎都已腐烂。
光绪帝死后在入殓时,在棺内是仰身直卧的。因为棺椁的头是朝向金券北墙的,所以光绪帝是头朝北,脚朝南。孝定景皇后也是这样。
这次清理地宫时人们发现,光绪帝的遗体是趴在棺内的,这是匪徒盗宝时翻转导致的。光绪帝的遗体最外面穿的一件龙袍腐烂得不太严重,但贴身的内衣却烂得不行。棺内没有见到被褥,也未发现枕头,更未戴帽子。棺内的随葬品几乎全部被盗走,但在后来仔细清理过程中发现,在光绪帝的左手中握有两件饰品,一件是两环相连的翠环,环为深绿色,色泽鲜艳;另一件是一块白玉石,这块玉石上面雕有鸳鸯衔荷花图案,上有叶子三片。
按《大清会典》规定皇后棺内衬缎九层。可是这次清理发现孝定景皇后的棺内围缎却只有三层,第一层为红紫色,第二层为紫红色,第三层为黑色,这三层的上面都有用金线织的藏文。
孝定景皇后的头发散乱,发根尚扎着一条红头绳,穿的服饰连同尸体已经全部腐烂成泥,只能看到局部的骨骼露在外面。在清理时发现,孝定景皇后的左手里有椭圆玉石一块,两面各雕水浪花和循环文饰。在她的右肋下又发现一个小荷包,已腐烂,内装各种珍珠200多颗,每颗都有孔,推测很可能是一串或几串珠子,但穿线已糟烂。此外,还有100多个带孔的圆形小玛瑙片。
这些残留下的物品当中,有一些是清宫档案中没有记载的。由此可以说,清宫档案中所记载的随葬物品只是主要的或者一部分物品,并不是全部。
崇陵地宫出土的雕花白玉石(光绪帝手里握的玉石)
崇陵地宫出土的翡翠珠
光绪帝的发辫
孝定景皇后的头发
人们清理完棺内外的遗物和尸骨后,把光绪帝和孝定景皇后的尸骨放在阴凉处晾干,然后分别装入塑料袋封好后,装入了两个特制的木箱里,再放进各自的棺内。光绪帝和孝定景皇后安放在自己的“房间”里面,从此以后这对夫妻可以再次高枕无忧地安睡在地宫里了。
值得注意的是,清理地宫后,光绪帝和孝定景皇后的少量头发和光绪帝部分遗骨及服饰被特意放进了文物库房,妥善保存了起来。这一颇有远见的做法,为今后解开光绪帝死因之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