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读语文新课程标准:揭示语文教学的关键秘诀

解读语文新课程标准:揭示语文教学的关键秘诀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孝纯先生曾告诉我语文教学的“十五字诀”,其中三字便是“重积累”。“积累”一词在课标中出现了14次,大致分为两类:一是要求积累语言材料,包括词语、格言警句、精彩句段;二是要求积累生活素材。从《语文学习》记者温泽远先生的一篇访谈录得知,华东师大教授、新课标制定小组组长巢宗棋先生曾说:“如果说现在学生学习语文有缺陷的话,最大的缺陷就是积累太少。”

解读语文新课程标准:揭示语文教学的关键秘诀

“积累”,本是我国传统教育的一项成功经验和优秀传统,但被不肖子孙们当作糟粕抛弃,只有那些具有真知灼见且不赶“潮流”的人才能认识到它的价值和意义,张孝纯先生就是其中一个。孝纯先生曾告诉我语文教学的“十五字诀”,其中三字便是“重积累”。这一点也写进“大语文教育”的各种规划、纲要和不少论文。“重积累”也是孝纯先生从自己学语文和教语文的生涯中悟出的真谛。他从三岁起接受伯父(亦过继父亲)严格的家庭教育,5岁时背过“三百千”和《古唐诗合解》全部绝句,13岁学完《四书》和《诗经》并全能背诵,此后又开始更广泛的涉猎。因此,孝纯先生的国学功底,在他那个时代的中学语文教师中绝无人堪比。直到晚年,举凡四书、五经(易经除外),仍能滔滔不绝地背诵。有这样的功底,使他思想深刻、语言精辟,古代典籍信手拈来,挥洒自如,往往开口便语惊四座。因此,即使在“背”的“名声”最不好的时候,他也强调要积累,并多次告诫过我。可惜,先生的主张并不被时人理解。但是,时代的发展很快就证明这是一种真知灼见,他去世还不到10年,“积累”成了新课标的一个高频词汇。“积累”一词在课标中出现了14次,大致分为两类:一是要求积累语言材料,包括词语、格言警句、精彩句段;二是要求积累生活素材。当然,这未必是吸纳“大语文”的观点,因为“积累”本来就是传统教育的成功经验而非“大语文”所独具,只是张孝纯先生在“西风凋碧树”时能“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在这个问题上新课标与张孝纯先生是英雄所见略同,也是新课标决心恢复传统教育的优秀传统,并对语文学习的真谛和现状有深切认识的表现。从《语文学习》记者温泽远先生的一篇访谈录得知,华东师大教授、新课标制定小组组长巢宗棋先生曾说:“如果说现在学生学习语文有缺陷的话,最大的缺陷就是积累太少。”他认为:“学好语言,必须有丰厚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他还批驳了有些人“诵读不重要”的观点,认为诵读的作用起码有以下几方面:1.记住了优秀的语言材料。2.在头脑中储存起感性的语言模型。3.能够形成从大脑到发音器官甚至连视觉器官、听觉器官的良好的反应机制。4.诵读的过程就是体验和感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受到文化和审美的熏陶。(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