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意修则骄富贵①,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②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③,不如事穷君而顺焉④。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⑤,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
〖注释〗
①志意:志向。修:表示修正、修炼、美好。
②传:古书所传之言。
③乱君:大国暴乱之君。通:显达。
④穷君:小国窘迫之君。顺:顺利,这里指遵行道义。
⑤折(shé)阅:亏损出售。不市:
不做生意。
作品译文
志向美好就能傲视富贵,看重道义就能鄙薄王公贵族;内心省察自己,就觉得外来的财物轻微了。古书上说:“君子支配外界事物,小人则被外物所支配。”说得就是这个道理。身体劳累,但内心感到安适的事,就去做它;利益少但意义重大的事,就去做它;侍奉暴君违背礼仪而显达,不如侍奉穷困的君主而按照礼仪治理国家。所以好的农民不因为遭到水灾、旱灾就不再耕种,好的商人不因为亏本就不再做买卖,有志向和学问的人不因为贫穷而怠慢道义。(www.xing528.com)
作者简介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当时人尊称为“荀卿”。“荀”和“孙”音近,所以亦称“孙卿”,赵国人。荀子早年游学于齐,学问博大,曾三次担任当时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后来荀子受楚春申君之用,为兰陵令。晚年从事教学和著述。在人性问题上,荀子主张性恶论,人性善是教化的结果。在天道观方面,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荀子对礼很重视,宣扬儒家的王道思想,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并大量运用许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譬喻,深入浅出,生动巧妙地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使深奥的理论浅显易懂。如《劝学》篇,几乎都是引类譬喻重叠构成,并且譬喻的运用变化多端,或正反为喻,或并列为喻,辞采缤纷。
作品赏析
《荀子》是荀况的著作集,今存32篇,本篇选自《修身》篇。本篇共分五层意思递进:首先叙述人们对善与不善应采取的态度,指出君子隆师、亲友、好善不厌,因而能够取得成功。其次,讲述什么是善以及致善的具体方法,荀子指出通过修身使品德高尚是公认的善,而修身则必须在礼的制约下完成,即使具体的修养方法也离不开礼和老师。其三,指出良好的品德修养可以使人轻视富贵权力,这样的人可以行走天下,转危为安。其四,指出修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无论圣人、君子还是士,要达到完满的境界,必须不休不辍。而深明法度真义是修身的基础,依法度行事才能体现出修养的魅力。最后强调礼与师在修身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君子的良好品德可以感召世人,可以在任何环境下做普通人做不到的事情。君子是淡泊名利、深谋远虑、珍惜名誉、勇于为理想献身的人。
创作背景
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不同的主张,并逐渐形成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不同的派别,历史上称之为“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孟子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为统治阶级辩护的思想;而荀子却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他的门人韩非、李斯成为战国末期的法家重要代表人物。
知识链接
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意即君子可以控制对物质的追求,小人只能被物质所左右。北宋诗人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意思是君子的修养要能够抵御物质的诱惑和内心情绪的影响。《韩非子·喻老》中记载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春秋时宋国边远的地方,有人得了一块宝玉,将其献给宋国的执政大臣子罕,子罕坚辞不要,献宝人说:“这是一件宝物,应该佩戴在君子身上,我们百姓消受不起。”子罕回答:“你认为这玉是宝贵的,而我认为不接受你的玉才是宝贵的。”可见,安之若素,顺其自然,以平常心面对得失,才是自古以来高洁之士所持有的人生态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