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1945年重庆金融回顾及战时金融档案文献

1945年重庆金融回顾及战时金融档案文献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官价上涨至35000元后,市价最高曾至82500元,上涨已逾一倍有余。七月间,涨势之烈,尤足惊人,八月初,物价激涨,美金钞券与黄金两者,同时减色。黄金及美金钞券,决不再受人青睐,则物价之上涨,乃势所必然。战后金融市场活动八月十日,日本投降消息传至渝市后,胜利突然降临,商肆震惊,翌日,金融市场,极度混乱,人心由狂欢而趋于麻木。九月二十八日,中国银行受政府委托,买卖黄金,市面头寸大增,银风松弛,为胜利以来第一次。

1945年重庆金融回顾及战时金融档案文献

一、前言

韶光易逝,岁序更新,金融市场亦日新月异,去岁吾人论述之市场观感,自与今岁有别,三十三年度仍在战时,而三十四年度,则由战时递演而形成战后,战时金融,常随财政,军事及物价而波动。战后则物价首先下跌,政府开支,虽尚未有显著的减少,然大势所趋,通货增发之趋势,将随各地秩序恢复与海外物资源源进口,亦逐渐恢复常态。故就三十四年重庆金融动态而言,由一月起至八月中旬止,仍为战时状态,自八月中旬,日本接受中英美三国波茨坦通牒,宣布无条件投降以来,不论国内政局动荡,如何充满不安与烦闷空气,阻碍复员与建设,但人心厌乱望治,已成定论,金融市场,随客观形势所趋,亦开始脱离战时气息,一变而为正常作业,所谓利用战时投机取巧,混入金融市场之活动分子,虽尚未完全销声匿迹,但人心向背,实不容忽视,投机家终归失败,自无疑问。谨就一年来重庆金融动态,分别略述如次:

二、一年来金融市场动态

(A)战时金融市场活动(三十四年一月至八月)

抗战已至八年代,本年初,黔桂局势,虽已逐渐好转,然全面反攻,尚遥遥无期,物资来源艰窘,物价自仍看涨。本市在过去八个月来,因物价与金融投机市场,互为因果,银风松者少而紧者多,利率继续上扬,已达抗战八年来之最高峰。黄金官价曾三度提高,前二次提价结果,市面疯狂于黄金存款之投机,官价上涨,市价当然随之,官价在20000元时代,市价常盘旋于最低33000余元,至最高39000元之间,官市价相差,尚不及一倍。官价上涨至35000元后,市价最高曾至82500元,上涨已逾一倍有余。官价再由35000元,提至5000万元后,市价曾激涨至182000元,上涨率已逾二倍以上,迨七月三十一日,政府宣布官价提高为170000元后,市价始逐渐回跌,其原因由于黄金兑付后,充斥市面,市价竟降至官价之下,而一蹶不振。美金钞券暗盘行市,亦随黄金市价而起伏。七月间,涨势之烈,尤足惊人,八月初,物价激涨,美金钞券与黄金两者,同时减色。汇市在一月至六月间,与商品营运发生关系者少,而与金融投机则互为表里,汇入款项,多用以购买黄金现货,期货法币折合黄金存款及美金钞券等,汇出款项,则多为调拨头寸。自七月半起,物价回涨,汇兑市场,复转兴旺,此时之汇市,纯为商帮购货,故对本市物价影响甚大。黄金及美金钞券,决不再受人青睐,则物价之上涨,乃势所必然。设非八月中旬(十一日)日本接受无条件投降,则今日渝市物价之激涨,黄金外汇之投机,殆将死灰复燃也。

(B)战后金融市场活动(三十四年八月至十二月)

八月十日,日本投降消息传至渝市后,胜利突然降临,商肆震惊,翌日,金融市场,极度混乱,人心由狂欢而趋于麻木。拥有资金者,均暂取观望态度,各行庄纷纷收缩放款,即对同业不稳之行庄,亦持戒备。加以存户纷赴各行庄提存,准备还乡,致内部空虚之行庄,四出张罗,险象毕露,故八月半比期,银风奇紧,货帮尤感狼狈,一方面物价下跌,脱手不易,他方债务催迫,急如星火,惊涛骇浪,市场危机四伏。八月十五日,财部为安定市面,调剂周转,将银钱业联合公库证由5亿元增加至20亿元,各行庄因是周转灵活,比期安全渡过。八月半比期过后,银风仍紧,惟多数殷实行庄,已步入佳境,存产激增,头寸充裕,但少数不稳行庄,因被存产大量提存,头寸匮乏,形成市面银风松者愈松,紧者愈紧之现象,同业间为顾虑本身安全,均不愿互相通融折款,致令少数行庄,危机四伏,走投无路,财部有鉴于此,复采紧急措施准许各行庄承做黄金抵押放款,必要时,准向中央银行按市价七折转抵押,经此次救济后,市面情况始逐渐好转,八月底比期为胜利后之第一次大比,各行庄放款不易如期收回,惟存户提存,则迫不及时,险象环生,无以复加,此时,财部应市商会请求,拨款21亿元,交国家四行两局承做,商家以黄金现货存单、美金储蓄券及美金公债之抵押放款,工商业因之得稍舒喘息。八月底比期,又复平安渡过。九月中旬,适值九月半比期与中秋节两重难关,物价继续激落,货帮字号,仍在风雨飘摇中,银钱业头寸,紧者仍紧,松者仍松,各不相犯,银风紧迫,并不在八月半比期之下,财政部复准增拨商家黄金抵押放款29亿元,紧急工贷50亿元,市面得此大量头寸,人心稍安,银风略趋缓和。九月二十八日,中国银行受政府委托,买卖黄金,市面头寸大增,银风松弛,为胜利以来第一次。十月半比期,无事渡过。惟现钞东流日增,筹码缺乏,本票与现钞,贴水现象,层出不穷,嗣经中央银行增加各行庄领用现钞数额,贴水之风稍戢,十月下旬,银风仍松,月底比期自无问题,十一月初,物价受上海物价暴涨影响,有回涨趋势,黄金美钞因时局不定,亦告回涨,银风稍快,但月半比期,尚安稳渡过。中旬以后,银风由快俏转紧迫,各行庄提前准充分准备,集中头寸,以应付到期之50亿元黄金押款,幸市场金价稳定,有助于调拨头寸,以赎回押金;同时,物价回疲,资金需要减少,故十一月底比期,各行庄家家多款,银风复由紧转松,十二月初及下旬,银风平和,游资泛滥,咸感贷放无地之苦,利率亦形下降,故月半及月底比期,均平安无事。市场利率在胜利后短促之三个半月中,虽有时忽升忽低,但平心而论,贴现日折最高不过二元五六角,信放最高三元,已较八月前下降多矣。年底以前,资金泛滥,无处发展,多款之家,贴现日折一元五角,尚无法放出。抗战胜利后,黄金美钞市价激落,九月初,美钞曾下跌至650元,黄金5万元之最低价,中旬,财部准许黄金抵押按8万元作价后,市价微升,九月二十八日中国银行以85000元收进黄金,市价再涨,美金钞券,亦随之波动,嗣后黄金市价虽时涨时落,有时竟突破官价卖出牌价之上,但因中行无限制买卖,投机市场,转瞬即逝。至十二月底为止,市价始终盘旋于八万三四千元左右,不敢越雷池一步。美钞于九月初激落之后,先随金价回涨,继受上海行情控制,涨落不定,但截至年底,尚未超出1500元关,最近改定外汇之风传,日盛一日,市场当因谣言而波动,惟汇率改订,尚须相当时期,美钞、美金储蓄卷、美金公债及卢比现钞等,在短期间内尚不至有激烈变动也。内汇行市,自胜利后,曾有一个多月,无正式交易,十月初,汇兑开始活跃,就中以申汇做出者为最多,最初申汇汇水太高,国家行局不能尽量承汇,以致现钞流出甚多,形成本市等码极度缺乏现象,嗣经中央银行联合其他三行两局出动,抑低申汇率,并委托殷实行庄代卖申汇而汇水因之逐渐降低,由最初之每千元350元,今日已减为50余元矣。收复区如平、津、京、汉、粤、桂等地汇兑,近已畅通,如交通迅速恢复,社会秩序妥定,则商贾贸易,将臻繁荣,汇兑业务,亦必活跃。本市银钱业存放款业务,除国家行局外,在本年一月至八月间,存款因受存户竞购黄金存款影响,已急剧减少,截至本年五月底止,普通银钱业存款总额,有40亿元左右,七月底黄金存款,扣除献金40%,存户提存不少。战事结束后,存户纷纷提存还乡,截至年底为止,本市银钱业存款总额,虽无正确统计,但客观估计,恐不能超过100亿元。放款受存款减少影响自不能大量承做,尤至抗战胜利后,物价下落,各行庄对商帮求借采坚采闭关主义,决不肯轻易贴放,以免呆账,故放款业务,极为不振。汇兑业务,以承做申汇,各行庄颇可维持,惟只限于资力雄厚,且在上海有分支机构之行庄。今后各地汇兑畅通,各行价如得财政部批准,在收复区广设汇兑网,则汇兑生意,比较有望,此一银钱业务冷落声中之一较好现象也。

三、一年来银钱同业公会之决议与兴革

三十四年三月二日本市银行公会召开第八次会员大会,通过本年度公会概算,400余万元,并核销去年度经费决算200万元两案。四月三日,银行联合准备会推选执行委员及常务委员,即日开始工作,公库证总额3亿元,嗣六月五日增为5亿元。四月四日银钱业两公会,订定营业市场管理委员会组织简章及市场规则。市场交易范围,以存放款汇兑,及法令许可之业务为限,参加者只限于各行庄营业员,外人不得渗入。六月五日,通告各会员行庄,规定甲乙种活期存款,每日结存余额百位以下数字,或存款不足100元者,存折储蓄结存余额十位以下数字,或存额不足十元者,支票储蓄结存余额百位以下数字,或存款不足百元者,概不计息,其同业存款计息办法,即照此甲种活期存款办理。八月十五日财部将银钱业联合公库证由5亿元增为20亿元,并核准(一)同业互相折放,暂以黄金为押品。(二)银钱业所做押款,必要时,准向中央银行申请转抵押,其折扣,由中央银行斟酌办理。(三)转抵押额,不得超过公库证总额。八月三十日,财部拨款21亿元,九月十二日又增拨29亿元,统交国家四行两局对商会所属会员之工商业举办黄金抵押放款,黄金用货照当时市价按八万元九折押放,未到期存单除扣去四成献金外,照市价七折押放月息三分九厘,原应于十一月底到期,现奉准展期一个月,至十二月底。

四、一年来银钱业之负担

银钱业既为金融枢纽,门面装潢,似较普通商家为富丽整洁。局外人多以银钱业为募款对象,各行庄一年耗费于此者,为数甚巨。屈指估计,实占其支出费用之10%。三十三年一月间,中枢发动献金献粮办法,充实反攻,改善士兵待遇,本市银钱业献金达700余万元。三十三年度,所得利得税额,业经估定,银行业为6000余万元,钱庄业为700余万元。其他如劳军献金及胜利献金等,银钱业所出当占市面首位,其捐献支出,自有增无已,恰与其营业发展,成一反比例,营斯业者,颇感进退维艰之苦。

五、一年来银钱同业之消长

三十三年一月二十三日,财部下令吊销本市永美厚银行营业执照,永远不准复业。三月十六日,豫立钱庄周转不灵,停业清理。四月二十七日,财部勒令福钰银行停业,限期清理。八月三十一日,同丰银行停止交换。九月五日华侨兴业银行及义亨钱庄停止交换,停业清理,现义亨钱庄已增资改组,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复业,华侨兴业银行亦将增资改组,于三十五年初复业。九月三十日,安康银行停业,现仍在清理中。十二月十一日,和丰银行停止交换,停业清理。以上八家行庄,除永美厚,业已吊销其营业执照,不准复业外,其余七家,多积极清理债权债务,准备增资或出项,恢复营业。过去一年来,上述各行庄之倒闭及搁浅,原因固多,然凭心而论,多少与经营黄金美钞失败,不无连带关系,今后各行庄复业,自应循正轨发展,经营合法业务,一洗社会人士对不稳行庄之怀疑态度。

六、一年来部颁法令之检讨

过去一年来,财部所颁有关银钱业法令,与已往颁行者,微有不同,以前偏重消极性的管制与检查,自三十四年度起,先以简化金融法规,继则简化手续与表格,减少许多不必要之繁难,且更进而积极扶植与救济银钱业之艰窘,当局贤明举措,不仅博得大多数银钱业之拥戴,且对稳定市面金融,已产生业显著之功效。兹将一年内重要金融法令,分别略述于次:(A)三十三年一月六日,财部明令取消银号钱庄合并增资改组银行办法,并规定已呈请而尚未发给营业执照者,一律不得改用银行名称,一月十九日,部令规定各行庄缴存普通存款准备金,自三十四年一月份起,逐月调整一次,所有各行庄缴存存款准备金额,应依照各月底普通存款总额,于下月开始三日内,自动照数向中央银行调整,央行收存各行庄准备金,自一月份起,改按月息一分五给息。据统计,截至三十四年五月底止,本市存款准备金为887768708元,比三十三年十二月份,增加54300万元,五月以后,迄年底为止,虽尚未发表公开数字,确实估计,至少当20亿元左右也。(B)一月三十日,财部为简化金融法令,特成立金融法规研讨委员会,延聘公私银行负责人为委员,讨论革新事项,该委员会开会数次,对各种管制法令,曾详加检讨,提出建议。目前已明令实行者。(一)撤销各地银行监理官办公处及放款委员会(五月一日令)。(二)撤销各行庄以储蓄存款之四分之一,委托中国农民银行办理农贷资金。(三)简化各行庄报部表单,改旬计为月报(六月十六日)。(四)改订银行买入普通工商业汇款,以加入当地同业公会之合法厂商所出票据为限并应取具两家以上之殷实厂商联名保证。新规定自较以往限制买入汇票,以同业为限之范围,放宽多矣(七月二十日)。(五)简化稽征薪给及证券存款所得税办法,薪给按月报缴,证券于年终报缴,存款所得税于每六个月报解一次(四月十二日)。(六)新颁监理银行办法:①授权中央银行,检查重庆以外之各地省银行,普通银钱业,信托公司保险公司合作金库等业务。②授权各省财政厅,整理各县县银行业务。③中国,交通,农民三行及中信,邮汇两局业务检查,由部直接派巡回稽核办理。④重庆市内各公私金融机构,统由部直接派员检查其业务(四月十八日)。(C)有关限制及废止之法令,则为,一月二十七日部令不许中国实业,四明,及中国通商三银行之官股,低价退还,饬三行仍照原议,维持官商合办制。二月五日部令限制银行保证款项,除(一)发行委托购买证,(二)发行商业信用证,(三)办理票据保证外,不得办理一般保证业务,加重银行负担及股东责任。二月二十一日废止前订之沦陷区银行内移办法,沦陷区银行,不能迁入后方设行,同时对已成立之商业银行,不准在任何地方,增设分支机构。(D)有关建设性之法令。三月二十日,部颁暂行统一会计制度,原规定于三十四年下期实行,嗣经银钱业呈准,于同年下期,先就下列三项实行:(一)一律采用单式传票,及总传票制,(二)日记簿及总分类账,依照规定设立,(三)会计科目及对外会计报告,依照规定办理。其他规定各节,一律展至三十五年度起实行,各行庄原有会计规程或制度,如不及全部修订,亦准延至下期修订呈核。四月十二日,部颁同业借款凭证格式,专为便利同业拆借或向中行申请拆借之用。新格式,比以往远期本票,较为合法简便。七月三日,国府公布省银行条例共十七条,采总经理制,董事长之责任减轻不少。八月五日,颁部修正驻行监理员规程十六条,但事实上,并未开始实行。九月二十六日正式规定为中储券对法币比率,为200元对1元。同日,颁布收复区敌伪钞票及金融机关处理办法共六条。同月二十八日,又颁收复区商营金融机关清理办法共十二条。十一月一日公布伪中央储备银行钞票收换规则及收复区敌伪钞票登记办法共六条,十一月二日公布台湾汇兑管理办法七条。十一月三日公布东北九省,中央银行流通券发行办法及东北九省与内地汇兑管理办法各七条。东北九省流通券分为一元,五元,十元,五十元及百元5种,由中央银行统一发行。东北及台湾汇兑,亦由中央银行主持规定,十一月二十二日,规定华北伪联券对法币比率,为五元对一元。十一月十三日代电,规定收复区被敌伪劫持及新设之储蓄机构存款,于复员后,处理办法三项,即原以法币存入者,准提法币,先以法币存入余额,继存伪币,前者照支法币,后者改按折合办法,折取法币,其原以伪币存入者,应照折合率,折成法币。十一月十五日,又规定普通银行存款,并应依照前项办理。(E)对银钱业务有密切关系之法令,九月二十八日,颁布商业银行复员办法,共九条,其内容要点为:(一)已在收复区设有分支行处者,准其复业,并在一年内不得增设。(二)后方银行,成立已逾四年者,准在收复区增设分支行三处。(三)钱庄银号暂限制增设分支行处。本办法公布后,后方银钱业,颇感不满,钱业以待遇不平,已向财部呼吁,请求变更原议。十一月二十日,公布票据承兑贴现办法十七条,其内容与前颁非常时期票据承兑贴现办法,大体相同,惟将呈报银行监理官办公处之一条取消,因银行监理官早于年初撤销故也。现抗战胜利,金融复员迫切,闻财部已着手修订银行法,俟完成立法手续后,即行公布,新银行法实施之日,管制法令当可一律取消。

(A)三十四年重庆利率变动表

(一)抗战胜利前

(二)抗战胜利后

(B)三十四年黄金官价变动表

单位:黄金每市两折合国币数

(一)抗战胜利前

一月一日至三月二十八日20.000元 三月二十九日至六月七日35.000元

同时期货停止加搭乡镇公益储蓄二成 五月二十八日停售期货

六月八日至六月二十三日50.000元 六月二十五日停黄金存款

七月三十一日开始兑付现货170.00元献金标准(www.xing528.com)

(二)抗战胜利后

九月二十八日至年底收进85.000元 售出89.00元

(C)三十四年内黄金市价变动表

单位:黄金每两折合国币表

(一)抗战胜利前

(二)抗战胜利后

(D)三十四年内重庆外汇暗盘行市变动表

单位:美金每元或印币每卢比折合国币数

(一)抗战胜利前

(二)抗战胜利

注:以逐日早盘收盘数字为准。

七、结论

综上所述,吾人观察过去一年来之重庆金融市场动态,大体上,可得一结论曰:“政府当局尚缺乏整个有系统的金融政策”,有以致之。去岁前半年,法币折合黄金存款,笼罩陪都,金融业受其害者,为数甚巨,大家竞购黄金存款之结果,各行庄普通及储蓄存款,几完全提存,金融市场,酿成空前未有之混乱,这个责任,究由谁负?吾人实不愿细问,惟解铃仍须系铃人,七月三十一日以后,黄金兑现,金价惨跌,政府迫不得已,又出面救济,如同业得以黄金押放,央行及其他国家三行两局举办黄金押放,以及变更牌价为收进85000元,售出89000元等种种措施,几与前半年之作风,互相矛盾,言之令人啼笑皆非。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而今后之举措,实应统盘筹划,决定一固定政策,俾使当业者有所遵循。宋院长子文于元旦日在北平发表谈话,强调三十五年度,为全国经济建设年,并以稳定物价,厘定外汇二者,为当前要务。物价如何保持安定?第一,须使国内生产与消费能互相配合,我们后方现有的生产事业,因抗战胜利,当局不予维持,已纷纷宣告歇业,光复区已接收之厂矿,有的收归国营,有的扫数拍卖,平、津、沪、汉等地之生产事业复工者,截至目前为止,尚不及原有之20%,我们既无生产,消费分配,更无从说起。目前主政当局,唯一的万灵药,即企图使外货大量进口,压低现行物价,不过此种压低物价的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从国民经济的立场观察,是大大的错误,将来如民生日用必需品及普通消费品,统依赖外货供给,国内生产何能振兴?而农村经济,将因外米及外棉之倾销,一律破产。厘定外汇率与稳定物价有密切之关系,近世各国经济学者,于论及物价及外汇时,□特别致意于先使国内物价安定,人民生活水准提高,遇必要时,径可酌量牺牲汇价,以安定国内物价,去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法国贬法郎对英美汇率,其目的,亦在不惜牺牲汇价,以稳定物价。吾国今日物价之高,远过于并世列强,惟物价上涨因素甚多,有源于财政收支不符,通货膨胀者,亦有因物资极度缺乏者,法国之例,属于后者,而我国实情,则多属于前者,现行我国财政,并无具体政策,开支庞大,收入激减,通货膨胀之危机,即在战事结束四、五阅月后之今日,仍未稍戢,我国如欲早日厘定外汇率,其决定要件,不仅应依从物价且须深切注意于财政支出之紧缩。如利用外货进口,迫使物价下落,只系一种暂时的现象,财政支出无办法,则通货继续膨胀,物价仍将上涨。故外汇率不论如何规定,只能兴奋一时,替盟邦推销过剩商品,对久远的国民经济发展,实害多者利少。金融业为百业之枢纽,其感觉,自较他业为□致,过去八年来政府管制金融,不遗余力,当业者几无路可走,今后复员建设,如须金融业动员,必先取消以往一切管制法令,健全财政,稳定币值,允许其自由营业,自由竞争,对国民经济发展,方能发挥其特殊之贡献,兴言至此,吾人对当局今后举措,实不胜企盼之至。

【注释】

[1]原载《四川经济月刊》第8卷第2期。

[2]原载《四川统计月刊》第1卷第1期。

[3]摘自《国民公报》,1940年4月29日。

[4]摘自《大公报》,1942年1月13日。

[5]摘自《经济建设季刊》创刊号之康永仁《重庆市之银钱业》一文,1942年7月。

[6]原载《四川经济季刊》第1卷第3期,1944年6月出版。

[7]原载《四川经济季刊》第1卷第3期,1944年6月出版。

[8]原载《四川经济季刊》第1卷第3期,1944年6月出版。

[9]原载《四川经济季刊》第1卷第1期,1945年出版。

[10]原载《金融周讯》第2卷第11、12期合刊,本文为《金融周讯》社论,原名为“一年来重庆金融之回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