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的1945年末,与作为战后世界经济体制[43]支柱的IMF同时成立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IBRD)担负着战后复兴的民间金融促进任务。该银行的第一笔贷款是针对法国的,1952年开始贷款给日本。但是,因欧洲经济复兴所需资金之大超乎其想象,故启动了“马歇尔计划”。因此,IBRD开始“专注于开发援助”(白鸟,1993:16)。1960年,国际开发协会(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ssociation,IDA)成立,开始对低收入国家提供长期无息贷款[44]。世界银行(World Bank)[45]正式开始了开发援助,特别是在罗伯特·马克纳马拉(Robert Strange McNamara)任行长的13年(1968—1981)间,其援助事业得到大幅拓展。绿色革命与世界银行紧密相连也是在这个时代。IDA成立之初对印度的融资占了融资总额的70%,但之后增加了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融资(见图1-11)。
图1-11 世界银行的ODA对象国(毛支出,2006年固定价格)[46]
(注)总额请参见图6-11。
(出处)笔者依据OECD(2008)的数据整理制作而成。(www.xing528.com)
与联合国的开发机构相同,世界银行成立的使命就是开发、支援发展中国家,因此它没有各援助国那样的与政策目标相关的烦恼,即“为何要将本国的税收投入别国的开发中”。这个问题以“为何必须向世界银行提供资金”的方式被援助国反复提及,因此,世界银行为了彰显自身的存在意义,解释了开发援助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同时也积极改进援助手法。但是另一方面,世界银行也被作为出资方的援助国,特别是美国的意见所左右。不久,随着非洲问题的浮现,世界银行也成了引领世界开发援助政策的一个存在。
发展中国家用南北问题这一世界规模的框架来寻求世界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发达国家在制定战后国际经济的新政策即开发援助政策的过程中,开始了在世界史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开发。发展中国家的开发论与发达国家的援助论首次对峙的就是UNCTAD。就如同GSP的推出过程一般,迄今为止欧洲和美国单独摸索的援助政策在UNCTAD这个世界规模的大舞台上才首次被察觉到有调整的必要。在1972年的《DAC劝告》(OECD,1972:207,AnnexⅢ)中,ODA的定义才首次被确定下来。[47]DAC依据这个定义统计了到1960年为止的ODA,并将数据公开发表(OECD,2008)。
GSP被实施,ODA体系相对完善后不久,在南北问题论中酝酿而成的经济民族主义化为石油危机爆发出来。由于石油危机,远高于ODA总额的资金流入产油国,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非产油国的经济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史迎来了第一次转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