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历史中的丧葬礼仪演变及随葬品的重要性

中国历史中的丧葬礼仪演变及随葬品的重要性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至此,中国丧葬礼仪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确立下来,成为中国历史上历代王朝都很重视的一项制度。古代墓葬中的随葬器物被称为“冥器”,也称“明器”,多为生活实用物品或专为死者而制的,想象死者能在另一世界中使用。随葬品的多寡、级别在传统葬礼中标志着墓主的身份和地位。在灵前叩头之后,男左女右,分列两旁,直到夜间。

中国历史中的丧葬礼仪演变及随葬品的重要性

中国的丧葬礼仪,体现了古人对人生的思考,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是中国社会文化的一种积淀。因此,丧葬礼仪是一个时期、一个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思想的反映,从中国丧葬礼仪的演变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社会观念以及伦理道德的变化。中国的丧葬礼仪源于一种灵魂不灭的思想,起源于旧石器晚期,当时一些小国或者地区已经出现了简单的丧葬礼俗。最为常见的习俗便是在死者身上或身边撒些赤铁矿粉,希望死者重生。这种礼仪成为当时最重要的葬礼之一。新石器时代后,人们便把许多生产工具放进死者的墓穴中,希望死后的人,在另一个世界中能够继续使用。

夏商周时期,丧葬中的孝道观念逐渐发展起来。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厚葬高潮,人殉、牲殉习俗登峰造极。丧葬制度大约在周代就已经系统化和完整化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的儒家丧葬礼仪逐渐形成,这种儒家丧葬礼仪在形式上隆重烦琐,等级森严,其基本程序有三十二项。而同一时期,坟丘、墓和陵的概念逐渐兴起,棺椁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墓上建筑和陵园规划制度进一步完善,并因此丰富了丧葬礼仪的内涵。至此,中国丧葬礼仪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确立下来,成为中国历史上历代王朝都很重视的一项制度。

中国以物陪葬的习俗古已有之。古代墓葬中的随葬器物被称为“冥器”,也称“明器”,多为生活实用物品或专为死者而制的,想象死者能在另一世界中使用。随葬品的多寡、级别在传统葬礼中标志着墓主的身份和地位。中国古代礼制对随葬品有所规定,随葬品要与死者生前身份、地位相应,超过了级别即为“逾制”。随葬品的出现与人们的社会意识、宗教信仰相关,随着灵魂不死观念的深入人心,人们普遍存有厚待死者,希望死者在阴间生活得更好的意识,而随葬品正是这种意识的产物。

冥器分为两类,一类是实用品,另一类是象征物。实用冥器包括衣食住行用具,如盘碗、衣帽、被褥、床桌、车马、书童、侍女、房屋、院落等实物或模型。象征物是观念的产物,最具代表性的是聚宝盆和摇钱树。早时,死者的随葬品多是生活用品,如粮食、工具、家畜、家禽等。人们认为死者虽死犹生,他还要像活人一样生活在另一个世界,因此应该让他带去生活必需品。后来,人们把死者供养起来,不让他们劳作,随葬品由生活必需品渐渐变成了奢侈品,如金银玉器、布帛绸缎、家具、物品、书画玩器、货币,供死者花销、享用。夏商时代的墓穴就有陪葬的人、兽、日用器物及金银玉器出土。战国至汉代早期厚葬之风大盛,许多王公贵族死后将大批他们生前所用的奴仆、器物随同下葬。然而“人死如灯灭”的事实,对人们意识的改变是明显的,既然人死后早晚要变为黄土,随葬品就未必要用实物,于是就出现了仿制的象征性的随葬品。因此,古代的冥器多为实物模型,用竹、木、陶木、布帛、锡箔纸等制作。宋代,纸做的冥器逐渐流行。一般来说,实物模型冥器可用于随葬,也可焚烧,纸做的冥器焚烧于坟头。此时所用的冥器严格来讲没有专门的特指,一般均是主人生前所用的实物。

中国出现第一次厚葬是在秦汉时期,当时帝王陵墓最为壮观。到两汉时期,丧葬礼仪有了进一步发展。墓穴中增添了艺术色彩。汉代,烧窑技术特别发达,砖或石头代替了先前的木料,成为墓室建筑的主要材料。权贵之家,多在坟墓前竖立墓碑,碑上刻有墓主人生平事迹。随葬品中有实物,也有仿制的“冥器”,少数财阀也把大量的金银、艺术品埋入地下。马王堆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墓和中山靖王刘胜墓便是典型。到了汉代后期,厚葬之风日衰,这时已有采用替代品陪葬的例子了,如汉代墓出土的各种陶狗、陶羊、陶壶、陶猪舍等,这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冥器。到了隋唐时期,更有专门的厂家生产各类冥器,通过专门的店铺销售给有这方面的需要者,这种店铺当时称为“凶肆”。

隋唐时期,民间盛行厚葬之风,七七斋、风水、归葬等习俗流行。丧葬礼仪在这一时期逐渐被制度化、等级化、法制化,趋于完备和成熟。隋唐墓葬的高贵等级往往与墓主身份贵贱高低成正比。这一时期的墓葬中往往放有彩绘陶俑,墓壁上绘有青龙白虎,墓穹顶上绘有日月星辰。唐朝后期,随着战争与社会动乱,这种豪华排场的墓葬便消失了,墓道改为竖穴,墓室规模缩小。唐代的社会思想、社会文化杂糅周边民族文化精华,取长补短,兼容并纳,形成“大唐精神”。少数民族的丧葬礼仪受唐朝风俗的影响很大,因此汉族的丧葬礼仪模式中,也不乏具有自身民族性的礼仪风俗等,如吐蕃的天葬,南诏的火葬等。

宋元以后,因为陶瓷产品的普及程度大大提高,一般人家也用得起瓷器了,因此在陪葬时除了添加一些特类的带有祝福、求吉含义的冥器之外,也常将主人生前所用的数件器物一起下葬。前者如各种多角罐(吴越方言“多角”音类“多谷”,寓意吉祥),带盖塔瓶(内装谷子等,寓意“五谷丰登”);后者如各类盘碗及供器等。也有些器物带有明显的地方特性,如明末清初时,南方的丧葬常采用将军罐来盛放主人的骨骸。

秦汉时期,随着儒学地位的确立,儒家提倡的三年之丧制度也得到推广,随后各代基本沿袭这一制度。明清时期的丧葬礼俗基本沿袭了唐宋的风格。明代丧葬礼仪的制定,依据《仪礼·士丧礼》,参考了唐代的《大唐开元礼》和南宋的《朱子家礼》,确定了官吏和庶民的丧礼程序,颁行天下。

清朝丧葬礼仪虽然沿袭了明代,但保留着一些满族葬俗。如:

报庙。过去,满族宗教有家庙,庙内藏有家谱。人死后,不放在炕上,而是立即在炕下架三块木板,将尸体头朝西放在上面,然后是报丧,同时家人在家谱中死者的名字旁画一道黑杠,就算“报庙”了。(www.xing528.com)

穿寿衣。死者弥留之际,便更易新衣,俗称“穿寿衣”。灵床放在南炕前,头西脚东。断气之际,全家老小不许哭喊,静静地等候老人安静离开人世。

挂布幡。老人一咽气,首先在院子西南处竖起一个七米长的木杆子,木杆顶端悬挂大红布幡,俗称“魂幡”。布幡一经悬挂出去,亲朋故旧纷纷而来。在灵前叩头之后,男左女右,分列两旁,直到夜间。直系亲属、近友等还要轮流在灵前“守夜”。“守夜”的人不能睡觉,天冷时拢火堆取暖。丧家要准备酒和食品,供“守夜”的人饮用。

入殓。择吉日吉时举行入棺仪式。棺材放在南窗下,棺内糊纸,然后把筛过的土铺在底层,土上再铺一层黄纸,放上七个铜钱,这叫“垫背钱”。遗体从屋里抬出时,不准天日照死人,不准从房门抬出死人,因为房门是活人走的,忌讳死人经过。所以入殓处,用遮盖物支上棚。遗体由窗户抬出,长子抬头,其他儿子抱脚,装入棺材叫“入殓”。

停灵。停灵要根据家庭经济情况而定。人死停灵一七、三七、五七、七七不等。生活富裕的家庭,长辈人死可停灵七七四十九天,生活困难的家庭人死后随时出殡。后来一般都停灵三天,分大三、小三。“小三”指晚上死时就算一天,“大三”指晚上死不算一天,而且入殓和出殡同时进行。停灵时,孝子不能离开灵棚,朝夕守灵。

出殡与下葬。下葬那天一大早,就要派人到祖坟地“打井子”,先由外姓人把锹土取出放在一边,准备下葬时使用,然后大家一起往下挖,挖到二尺八寸深,就不往下挖了。灵柩出发叫“出殡”,皇家叫“发引”。出殡开始,首先要把布幡从木杆上取下来,孝子或孝孙举起布幡走在灵柩前面,作为引路。起灵后,摔丧盆子,吹喇叭,红布幡在前头引路,各种纸扎物(纸人纸马等)跟在后面,一边走一边撒纸钱。人们到达墓地,先在地上横放两根短圆木,将灵柩落在短圆木上。之后,大家开始抢撕那块布幡,由于人多,以礼都应得上一块,因此撕得很碎。死者生前养的猎狗和使用的弓箭,也要在火中焚化,将灰埋在灵前脚底下。

烧饭。送丧后,在坟前摆供桌,烧纸,浇酒,然后,将馒头、肉菜一起烧掉,谓之“烧饭”。“烧饭”有周年之俗,葬后七天、四十九天、一百天和周年各烧一次,连续烧三年。

由于满族早先是游牧民族,实行的是火化,因此没有什么陪葬的冥器。清朝皇陵与明朝皇陵比较,除了建筑规模大为缩减外,变化最大的就是皇陵地宫中的陪葬物品。清朝皇陵地宫中,陪葬物品除了金井内物品和香册、香宝外,就是那些随葬在死者棺椁内的物品,而且绝大多数都是生活用品、衣服和被,珍宝玉器仅是一小部分。

崇陵地宫的开启,再次证明了清朝皇陵丧葬礼仪、随葬品制度与史载一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