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②而行益显。岩穴之士③,趣舍有时④,若此类名堙灭⑤而不称,悲夫。闾巷之人,欲砥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⑦,恶能施于后世哉⑧!
〖注释〗
①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语见《易·乾·文言》,原文作“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说的是同类事物互相感应。作:起,出现,著述。睹:显露,昭著。
②附骥尾:苍蝇附骥尾而行千里;比喻追随名人、受到名人的称扬之后而成名。骥:千里马。
③岩穴之士:在山野隐居的人。
④趣:趋向,向前,取。舍:隐退。
⑤堙灭:埋没。
⑥砥:磨刀石。引申为磨励,锻炼。
⑦青云之士:德隆望尊、地位显赫的人。
⑧恶:怎,怎么,哪。施(yī):延续、留传。
作品译文(www.xing528.com)
同是明灯,方能相互辉照;同是一类,方能相互亲近。“飞龙腾空而起,总有祥云相随;猛虎纵身一跃,总有狂风相随;圣人一出现,万物的本来面目便都被揭示得清清楚楚。”伯夷、叔齐虽然贤明,由于得到了孔子的赞扬,名声才更加响亮;颜渊虽然好学,由于追随孔子,品德的高尚才更加明显。那些居住在深山洞穴之中的隐士们,他们出仕与退隐也都很注重原则,有一定的时机,而他们的名字(由于没有圣人的表彰),就大都被埋没了,不被人们所传颂,真可悲啊!一个下层的平民,要想磨练品行,成名成家,如果不依靠德高望重的贤人,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名声流传于后世呢!
作者简介
司马迁(约前145—?),字子长,夏阳(在今陕西韩城西南)人。出身史学世家,父亲司马谈官至太史令。司马迁10岁时随父到长安,先后求学于董仲舒和孔安国门下。20岁开始游历名山大川,所到之处均考察风俗,采集史迹传说。继承父亲太史令的职位后,司马迁得以饱览朝廷藏书,又随汉武帝到各地巡游,增长了见识;他同时开始着手整理史料,以完成父亲写一部“名主贤君、忠臣死义之事”的通史的遗愿。汉武帝天汉二年(前99年),李陵出征匈奴时因友军接应不力身陷重围,在矢尽粮绝的情况下投降匈奴,司马迁因上疏为李陵辩护触怒武帝,被处以宫刑。受此大辱,司马迁愤不欲生,但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决心“隐忍苟活”。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完成了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
作品赏析
文章借助夷、齐善行,和所谓暴戾凶残、横行天下的盗跖做比照;以操行不轨,违法犯禁的人和审慎小心、有崇高正义感的人做比照,指出恶者安逸享乐,富裕优厚,累世不绝;而善者遭遇的灾祸却不可胜数。从而抒发了天道与人事相违背的现实,有力地抨击了“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谎言,对天道赏善罚恶的报应论提出了大胆的怀疑,充分表现了作者无神论的观点。
创作背景
本文是司马迁为殷末隐者孤竹君之二子伯夷和叔齐写作的传记,选自司马迁《史记》的“列传”部分,是七十篇列传的第一篇。文章记叙了伯夷和叔齐让国不贪以及他二人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的事迹,作者极力赞扬他们积仁洁行,清风高节的崇高品格,抒发作者诸多的感慨。
知识链接
不食周粟
孤竹国君有三个儿子,长子名允,字公信,即后来谥号为伯夷。幼子名智,字公达,即后来谥号为叔齐。孤竹君生前有意立叔齐为嗣子,继承他的事业。后来孤竹国君薨,按当时社会常礼,长子应该即位。但清廉自守的伯夷却说:“应该尊重父亲生前的遗愿让位与叔齐。”于是他放弃自己继承王位的权利,逃到孤竹国外。大家又推举叔齐作国君。叔齐说:“我若继承王位,既破坏了礼制,又于兄弟不恭。”也逃到孤竹国外,和他的长兄巧遇在赶往西岐考察的途中。国人立中子继承了王位。
两人走到孟津,正赶武王伐纣。兄弟二人不畏强暴,上前拉住武王马缰说:“你父亲死了不在家守孝,还大动干戈,这能称得上孝道吗?你作为商朝的臣民,前去弑杀自己的君主,这能算得上仁义吗?”听了这话,周武王身边的随从人员想要杀掉他们。太公吕尚说:“这是有节义的人啊。”于是搀扶着他们离去。武王伐商功成,伯夷叔齐隐居求志,不与武周为伍,谢绝周武王的封赏和高官厚禄。最终,夷齐兄弟“采薇而食”,直至饿死首阳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