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读语文新课程标准:传统诵读守初衷

解读语文新课程标准:传统诵读守初衷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诵读被当作“老朽”凉在一边,这种状况着实令人忧虑。首先,现代教学观告诉我们:“学习任何一种语言,一般都要做到听、读、说、写四会并举。诵读并不只是口的运动,它还是感性支柱,通过它保持言语视觉与其他器官之间的联系,把书面文字和它的含义联系起来。”事实上,古人早已懂得诵读的重要性。从“书声琅琅”“口舌成疮”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样一些词语便可知道。

解读语文新课程标准:传统诵读守初衷

【作者】李征宙

【作者简介】李征宙 浙江丽水师专松阳校区

当前,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其显著的特点有二:一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原本充满琅琅书声的课堂被教师繁琐的理性分析所取代。为搏取高分,教师大搞题海演练,把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变成了令人厌烦、枯燥乏味的纯技术训练课,致使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相当多的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能力比较差。写字潦草,错别字多,词汇贫乏,说话和作文辞不达意,语句不通等现象还比较普遍。”(吕叔湘语)。二是一到公开课、优质课,便“宛若做水陆道场一般,磬儿、饶儿、钹儿一起响”,多媒体影视音响、投影、幻灯齐上阵,挂图、模型、道具轮番招展,花样百出。而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诵读被当作“老朽”凉在一边,这种状况着实令人忧虑。诵读作为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和手段,在语文学习的内容、要求、形式有了很大变化的今天,还有存在的必要吗?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现代教学观告诉我们:“学习任何一种语言,一般都要做到听、读、说、写四会并举。诵读并不只是口的运动,它还是感性支柱,通过它保持言语视觉与其他器官之间的联系,把书面文字和它的含义联系起来。”(张志公语)。众所周知,课本是学生学习的依托,是知识与能力的生长点。打球要有球感,唱歌要有乐感,学习语文也有个语感的问题,有了语感才有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直觉能力。而语感的形成,又必须靠多读典范作品来实现。读得多,对语言的感受力、领悟力就强。不让学生多读书,只凭老师无休止地讲,填鸭式地硬灌硬塞,必然是事倍功半。事实上,古人早已懂得诵读的重要性。从“书声琅琅”“口舌成疮”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样一些词语便可知道。唐代的韩愈更是强调“手披目视、口咏其言、心惟其义”;宋代的朱熹在《训学斋规》中曾切身体验地提出:“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读一字……只是要主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朱熹的话从一个角度反映出古人对诵读作用的认识和诵读在学习实践中的应用。欧阳修也认为为文需“三多”,其中第一多就是“多读”。史载苏轼在翰林诵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苦之他却全然不觉倦意。为何要如此诵读?他在一首诗中曾形象地道出了“读”的作用:“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现代的一些教育大家更是在教学实践中融会了传统教育的精华和国外先进的教育科研成果,形成了我国优秀的语文教学理论和经验,他们对诵读教学有独到的研究和精辟的见解。叶圣陶先生曾精辟地指出:“吟咏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具有极大的综合性,在诵读状态下人脑的语言中枢、听觉中枢、视觉中枢、运动中枢等各部分会趋向活跃,各部分之间的信息交换会逐渐趋向有序的状态,从而促进智力的发育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其次,语文属于语言学科,其学习功效是远期性的。青少年时期如果能背诵较大数量的诗文精品,那么,成年以后提笔为文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辞畅意达、文从字顺。这就是语言学习的远期效应。近期的投入有可能与当时的收效不平衡,但是,远期的结果是丰硕的,可以大大地超过近期的投入。朱光潜先生在《从我怎样学国文谈起》一文中,回忆了他诵读古文后的感觉:“头脑里甚至筋肉里都浸润下那一套架子,那一套腔调,和那一套用字造句姿态,等你下笔一摇,那些‘骨力’‘神韵’,就自然而然地来了。”巴金先生也曾说:“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地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www.xing528.com)

叶圣陶先生也说过这样一句话:“吟咏的时候,对于究讨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化而为读者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诵读的过程实质上是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从模仿到理解再到形成语感进而生成一定的知识模式,环环相扣,步步深化,亦即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之中潜心涵泳、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会词语、疏通文脉、把握作品的语言艺术,真正把古今语言的精华占为己有。经过这样的内化、吸收和储存,死的语言材料就会慢慢地转化为活的语感能力,为以后的说、写、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缺少的恰恰是诵读,学生所读精品甚少,除课本之外几乎没有时间读课外书。上课时,除了教师范读一遍课文之外学生很少诵读;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更是很少注重从读中去“悟”(“悟”不仅仅为理解,更重要的是直觉的充满灵性的感悟),而是以大量的繁琐的公式化、概念化的所谓“课文分析”把课文搞得支离破碎,把学生搞得身心交瘁而并无多少收益。清人郑板桥说:“善读书者,日攻日扫,攻则能直透重围,扫则能了无一物。”试想,书读得不熟,何谈“攻”透重围,“扫”无一物?读书,读书,书必须认认真真地读。诵读本身就是一种扎扎实实的学习语文文字,积累语言材料的好方法。增强语感靠读;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纯熟度靠读;有些文章,它的好处、妙处,分析不出来,讲解难深透,也只能靠读,反复地、有感情地诵读吟咏,然后才能悠然有所意会。古典诗词、现代新诗自不必说,一些看似浅显通畅的现代白话文,也还是要靠多读才行。读多了才能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才能感到什么叫“言已尽而意无穷”。比如朱自清散文匆匆》开头几句:“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呢?”作者的思想感情,看起来十分明白浅显,是在惋惜时间之一去不复返。但是,无论老师如何讲,学生也难以有多少真切深刻的体会。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慢慢领悟作者怅恨事业无成,痛惜时光流逝,不愿年华虚度,还想有所作为的复杂感情,并油然而生无限的遐想、感叹。又如,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的第四、五部分,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反复诵读,再联系上下文去体会理解。其中有一段话:“原来如此!……”仅四个字、两个标点。学生只有反复诵读吟咏,老师稍加点拨启发,才能真正体会出其中深刻的内涵:它有鲁迅先生对文学青年横遭虐杀的巨大震惊和无比悲痛,也有对反动当局血腥暴行的极度愤慨和辛辣鞭挞,还有对斗争教训的冷静回顾和深刻反思。像这样语言文字包容量很大的文章,含义很丰富,很微妙,如果离开了诵读,学生是很难体会其中的精妙的。当前学生母语水平低下,错别字多,不也说明了他们书读得太少,字形在头脑中显现的次数太少吗?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现代教学的发展不但不排斥诵读在语文学习和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而且提供了科学地对待、研究、应用并发展这一传统方法和手段的机会。诵读教学是把语言知识的学习、语感的培养与思想感情的陶冶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的纽带。不抓诵读教学的语文课是“瞎眼”的语文课,“耳聋”的语文课,不及格的语文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