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方面的现象;另一方面,开发是让人们的生活富裕起来的、有关社会性质的现象。因此,高的经济增长率并不意味着就能促进开发。究竟非洲国家能否因为经济的增长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呢?消除贫困的工作被推进了吗?
因为经济开始增长后的所得阶层数据极其有限,所以我们还不清楚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贫困人口和收入差别是如何变化的。但是,根据世界银行的推测,2005年日均收入在1美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在整个撒哈拉以南非洲约有3.42亿人,占总人口的39.9%[61](Chen and Ravallion,2008:31,Table 6)。世纪开发目标规定,要在2015年前将全球绝对性贫困者的比例降至1990年(29.5%)的一半,然而这个目标看样子只有可能在中国等国家通过快速消除贫困等方法达成。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虽然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之后有改善的趋势,但从80年代开始“贫困频度实质上并没有变化”。如果这个趋势一直持续,那么“到2015年,世界上1/3的贫困者将居住在这个地区”(Chen and Ravallion,2008:23)。
21世纪的经济增长毫无疑问给撒哈拉以南非洲带来了外汇,同时也引发了消费大爆发。如果说这些利益几乎没有惠及贫困阶层,那么不得不认为收入差别已经急剧扩大。恐怕部分国家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了0.7[62]。经济的快速增长伴随着收入差别的扩大,但是,如果撒哈拉以南非洲在40%的人口为绝对性贫困阶层的情况下其收入再分配政策还是没有作为,那么只能说这是一个政治问题。
图5-30是非洲经济增长率最高的5个国家渎职管制如何发挥作用的数值,渎职管制是世界银行制订的全球治理指标之一[63]。2007年,全球渎职管制指数排名中,赤道几内亚在208个国家中居203位,苏丹居198位,乍得居197位,安哥拉居195位,尼日利亚居183位。垫底的是国家崩塌的索马里。非洲国家中排位最靠前的是博茨瓦纳,数值为0.90。
图5-30 渎职管制[64](www.xing528.com)
如第2章所述,首次指出民主主义在开发中的重要性的是非洲经济委员会(ECA,1989)。世界银行认同这种说法,并在IBRD(1989)中将“良好治理方式”作为促进开发的要素推出,在20世纪90年代世界银行认为“不良治理方式才是妨碍经济增长的最大问题,非洲要享受经济增长首先必须努力改善治理方式”。但是,令人感到讽刺的是,在非洲国家中治理指数最差的国家却取得了最高的经济增长率。
如果依据原来的开发理论,图5-31会让人觉得极不可思议。这是检测政府效能的指标,在212个国家中乍得居203位,赤道几内亚居189位,安哥拉居188位,尼日利亚居181位(2007年)。排名最低的依旧是索马里,乍得的数值急剧下降,其他国家未有明显改善。全球行政效率最低的国家为何实现了全球最快的经济增长率呢?非洲的经济增长难道无法用开发理论加以解释说明吗?
图5-31 政府的效能[65]
(出处)笔者依据WGI(2008)的数据制作而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