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读语文新课程标准,运用美学分析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解读语文新课程标准,运用美学分析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广大语文教师们想运用美学分析的方法来进行语文教学,把语文课上成审美教育课。可是,他们往往还不太清楚美学分析方法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因而一遇到实际困难就容易知难而退了。情感是美和艺术的另一个主要标志,因此,语文美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充分把握住语文教学一切环节中的情感表现和情感感染。

解读语文新课程标准,运用美学分析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作者】张玉能

随着美学和审美教育的观念不断深入教学领域,语文教学也在大声呼唤对语文教材和教学的整个领域(阅读、朗读、内容、形式、作文等)进行美学分析。广大语文教师们想运用美学分析的方法来进行语文教学,把语文课上成审美教育课。可是,他们往往还不太清楚美学分析方法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因而一遇到实际困难就容易知难而退了。

那么,什么是美学分析呢?所谓美学分析,就是从美学的角度对于各种对象和现象进行具体说明、阐释的方法。所以,要进行美学分析就必须首先弄清楚美学的学科性质及其特点。

关于美学是什么的问题,历来有不同的观点。不过,目前在中国比较流行的观点是: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说得细一点就是研究艺术、美和美感及其规律的科学。因此,美学研究的范围主要就是三大块:审美对象(美)、审美主体(美感)和审美创造(艺术哲学、技术美学、审美教育)。它的中心对象是艺术,它的对象就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那么作为艺术之一种的文学语言艺术)就必然成了美学的中心对象之一,因而美学分析之运用于语文教学就是自然而然之事。只是我们有些语文教师有时并未自觉意识到而已。

说到这里,要了解美学分析的方法关键就在于审美关系及其特点了。什么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这就得从人的需要谈起。根据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罗的研究,人有七层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相属或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正是这些需要促使人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与现实发生关系。前四种需要使人与现实发生实用关系,认知需要使人与现实发生认知关系,审美需要使人与现实发生审美关系,自我实现需要使人与现实发生伦理关系。这些关系分别趋向的价值对象就是:利(益)、真(理)、美、善。这些关系是相互联系的,然而又是明显相区别的。这就显示出审美关系的特点。

首先,审美关系是一种主要与对象的外观形象发生的关系,因而具有外观形象性。它以此区别于实用关系和认知关系:实用关系一般是要涉及对象的实际内容的,认知关系则是要深入到现象的深层的。其次,审美关系主要是一种饱含着情感的关系,因而具有情感感染性。它主要以此区别于认知关系。认知关系是必须冷静、客观地研究对象,不能感情用事。再次,审美关系主要是一种超越了直接功利目的的关系,因而具有超越功利性。它以此区别于实用关系和伦理关系。实用关系有着直接具体的物质性功利目的,如吃、穿、住,而伦理关系则主要有着间接的或精神性的功利目的,如政治目的、道德目的等。

从审美关系的上述这些特点,我们就可以知道,美学既然以审美关系为研究对象,那么就一定要注意它的这么三个主要特点,所以美学分析首先就应该是注重这三个主要特点的分析方法。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运用美学分析,那就是要从外观形象性、情感感染性和超越功利性这三个主要方面入手。

第一,在进行语文美育时,我们就必须首先抓住语文教材、语文学科本身的外观形象性。

要把每篇课文所内含的外观形象性给揭示出来,要让学生明白,文学(语言艺术)是以语言塑造艺术形象的艺术。所以,在阅读、朗读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想像和表象的运动来创造好形象,使形象历历如在目前,这样就可以进入审美意象的世界。同样,在写作过程中,也要善于把已经活跃在脑际的各种形象用语言表达出来。因此,整个的语文教学中美学分析的首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把握外观形象和进行形象思维的能力,而其中艺术感受力、联想力和想像力的培养也就很重要了,而这些培养又必须密切配合着语言能力(字、词、句、章等)的培养。只有学生能够把形象的语言通过想像、联想、感受转换为内心形象(审美意象)或者相反,那才做到了阅读、朗读和写作中的美学分析。因此,以前那种单纯的字、词、句、章等的知识训练,固然有其重要性,但它不是美学分析的,只能是认知分析的。语言的美学分析必须结合着感受——联想——想象及其所形成的审美意象(对象的外观形象的显现)。

在分析语言艺术形象时,由于文体的不同,语言艺术形象也会有些具体的差异和特点,因此,也应加以注意。一般说来,我们可以粗略地把叙事文体的语言艺术形象称为典型,而把抒情文体的语言艺术形象称为意境。对于这两大类语言艺术形象在进行美学分析时,当然也会有具体的差异。典型,一般指的是人物形象。在分析典型时,当然就应该从人物本身的语言形象方面来分析,诸如外貌形体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心理描写等等方面,都应具体细致地进行分析。另外一点就是要注意典型性格与典型环境的关系,这样可以从人物性格来揭示社会环境(家庭、社群人际关系社会风气历史时代等),同样也可以从典型环境来揭示典型性格,即揭示人物何以形成如此性格的社会历史根源。只有这样辩证地分析了典型形象,记叙类文体的形象分析才算是比较完整的美学分析。意境,一般则指的是某种饱含着情感、情趣和理想的景观所达到的一种境界、境域。它的基础当然可以说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景交融”。但是,仅有情景交融还是不够的,还应该有这种情景交融所要达到的境界、境域,也就是中国美学中常说的“象外之象”和“味外之旨”,也就是某种从情景交融之中体验出来的审美意味、可以无限回味的言外之意。这种意境的形象分析,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从情到景再到意味,另一是从景到情再到言外之意。当然这要看具体对象和情况来决定了。(www.xing528.com)

第二,语文教学中的美学分析还应该十分注意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感染性。

情感是美和艺术的另一个主要标志,因此,语文美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充分把握住语文教学一切环节中的情感表现和情感感染。当然,其中之一就是要注意美的情感是一种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精神性愉悦。因此,我们在调动学生的情感的过程中就要掌握住这个分寸,把课文中往往可能有多种展开方向的感情引导到审美需要的满足的精神性方向上去,借以净化和升华学生的心灵。其二,启发学生的情感同样要紧紧扣住外观形象的分析,扣住典型和意境的分析,在形象确实打动学生的地方加以适时的诱导,从而走向情感的感染。例如,通过孔乙己这个唯一站着喝酒的穿长衫的形象的分析唤起学生的同情,通过阿Q对小尼姑的侮辱性语言的分析来诱导出对阿Q精神的厌恶,通过“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意境分析引发学生的惜春之情……其三,可以通过联想和想象来激发、启发学生的情感。比如,对于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形象的感人,一方面可以从父亲形象本身,像买桔子地爬上月台之类形体动作的揭示,同样也可以让学生联想到自己的父亲或看到、听到的一些有关父亲形象的具体情景,从而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情感激动,达到情感感染的程度。其四,调动起课堂上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融合,从而使课堂洋溢着审美情趣。有时还可以通过学生对某一典型或意境的体验来相互启发,即使出现一些分歧,也不必急于强求一致,而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逐步启发大家趋向大体一致,而且即使一时无法统一,有了不同体验,也应该是美学分析的成功。这正是当代西方接受美学、阐释学、解构主义所要强调的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多义性)。关键应在于语言文本的形象分析足以启人动情。

此外,在启发学生的情感时,教师还应注意三种高级情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在对应着人类的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伦理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的感情上,心理学区分出了理智感、审美感和道德感,而这三者又可在教育方式上派生出智育、美育和德育三类。我们讲美育可以启发智育和德育,并不仅仅因为美与真和善是息息相通的,更因为审美感是与理智感和道德感同属一类感情意识,三者往往若即若离、形影相随。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充分运用这一密切关系,通过审美感来启发理智感和道德感,达到以美启真、以美引善的教学效果。比如,我们在引发同学们阅读、朗诵王之涣《登鹳雀楼》,对“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美景的审美感时,也就可以启迪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理智感和道德感,因为这首绝句给人们的感情享受同时是审美感、理智感和道德感三者混融共在的。又比如,我们在引发学生对《高老头》中的高里奥老头的悲剧感的时候,我们同时也就可以启发学生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金钱关系的本质的认识的理智感,同时也就可以启迪学生珍视亲子之情,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的道德感。再比如,老师在教学生做作文时,当然应该从学生对外界万事万物的美感开始,但是还应该从对象引发的审美感更进一步去启发学生的理智感和道德感,使学生掌握一个完整的对象从而产生一种完整的情感,因此,学生的作文,不论写人、写景,都要由引人产生审美感之处入手,进而深入认识对象产生理智感,同时挖掘对象对人的伦理关系产生道德感,在这种完整情感的作用下再进入构思和写作过程,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言之有物,真情流露,感人至深。

第三,美学分析应该注意对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活动进行超越直接功利目的的分析,切忌急功近利。

一般说来,任何对象对人都有某种确定的利益联系,也就是人对这些对象抱有一定的功利目的。比如,一个苹果,它首先是可以让人吃了得到各种营养,它也可以让我们去了解它的性质状态,它还可以体现人的某种道德品质,即合乎道德地获得苹果或者相反,这些实用的、认知的、道德的目的都反映了人与对象的功利关系。然而,当对象(那个苹果)与人发生审美关系时,人们都要超越这些功利关系,既不是为了获取营养去吃苹果,也不是为了了解苹果的颜色、大小、形状、软硬等性质状态而去认知它,又不是为了表现自己的道德品质而去利用它,而只是把它当作一个能满足我们的审美需要的对象来观赏它。当然,我们并不是反对对对象采取功利的态度,实施功利目的,与之发生功利关系,而是要超越这些功利态度、功利目的和功利关系,也就是在进行审美活动时要把那些功利态度、功利目的、功利关系暂时悬置起来,而专注于对象的外观形象能引发人的审美情趣的审美属性,或者是注重对象的审美属性而把对象对人的功利关系放在人们不知不觉之中去加以实现。

我们可以看到,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活动肯定是有功利目的、功利态度和功利关系的,不过,它们主要不是一种实用的功利关系,而是主要在求知和教化这两个方面具有明显的功利目的、功利态度、功利关系,因为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活动不是一种物质对象和物质过程,而是一个依靠语言符号传承和进行的精神性对象和精神性过程。课文是不能像苹果那样吃的,然而,它从来都有着求知和教化的功利关系,而语文教学活动也正是为了达到求知和教化的功利目的和功利态度。像中国教育的开创者孔子所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至于中国唐宋以后盛行的“文以载道”的文学主张,在中国语文教学传统中是具有主导地位的。一直至今,我们的语文教学都被当作“工具课”,也就是相当于科举时代“学而优则仕”的敲门砖。现在仍然盛行语文课为高考服务,围着高考指挥棒转的现象。语文课要实行教化功能,发挥道德教育作用的主张。一般说来,这些主张有其现实的合理性,但是,这样急功近利的结果,在历史上造就了多少范进、孔乙己,而在现实中又造成了多少青少年的“高分低能”,缺乏文学修养却只具有应试的本领?!这种情况对于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我们要强调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活动远离急功近利,加强素质培养,超越功利目的、功利态度,促进语文美育,让学生在寓教于乐、怡情养性、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过程之中,逐步达到各种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自由发展,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

那么,这种超越直接功利性的语文美育应注意怎样进行美学分析呢?其一,把高考、求知和教化的功利性隐藏在语文教学的深处,让学生在学习感觉不到这种功利性的压力。这是相当艰难的任务。语文老师在备课、阅读、朗诵、字词句章、内容分析、形式分析、提问、作业、作文的每一个环节中,既要合乎高考、求知和教化的目的,可又不要显示出明确的目的,达到一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超越状态。让学生在自由自觉、非强制状态中来进行语文学习的各个环节活动。即使教师的某一次练习、讲解、作业有着明确的高考、求知或教化的功利目的,然而要让学生感觉不到,成为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过程,减少心理压力逆反心理,从而达到一种“无为而活”“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由的审美境界。这样,让语文知识和语文教化在学生不知不觉中达到深刻的、主动的把握,那么高考的目的又何愁达不到呢?那种有针对性的高考题海战术,往往只能达到疲劳效应或者短期效果,所以学生考上大学后进入新的学习阶段往往显出语文程度的极度匮乏,而不久就把应试的语文知识遗忘了,或者感到课堂上的教化都是虚假的,是为知识而知识,为道德而道德,其后果就是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片面化和虚无化,这对一个人的一生成长道路埋伏下了极大的隐患。其二,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字的审美性质,超越一切功利性。中国语言文字的形象性和表意性,中国文学传统的抒情性和意象性,充分显示了中国语文的审美性质。因此,我们在进行美学分析时,应充分地挖掘出中国语文的审美性质,让学生在审美的观照之中超越急功近利的目的,达到对中国语文知识及其教化作用的内在、深层的把握。比如,我们为了使学生消灭错别字,我们不一定非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可以通过汉字的“六书”结构,通过具体形象的分析,而使学生真正了解一个字为什么是这样而不应该是那样。“泰”字为什么下面是“水”,而“添”字为什么下面是“小”?如果学生明白了“泰”字是“水”,而“小”是“添”字,一个由水而来,一个由心而来,那他们就可记得真切、深远。为什么“被”是“衤”旁,而“神”字是“礻”旁,一个二点,一个一点,讲明一个从“衣”,一个从“示”,一个是衣类,一个是示类,就一目了然了。你不说目的功利,你的纠正错别字的功利目的也就在不知不觉之中达到了。再比如,你要学生学会在文中抒发情感,你大可不必耳提面命,而是在讲解范文时反复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学的抒情性和意象性,让学生从范文的审美意象中感到作者所抒发的真情实感,即使是像李白的《静夜思》那样浅显明白的绝句也是情深意切的,是以生动的审美意象、意境抒发真真切切的思乡念亲之情感。长期潜移默化,就可以怡情养性,学生胸中已有这样的格局,那么也就会自然而然地写出真实情感的文章来。其三,要在语文教学,特别是课外阅读指导中,引导学生进行超越一般生理快感的审美欣赏。我们讲审美关系的超越性,其中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明白,审美快感是一种超越了生理快感、感官快乐的精神性愉悦,是赏心悦目,心旷心怡,而不是一般的生理性感受。在改革开放、多元共存的当今时代,各种文学作品都在社会上共同存在着,而大众文化的媚俗性也必然造成一些低级庸俗趣味的泛滥,有些青少年不宜的文学读物也到处流通,这些不纯粹的文学现像是正常的,但对青少年的成长却是不利的。因此,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外阅读就更显其超越性的重要性。像《金瓶梅》《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红与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上海宝贝》等中间的性爱描写,不让青少年学生接触,简单的禁止方法已行不通,或者会更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因此,就得靠我们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的引导,让学生了解性爱之美的实质在于超越生物性而达到的精神愉快,人的性行为的审美意蕴有一个由肉体快适向精神愉悦的升华过程,让学生自觉地进行超越功利关系的审美阅读,这样,即使学生接触到类似的文学作品或其他艺术作品都可以正确、健康地对待了。这才是真正的审美教育和美学分析。

当然,语文美育中的美学分析还有很多丰富内容。例如美的本质、美的形态、美的范畴与美学分析,美感的性质和特点,美感的心理因素与美学分析,艺术的本质、艺术的内容美和形式美艺术美的特征与美学分析等等。这些就只能留待他日再谈了。

我以上所谈仅仅是一孔之见,还很粗浅,也不全面。但我想抛砖引玉,让广大的中学语文教师从自己的实践中总结经验,试验美学分析和语文美育,让美育的语文真正成为培养全面自由发展的人的主要途径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