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帝的人生与其说是注定的历史悲剧,不如说是一场由女人制造的悲剧。被确定为大清帝国的一国之主,带给他的不是权力的高光和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而是一场悲剧人生。他的命运从此被一个女人掌握和决定,这个女人就是慈禧。慈禧作为他的大姨兼继母对他进行木偶似的管教和摆布。光绪帝驾崩后,由于没有子嗣,慈禧在最后弥留之际,又再次亲选年仅三岁的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即位,当了皇帝,年号“宣统”,是为宣统帝。
为什么立溥仪为帝嗣呢?据说在立帝嗣之前,慈禧曾单独召见过军机大臣世续和张之洞,征求立帝嗣的意见。
世续和张之洞心中明白,慈禧征求意见,只不过是装装样子,但是如果再立一个小孩为皇帝,大清国的朝政还会是皇太后垂帘的局面,于国不利。因此,他们想到了已被任命为军机大臣的载沣:“国有长君,社稷之福,不如径立载沣。”此时的载沣已二十五岁,是醇亲王奕第五子,光绪帝的异母弟,生母是侧福晋刘佳氏。
张之洞说:“前明有监国之号,国初有摄政王之名,皆可援以为例。”
慈禧则答:“卿言诚是。然不为穆宗(同治)立后,终无以对死者。今立溥仪,仍令载沣主持国政,是公义私情两无所憾也。”慈禧和盘端出了自己的看法,即立载沣之子为嗣,由载沣主政。
张之洞又言:“皇帝(指光绪)临御三十余载,不可使无后。古有兼祧之制,似可仿行(由溥仪一个皇帝同时兼做同治、光绪两个皇帝的继承人)。”
慈禧最后同意了这种建议,令抱溥仪进皇宫,载沣任监国摄政王。
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二十日,也就是光绪帝死前的一天,慈禧连续发布了两道懿旨:
张之洞像
两岁的溥仪在醇王府
第二道:醇亲王载沣授为摄政王。
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二十一日,也就是光绪帝去世的当天,但还有意识的时候,慈禧告诉军机大臣,“朝会大典、常朝班次,摄政王著在诸王之前”。确定了摄政王的地位高于其他诸王。当光绪帝死后,慈禧再次连发三道懿旨:
第一道:摄政王载沣之子溥仪入承大统,为嗣皇帝。
第二道:摄政王载沣之子溥仪,承继穆宗毅皇帝为嗣,并兼承大行皇常之祧(溥仪为同治帝和光绪帝两人共同的儿子)。
第三道:著摄政王载沣为监国,所有军国政事,悉秉承予之训示,裁度施行。俟嗣皇帝年龄渐长,学业有成,再由嗣皇帝亲裁政事。
“监国”,是一种代理国家朝政的制度。古代皇帝外出,往往由皇太子坐镇京师,称为“监国”。“摄政王”,也是代理国家朝政的一种政治制度。因皇帝年幼无法理政,由其家族中关系最近而又颇具声望的长者代理政务,也是一种掌管朝政的形式,如清初顺治帝福临,六岁登基,即由其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管理当时的一切国家大事。载沣既出任摄政王,又获“监国”的称号,名位之尊,古今罕有。但实际上,载沣的监国摄政王的权力是有一定限制的,遇到重大事情必须先请示皇太后(光绪帝的皇后)。
载沣像
监国摄政王宝
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二十二日,慈禧死的当天再次下懿旨:(www.xing528.com)
现予病势危笃,恐将不起,嗣后军国政事,均由摄政王裁定。遇有重大事件,有必须请皇太后懿旨者,由摄政王随时面请施行。
这是慈禧临死前留给其侄女隆裕的一份特殊的礼物,因为在这道懿旨下达之后,又以嗣皇帝溥仪的口气发布一道尊慈禧为太皇太后、隆裕为皇太后的上谕,这样就使得隆裕成为大清朝的实际统治者。当然,这也是日后牵制载沣处理朝政权力的一道枷锁,这样大清朝的实际权力依旧掌握在后宫——叶赫那拉氏家族手中。但慈禧哪里知道,她的这个侄女——隆裕太后,除了争风吃醋打小报告外,就是一个听从小人且被小人利用,没有韬略和智慧的普通妇女而已。
慈禧在两天时间内完成了选子立嗣的大事之后,终于放心地撒手人寰了。在慈禧死后第十七天的十一月初九日,溥仪被抱上了象征权力的太和殿宝座上,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是为宣统帝。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回忆说:我被他们折腾了半天,加上那天天气奇冷,因此当他们把我抬到太和殿,放到又高又大的宝座上的时候,这就超过了我的耐性的最后限度。……我父亲单膝侧身跪在宝座下面,双手扶我,不叫我乱动,我更挣扎着哭喊:“我不挨这儿,我要回家!我不挨这儿,我要回家!”父亲急得满头大汗。文武百官行的是三跪九叩礼,磕起头来没完没了,我的哭叫也越来越响。我父亲只好哄我说:“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
幼帝溥仪与摄政王载沣像
当时正在忙于跪拜之礼的群臣们,听到“快完了”这样不祥之语,都不禁大为惊骇,不免忧心忡忡,内心偷偷叹气:天意如此,看来这大清的天下真的要完了!
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武昌起义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各地革命党人的革命斗志,革命热潮席卷了全国大部分省份,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贵州、浙江、江苏、广西、安徽、四川以及福建、广东等省先后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
孙中山像
1911年12月29日,孙中山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以“民国”纪年。中华民国的成立,袁世凯被清皇室起用,监国摄政王载沣被迫辞职,这一切都迫使奄奄一息的大清帝国彻底走向了死亡。
六岁的溥仪与隆裕皇太后
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的阴谋策划、清宫太监小德张(又称“张兰德”)的诱惑下,隆裕带着六岁的小皇帝溥仪,在紫禁城养心殿举行了清王朝最后一次御前会议,正式宣告退位。参加御前会议的袁世凯,面对大清王朝这最后的也是最为凄惨的一幕,假装不忍,伏在地上,满目含泪地再请皇族会议议定。此时的隆裕像是对溥仪,又像是对自己说道:“他们都已挟资走脱了,剩我母子二人,还有何说?不过祖宗创业维艰,却不能轻送在咱们孤儿寡母手里,致成为千古憾事。咱们不自修政,贻误大事,坐失江山,将来有何颜面去对祖宗先帝?但事到如今,说也无益,你们去拟旨逊位好了。”说到这里,隆裕不禁泪如雨下。
遵照懿旨,退位诏书传闻由清朝状元张謇的幕僚杨廷栋执笔,由张謇修改润色,经袁世凯审阅,诏书称: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隆裕看过,颤抖着双手将诏书钤宝,又忍不住泪流满面。这位一生并未得到过多少人生幸福的女人,终于又以无限的悲怆之情为大清帝国近三百年的基业画上了句号。
大清退位诏书
同日,民国政府还颁布了《关于大清皇帝辞位后之优待条件》《关于清皇族待遇之条件》《关于满蒙回藏各族待遇之条件》三份文件,其中对日后影响至深的《关于大清皇帝辞位后之优待条件》第五款规定:“德宗崇陵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礼,仍如旧制。所有实用经费,均由中华民国支出。”以上条件,列于正式公文,由两方代表照会各国驻北京公使,转达各国政府。
显然,前两份文件是清朝皇室与民国政府协商,相互妥协后达成的条款,这是在当时特定条件下的产物,这也说明了当时的中国革命并不彻底,很容易被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势力所利用。但不管怎么说,以谈判的方式和平交出政权,令政权平稳交接,在当时来讲也许重于一切,毕竟减少社会动荡是国家之根本。
大清皇帝的退位,意味着清朝从此退出历史舞台,中国进入了民国时期。但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室的遗俗并未就此终结,大清皇帝——光绪帝死后的棺椁仍停放在清西陵梁格庄行宫正殿,至今已近四年,大清皇室及民国政府根据协议继续为光绪帝营建皇陵并安葬之。
也许有人会问:光绪帝的棺椁停在西陵,也就说他将葬在西陵,那么他的陵址是如何选定的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