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吴戈兮被犀甲②,车错毂兮短兵接③。
旌蔽日兮敌若云④,矢交坠⑤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⑥,左骖殪兮右刃伤⑦。
霾两轮兮絷四马⑧,援玉枹兮击鸣鼓⑨。
天时怼兮威灵怒⑩,严杀尽兮弃原野⑪。
出不入兮往不反⑫,平原忽兮路超远⑬。
带长剑兮挟秦弓⑭,首身离兮心不惩⑮。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⑯,子魂魄兮为鬼雄!
〖注释〗
①国殇:指为国捐躯的人。殇:指未成年而死,也指死难的人。戴震《屈原赋注》:“殇之义二:男女未冠(男20岁)笄(女15岁)而死者,谓之殇;在外而死者,谓之殇。殇之言伤也。国殇,死国事,则所以别于二者之殇也。”
②吴戈:吴国制造的戈,当时吴国的冶铁技术较先进,吴戈因锋利而闻名。被(pī),通“披”,穿着。犀甲:犀牛皮制作的铠甲,特别坚硬。
③毂(gǔ):车轮的中心部分,有圆孔,可以插轴,这里泛指战车的轮轴。错:交错。短兵:指刀剑一类的短兵器。
④旌蔽日兮敌若云:旌旗遮蔽的日光,敌兵像云一样涌上来。
⑤矢交坠:两军相射的箭纷纷坠落在阵地上。
⑥凌:侵犯。躐(liè):践踏。行:行列。
⑦左骖(cān)殪(yì)兮右刃伤:左边的骖马倒地而死,右边的骖马被兵刃所伤。殪:死。(www.xing528.com)
⑧霾(mái)两轮兮絷(zhí)四马:战车的两个车轮陷进泥土被埋住,四匹马也被绊住了。霾:通“埋”。古代作战,在激战将败时,埋轮缚马,表示坚守不退。
⑨枹(fú):鼓槌。鸣鼓:很响亮的鼓。
⑩天时:上天际会,这里指上天。怼(duì):怨恨。威灵:威严的神灵。
⑪严杀:严酷的厮杀。一说严壮,指士兵。尽:皆,全都。
⑫出不入兮往不反:出征以后就不打算生还。反:通“返”。
⑬忽:渺茫,不分明。超远:遥远无尽头。
⑭秦弓:指良弓。战国时,秦地木材质地坚实,制造的弓射程远。
⑮首身离:身首异处。心不惩:壮心不改,勇气不减。惩:悔恨。
⑯神以灵:指死而有知,英灵不泯。神:指精神。
作者简介
屈原(前340—前278),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辞赋之祖”“中华诗祖”。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品赏析
《九歌·国殇》取民间“九歌”之祭奠之意,以哀悼死难的爱国将士,追悼和礼赞为国捐躯的楚国将士的亡灵。乐歌分为两节,先是描写在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中,楚国将士奋死抗敌的壮烈场面,继而颂悼他们为国捐躯的高尚志节。由第一节“旌蔽日兮敌若云”一句可知,这是一场敌众我寡的殊死战斗。当敌人来势汹汹,冲乱楚军的战阵,欲长驱直入时,楚军将士仍个个奋勇争先。但见战阵中有一辆主战车冲出,这辆原有四匹马拉的大车,虽左外侧的骖马已中箭倒毙,右外侧的骖马也被砍伤,但他的主人,楚军统帅仍毫无惧色,他将战车的两个轮子埋进土里,笼住马缰,反而举槌擂响了进军的战鼓。一时战气肃杀,引得苍天也跟着威怒起来。待杀气散尽,战场上只留下一具具尸体,静卧荒野。
作者描写场面、渲染气氛的本领是十分高强的。不过十句,已将一场殊死恶战,状写得栩栩如生,极富感染力。底下,则以饱含情感的笔触,讴歌死难将士紧握兵器,安详地、无怨无悔地躺在那里。他们生是人杰,死为鬼雄,气贯长虹,英名永存。
创作背景
屈原生活在楚怀王和楚顷襄王时代。当时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在战国七雄中后来居上,扩张势头咄咄逼人,楚国成为其攻城略地的主要对象之一。但楚怀王却放弃了合纵联齐的正确方针,一再轻信秦国的空头许诺,与秦交好,当秦国的诺言终成画饼时,秦楚交恶便不可避免。自楚怀王十六年(前313)起,楚国曾经和秦国发生多次战争,都是秦胜而楚败。在屈原生前,据统计,楚国就有15万以上的将士在与秦军的血战中横死疆场。后人指出:《国殇》之作,乃因“怀、襄之世,任馋弃德,背约忘亲,以至天怒神怨,国蹙兵亡,徒使壮士横尸荒野,以快敌人之意。原盖深悲而极痛之”。古代将尚未成年(不足20岁)而夭折的人称为殇,也用以指未成丧礼的无主之鬼。按古代葬礼,在战场上“无勇而死”者,照例不能敛以棺柩,葬入墓域,也都是被称为“殇”的无主之鬼。在秦楚战争中,战死疆场的楚国将士因是战败者,故而也只能暴尸荒野,无人替这些为国战死者操办丧礼,进行祭祀。正是在一背景下,放逐之中的屈原创作了这一不朽名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