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经济持续增长,农业从业人员的比例就会下降,其他产业部门的投入就会增加,农业的GDP贡献度就会降低。如此一来,谷物生产力的提高牵引经济增长这一关系就会变得薄弱。此时,农业部门会不断产生剩余劳动力,如果农民的人均耕种面积顺利扩大,那么农民的收入就有可能稳步增加,不亚于其他部门从业者。
但是,无论是亚洲还是非洲,现状均是农业人口总数在增加而人均耕地面积在缩小。因此,如果单产得不到提高,那么谷物生产农民的收入水准应该是降低的。亚洲农民通过改善土地生产力确保增产,而非洲农民不过是终于抵消了农地面积的缩小部分。如此一来,如果单产得不到改善而通过农业以外部门的发展经济得以增长、人均GDP上升,那么谷物生产农民就会成为低收入人群,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就会扩大。在有资源的人口小国,这种现象以极端的形式发生着。
在1961—2000年间拥有世界最高的经济增长率的博茨瓦纳,其谷物土地生产力的变化率与经济增长率差别极大。总劳动力的43%是农业从业人员(见表3-2),但总产值的35%却依靠以钻石为主的矿业,80万劳动力人口中矿业部门的雇佣人数为10万,正规部门的雇佣总数不到30万(均为2005年的数据,Botswana,2008)。换句话说,10万劳动者促成了博茨瓦纳经济的高度增长,产生了54.21的基尼系数(1986年)(Deininger and Squire,1996:574)。2003年,博茨瓦纳日平均收入在1美元者占总人口的28%,2美元以下的还有55.5%(IBRD,2007:60,Table 2.6)。(www.xing528.com)
赤道几内亚凭借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的冲合油田开发,名义上开始了年平均增长率约为30%的急速经济增长。虽然是人口不到50万的小国,但其现在仍拥有非洲最高的人均GDP[48]。但是,赤道几内亚2005年的人类开发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HDI)为0.642,在177个国家中居第127位,国民的平均寿命不过50岁。与赤道几内亚的人均GDP最接近的是韩国,韩国的HDI是0.921,居世界第26位(UNDP,2008)。
GDP与谷物生产无关的毛里求斯,是非洲唯一通过扩大劳动集约型产业(服装制造)的出口实现经济高度增长的国家(平野克己,2002:67-72)。毛里求斯的HDI居撒哈拉以南非洲首位,为0.765。毛里求斯国内几乎不生产谷物,可耕农地的70%用于种植殖民地时代起一直种植的甘蔗。可以说,依靠稳定的制造业出口而粮食则全部依赖进口这个选择,只有总人口为125万(2005年)的毛里求斯这个岛国才有实现可能。
简言之,以上内容表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经济多为与低谷物生产力共存的低度增长,或者农民被遗忘的增长。但是后者可能成为那种总人口在200万人以下的小国。即便是非洲最大、人口居世界第6位的产油国尼日利亚,在1.3亿人口面前,哪怕是在石油价格高涨的2005年,其人均GDP也只停留在800美元。而总人口为140万的加蓬,虽然石油收入还不到尼日利亚的四分之一,但人均GDP却有8000美元。这个差距不过是各国资源不同而导致的。但是,即便在国民收入的提高对农民也是有所裨益的这种高收入小国,其农业就业比例依然居高不下,谷物生产力停滞,贫困问题依旧得不到解决。这些国家的这种不伴随HDI改善的经济增长方式无法成为非洲开发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