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读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科学化教学陈述

解读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科学化教学陈述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海德格尔看来,语言早已远远不只是作为工具而存在,因而语文教学的科学化也便失去了基础。那么,从这些多种专门学问里抽筋扒骨提出来的东西,即使作出各种各样五花八门式的排列,又怎么可能“科学化”?

解读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科学化教学陈述

这是近年来的一个时髦话题,特别是语文教学的序列问题,是我们一直在努力追求的目标,我们已经作了许多努力,取得不少成绩。但是,这里起码有如下问题应该注意:

第一,既然语言与思维是紧密相连的,民族的思维方式与特点许多是先天具有的,呀呀学语时就已经开始了语文学习,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科学化、语文教学序列的拟定就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不然“科学性”从何而来?

第二,什么是语言?长期以来,亚里士多德的语言观一直在影响着我们。他说:“口语是内心经验的符号,文字是口语的符号。”因此,语言是一种记号。它表达了某种东西,并由于这种表达被用于传递,由此简化为它的工具性功能。语言是工具的观念便这样形成了。但是,海德格尔对语言作了更深刻的阐述:“语言是存在的寓所。”他作出了这样的命题:“语言的本质:本质的语言。”在海德格尔看来,语言早已远远不只是作为工具而存在,因而语文教学的科学化也便失去了基础。(www.xing528.com)

第三,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化?无可辩驳的证据早已告诉我们,在某些领域、某些场合、某些过程中,模糊是科学,精确反而是不科学、反科学或者伪科学。语言是全民族共同的,但又具有强烈的个性化倾向,这种个性化是与人的品质性格相关联的;作为符号的文字是死的,但语言却是活生生的;语法规则是死的,而生活中的语言却是丰富多彩、富于变化的。人们的语言常常突破语法规律的束缚,只有这样才能使语言得到发展。因而,如果想在语言训练过程中用一套固定不变的模式、训练方法与系统就能取得好效果,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

第四,现在的语文教学科学化多是在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听说读写的范围内绕圈子,但这十二个字每个方面都具有一门以上的专门学问,它们之间的关系又错综复杂,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么,从这些多种专门学问里抽筋扒骨提出来的东西,即使作出各种各样五花八门式的排列,又怎么可能“科学化”?而且这种从知识出发的“序列”,使语言教学脱离语言实践,脱离学生的生活与个性,因而当这种序列越是严密精确的时候,是否倒离追求的“科学”越远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